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洞天

清代笔练阁主人著话本小说集

《八洞天》是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全称《笔炼阁编述八洞天》。题“笔炼阁编述”,自序后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疑其为徐述夔。成书于清初。

内容简介
《八洞天》为拟话本小说集,讲述人间冷暖、世态人情,共八卷,每卷为一独立故事。
卷一《补南陔》讲孝道。宋仁宗时,贝州人鲁惠千里收父骨得遇未死生父鲁翔。鲁翔妾所生子被误认为病死,阴差阳错被鲁翔亲家救下,一家团圆。
卷二《反芦花》讲继母善待前娘所生之子。唐肃宗时,楚中房州长孙陈,误认为妻子辛氏已故,另娶后妻。后妻病故,岳父辛用智安排长孙陈又娶辛氏。辛氏又产一子,长子与四子同母,二三子女为己故后妻所生,辛氏对子女一视同仁。
卷三《培连理》讲夫妻之道。明朝洪武年间,扬州莫豪和七襄定下婚约后失明,七襄仍嫁之。莫豪赖妻襄助,多有建树,后赴浙江为官,梦中神人告知其因作轻薄文字而失明,今因修德复明,醒来后莫豪复明。莫豪为妻妾拒绝女色,妻妾百里寻夫。莫豪与妻妾重逢后,进京做官。夫妻情深感动上天,夫妻荣贵。
卷四《续在原》讲兄弟情义。明朝景泰年间,真定人岑麟,弟早亡,抚养其弟之子岑金。岑麟有子岑玉,不务正业。后岑金与岑麟析产,岑麟被气死。与岑玉相好的顺姐打胎不成身亡,岑玉因寂寞骗奸收生妇,不久后岑玉染病而死。岑金受梦中指点拾到顺姐鬼胎儿子养在膝下。岑金被伙计气死后,家财被养子所得。
卷五《正交情》讲朋友之道。明朝正统年间,兰溪穷汉甄奉桂,借掘藏之名骗邻居的钱过年,竞真的掘藏发迹,他不念邻里恩情,趁人之危得到房东和邻居的房产。最终甄奉桂患背疽而死,房东和邻居结为亲家,又得回房产,皆大欢喜。
卷六《明家训》讲家教的重要性。明朝正德年间,无锡人晏敖,承嗣于外祖父石佳贞,不为父母守孝,匿丧进学。石佳贞死后晏敖归宗,不治丧服孝,晏敖父母灵柩因此被石家撇出,晏敖亦没有厚葬父母。晏敖死后,其子奇郎偷走父棺。晏敖长房大兄晏子开积德行善,也因此也生出孝子,儿孙荣贵。
卷七《劝匪躬》讲主仆之道。南宋高宗时,北朝金国丰润人李真,因作诗得罪处死,仆人王保改女装携其子生哥外逃,生出巨乳哺育生哥,将生哥也改为女装。太监颜权放回被抓女子,义感神人,在颜权梦中赐他胡须命他救人,颜权救下冶娘并认为义女。后冶娘与生哥结为夫妻。王保成仙,颜权九十七岁寿终。
卷八《醒败类》劝化世人莫做“贪人败类”。后五代周世宗时,归德人纪衍祚,与婢子宜男勾搭,使之怀孕。宜男被正妻卖与他人为妾,之后生子又被赎回。纪衍祚侄为继承其财产,将其子拐卖,纪衍祚寻回儿子,恶人皆受到惩罚。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旧王朝被新王朝推翻,兵患、匪患猖獗无忌,百废待兴,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作者感叹改朝换代过程中社会的动荡不安,认为生活中的漏洞无法悉数弥补,于是创作了这部《八洞天》,所谓的“八洞天”,就是作者心中的八个美好理想。
