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冬季运动会(简称亚冬会,Asian Winter Games),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亚冬会是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各成员国轮流承办,一般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赛事历史
赛事诞生
亚洲冬季运动会的诞生1982年,作为当时亚洲唯一一个承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国家,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根据亚洲冬季运动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举办综合性洲际冬季运动会的想法。1983年,第3次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顺利通过了创办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决议。在亚运会走过近30年的历程后,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旨在推动亚洲冬季运动的快速发展。亚冬会由亚奥理事会主办,每4年一届,所有亚奥理事会会员国均具有参赛资格,首届亚冬会1986年在日本札幌举行。
赛事发展
1986年3月1日,第1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日本札幌开幕,包括中国、日本、韩国3个亚洲体育强国在内的7个国家和地区的293名运动员展开了历时8天的角逐,其中,男子运动员207人,女子运动员82人,以及137名代表团官员。本届比赛的项目设置效仿冬奥会,并结合亚洲冬季项目的发展情况,共设立了7个大项35个小项其中,雪上项目仅设置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3个大项,而跳台滑雪则作为表演项目登上亚冬会的舞台。此外,本届亚冬会按照冬奥会以及亚运会的组织模式,设计了吉祥物和会徽札幌亚冬会是亚洲首次举办综合性冬季运动赛事,开创了亚洲冰雪运动的先河。
1989年,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印度放弃了承办第2届亚冬会的资格,为正处于创业阶段的亚冬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亚奥理事会无奈做出了日本札幌再次承办第2届亚冬会的决定,避免了亚冬会无国承办的尴尬局面。1990年3月9-14日,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名运动员参加了6个大项33个小项的角逐,其中中国台北和伊朗、菲律宾2国首次参赛。尽管取消了花样滑冰项目,但本届亚冬会的项目总数比第1届有所增加,而跳台滑雪仍被列为表演项目,此外,本届亚冬会的会徽和吉祥物依旧延续了第1届亚冬会雪球和松鼠的设计理念。
由于国际奥委会对冬奥会举办时间的调整,原定于1994年举行的第3届亚冬会无奈让路1994年的第17届冬奥会,推迟到1995年举行,但朝鲜因国内问题放弃了第3届亚冬会的举办权,经过亚奥理事会的决议,中国的哈尔滨市和韩国的江源道分别承办第3、4届亚冬会。1996年2月,中国的哈尔滨市终于迎来了第3届亚冬会的开幕,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洲际综合性冬季运动会,哈尔滨亚冬会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453名运动员参赛,摆脱了东亚国家“独角戏”的局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亚洲体坛大聚会。此外,第3届亚冬会共设有8个大项43个小项,其中,花样滑冰重回亚冬会,自由式滑雪首次成为亚冬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跳台滑雪依旧为表演项目。哈尔滨的特产大豆“豆豆”成为第3届亚冬会的吉祥物,会徽由刘福臣设计,整体呈现“三”的字样与第3届亚冬会遥相呼应,此外,哈尔滨亚冬会还发行了电话磁卡、邮票、彩票等纪念品。
为更加贴近奥运,亚奥理事会决定将亚冬会的举办时间安排在冬季奥运会的次年举行,因此原定于1998年举行的第4届亚冬会推迟至1999年1月30-2月6日在韩国的江源道举行。本届亚冬会的参赛规模再创新高,共吸引了21个国家的798名运动员参赛,不过孟加拉国、菲律宾、越南等国仅派出个别官员出席。在项目设置方面,本届亚冬会取消了哈尔滨亚冬会新增的自由式滑雪但在高山滑雪增加了2个小项,项目总数依旧与上届大赛保持一致。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亚冬会正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2003年2月1-8日,第5届亚冬会如期在日本青森县举行,共有来自29个国家的64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均为首次参赛。本届亚冬会在项目设置方面更加靠近冬奥会,共设有10个大项51个小项,除自由式滑雪重新回归外,跳台滑雪和冰壶首次成为亚冬会比赛项目。
青森亚冬会的会徽由雪花、火焰和太阳3个部分组成,象征着运动员们燃烧而又闪光的青春,吉祥物为一只叫做“Winta”的啄木鸟,向人们传达着人写自然和睦相处的理念。
。
回顾历届亚冬会,举办权始终围绕在中、日韩3个东亚国家,2011年第7届亚冬会终于打破了这一格局,哈萨克斯坦成为第4个举办亚冬会的国家,且由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两个城市联合举办,开创了亚洲综合性洲际运动会的先河。与上届的“大团圆”相比,本届亚冬会各国的参赛热情趋于冷静,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其中26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843名运动员参赛创造历届亚冬会的参赛规模之最。此外,本届亚冬会的项目设置变化较大,一方面取消了冰壶项目,缩小了高山滑雪的项目规模,另一方面增加了滑雪定向和班迪球这两个非奥项目,这是亚冬会首次引进非奥运会比赛项目。哈萨克斯坦的时代象征雪豹“伊尔比”被选定为本届亚冬会的吉祥物,象征着哈萨克斯坦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
