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隶属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运城市西北部,东与闻喜县、盐湖区毗连,南同临猗县接壤,北与稷山县、河津市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面积1081.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辖6个镇、8个乡。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常住人口为351040人。
历史沿革
唐
武德三年(620年),因河东多寇乱,并时有突厥入侵遂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阴、龙门5县部分村庄置万泉县,于薛通城(今万泉乡古城村)设县城。贞观十七年(643年),泰州废,属解州。贞观二十年(646年),改属蒲州。大顺二年(891年),改属
河中府。
金
贞祐三年(1215年),荣河县改升荣州,属荣州。
元
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猗氏,属于河中府。
至元十六年(1279年),获准复立万泉县,仍属河中府。
明
洪武二年(1369),改河中府为平阳府蒲州,县从属。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河东道。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政府。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阎锡山在运城设第十五(后改为第十四)专署,县从属。
1947年4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万泉,属晋绥边区第十一分区。1949年3月,属晋南行政公署运城分区。1949年8月1日,根据华北人民政府通令,属运城专区。1949年10月,属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晋南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1月,属山西省人民政府运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荣河,
上古为纶邑,
陶唐在冀州境内,有虞在王畿内,
夏为甸服地,
商为冀州侯国地,
西周为耿国地,
东周为晋国地,
战国为魏汾阴地,
秦仍为汾阴,属河东郡。汉置汾阴县,属河东郡。三国时属魏,仍为汾阴县。晋废汾阴县,归蒲坂县。北魏复置汾阴县,属北乡郡。北周时仍为汾阴县,属蒲州。
隋仍为汾阴县,属蒲州河东郡。隋义宁元年(617年),以汾阴、龙门置汾阴部。
唐开元十年(722年),修后土祠时,第二次出土宝鼎遂改汾阴为定鼎县,属河中府。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将宝鼎县名改为荣河,初属陕西路,后归河中府。
金贞祐三年(1215年),改升荣州,属河中府。
元初废州复县,仍为荣河县,属河中府。
清仍为荣河县,属平阳府蒲州。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为府,荣河随属。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河东道。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道,县名仍旧,直属山西省政府。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阎锡山在运城设第十五(后改为第十四)专署,县从属。
1947年4月13日,荣河解放,属晋绥边区第十一分区;1949年3月属晋南行政署运城分区。同年8月1日,根据华北人民政府通令,属运城专区;1949年10月属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晋南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1月属山西省人民政府运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4年8月15日,万泉、荣河合并为万荣县,属晋南专区。1958年11月1日,万荣县与河津、稷山合并,称稷山县。1959年7月1日,从稷山分出,复置万荣县。1970年4月9日,晋南专区分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万荣县隶属于运城地区。
2000年6月,运城撤地设市,万荣县属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21年,撤销高村乡,设立高村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辖6个镇、8个乡:
解店镇、
通化镇、
汉薛镇、
荣河镇、
裴庄镇、
高村镇、
万泉乡、
里望乡、
西村乡、
南张乡、
皇甫乡、
贾村乡、
王显乡、
光华乡。全县共20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解店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万荣县位于
山西省西南、
运城市西北部,东傍稷王山与
闻喜县、
盐湖区毗连,西隔
黄河与
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同
临猗县接壤,北与
稷山县、
河津市为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5′52″—110°59′40″、北纬35°13′45″—35°31′40″之间。辖区东西长47千米,南北宽35千米,总面积108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万荣县境东西长、南北窄,稍为东南、西北倾斜。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千分之五坡度,境内有南北峨嵋岭(土岭)。北岭起自西村乡所辖之聚善村,向西蜿蜒,抵黄河,长约40千米。岭顶端至岭下台源最低处,相对高差70米以上,岭最凸处,上下有坡度,坡长1千米许;南岭东起稷王山,西至荣河镇延伸到临猗县临晋镇境内,在境内长约45千米,高凸处坡度与坡长稍次于北岭。二岭横贯东西,将县境自北向南切割为三级台地;由于北岭自聚善村经里望、通化二乡镇至裴庄镇东边折向西南而抵黄河,又将县境自西向东切割为三级台地。台塬地区,一般海拔标高400—800米。稷王山雄居南岭东端,为万荣、稷山、闻喜、盐湖四县区交界,主峰在本县境内,海拔标高1279.2米;孤山屹立于南岭之上,不接他山,与稷王山相距15千米。主峰法云寺海拔高1411.2米,为万荣县最高处。县境西南角荣河镇邱家一带为万荣县最低处,海拔标高354米。
气候
万荣县属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11.9℃,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3.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5℃;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
无霜期190天左右。
2022年,万荣县平均气温14.4℃,平均年降水量624.5毫米,平均总
日照时数2216小时。
水文
万荣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及汾河二条。
黄河沿万荣县境内西边南下,