关于《八洞天》的作者为谁,学界至今没有定论。陈翔华的《徐述夔及其〈一柱楼诗〉狱考略》、宣啸东的《〈八洞天〉和徐述夔》以及丁祝庆和于树华的《〈五色石〉、〈八洞天〉作者考》都认为其作者为徐述夔。另外,“学者孙楷第胡士莹谭正璧郑振铎都认为是徐述夔。”孙楷第在《中国通俗小说数目》中提到:“此书与《五色石》疑皆清徐述夔撰。以《禁书总目》有‘徐述夔《五色石》’知之。”胡士莹在《话本小说概论》中介绍徐述夔时提及:“述夔长于小说,所著话本集有《五色石》八卷,乾隆时列入禁书,《八洞天》八卷。传本均罕见。”之后又在介绍《八洞天》时重申:“此书亦徐述夔撰……封面题‘五色石主人编’。”
人物介绍
【鲁惠】见卷一《补南陔》。字恩卿,宋仁宗时河北贝州人,他自小聪俊,性格温良,事亲能孝。其父鲁翔亦秀士,亲自教他读书作文。他过目成诵,点头会意,年十二岁即游庠入泮。其父中进士后纳一妾名楚娘,因除授广西上林县知县,路途遥远,楚娘又怀孕,不曾带家眷上任。路上适逢侬智高作乱,鲁翔被掳,误传被杀。其母妒恨楚娘,楚娘生子出痘休克,误认已死,让人抱出埋葬,遂逼楚娘改嫁。楚娘不愿,鲁惠从中百般周全,将楚娘送至尼庵出家。接着即去柳州扶柩。至柳州,遇团练使昌期,此时正值贝州王则作乱,归乡不得,昌期念他是同乡故宦之子,留在衙中读书,且有择婿之意。他在此一住五年,因传侬智高败死,安抚狄青命昌期作平贼露布一篇,昌期请他代笔。狄对其文甚赏识,昌期并述其孝行高才,遂被狄青聘为记室,并亲为作媒,议定与昌期之女月仙之婚事。他疑心侬智高未死,谏言宜直捣巢穴。恰此时鲁翔逃回,详报贼情,狄青派兵追剿获胜,上本叙其父子之功。旨下鲁翔得选京府太守,鲁惠赐进士及第,除授中书舍人;昌期亦升官。父子与昌期同途返乡。至家,见其母避乱未归,父子同往尼庵看楚娘。其母因避乱庵中已与楚娘和好,亦在庵中。遂将二人接回。他与月仙婚后,见月仙有半幅凤裙乃楚娘弃儿之物,因此得知月仙之义弟即楚娘之子,全家始得团圆。后累迁至龙图阁待制,其母与妻俱腾封诰。作者塑造这一人物,意在表彰行孝获福。
【甘秀娥】见卷二《信芦花》,唐肃宗时兴元郡西乡县人。她年方二八,颇知诗书,因算命的说她的婚姻在远不在近,当为贵人之妻,故其母不允村中富户求亲,立志要她嫁个读书人。秀娥亦雅重文墨。家中来一投宿秀士,偶从屏后偷窥,见其相貌轩昂,颇为中意。原来秀士乃是武安县教谕长孙陈,因史思明作乱,弃城逃难。其妻为不拖累丈夫,保全孩子胜哥,投井自尽。后城虽收复,他因逃走而被追缉,故逃避于此,正为胜哥生病心忧,念说:“你母为留你这点骨血而死,你若再有长短,我亦不活。”此语恰为秀娥听到,见其伉俪情笃,料非薄偉者,一发有意。乃白于其母。其母询知长孙陈来历,提出要招赘他。长孙陈将子托其照看,自己去寻岳父,以图复职并安弗前妻。
【莫豪】见卷三《培连理》。字千英,明洪武年间南直扬州府秀才,丰姿秀美,文才敏捷,赋性豪爽诙谐。因父母双亡,家道萧索,年近二十, 尚未成婚。 秀才黎竹,喜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求他写嘲驼背、貂鼻、瘪鼻的诗,他亦以此卖弄文才。后因患目疾,黎送一药方,方中夹“贼乌龟”三字,说是晁家表弟所写。他即作诗“乌龟肚里有奇方”回敬。此后与晁时以文字嘲谑,而由黎传递。他敬佩晁之才,要黎引见,黎不肯,因晁实系其表妹七襄,正欲说给本地一富户为继室。他独自打听到晁家,知其家仅一十六岁小姐,惊喜“天下有恁般聪慧女郎!”欲求为偶,倩黎作媒。黎拖延敷衍,他又求晁家亲友,又恰是他写诗嘲弄过的,不肯出力,幸女亦爱他之才,遂允其婚。其目疾因治不得法,不久全盲,他恐误女一生,主动退婚,女不肯。