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孩子谈谈性》是201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萍、熊顿。
内容简介
年轻父母必备的
儿童性教育绘本,轻松与0—6岁孩子正确谈性
《
滚蛋吧!肿瘤君》作者熊顿倾心执笔 中国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科学解析
爱孩子,就给他最恰当的回答
本书由中国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著,熊顿——中国的高木直子,80后美女漫画家倾心绘制的家庭性教育绘本。书中为年轻的父母提供了全面系统而科学的性教育方法,让我们能够正确地解读孩子的性成长特点,与0-6孩子轻松谈性,保护好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图书目录
第一篇我从哪里来——生命的起源可以这样说
1.1我们去找亲妈妈去吧12
1.2爸爸的“种子”变成了美人鱼吗14
1.3爸爸,给我看看你的种子16
1.4压个精子出来喂妈妈18
1.5精子和卵子是如何相遇的呢20 你恰当解答了吗23
第二篇我要看,我要看——孩子对身体的认知
2.1爸爸,我给你抬着JJ30
2.2爸爸,我要看你洗澡32
2.3爸爸的JJ长胡子啦36
2.4妈妈,我的JJ有一条缝儿39
2.5妈妈,我想看你的JJ41
2.6妈妈,你的乳房还有牛奶吗44
2.7我的屁股到底长什么样46
2.8我的屁股好漂亮49
2.9好玩的肚脐眼52
2.10不一样的象鼻子54
2.11嘟嘟的小JJ生病了56 你恰当解答了吗58
第三篇女孩也有小JJ——男孩女孩不一样
3.1琪琪的JJ哪儿去了61
3.2我也要站着尿尿64
3.3琪琪也有小JJ了66
3.4你的小JJ早就掉了68
3.5男孩才有小JJ71
3.6爸爸,给我买小JJ吧74 你恰当解答了吗77
第四篇你不可以摸我——隐私教育
4.1妈妈的烦恼80
4.2嘟嘟和丽丽的游戏82
4.3爸爸,思思的小JJ和我的不一样85
4.4妈妈教嘟嘟保护隐私88
4.5只有牙齿是我的90
4.6我不喜欢你亲我92 你恰当解答了吗94
第五篇尿裤子与憋大便——肛门期的发展
5.1尿裤子的琪琪98
5.2我的便便像太阳101
5.3爸爸摸到黄金了103
5.4嘟嘟光身子拉便便105
5.5遛一遛嘟嘟107
你恰当解答了吗110
第六篇翘起来的小JJ——孩子的性感觉
6.1小JJ咯蛋了114
6.2小JJ好痛啊116
6.3好舒服呀好舒服118
6.4把小鸡鸡摸掉吧120
6.5我的小JJ像树枝122
6.6小JJ要望天124 你恰当解答了吗127
第七篇长大了我要
7.1哎呀,我要生宝宝啦131
7.2我能生个男孩,一定是134
7.3我要娶四个老婆136
7.4妈妈,你把我生成女孩吧138
7.5妈妈的咪咪真好看140
7.6我为什么没有咪咪142
7.7长大后我就会有咪咪145
7.8穿穿妈妈的奶皮148
7.9要当妈妈喽150 你恰当解答了吗152
第八篇我要和爸爸(妈妈)结婚——恋父恋母
8.1爸爸,我和妈妈谁更漂亮156
8.2妈妈,把爸爸卖了吧158
8.3妈妈,我俩结婚吧160
8.4爸爸,我要和你结婚162
8.5我要和奶奶结婚164
8.6三口子睡一起吧166
8.7不爱爸爸,他没有大咪咪169
8.8妈妈,我下周就不摸咪咪了171
8.9亲亲我的小JJ173 你恰当解答了吗175
第十篇咦,这是什么——那些让爸爸妈妈尴尬的时刻
10.1瞧,爸爸的玩具192
10.2妈妈的纸尿裤194
10.3买片卫生巾去打球196
10.4宝宝就是它们爱出来的结果198
10.5狗狗为什么有那么多小JJ200
10.6猩猩的屁股为什么那么红202
10.7不穿奶皮,羞羞羞204
10.8让你亲个够206
10.9呀,电梯里亲嘴208
10.10咦?亲吻就是结婚210
10.11啊,爸爸不要打妈妈呀212 你恰当解答了吗214
作者简介
胡萍
中国儿童性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办深圳“成长与性”工作室,独立研究人。她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实践,为中国父母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性教育方法,让我们能够更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性发展特点,保护好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著作:
为孩子写的书:
《成长与性》(上、下)
为父母写的书:
《善解童贞1——0~6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关怀》
《善解童贞2——6~13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教育》
《爱的误区——电影里的教养反思》
熊顿
熊顿
本名项瑶,正能量绘本达人,80后美女漫画家。因《熟女养成日志》一炮而红,被誉为中国版的高木直子。“我愿用微笑为你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 充满正能量,感动了很多人。
2012年,熊顿在患病前既接受了创作委托,在患病期间仍坚持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这个绘本。她将希望与爱倾注画笔,活灵活现地绘出童贞,她画笔下的嘟嘟和琪琪就如她的一对好儿女,他们是她未曾体验的妈妈梦的实现。
熊,你看,绘本出版了!你的孩子嘟嘟和琪琪多么讨人喜欢……
图书序言
怀念熊顿
在我研究儿童性心理的十年经历中,收集了很多故事,每次看到故事里的孩子无忌的童言让父母尴尬不已,我都会忍不住笑起来。于是,便有了一个心愿——一定要把这些故事变成漫画书,让更多的人在看着故事会心一笑时,能了解孩子的性心理发展轨迹,学会帮助孩子完成性发展的任务,我一直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直到2011年,
北京凤凰雪漫文化有限公司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当我们决定把这些故事变成漫画之后,找到满意的画手成了我们最大的难题。凤凰雪漫编辑部给我推荐了很多画手,同时我自己也通过朋友找寻着合适的画手,经历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最后,那些出自熊顿画笔下的幽默诙谐的漫画吸引了我,我们决定与熊顿合作。
第一次与熊顿通电话是在2011年的年底,那个时候她已经患病了,但是病情比较稳定,她的声音真好听,从声音里我判断这是一个漂亮的女孩。我们在电话里各自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和对这部作品的期望,对这部作品达成了一致的意见。2011年11月27日我们签订了合同,工作就此展开,准备2012年4月出版我们的书。
然而,熊顿的病情开始出现波动,身患淋巴瘤的熊顿经常要进行化疗,化疗导致手臂疼痛使她无法工作,每次通话时,熊顿都对没有按时完成工作表示歉意,我告诉她不要着急画稿,身体能够承受的时候再进行工作。后来,我担心我的电话让她紧张,所以不敢再给她打电话了,只是通过凤凰雪漫的编辑了解她的身体状况。这期间我有两次去北京的机会,但我没有去看望熊顿,我担心自己的出现会让她产生催画稿的感觉,给她带来压力,索性就不去打搅她了,想等画稿完成后再去看她,到时候我们在北京可以聚在一起欢庆新书的出版。
有一天晚上,我从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上看到了熊顿的照片,她在大街上接听电话,微笑着,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果然如我从她的声音所判断的,她是那么漂亮!她把自己抗击癌症怀念熊顿的生活画成了漫画放到网上,这些漫画传递着她面对癌症的勇敢和乐观,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终于,她成为了那周《新闻周刊》节目的周刊人物。我立即拨通熊顿的电话,电话那头的
声音欢快明亮,我对熊顿说:“你好漂亮啊,没有想到我第一次看见你是从电视节目里的照片啊!哈哈。”她回应我:“我也是从您的博客上看到您的照片,哈哈!”我们约定下次我到北
京讲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见面!