第8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本来应在2015年举行,但2009年7月3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决定,将以后的亚冬会放在冬奥会前一年举行,因此第8届亚冬会延迟到2017年举行。2010年12月,日本札幌市政府初步决定申办2017年第8届亚冬会,并成为唯一一个申办候选城市。2011年1月31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执委会第57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会上,日本札幌成为2017年第8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地。这是继1986年和1990年后,札幌第三次承办亚洲冬季运动会;也是时隔27年后,亚冬会再度回到它的起源地。在会徽的选择上,组委会将其整体造型呈现出北海道的形状,同时融入表现闪耀于北方夜空的“北极星 ”“冰雪结晶”“冬季寒风”的构思。5条圆弧表现本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行的 5个大项比赛(滑雪、滑冰、冰球、冰壶、冬季两项),还表现出充满快感与动感的运动员滑行时的雄姿。此外,会徽还表达亚洲5个地区(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的人们汇聚于主办地札幌,齐心协力创办一届圆满盛会之意,同时表达着亚洲5个地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之意。不同于前两次承办亚冬会时选择松鼠作为吉祥物,当亚冬会第三次光临札幌,组委会将虾夷飞鼠作为吉祥物。这只身披蓝斗蓬、红围巾,装束超级拉风、爱喝牛奶,擅长冬季运动,酷似“超人”的虾夷小飞鼠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此外,赛会以“超越你的雄心”(Beyond your ambitions)为口号,寓意选手、市民每个人都胸怀热忱,大家共享冬季感动,迈向美好未来,并希望通过该届盛会使举办城市札幌、带广以及北海道与世界相连。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025年2月7日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本届亚冬会是继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也是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和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中国第三次举办亚冬会。本届亚冬会开幕式首次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这让此次体育盛会独具特色。AR增强现实、裸眼3D、超高清大屏等科技手段为观众创建了身临其境般的电影体验,将冰雪运动推向全世界。报道指出,开幕式上,代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舞者身着特色民族服饰,以及融入中国民间传说元素的表演,为这场赛事赋予了文化内涵,展示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象征着亚洲国家的团结。
赛事数据
赛事文化
赛事会徽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第一代会徽的中间是1轮放射16道光芒的红日,首个使用新会徽的是
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2006年12月底
亚奥理事会的官方网页上已经逐步换上新的会徽。
由于亚冬会是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所以如历届
奥运会会徽必须要有五环图案一样,亚运会的会徽上也必须要融入会徽的中心图案一放射16道光芒的红日。
赛事吉祥物
历届回顾
第1届
1986年札幌亚洲冬季运动会暨第一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1986年3月1日-3月8日在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市(Sapporo)举行,共有293名运动员(男性211人、女性82人)参加比赛,另有各国代表团官员137人。本次亚冬会设立了
高山滑雪、
越野滑雪、
冬季两项、
冰球、
花样滑冰、
速度滑冰和
短道速滑7个大项35个小项的比赛。
第一届亚冬会一共有以下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英属香港、印度、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日本代表团在比赛中显示出了绝对性的压倒优势获得总共35枚金牌中的29枚,105枚奖牌他们也包揽了超过半数。中国大陆代表团获得4金列奖牌榜第二位,朝鲜和韩国各有1金入账。
1986年札幌亚洲冬季运动会是亚洲首次举办本洲的综合性冰雪赛事,从整体来看除了开展冰雪运动较早的日本以外,其他亚洲国家在这些项目中大多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这也使得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大打折扣。
第2届
1990年札幌亚洲冬季运动会暨第二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1990年3月9日-3月14日在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市举行,这也是札幌市在成功举办首届亚冬会之后第二次举办了亚洲冬季亚运会。一共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名运动员参加了第二届亚冬会,本次亚冬会设立了
高山滑雪、
越野滑雪、
冬季两项、
冰球、
速度滑冰和
短道速滑6个大项33个小项的比赛,另外
跳台滑雪继续成为表演项目。
第二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本应该于1990年在印度举行,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困难,印度于1989年放弃举办资格,日本札幌接替承办第二届亚冬会。1990年札幌亚洲冬季运动会共用9个国家或地区派出运动员参赛,中国台北、伊朗和菲律宾首次参加亚冬会。这9个参赛国家或地区是:中国、中国台北、印度、伊朗、日本、韩国、蒙古国、菲律宾和朝鲜。
