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它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债务性融资构成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权益性融资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退资金。
融资方式
1.
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
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
流动资金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和
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
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
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和
票据贴现。
2.股票筹资。股票具有
永久性,无
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
筹资风险较小。
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
经营机制,真正成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法人实体和
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股票市场为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优化
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整合能力。
3.
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
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
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
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
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
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
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
自由转让。
4.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通过融资与
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
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租赁有
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
杠杆租赁。此外,还有租赁与
补偿贸易相结合、租赁与
加工装配相结合、租赁与包销相结合等多种租赁形式。
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博凯投资采取融资融物相结合的新形式,提高了
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速度,还可以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
利用率。
5.海外融资。企业可供利用的海外融资方式包括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股票融资业务。
融资瓶颈
三个瓶颈:一是
项目包装,二是资金退路,三是
资产溢价,这三个难点,都是有
融资者自身的弱点和我国
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构成。
存在问题
网络借贷涉嫌
非法集资主要的三种情况:一是搞
资金池;二是一些
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没有尽到借款人身份真实性的核查义务,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又称为借款标的,向不特定多数人
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有的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
高利贷出赚取
利差;三是个别
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募集资金,采取借新还旧的“
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有的用于自身
生产经营,有的甚至卷款潜逃。
影响因素
资金是企业从事投资和
经营活动的血液,如何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是现代
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每个企业在进行筹资方式选择时,必须清楚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有关因素。
1.外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外部因素是指对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外部
客观环境。主要是指
法律环境、
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外部客观环境的宽松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企业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必须遵循
税收法规,同时考虑税率变动对融资的影响。
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企业融资、投资、资金营运和
利润分配活动。此时,融资方式的风险、成本等也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理财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长较快时期,企业需要通过负债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大量资金,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当政府的
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做出调整时,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应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2.内部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经营和财务状况、行业竞争力、资本结构、控制权、
企业规模、信誉等方面的因素。在
市场机制作用下,这些内部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融资方式也应该随着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而作出灵活的调整,以适应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变化。
选择策略
按照现代资本
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
企业融资的首选是企业的内部资金,主要是指企业留存的
税后利润,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再进行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时,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
债务融资,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采用这种顺序选择
融资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内部
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最小、使用灵活自主。以内部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企业可以
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持稳健的
财务状况。(2)
负债比率尤其是
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
破产风险。(3)企业的
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
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将筹集的股权资金投向自身并不熟悉且
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项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随意改变其
招股说明书上的资金用途,并且并不能保证改变用途后的资金使用的
获利能力。在企业
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前景下,进行新的股权
融资会稀释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
每股收益,损害投资者利益。此外,在我国
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趋向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股权
再融资的门槛会提高,再融资成本会增加。比如,2008年8月22日,证监会就再
融资公司的分红出台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分红比例,要求《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同时,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对企业股票的选择也会趋向理性,可能导致股权融资方式没有以前那样畅通了。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
融资顺序则是将发行股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其次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是内部融资。这种融资顺序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财务杠杆作用弱化,助推股权融资偏好的倾向。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考虑
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
财务活动的
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企业为了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增加
固定资产、存货、人员等,企业一般可通过
增发股票、
发行债券或向
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在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降低,一般应逐渐收缩债务
融资规模,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
(2)考虑融资方式的
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发生的代价。融资成本越低,融资收益越好。由于不同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为了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企业自然应分析和比较各种
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高低,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及
融资组合。
(3)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债务融资方式因其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因此,可能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
融资风险较大。而股权融资方式由于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因而融资风险小。企业若采用了债务筹资方式,由于
财务杠杆的作用,一旦当企业的
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
企业破产的风险。美国几大
投资银行的相继破产,就是与滥用财务杠杆、无视融资方式的
风险控制有关。因此,企业务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程度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4)考虑企业的
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好,
变现能力越强,发展前景良好,就越有能力承担财务风险。当企业的
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资金
利息率的情况下,负债越多,企业的
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对
企业发展及
权益资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当企业正处盈利能力不断上升,发展前景良好时期,
债务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当
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财务状况每况愈下,发展前景欠佳时期,企业应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以规避财务风险。当然,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
股本扩张能力的企业,若有条件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资金,则可用
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两者兼而有之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5)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激烈,进出行业也比较容易,且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时,则应考虑用股权融资,慎用债务融资。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进出行业也较困难,且企业的
销售利润在未来几年能快速增长时,则可考虑增加负债比例,获得
财务杠杆利益。
(6)考虑企业的
资产结构和
资本结构。一般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在
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总
资产周转速度慢,要求有较多的
权益资金等
长期资金作后盾;而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其
资金周转速度快,可以较多地依赖
流动负债筹集资金。
为保持较佳的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率高企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改用
股权筹资;负债率较低、财务较保守的企业,在遇合适
投资机会时,可适度加大负债,分享财务杠杆利益,完善资本结构。
(7)考虑企业的
控制权。发行
普通股会稀释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使控制权旁落他人,而债务筹资一般不影响或很少影响控制权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融资方式。
(8)考虑利率、税率的变动。如果利率较低,但预测以后可能上升,那么企业可通过发行
长期债券筹集资金,从而在若干年内将利率固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反之,若利率较高,企业可通过流动负债或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规避财务风险。就税率来说,由于企业利用债务资金可以获得减税利益,因此,
所得税税率越高,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多。此时,企业可优先考虑债务融资;反之,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少。此时,企业可考虑股权融资。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应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资金成本低、
企业价值最大的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