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海

北宋人物

义海:北宋琴师,慧日大师夷中的入门弟子,朱文济的再传弟子。

人物简介
梦溪笔谈》中说道:“海之艺不在于声,其音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他弹琴有自已独到的意韵,正如他自已所说:“若浮云之在太虚,因风舒卷,万态千秋,不失自然之趣。”他主张演奏速度的变化应是:“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
则全和尚是义海的学生,他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收于《琴苑要录》之中,文中阐述了义海的“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又提出了“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短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
习琴
兴国中,琴待诏朱文济鼓琴为天下第一。京师僧慧日大师夷中尽得其法,以授越僧义海。海尽夷中之艺,乃入越州法华山习之,谢绝过从①,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天下从海学琴者辐辏②,无有臻其奥。海今老矣,指法于此遂绝。海读书,能为文,士大夫多与之游,然独以能琴知名。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
琴乐的境界是“无尽”、“无限”、“深微”、“不竭”的,以最少 的声音物质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琴声音淡、声稀,琴意得之于 弦外,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陶渊明之“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正 是将琴乐之重意、重弦外之音的思想推至穷极的哲学思维。沈括评北宋琴 僧义海为:“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古琴是偏向静 态之美的艺术,因此弹琴要讲求幽静的外在环境于闲适内在心境的配合, 方可追求琴曲中心物相合、主客和一的艺术境界。
师父
朱文济:北宋宫廷琴师,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鼓琴为天下第一。”据《琴史》载,朱文济“性冲淡,不好荣利”。宋太宗好琴,把七弦古琴加二弦而变为九弦琴,朱文济作为宋太宗的琴待诏,对此坚决反对。由于朱文济在琴界的声望,他的反对使宋太宗极为扫兴,因而受到冷落。
北宋的琴家多为僧人,他们的琴技多出自朱文济,慧日大师夷中就得到他的真传,夷中后又将琴技传授给知白、义海,他们都是北宋颇具声望的琴僧。
朱文济著有《琴杂调谱》十二卷,已佚。
古文记载
《义海琴艺》原文:
兴国①中,琴待诏②朱文济③鼓琴为天下第一。京师僧慧日大师夷中④尽得其法,以授越僧义海⑤。海尽夷中之艺,乃入越州法华山⑥习⑦之,谢绝过从⑧,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天下从海学琴者辐辏⑨,无有臻⑩其奥。海今老矣,指法于此遂绝。海读书,能为文,士大夫多与之游,然独以能琴知名。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
注释:
1.兴国:即太平兴国,宋太宗赵炅年号(976—984)。
2.琴待诏:乐师,因琴技出色而待诏。
3.朱文济:北宋著名琴师,著有《琴杂调谱》十二卷,后亡佚。
4.慧日大师夷中:北宋著名琴师,得朱文济真传,又培养了知白、义海等一批著名琴师。
5.义海:北宋著名琴师,琴艺出众,他的弟子则全和尚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收于《琴苑要录》之中,文中对义海“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有所阐述)。
6.越州法华山:在今浙江绍兴灵隐山后。越州: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一带,隋初改会稽郡为越州,宋朝时废除。
7.习:反复练习。
8.过从:互相往来,交游。
11.辐辏(fú còu):车辐聚集于毂(ɡǔ)上,比喻人、物聚集,文中指有很多学习琴艺的人会聚于义海身边。辐:车轮中用于连接车辋和车毂的直条。辏:指车辐聚集到中心的车毂上。
10.臻(zhēn):到,达到。
12.奥:奥妙。
13.指法:文中泛指演奏技艺。
14.萧然:冷静的样子。
15.声外:声音之外。