日本队以18金的成绩蝉联了奖牌榜的宝座,中国大陆代表团在本届比赛中的表现较上届有了明显的进步,9金9银8铜的总成绩虽然仍然无法与东道主相比但可以看出差距在明显缩小。同时韩国队获得6枚金牌,崛起之势甚至超过中国。
第3届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暨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1996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中国哈尔滨(英语:Harbin)举行,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次举办洲际冬季综合运动会。一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53名运动员参加了第三届亚冬会。
哈尔滨亚冬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遍布亚洲各地的参赛队伍意味着亚冬会不再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独舞而真正成为了亚洲体坛的大聚会。这届亚冬会本应在北朝鲜三池渊举办,1992年8月朝鲜由于某种原因放弃第三届亚冬会的主办权。中国哈尔滨和韩国的
江原道分别于1992年年底前,向亚奥理事会提出申办的请求。1993年12月2日,在
科威特举行的亚奥理事会第12次代表大会决定哈尔滨获得第三届亚冬会主办资格。
第三届哈尔滨亚冬会共有17个国家与地区派出代表团参加,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第一次参加亚冬会。
1996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共设8个大项43个小项比赛,其中包括
高山滑雪、
越野滑雪、
冬季两项、
花样滑冰、
自由式滑雪、
冰球、
短道速滑、
速度滑冰8个大项,
自由式滑雪第一次成为亚冬会比赛项目,
花样滑冰再次回归亚冬会,
跳台滑雪为第三届亚冬会比赛的表演项目。
哈尔滨亚冬会上东道主中国队以15金7银15铜37块奖牌的成绩列金牌和奖牌榜榜首,而首次参赛的哈萨克斯坦则获得了14金9银8铜为列第二名显示出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冰雪运动中的强大实力,日本队8金14银10铜列第3名丢掉了蝉联两届的
亚冬会第一名头衔,韩国队8金10银8铜列第4位,
乌兹别克斯坦队1银1铜列第5名。
第4届
1999年江源道亚洲冬季运动会暨第四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1999年1月30日至2月6日在韩国北部的江原道省(英语:Kangwon)举行。一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98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冬会。
1993年12月2日,在亚奥理事会第12次代表大会上,巴基斯坦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委员瓦吉德·阿里提议“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由中国大陆举办,1999年第四届亚冬会由韩国举办。”获得与会委员的响应与中国和韩国代表团的同意,韩国江原道获得1999年第四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资格。
第四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代表团参加,其中不丹、葡属澳门、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和越南仅派出官员出席本届亚冬会。江原道亚洲冬季运动会设立7个大项、43个小项,七个大项是: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冰球、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
跳台滑雪没有成为本届亚冬会的比赛项目而
高山滑雪则增加了2个小项。
在江源道亚冬会的比赛中,中国代表团以15金10银11铜的成绩连续第二次称雄亚洲而东道主韩国队则以11枚金牌升至第二位,哈萨克斯坦和日本分列三四名,
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也收获了包括一枚金牌在内的三枚奖牌。
第5届
2003年青森亚洲冬季运动会暨第五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03年2月1日至2月8日在日本的
青森(英语:Aomori)举行,一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641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冬会,这17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大陆、中国台北、印度、伊朗、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蒙古国、尼泊尔、朝鲜、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韩国、塔吉克斯坦、泰国、乌兹别克斯坦。
2003年青森亚洲冬季运动会共设11个大项51个小项比赛,这11个大项是:
高山滑雪、
冬季两项、
越野滑雪、
冰壶、
花样滑冰、
自由式滑雪、
冰球、
短道速滑、
跳台滑雪、
速度滑冰和
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重新进入亚冬会,跳台滑雪和冰壶首次成为亚冬会正式比赛项目。
奖牌榜方面东道主日本以24枚金牌23枚银牌和20枚铜牌的成绩居奖牌榜首位,韩国代表团次之,金、银、铜牌数分别为10枚、8枚、10枚。中国以9枚金牌、11枚银牌和13枚铜牌位居奖牌榜第三位。列奖牌榜第四位的是哈萨克斯坦,成绩为7枚金牌、7枚银牌和6枚铜牌。
第6届
2007年长春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07年1月28日至2月4日在中国吉林长春(英语:Changchun)举行,本届亚冬会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参赛的有25个)奥委会的796名运动员参赛。2007年长春亚洲冬季运动会共设10个大项47个小项比赛,这10个大项是:
自由式滑雪、
高山滑雪、
跳台滑雪、
越野滑雪、
冬季两项、
冰球、
花样滑冰、
速度滑冰、
短道速滑和
冰壶。
本届冬季亚运会中亚奥理事会的45个成员都有参与,是历届冬季亚运中首次的“大团圆”,虽然如此但部分国家或地区只派出了代表人员“参与”,却没派出运动员参赛。有25个国家和地区派出运动员参赛,运动员总人数为796人。
