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 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 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
分类
地震序列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主震型:主震的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为“
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2)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
(3)孤立型(单发性地震):其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前震,也几乎没有余震。
形成
地震的前震和余震也能通过研究主滑动附近的裂缝发育过程而得到理解。前震是沿断裂的应变和破裂物质中的微细破裂结果,而那时主断裂并没有发展,因为物理条件尚未成熟。前震中的有限滑动稍微改变了力的
格局。水的
运动和微裂隙的分布,终于使一个更大破裂开始了,造成主震。沿主破裂岩块的抛掷和严重摇动及局部生热,导致沿断裂的
物理条件与主震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其结果是附加的小断裂发生了,造成余震。之后,该区的应变能逐渐降低,像一个没劲的
钟表,可能在许多月之后恢复稳定。
地震事例
九江地震
2005年11月26日九江发生的5.7级地震
根据现场流动地震观测资料和调查分析,在九江-瑞昌地震灾害现场的地震专家确定,2005年11月26日九江发生的5.7级地震属于主震-余震类型,在原震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地震专家同时还判明了
九江地震的趋势,余震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1至2个月内不排除发生4级左右地震的可能。这是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30日上午召开的情况通报会上公布的消息。截至2005年11月29日16时21分,地震部门共记录到余震497次,其中2.0-2.9级地震40次,3.0-3.9级7次,4.0-4.9级2次,最大的余震是26日12时55分发生的4.8级。 省地震局副局长邢灿飞说,根据专家会商得出结论:九江地震原震区目前不会发生双主震和震群。并解释了江西九江地震的原因:此次地震
震源在
郯庐断裂带和
襄樊广济断裂带交汇处南端,当地下能量集中到一定程度,超过地壳能够承受的极限时,地壳就会发生破裂而形成地震。一般大的地震发生过后,还会继续发生小的地震,因为地球的能量要继续释放出来。按照
能量衰竭理论来讲,能量会越来越小,因此,余震都比主震要小。但是有可能会发生双主震(两次较大的地震) 或
震群(多次较大地震)。按照观测资料,以及专家会商结果显示,九江地震不会发生双主震或震群。因此不会对
江西省造成更大的影响。
兰德斯地震
兰德斯地震之后发生了最不寻常的地震连锁反应。主震之后沿滑动的断层连续发生一系列余震。作为规律,在大的浅源地震之后,随后的日子里地震活动在更大的地区内会突然戏剧性地增加。主震之后3个小时又在以大熊湖附近为中心处发生了强震(MS=6.5),地面被再次震颤。这次震动是距第一次断裂源约45千米西方的另一条断裂的滑移产生的。应用计算模拟考察区域断裂系的应力变化,其结果表明,兰德斯地震的断裂滑动造成了断裂上某些部位应力增加,大熊湖地震就是因此而发生的。计算还表明,兰德斯地震可能增强了南圣安德烈斯断层上的应力,加强了走滑剪切的趋势,同时降低了圣安德烈斯四周顶住周边的压力,该种力是无形的连续的。这些作用集中在一起,可能增加了本区未来发生大地震的机率。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03点42分在
唐山发生了7. 8级地震。当天18点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宁河发生了6. 9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灾害。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余震活动历经二十余年未平息,至今仍有4级左右地震发生。
河北唐山7.8级主震西南的两次余震就是如此,对这样的余震应该提高警惕。至于在同一地点,连续发生若干次8级左右的大地震,在中国各地震带都还没有这样的
历史记录。在环太平洋的某些活动性特别强烈的地震带上,虽有过这样的情况,但也是很罕见的。总的说来,一个地方如果已经发生了大地震,一般是活动日趋衰弱,经过相当长的时期以后才有可能再发生大地震。有的大地震之后,余震还可以相当强烈,六七级的强烈余震,往往连续发生在主震震中或其附近,河北唐山7.8级主震西南的两次余震就是如此,对这样的余震应该提高警惕。
余震区别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在一个地震之后通常会有所谓的余震,余震是由于在主震发生之后,其他底层的岩磐为释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压力不平衡而移动,并且持续发生直到达到平衡状态,或是岩盘暂时被卡住不再移动,直到累积足够的压力时,才会再度引起后续的震动。余震通常是在主震之后规模较小的地表震动,余震也会造成较脆弱
建筑的损坏。余震可能发生在主震一个小时,一天,一周,甚至是一个月之后,必须小心的是有些余震的规模也可能大于主震。
地震自救
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中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供电、供水、供热系统,
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首先要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窗上贴上防碎
胶条。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为脱离危险,你也许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时间,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会帮你渡过难关。这些物品中包括现金、饮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
药品。
学校震前准备
在中、小学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
家庭和
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
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如果发生了地震怎样保护自己呢?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
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如地震发生前观察到
鸟、
动物的异常躁动;地震发生时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
据初步分析,此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主震7级,主震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未来需注意防范发生强余震的危险。本次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南段,属于逆冲型地震。根据断层活动的性质,将断层分为走滑型断层、正断层和逆冲型断层,其中逆冲型断层是指断层面上盘相对下盘向上运动的断层。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和青海区域台网资料,对该地震参数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测定,对主震参数进行了更新,震中纬度由北纬33.1度更新为北纬33.2度,震中经度由东经96.7度更新为东经96.6度,震源深度由33千米更新为14千米。
主震参数更新为:
发震时刻: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
震中纬度:北纬33.2度,震中经度:东经96.6度
震级:M7.1
震源深度:14千米
参考地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国家地震台网正在收集全球地震台网(GSN)的资料,对主震参数将进行进一步分析测定。
背景资料: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资料,在震后11分钟做出正式速报,速报参数如下:
发震时刻: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
震中纬度:北纬33.1度,震中经度:东经96.7度
震级(M):7.1
震源深度:33千米
中新社河源9月2日电 (记者 宋秀杰)继2010年2月16日和8月31日,广东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交界处分别发生4.8级和4.2级地震后,2日凌晨3时17分50秒,该地区又发生3.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23.8°,东经114.6°,震源深度12公里。
广东河源市地震局专家称,2010年以来,该地区连续发生的三次地震均为水库地震,是人类蓄水活动诱发的一种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宽广,这三次均为主余震型的地震,是河源新丰江水库1962年3月19日地震主震的余震,未来还会发生小震,并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但不会超过50前的主震级数。
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又称万绿湖,是供港主要水源之一,始建于1958年,翌年10月20日蓄水。蓄水一个月后,开始出现地震活动,随着水位迅速上升,地震活动相应加强。当水位首次接近满水库高达110.5米时,遂于1962年3月19日4时诱发6.1级地震,造成1800余间房屋倒塌,85人伤亡。
2010年2月16日2时34分和8月31日13时52分,该地区分别又发生了4.8级和4.2级地震,2.6级以下的余震达100多次,但至今没有收到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报告。
当地震地震局专家称,此次地震还是主余震型的地震,近期没有大的地震发生,可能还会有余震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