熊顿用漫画记录着自己抗击癌症的生活,那些诙谐幽默、笑中带泪的漫画最后集结成了她的新书《滚蛋吧!肿瘤君》,看到新书的出版,为她高兴的同时,也认为她的身体应该恢复得不错。2012年10月我到北京讲课没有去见熊顿,总想着还有时间。11月初我收到编辑部给我发来的部分画稿,非常高兴,立即给熊顿打电话表示感谢。在问到她的身体情况时,她告诉我正在医院里,情况不是很乐观,发现了新的转移病灶,我安慰她不着急画剩下的画稿,安心进行这个阶段的治疗。现在我才知道,这些画稿是在她身体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完成的。
收到画稿一周后,想到她的病情有变化,我再次与熊顿联系,然而,这次联系只能通过短信联系,因为肺泡炎她完全不能够讲话了,想到她会像以前那样闯关取胜,内心宽慰着自己:“她会好起来的”,总想着我们合作的书出版后,就可以在一起庆祝了。2012年11月16日,熊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让我们的见面的约定定格在了一个空白的愿望上!
在这本书出版之际,一直觉得遗憾,后悔之念也时时侵扰心灵,我后悔没有早一点去看她,后悔没有和她有一个拥抱,后悔没有与她有一张合影,后悔没有把她的手握在我的手心里……在网上反复看鲁豫访谈熊顿的那一期节目,节目里熊顿谈笑着,我却泪流满面……终于明白,有一些事情,有一些人,不能等!
胡萍
2012年12月12日于昆明
图书后记
2011年的夏天,凤凰雪漫编辑团队很荣幸地跟胡萍老师签了这本幼儿性教育绘本的选题。同时,在我的手机里静静地躺着一个人的名字“熊顿——项瑶”。此时此刻,不知道该如何讲述她和我们之间的缘分。
胡萍老师本人非常喜欢涂老鸦(另一个笔名猫小乐)的《小老爷们儿那些事儿》,希望这个绘本也是类似的风格,而且最好是女画手,毕竟是性教育绘本嘛,女性之间好沟通。接下来我们光找画手就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都有些心慌了——到底找谁画画?
后来,—位画手建议说:作者喜欢谁的画风,你就找准画嘛!这么大海捞针什么时候是个头!
画风像涂老鸦,又是女的,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熊顿。她是涂老鸦的徒弟,出版过《熟女成长日志》,里面讲了不少有关成长与『生的内容。我跟胡萍老师说:“老师,涂老鸦向我推荐了她的女徒弟熊顿。可惜她在养病。”我发给胡萍老师熊顿《熟女成长日志》的几幅图。胡萍老师非常喜欢。我们总编辑看了那几幅画点点头说:“就她吧!”
怕熊顿的病情影响出版进度,我再三向熊顿确认“你的身体允许画画吗?真的允许吗?”熊顿都说没问题。就这样,我们签约了。我第一次给她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特别有女人味的声音。
我大叫:“亲爱的,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声音!”
熊顿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那我该是什么样的声音?”
我说:“看你的作品还以为是个很爷们儿很爷们儿的女人呢。可你的声音好女人哦!”
当晚就看到她发我的QQ留言:人家说话一直都是这么女人的!(臭美的表情)
后来,熊顿趁在家休养陆陆续续发来几篇画稿,同事们看了她的画都说我找画手有眼光。
2月我在网上看到了《滚蛋吧!肿瘤君》的漫画连载,被熊顿的坚强勇敢打动。3月1日上午,我看到网络上出现大量“80后女孩熊顿抗癌漫画日记”这一类的报道,嗤之以鼻道:“我去,这帮记者为了抢眼球乱说话,人家只是肿瘤好不好!乌鸦嘴!”我顺手给熊顿发了一条短信:晕,怎么有媒体报道“80后熊顿记录抗癌历程”,还好几家呢!
没多久熊顿给我回电话说:“可能之前没跟你说清楚,我就是淋巴癌……”后面的话我都没有听清楚,“癌”这个字像一块大大的石头砸在我的头顶,大脑里一片空白——
挂了电话我开始责怪自己——个关系很近的亲戚就是癌症患者,可我却很少关心她,从不去了解她的病情,以致连“肿瘤”和“癌症”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清楚。
和预料中的一样,熊顿交稿很慢,《亲亲孩子谈谈性》这本书在编辑工作进度表里一直是“等画手交稿”。甚至有人对我说:“熊顿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你这个选题会不会流产?”可是我们坚信熊顿能画完,因为她说过这本书很有意义,她非常喜欢,一定要画完。怕熊顿误会我催稿,我一直没去探望她,约定等她身体好些了一起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