汾河经裴庄镇徐家崖、西范、西孙石、寺后、南百祥、下王信与光华乡秦村、大兴、北甲店、罗池、和荣河镇南甲店、北辛、南辛到北寨子汇入黄河。汾河以西至黄河为河槽地带无村落;境内共有冲沟300多条。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2009年,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在万荣、临猗两县交界处发现
煤层,主可采煤层1层,厚度3.16米—4.30米,煤质为
焦煤,煤层赋存面积约270平方千米,预计可采煤层储量约11.5亿吨。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万荣县常住人口为36.19万人。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常住人口为351040人,比上年末减少3111人。男女性别比为103.65(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1804人,出生率为5.12‰;死亡人口4728人,死亡率为13.41‰;自然增长率为-8.2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4.99%,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万荣县生产总值109021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48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89万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520381万元,增长5.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7:21.6:47.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3%、16.7%、53.9%。
2023年,万荣县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共149个,完成421606万元,增长3.8%。其中:项目投资395511万元,增长5.1%;房地产开发投资26095万元,下降12.7%。在完成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3518万元,增长48.1%;第二产业投资128890万元,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199198万元,下降18.8%。
2023年,万荣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599万元,增长2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841万元,增长43%;非税收入完成8758万元,增长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779万元,增长11%。
第一产业
2023年,万荣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91698.5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2%。其中,农业产值478399.75万元,增长4.32%;林业产值4427.11万元,下降9.59%;牧业产值80027.74万元,增长10.82%;渔业产值4311.99万元,增长7.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532.00万元,增长4.2%。
2023年,万荣县农作物种植面积771620.01亩,比上年增长8.9%。粮食种植面积623270.61亩,增长12.9%。其中,夏粮250000.08亩,增长38.46%;秋粮373270.53亩,增长0.48%(玉米338184.65亩,增长2.2%);棉花种植面积522亩,下降74.6%;油料种植面积17609.20亩,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45936.4亩,下降1.4%;果园面积429041.00亩,下降2.6%,其中,苹果园面积317410.10亩,下降4.1%。
2023年,万荣县粮食总产量199031.73吨,比上年增长20187.54吨,增长11.28%。其中,小麦68171.2吨,增产18474.18吨,增长37.17%;秋粮130860.53吨,增产1713.36吨,增长1.3%。
2023年,万荣县水产品2849吨,增长1.1%。
第二产业
2023年,万荣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622万元,下降0.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81033万元,同比下降6.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5%。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5282万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636万元,同比增长18.9%;股份制企业92622万元,下降0.6%;分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37907万元,下降1.4%;小型企业54715万元,下降0.1%。规模以上工业中,从行业分类看,饮料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5477万元,增长1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2488万元,下降20.2%;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0817万元,下降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5141万元,增长21.9%;应交增值税11716万元,增长7.5%;实现利润10826万元,下降8.1%。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个,其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企业13个,完成总产值175044万元,相比上年下降2.2%。
第三产业
2023年,万荣县服务业增加值520381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58446万元,下降0.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8510万元,增长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84万元,增长13.0%;金融业50378万元,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50692万元,增长2.6%;其他服务业265451万元,增长7.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6%,利润增加1091.7万元。
2023年,万荣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842.6万元,增长3.5%。按规模统计,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2836万元,增长4.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9.2%,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9006.6万元,增长3.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5088.2万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6754.4万元,增长4.9%。在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额完成397371.6万元,增长3.2%;餐饮收入完成34471.0万元,增长7.2%。
