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史学会,简称明史学会,成立于1989年8月,主要任务是研究明朝历史,是一个拥有350多名专业会员、十多个团体会员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是国内外明朝历史研究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核心组织。
发展历程
1989年8月,在成功举办了两届明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条件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发起并联合全国明史研究工作者,在山西太原正式成立了中国明史学会,简称“明史学会”,英文名:The Chinese Society on Ming Dynasty History(缩写为:CSMDH),首任会长为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王毓铨,著名历史学家
白寿彝为名誉会长。中国明史学会是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从事明史研究的单位和个人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中国明史学会是国内唯一在
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明史研究学术团体,学会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只吸纳各高校及研究机构讲师(助理研究员)职称以上的专业研究人员入会。学会从建立伊始,每年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与港澳台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等明史研究学者及团体建立了联系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会一向注重学术会议及活动质量,坚持每次学术会议均有学术成果出版问世,有力的推动了明史研究的发展。
2023年8月5日,中国明史学会物质文化史分会成立。
协会宗旨
中国明史学会的宗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广大明史学界工作者,促进明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会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本学会章程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学会的驻所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学会会刊为《明史研究》,现已出版十六辑。
协会规模
中国明史学会有个人会员近600名,团体会员8个。下设分支机构5个,即中国明史学会利玛窦分会、中国明史学会沈万三研究分会、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中国明史学会戚继光分会。
理事会成员
历届成员
第一届领导成员:1989年8月——1993年8月
第二届领导成员:1993年8月——1997年8月
会长:王毓铨
执行会长:刘重日
常务副会长:张显清
副会长:张海灜、张海鹏、南炳文、汤纲
秘书长:张德信
第三届领导成员:1997年8月——2001年8月
会长:刘重日
常务副会长:张显清
副会长:张海鹏 张德信 南炳文 赵毅
秘书长:张德信(兼)
第四届领导成员:2001年——2004年8月
会长:张显清
常务副会长:张德信 南炳文
副会长:王天有 陈支平 林金树 周绍泉 赵毅 商传
秘书长:张德信(兼)
第五届领导成员:2009年8月
名誉会长:张显清
会长:南炳文(南开)、商传(社科院)
常务副会长:王天有(北大)赵毅(辽师大)
副会长:毛佩琦(人大)、王世华(安徽师大)、万明(社科院)、方志远(江西师大)、王熹(地方志)、田澍(西北师大)、陈支平(厦门大学)、范金民(南京大学)、高寿仙(
北京行政学院)
秘书长:张宪博
常务副秘书长:李小林(南开)
副秘书长:牛建强(河南大学)、张明富(西南大学)、胡凡(黑龙江大学)、夏维中(南大)、郭培贵(辽师大)。
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2013年8月通过)
名誉会长:张显清
会长:商传(社科院)
常务副会长:毛佩琦(人民大学)、陈支平(厦门大学)、赵毅(辽师大)
副会长:王世华(安徽师大)、万明(社科院)、方志远(江西师大)、田澍(西北师大)、范金民(南京大学)、高寿仙(北京行政学院)、李小林(南开)、张宪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秘书长:张宪博(兼)
副秘书长:牛建强(河南大学)、张明富(长江师院)、胡凡(黑龙江大学)、夏维中(南大)、郭培贵(福建师大)、张金奎(中国社科院)、阿风(中国社科院)、何孝荣(南开)。
现任领导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名誉会长:张显清
会长:陈支平
法定代表人:张宪博
副会长(按姓氏笔画排列):牛建强,李小林,何孝荣,阿风,张兆裕,张金奎,张宪博,范金民(常务),胡 凡,郭培贵,高寿仙(常务),夏维中
秘书长:张宪博(兼)
顾问
林金树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兴亚 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田培栋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中政 西安联大师院历史系教授
张正明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哲郎 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正泰 复旦大学教授
沈定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怀仁 凤阳朱元璋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范中义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徐泓 厦门大学终身讲座教授、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客座教授
夏玉润 凤阳朱元璋研究会秘书长
小野和子(日本) 日本京都橘女子大学教授
川胜守(日本) 日本九州大学教授
朴元熇(韩国) 韩国高丽大学教授
范德(美国)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松浦章(日本) 日本关西大学教授
滨岛敦俊(日本) 日本大阪大学名誉教授
鹤见尚弘(日本) 日本东洋文库教授
建设宗旨
学会的宗旨为团结明史学界同仁,促进明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学术活动
1989年8月在太原召开第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明史学会年会。2、1991年8月在复旦大学、浙江余姚、上海松江召开第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3年8月在西安与
西安联合大学联合召开第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明史学会年会
1994年5月在陕西米脂县人民政府联合招来李自成进京350周年暨《
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学术研讨会
1995年8月在凤阳与安徽省凤阳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6年3月在石门市与湖南李自成归宿问题研讨会联合召开“李自成归宿问题研讨会”