译文: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琴待诏朱文济弹琴技艺天下第一。京城僧人慧日大师夷中完全学到了朱文济的技法,将弹琴技法传授给了越地的僧人义海。义海全面掌握了夷中的弹琴技艺,于是来到越州法华山中潜心练习,谢绝人际交往,累计十年不曾下山,白天黑夜手不离弦,终于掌握了弹琴的奥秘。各地师从义海学习弹琴的人会聚而至,但是没有人能够完全达到义海的水平。义海现在已经老了,他的弹琴技法就此失传了。义海爱好读书,能写文章,士大夫们多与之交游,然而唯独以擅长弹琴而闻名。义海的琴艺不仅仅在于声音,那种蕴涵于琴音之外的冷静深邃的意韵,是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
出处:
《义海琴艺》选自《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后世影响
义海的弟子很多,但没有能得其玄奥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写到:“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义海讲究“若浮云之在太虚,因风舒卷,万态千秋,不失自然之趣”(《琴苑要录》)。
义海指出,在琴曲演奏时,应“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他还提出 “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短应,迟以速应的”的理论。 这些对后世琴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音乐思想
佛教音乐对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古琴领域也曾出现过许多知名琴僧,尤其是隋唐以后,琴僧的数量更有所增加,宋代还出现了僧人琴派。他们的演奏活动在各种文献中多有反映,如李白著名的琴诗《听蜀僧濬弹琴》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外,白居易、孟郊、韩愈、欧阳修、苏轼等文人的诗文中都有涉及琴僧的内容,也有僧人创作的琴诗流传于世。宋僧人琴派中的著名琴家夷中、知白、义海、则全和尚等人的事迹在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则全和尚还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一书。可见,现实生活中琴僧的艺术活动非常频繁,演奏技巧也十分高超。欧阳修就曾写诗夸赞知白“岂知山高水深意,久已写此朱丝弦”,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赞美义海的演奏,说“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
古琴名家
宋朝以后古琴名家简介
宋篇
朱文济(生卒年不详):北宋宫廷琴师,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鼓琴为天下第一。”  据《琴史》载,朱文济“性冲淡,不好荣利”。宋太宗好琴,把七弦古琴加二弦而变为九弦琴,朱文济作为宋太宗的琴待诏,对此坚决反对。由于朱文济在琴界的声望,他的反对使宋太宗极为扫兴,因而受到冷落。 北宋的琴家多为僧人,他们的琴技多出自朱文济,慧日大师夷中就得到他的真传,夷中后又将琴技传授给知白、义海,他们都是北宋颇具声望的琴僧。 朱文济著有《琴杂调谱》十二卷,已佚。
知白:北宋琴师,慧日大师夷中的弟子,朱文济的再传弟子。 对于他的琴技,欧阳修曾在诗中写道:“岂知山高水深意,久已写此朱丝弦。”并称他能继承夷中的琴艺:“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失其传。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遗音仿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
义海:义海在掌握夷中的全部技艺之后,又到越州(浙江绍兴)法华山闭关习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究其妙。”  义海出名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学琴,但无一人能赶得上他,“天下从海学者辐辏,无有臻其奥。”对于他的琴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海之艺不在于声,其音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他弹琴有自已独到的意韵,正如他自已所说:“若浮云之在太虚,因风舒卷,万态千秋,不失自然之趣。”他主张演奏速度的变化应是:“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  则全和尚是义海的学生,他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收于《琴苑要录》之中,文中阐述了义海的“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又提出了“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短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