2023年,万荣县货物进出口总额5991万元,比上年增长57.7%。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万荣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增长14.3%,年末累计高新技术企业共19家,增长5.6%。
教育事业
2023年,万荣县普通高中招生1581人,在校生5382人,毕业生1887人。职业高中招生263人,在校生583人,毕业生189人。技工学校招生169人,在校生386人,毕业生181人。普通初中招生3083人,在校生8911人,毕业生2812人。普通小学招生2782人,在校生18840人,毕业生3301人。特殊教育招生16人,在校生107人,毕业生50人。学前教育招生2200人,在校生7687人,毕业生329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7.6万册。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4处,市级7处。博物馆1个。拥有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9%。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1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73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0人,注册护士675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266张,其中医院116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51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0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619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77426人。参加失业保险20922人。参加工伤保险33822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6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57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8589人。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9个,床位1784张。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200张,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118人。年末共有122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市低保资金71.58万元;4801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388.72万元;纳入农村五保供养人数700人;农村临时救助100人。
交通运输
公路
荷宝、呼北两条高速路横跨东西,209国道、运稷路两条一级路纵贯南北。
截至2023年末,万荣县公路通车里程1184.2公里,其中,国道23.7公里,省道69.4公里,县道269.2公里,乡、村道及专用道749.2公里;高速公路72.7公里。全县公路密度1.1公里/平方公里。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1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0889.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公路旅客运输量32.7万人,比上年增长205.5%;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810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0.5%。
铁路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万泉涌动、荣光幂河得名。
文物古迹
后土祠,亦称后土庙,位于
荣河镇庙前村的高崖上,距县城40千米,东面宽105米,南北长240米,总占地面积25335平方米。祠内现存有秋风楼、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等。1965年,后土祠被
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大院,位于万荣县
阎景村,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
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现有院落十几座以及
祠堂、花园等。
东岳庙,位于县城西大街。该庙东西宽75米,南北长210米,总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始创年代不详。该庙的主要建筑飞云楼,斗拱层叠,如云带缠绕,由此得名。楼身明三暗五,总高50米。底层木柱林立,构成棋盘式。中央四根通天柱直达顶层,四周32根木柱直擎,底平面为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五间,十字歇山顶,全楼斗拱密布,共307组,且形状变化多端,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1988年,东岳庙被
国务院确定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遗
万荣县有万荣笑话、董永传说、
万荣花鼓、
软槌锣鼓、万荣抬阁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孤峰山景区,位于万荣县城南8千米处,海拔1411.2米,因孤立而得名,山体占地35.93平方千米,四面皆方,故有方山之称。山基峨嵋横连,主峰
法云寺高达1411.2米。周有稷峰龙门、中条、姑射诸名山拥峙前后;黄河、汾水、银湖、伍姓湖环绕罗列。孤峰山景区有国际滑雪场、山庄别墅、生态园饭庄、土家窑洞、情侣广场、森林木屋、
法云寺等景点。
西滩景区,位于万荣县黄河湿地,有人工湖面3000余亩,沙滩1000亩,荷塘1000亩,芦苇荡2000亩,生态林4000亩、优质温泉2处。有画舫、快艇、帆船等各类船只130多艘,建长廊300米,配套了餐饮住宿等设施,是集沙滩、湿地、温泉、野味、游船、赏莲为一体的特色游乐区。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18日,万荣县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3月19日,万荣县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2年1月,万荣县荣获2021年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2022年,团运城市万荣县委荣获“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