长春亚冬会中、日、韩、哈四强占据奖牌榜前四位,中国军团以19金19银23铜的总成绩,雄居金牌和奖牌榜首,时隔八年后重返亚洲之巅。日本队以13金9银14铜的总成绩位居奖牌榜第二,韩国队以9金13银11铜的总成绩位居奖牌榜第三,哈萨克斯坦队以6金6银6铜位居奖牌榜第四。
第7届
2011年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11年1月30日至2月6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英语:Astana)和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英语:Almaty)举行,哈萨克斯坦是亚洲除中、日、韩外第一个举办亚冬会的国家。2011年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亚冬会也是第一次由两个城市联合举办的
亚洲运动会(夏季和冬季)。
本届亚冬会的项目设置出现较大变化:设
速度滑冰、
花样滑冰、
短道速滑、
冰球、
高山滑雪、
自由式滑雪、
跳台滑雪、
越野滑雪、
冬季两项、
滑雪定向、
班迪球11个大项69个小项的比赛。其中滑雪定向和班迪球为非奥运会比赛项目,高山滑雪项目设置的小项仅为
超级大回转和滑降。本届亚冬会男子冰球比赛分基本组和高水平组两个组别,两个组的冠军都将获得一枚金牌。
本届亚冬会有27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团参加比赛,派运动员参赛国家数为26个,与第六届长春亚冬会相同,为历次亚冬会最多。其中
巴林和新加坡首次派运动员参加亚冬会,印度尼西亚派代表团出席本次亚冬会。
阿斯塔纳-
阿拉木图亚冬会哈萨克斯坦以32金21银17铜首次获得金牌总数第一,打破了历届亚冬会第一名由日本和中国的垄断,同时32枚金牌也是单届亚冬会获得金牌最多的。日本代表团赢得13金24银17铜在金牌榜上位列第二位,韩国代表团以13金12银13铜金牌榜位列第三。中国代表团获得11金10银14铜,在金牌榜位列第四,自1986年第一届亚冬会举办以来中国首次被挤出金牌榜三甲。
第8届
2010年12月,日本札幌市决定申办2017年的第八届冬季亚运会,札幌市计划在与北海道政府及带广市政府进行磋商后,于2011年1月正式作出申办决定。鉴于尚无其他城市表达申办意向,亚奥理事会(OCA)2011年1月30日至2月6日于哈萨克斯坦召开的会议上最终决定由札幌主办第八届冬季亚运会。
2017年札幌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17年2月19日至2月26日在日本北海道道厅
札幌市(英语:Sapporo)举行,这是札幌第三次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也是日本第四次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
2017年2月19日,第八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日本札幌巨蛋体育馆开幕,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运动员和官员参与5个大项64个小项的竞争。这是札幌自1986和1990年举办第一届和第二届亚冬会以来,时隔27年第三次举办该赛会。越南、印尼、东帝汶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系首次派选手参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次作为“宾客”参赛,澳新两国选手成绩只做参考。
第9届
2023年6月28日,在征得中国奥委会同意并依据亚奥理事会的要求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已经分别向亚奥理事会递交了申办文件,正式申办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截至6月28日,各项申办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最终的申办结果将于2023年7月初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奥理事会全体会员国大会上公布。当地时间2023年7月8日,在
泰国曼谷举行的第42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经亚奥理事会执委表决通过,哈尔滨市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权。
2024年1月11日,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新闻发布仪式的现场,本届赛会的口号、会徽、吉祥物终于正式亮相。会徽“
超越”、吉祥物“
滨滨”和“妮妮”、口号“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Dream of Winter, Love among Asia)”今后将作为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官方标识,与所有人一起迎接本届赛会的到来。
2024年2月29日,亚奥理事会官网发布,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比赛项目,第九届亚冬会设有6个大项、11个分项和64个小项。六个大项分别是冬季两项、冰壶、冰球、滑冰、滑雪和滑雪登山。所有六个项目都设有男子和女子项目,部分项目还设有男女混合项目。4月13日,在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迎来开幕倒计时300天之际,赛事色彩系统、核心图形及体育图标在哈尔滨发布。截至2024年10月,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运动员的规模有望创历届亚冬会之最。11月14日下午,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测试赛在哈尔滨全面展开。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
第10届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4日上午,亚奥理事会宣布,沙特阿拉伯获得2029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资格,沙特也将成为第一个举办亚冬会的西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