姜夔(1155-1221):字尧章,江西鄱阳人,因居住湖州乌程县南的苕溪村,且与弁山的白石洞毗邻,便自号“白石道人”。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兼音乐家,多才多艺,工于诗词,长于书法,吹箫弹琴,精通律吕。姜白石的父亲曾做过宋朝的地方官吏,但在他十几岁时,父亲去世,他便一直寄居在汉阳的姐姐家中,将近有20年之久。 姜白石少时便才华横溢,其词作甚佳,又精通音律,故其词与音乐配合独到,且他在音乐理论方面也有独特的研究。他的字也写得好,但屡试不中,故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广交诗友,当时的著名词家如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都很推重他,给他经济上不少的帮助。姜夔也常寄居他们家中。 姜夔在范成大家作客时,范已年老退居,家中养有不少乐工与歌妓,姜白石在范家一住就是好些天,主要就是作词谱曲,供范玩赏,《暗香》和《疏影》便是此时所作,据说范成大非常欢喜这两首歌曲,并把自已一位色艺双绝的歌妓小红送给他,姜白石带着小红归家路过苏州城东的垂虹亭时,诗兴大发,乃作诗:“自琢新词韵最高,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道烟波十四桥”。
姜白石一生飘泊不定,寄人篱下,生活困苦,后病死在杭州。
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后期著名琴家,开启浙派琴家风格的一代大师。 郭楚望一生清贫,嘉泰、开禧年年(1201-1207),他在临安(今杭州)一爱好琴艺的官僚张岩家当清客,张岩家藏有多种谱本,郭沔收益甚大。1207年,离开张家过隐居生活。
在宋时,琴家分为多个派别,郭沔与学生刘志方、徐天民毛敏仲等其称“浙派”,他一生创作大量琴曲,如《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风》、《步月》等,其中以《潇湘水云》最为有名。
毛逊:字敏仲,南宋浙派琴家,浙江严陵人,毛逊初学江西派,后从刘志方改为浙派。 1241-1258年,毛逊在皇戚杨缵门下做清客,在此期间,作《樵歌》、《渔歌》、《山居吟》等作品; 1276年元兵破临安不久,毛逊去大都(北京)求功名,作歌颂元代统治者的《观光操》,但运气不佳,未被召见,客死于馆舍。以《樵歌》为其代表作。
熊朋来:宋末元初著名音乐家兼经学家。 熊朋来为人颇有志气,宋亡后,不肯到元廷作官,情愿当个郡学教师,抚琴咏诗以托情志。 教学之暇,选《诗经》中的古诗,谱写二十多首新曲,收于他所编的《瑟谱》中。 现存世的作品有《伐檀》、《考槃》、《七月》,以《伐檀》为代表作。
明清篇
朱载堉(1536-1610):一位受世界瞩目的皇族音乐家,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代著名乐律学家,历学及数学家, 朱载堉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相传朱载堉是怀胎11月方生,其母高妃生他时难产,恰好宫门前飞来一只凤凰,翔徊鸣叫,高妃高兴不已,产下朱载堉。朱载堉出生后经常哭闹,尤其在晚上更是啼哭不已,搅得家人不宁。一天,朱载堉又哭闹不休,他的父亲郑恭王烦闷不已,就吹箫释怀,朱载堉一听到箫声,就停止了哭,从此,箫便成了他的宠物。 关于朱载堉求学也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他的舅父礼部尚书何塘告老还乡后,在河内县天鹅池岸建了一座“景贤书院”,招收弟子。前来应试的孩子均由父母陪同,络绎不绝,而朱载堉独自前往,何塘奇怪,便问其故,朱载堉朗声答道:“家有父母,校有师尊,怎能说独自一人?”何塘一听就喜欢,就又问他年纪,他说:“童生八月荷月满,若年足十不差三。”落款是“乐乐乐”。何塘沉思片刻后说:“小小顽童七岁半,以乐为志律当先,乐在其中性且直,光华焯乐在来年。”何塘非常赏识朱载堉的天资,遂将自已一生之学识均倾心相授。 朱载堉早年跟随何塘学习天文、算术。嘉庆19年,其父遭诬陷下狱,朱载堉亦受牵连,离开王府,另筑土屋独居19年,一心钻研乐、律、数学和历学,后来其父冤情被昭雪,他七次上疏不愿继承王位,经皇帝批准,与儿子朱翊锡一起终身享受世子、世孙的俸禄。
经过多年研究,朱载堉著书20余部,但当在71岁时将自已多年的研究成果献给朝廷时,却被束之高阁,未受到重视。
