奥泰罗

威尔第1887年完成的歌剧作品

奥泰罗(Otello)是作曲家威尔第1887年完成的一部歌剧作品,脚本作者博依托(Arrigo Boito),改编自莎士比亚1604年的同名戏剧《奥赛罗》(Othello)。所属地区:欧美 专辑数:1张 单曲数:38首

作品背景
威尔第很早就开始倾心于莎士比亚的戏剧,1865年时,威尔第曾将《马克白》改编成歌剧《马克白》,但当时的首演并不成功,于是他的“莎士比亚情节”就一直保留在心里。当轰动世界的《阿依达》(1871)问世后多年,威尔第令人惊讶的暂停写作歌剧,这期间他虽然不间断的写了一些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1871年,威尔第为意大利爱国诗人马佐尼的逝世谱写著名的《安魂曲》),但主要是在为他的下一部歌剧做准备。
结束了超级华丽的《阿依达》,威尔第开始思考他的下一步,要如何打破他在《阿依达》中创造的高度,这时他想到了莎士比亚的《奥赛罗》(Othello),毫无疑问那部戏剧中极度悲痛、赤裸裸的对于人心的描写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1880年,威尔第找到了他一直以来的合作者——19世纪著名的诗人博依托,请他写作《奥泰罗》的歌剧脚本。博依托将莎翁戏剧中文艺复兴时代(Raissance Age)的精神融合进在十九世纪兴盛的浪漫主义(Romantic Age)精神中。浪漫主义时期,对于那些“黑色”浪漫英雄的崇拜可谓达到了顶峰,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仅仅探讨人的内心世界与外表行为之间的差距,而是更直接的关注人的本质,认为人性本恶,在《奥泰罗》中“依阿戈”(Iago)这一角色堪称典型,博依托甚至曾想用“依阿戈”这个名字来命名这部歌剧。如果说在其后博依托为威尔第的法尔斯塔夫所创作的法尔斯塔夫身上有着永远否定人类真善美的恶魔的影子,那么《奥泰罗》中的依阿戈则更象是恶魔在人间的化身,其一曲“信经”(credo)是那么赤裸裸的,完全没有了莎士比亚戏剧中遮遮掩掩的虚伪,充分反映出两个时代对于人物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