1997年8月在长春与
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明史学会年会
1999年8月在石门市与湖南省石门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1年8月在福建南平与厦门大学文学院联合召开第九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明史学会年会
2004年8月在南京与南京中山陵园管委会联合召开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明史学会年会
2005年8月在兰州、西宁与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和
青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7年8月在大连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内外101个单位,计154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提交论文116篇,涉及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多个方面,论文集已出版。
2007年10月,为纪念李自成诞辰400周年,中国明史学会与陕西米脂县人民政府举办了“中国·米脂李自成文化高层论坛”,2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对李自成及他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是非功过进行深入探讨和评述。
2008年7月中国明史学会在山东蓬莱召开第四届戚继光学术研讨会,40多名学者参会,提交学术论文23篇,会上蓬莱戚继光研究会被接纳为明史学会团体会员。
2008年8月,中国明史学会在河南新郑召开高拱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高等院校的50多位知名教授、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嘉靖、隆庆、万历改革、高拱与实学、高拱的政治哲学和军事思想,高拱著作与影响等主题进行探讨与交流,旨在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明史研究及新郑的文化建设。
2009年5月,中国明史学会于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于北京成功地举办了“1409——2009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会专家、学者100多人,收到论文92篇,成《
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已由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年2月出版。这次学术会议的一个主题是对于帝王陵寝文化的研讨。把研究从单一的政治史扩大到军事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畴。
2009年8月10日——8月13日,中国明史学会与湘潭市人民政府在湘潭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126所大学和博物馆的学者以及日本、美国、法国、等海内外近200名中国明史研究专家参加了大会。会议探讨内容涉及明朝历史的各个方面,其中,明建文帝的出逃与归宿之谜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热点。明代湘潭经济社会获得较大发展,很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这里,这对推动湘潭乃至整个湖南的明史研究极有裨益。本次大会收到论文152篇,所论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论文集正在编辑中,不久将出版。在召开本次研讨会的同时,中国明史学会还召开了第六届年会,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中国明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届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显清出任第六届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南炳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商传担任会长,
商传为学会法人代表。
2009年10月30日——10月31日,中国明史学会与凤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凤阳召开。到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方志学、文物考古学、家族谱谍学、语言学、民间文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朱元璋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展开讨论。会议还深入研讨了凤阳与朱元璋以及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间的关系,朱元璋这一历史人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参会学者、政府有关代表及媒体共110人,提交论文70多篇,论文集将由黄山书社出版。
2010年10月20日——10月2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召开了“明代蓟镇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戚继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本次会议由中国明史学会、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迁西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南炳文、商传,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地明史专家、长城文物专家及商业、出版界百余人士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蓟镇设立时间”、“蓟镇辖区及地位”、“长城文化”、“戚继光文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学术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使明代蓟镇问题地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入和扩展。会议期间,专家学者还对蓟镇镇府遗址做了认真地考察,认为蓟镇镇府即“戚继光总兵府”极具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联名向有关部门倡议:应尽快在三屯营原址上对主体建筑进行修复,将它打造成展示长城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2011年10月,于河北迁西县举办明代蓟镇学术研讨会
2011年7月,将与浙江文成县、浙江工贸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刘基诞辰七百周年纪念研讨会。
2012年6月,于湖北荆州召开张居正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8月,于山东烟台市召开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