汤应曾:邳州人,外号“汤琵琶”,明朝万历年后的北方著名琵琶演奏家。 据王猷定《汤琵琶传》记载:汤应曾一生贫困,未曾娶妻,对母亲极为孝顺。幼时对音乐就很敏感,听到歌声就哭,等学会了歌,唱完又哭,母亲问他为什么这么悲伤,他说是为歌所动。 汤应曾早年随军在嘉峪、张掖、洒泉等地,熟悉军旅生涯,弹奏《楚汉》(即《十面埋伏》)时表现非常深刻。
徐上瀛:别名青山,号石泛山人,江苏娄东(太仓)人,明末著名琴家。 徐上瀛自幼习琴,从虞山派(虞山派是当时琴坛的重要琴派)。曾两次参加武举考试,未受赏识。虽出自虞山派,却博采众派之长,对虞山派的琴学有很大贡献,被誉为“今世之伯乐”。 徐上瀛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前著的《琴乐二十四况》(即《奚山琴况》),继承发展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总的美学原则和审美标准,对清代琴坛的影响很大。
庄臻凤:字蝶庵,三山人,清初著名琴家,师从徐上瀛。  庄臻凤不拘于虞山一派,兼采古浙、中州等各派之长,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造诣。 庄臻凤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代表作是《梧叶舞秋风》。
蒋兴畴(1639-1695):字心越,明末清初著名琴家,浙江金华浦阳人,曾从金陵琴家庄臻凤及褚虚舟等人学琴。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蒋兴畴在杭州永福寺出家,后因避难去日本长崎,带去我国的《松弦馆琴谱》、《琴经》等曲谱,得到关东幕府的热情接待,被尊为“东皋禅师”。 在日本,蒋兴畴除从事佛学外,还向日本人介绍我国的古琴艺术,谱写了《熙春操》、《思亲引》、《清平乐》、《大战行》、《华清引》等琴歌,其中以《熙春操》影响最大。
徐琪:字大生;其子徐俊,字越千;父子俩均是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著名琴家。 徐琪父子曾游历大江南北,遍方名师,精推细敲各家传谱,对传统琴曲进行加工,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使它们在形象刻画和意境方面都比原曲有相当的进步(如《洞天春晓》,《墨子悲丝》、《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他们演奏时情感丰富真切,形象生动,对清代琴坛影响相当大。 徐俊在加工传统乐曲时,往往根据乐曲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使之更加传神,因此他编的《五知斋琴谱》为清代琴家所推崇。
华秋萍(1787-1859):名文彬,字伯雅,江苏无锡人,清代琵琶演奏家。 华秋萍在嘉庆年间(1818年)主编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简称《华氏谱》)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对后世琵琶的普及与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氏谱》收有南北派琵琶小曲62首,大曲6 部(南派即浙派陈牧夫传谱,北派是直隶王君锡谱),分别是《海青》、《将军令》、《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普庵咒》,以工尺谱记写乐谱,并为琵琶创订了完整的指法符号。 华秋萍是一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且因他主编的《华氏谱》而开创了近代最早的琵琶流派--无锡派,无锡地区及江南乃至北方琵琶艺术的发展,均受到华氏及其乐谱的影响。 另外,华秋萍还编有牌子小曲《借云馆小唱》,又称《借云馆曲谱》,用工尺谱记写了明清以来流行的《三阳开泰》、《软平调》、《五瓣梅》等十首小曲曲谱,还记录了小曲演唱的用韵和技法。
李芳园:生卒年不祥,浙江平湖人,平湖派琵琶演奏家。 李芳园经商,其家五代均演奏琵琶,与当时许多著名琵琶演奏家有交往,其本人有较高的演奏技术,并记录整理乐曲,编印以广流传。 李芳园编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简称《李氏谱》),刊行于1895年,其中有些曲子为《华氏谱》所没有,在标记指法方面也较为细致。
近现代篇
(仅介绍古琴名家):
溥雪斋(1893~1966):古琴演奏家。出生在清代皇族家庭。 溥雪斋自幼酷爱文艺,1911年始潜心于国画、书法及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学习。青少年时即从当时名古琴家黄勉之弟子贾润风学弹古琴,后改弹三弦等其他乐器,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直至晚年。琴艺精湛,风格洒脱。 解放后历任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演奏员等职。
