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College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NUC)是中北大学二级学院,简称中北一院。
办学历史
1959年,
太原机械学院特种机械系(又名武器制造系)成立,开始招收本科生。
1961年,
北京工业学院火炮、自动武器、炮弹、引信四个专业师生、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调入。
1962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
1977年,恢复招生。
1978年,机械工程一系成立,设置火炮、自动武器、弹药、引信四个专业。
1981年,国家首批批准火炮与自动武器、炮弹火箭弹与导弹战斗部、引信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2年,设立测试技术专业。
1984年,创建汽车工程专业。
1987年,测试技术专业从一系分出成立测试技术系;弹药、引信专业从一系分出成立力学工程系。
1988年,零件、原理、制图教研室并入机械工程一系;设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专业。
1995年,华北工学院机械工程一系、力学工程系重新合并,更名为机械电子工程系;零件、原理、制图教研室调入机械工程二系。
2002年,学校设立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获批车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4年,学校更名为
中北大学,在动力机械系设立地面武器机动工程本科专业;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方向分出成立动力机械系。
2005年,由机械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系合并组成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全部并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06年,学院获批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获批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获批山西省品牌专业;成立
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获批国防特色学科。
2008年,学院设立航空宇航工程系,获批车辆工程领域、航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学院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获批山西省兵器科普教育基地;设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
2011年,学院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山西省优势重点学科;获批高射速发射系统院士工作站(山西省人社厅)、无人化武器系统院士工作站(山西省人社厅)。
2012年,学院获批山西省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2013年,由机电控制工程系、动力机械系、航空宇航工程系成立新的机电工程学院;撤消系建制,设置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部;设立武器系统与工程本科专业;获批山西省兵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5年,学院获批山西省兵器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国防科技工业XXXXXX研究应用中心理事单位;兵器陈列室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16年,学院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入选山西省优势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入选国防特色学科。
2017年,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山西省“
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首批项目;获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合作);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协作);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支持平台。
2018年,学院获批山西省智能导航与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与淮海集团合作);获批山西省第二批“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电子信息应用(军民融合)学科群(参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学校获批山西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7月,学院设置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管理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管理部、机电工程研究所,设有7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兵器类专业(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装甲车辆工程),2个航空航天类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学院有教职工117人,其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双聘院士3人,
博士生导师11人、
硕士生导师76人;教授29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76人、硕士学位30人,教师中有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全国高校兵器类专业/航空航天类专业/军事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专家、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共14人,有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魁武
双聘院士:
朵英贤(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哲子(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哲荣(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西省教学名师:尹建平
山西省模范教师:苏铁熊
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王志军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王志军(2012年)、尹建平(2014年)、李强(2015年)、赵河明(2016年)
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尹建平、王志军
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教学团队(2009年)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7月,学院有1个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专业,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依托专业,1个山西省省级品牌专业,1个山西省省级特色专业,1个山西省优势专业;山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西省精品课程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2010年)
国防科工局‘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2011年)
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依托专业: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山西省品牌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2007年)
山西省精品课程:兵器概论课程(2008年)
山西省特色专业:武器发射工程(2014年)
山西省优势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2016年)
山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西省兵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7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项目1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山西省重点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1个,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山西省第二批“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国防特色学科: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项目:兵器科学与技术
山西省重点学科: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兵器科学与技术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山西省第二批“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电子信息应用(军民融合)学科群(参与)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7月,学院设有山西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2个,山西省合作研究中心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支持平台1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研究平台10个。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 :发射理论与技术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
山西省合作研究中心:山西省电子信息与兵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支持平台: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智能导航与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与淮海集团合作)
科研成果
根据2018年10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防973、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国防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内的纵向项目30余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0余项;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先后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冲击载荷作用下PBX炸药损伤与点火反应耦合机理研究(肖有才,2018年度)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热起爆活性材料对混凝土靶爆破效应研究(肖建光,2018年度)、基于非均匀进流的泵喷推进器间隙涡旋流场及其噪声特性研究(鹿麟,2018年度)、地下公共安全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秦栋泽,2016年度)、镁合金杯形构件环形通道转角挤压成形及组织演变规律研究(赵熹,2015年度)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PVDF纳米线/ZnO复合压电薄膜传感技术及在风力机叶片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韩晶,2015年度)
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项目:新型智能路灯控制技术推广(吴越,2015年度)
文化传统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徽底色为天蓝色,标识外圈为学院中英文名称。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吴俊清,山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高校工委书记。
黄忠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国忠,原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陈俊武,原兵器工业集团沈阳东基工业集团总经理。
午新民,兵器导控集团副总、北京市政协常委。
赵国寿,兵器工业集团晋西工业集团副总经理。
张榆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新龙,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连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西南兵工局纪委书记。
刘克勤,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永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
李俊策,兵器工业集团西北局副局长。
牛建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北工业集团董事长。
董志江,兵器装备集团重庆长江电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廖平,兵器工业集团江南机器集团总经理。
冯志君,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总经理。
何清,兵器工业集团山东机器集团原总经理,兵器淮海集团总经理。
张春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郑英军,兵器工业集团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亚薄,中国科学院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曙光,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刘先华,兵器装备集团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张富昆,兵器装备集团华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邬青峰,兵器工业集团北方股份公司总经理。
朱向军,湖南湘潭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惠智,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
黄江,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弹药研究所所长,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科技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