管平湖(1895~1967):古琴演奏家。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 管平湖自幼从父学琴画。后又拜杨宗稷为师。二十八岁回苏州游天平山时,遇琴艺高超的悟澄和尚,经悟澄指教,琴艺大进。后又向山东秦鹤鸣道人学会了川派《流水》,从此名声大震。其演奏风格浑朴、刚健。音乐表现细腻,形象鲜明,颇具神韵。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上,就录有管平湖演奏的《流水》,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建国后,管平湖被聘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专们从事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绩卓著。已成绝响的古谱《广陵散》、《幽兰》经他打谱后,又重放异彩。此外《大胡笳》、《小胡笳》、《获麟操》、《乌夜啼》、《长清》、《短清》、《离骚》、《白雪》等琴曲也是经过他打谱整理的。撰有《古指法考》。
张子谦:广陵派古琴演奏家。1899生于扬州。 张子谦14岁开始向广陵琴派前辈孙绍陶学习古琴,熟练地掌握了《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龙翔操》等曲目。 1924年定居上海,与彭祉卿、查阜西发起组织“今虞琴社”,翌年组织“今虞琴社上海分社”,组织演出、电台广播,宣传古琴音乐。 解放后,张子谦上海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员,和孙裕德合作的琴箫合奏堪称珠联壁合。其演奏风格刚健、遒劲,继承了广陵琴派的特点,节奏处理较为自由,按音音色刚柔多变。 1959年起兼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教师。与查阜西、沈草农合编的《古琴初》是初学古琴者的入门指导。
吴景略:古琴演奏家。1907生于江苏常熟。 吴景略在少年时便酷爱民族音乐,曾从师于周少梅、赵剑候、吴梦飞等学琵琶套曲和江南丝竹,后参加“今虞琴社”活动。1956年创作琴曲《胜利操》,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上演出获得成功。艺术上富有独创性,有时抒情和缓、柔美如歌,有时感奋激昂、纵横跌宕,似无定则,琴坛都以“吴派”称之。 他的主要演奏曲目有:《梅花三弄》、《渔樵问答》、《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广陵散》、《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数十操。 吴景略长期从事古代琴谱、琴曲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著有《七弦琴教材》。现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并任中国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
姚丙炎(1921~1983):古琴演奏家,出生于浙江杭州。 姚丙炎曾自学二胡、三弦。1944年向浙派著名古琴家徐元白学琴。他演奏风格稳健含蓄,善弹《高山》、《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曲。 后在移居上海后,姚丙炎广泛视奏古谱,喻之为“到各种古曲的意境中去‘旅游”’,并从中选择打谱曲目。他生前打谱曲目有《幽兰》、《广陵散》、《玄默》、《孤馆遇神》、《屈原问渡》等。经他译奏的《酒狂》获得人们广泛赞扬。
孙贵生:古琴、笛子演奏家,1937年生于上海。 孙贵生少时即师从洞箫名家孙裕德先生及江南丝竹曲笛演奏家马祺生专习笛、箫。1956年担任中国电影乐团管乐声部部长。1959年,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先生习琴,其后又受教于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先生及虞山派宗师吴锦略先生,深得三位大师之耳提面聆,琴艺自有其独到之处。
1962年,孙贵生师从著名律学家潘怀素先生学习中国音乐理论,专攻音律学。孙贵生先生从事电影音乐工作三十余年,录制的影视音乐达数百部,并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担任笛子、古琴独奏。此外,亦从事乐曲的整理和创作,曾获得1984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比赛及首届江南丝竹比赛二等奖。1985年后多次出国访问演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