婚后被聘为浙江布政司幕僚,上司对之甚敬重,曾代拟求宽刑狱和灾年求免钱粮的疏稿。因他作造福文字,泽被灾民,夜梦神人为之换目,醒来双目复明。不久上司升迁,带他一道进京。富户为谋娶其妻,与黎竹串通,谎报他病死杭州,遗书让妻子改嫁。妻亲往杭州扶柩,相遇于苏州。上司将其接至官船上同行。至京后他因上贺表得宣帝赏识,授为翰林院修撰。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八洞天》中既有对忠臣和清官的歌颂,又有对贪官污吏的揭露批判;既有对科举公平的呼吁,又有对科举乱象的揭露;既有对忠肝义胆的称赞,又有对见利忘义的抨击;既有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又有对家庭不和的讽刺。整本小说中通过对官场、科场、市井和家庭生活的描写,来展现自己内心期待的美好世界,作者对社会的态度和对世人的劝谏也展露无遗。受时代的影响,小说中故事的结局都充斥着“因果报应”的浓厚气息,这种思想对作者的巨大影响直接体现在故事情节当中。清初文坛对明清易代的余哀和反思赋予了《八洞天》对社会现实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变革时期人民恶劣的社会生活环境使整部作品中充满了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思考。
艺术特色
《八洞天》中共有八卷,几乎每一卷中都有用对比手法塑造的形象。这些对比都非常强烈、显而易见,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的鲜活离不开对比,对比手法使人物形成强烈的反差。
《八洞天》中注重运用对比的手法,小说中形象的对比比比皆是。
《反芦花》中的辛氏和甘氏也是一对形成强烈对比的人物形象。辛氏被误以为去世后,长孙陈续娶了甘氏,甘氏对前妻的孩子胜哥不好,而甘氏死后,长孙陈又娶了还活着的辛氏,辛氏对甘氏的孩子极好,对长孙陈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辛氏和甘氏对待继子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明家训》中的瑞娘和琼姬同样是才女,结局却不同。琼姬因为不干好事的媒人,被许配给不学无术的奇郎,琼姬因此郁郁而终。瑞娘幸运的嫁给了才子晏述,婚后极其恩爱。瑞娘和琼姬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八洞天》继承了前代拟话本小说作品双线叙事的传统。全书字数达到一万四千余字,每篇故事的篇幅已经接近章回小说中的一回,只是没有划分章回而已。由于篇幅较长,每一篇故事也更加丰富,作者可以发挥的空间也更大,因此经常采用双线结构,作者通过故事中的重要冲突为主线融入人物生活的曲折经历,来增强故事性。
《培连理》的主线为才子莫豪和佳人七襄互通诗文而结缘,失明后的莫豪依然按照婚约入赘晁家,之后莫豪只身前往任所。副线是七襄的表哥黎竹不希望莫豪和七襄成婚,在莫豪和七襄结婚前便从中作梗,莫豪上任后又骗七襄说莫豪已死。副线的存在使莫豪和七襄的故事发展曲折,莫豪和七襄在婚前和婚后有都经历了重重坎坷,最终幸福美满。《正交情》的故事也是双线发展的,先述穷汉甄奉桂经常得到房东冯乐善和邻居盛好仁的帮助,掘藏使甄奉桂意外发达,发达之后却不念旧恩,在恩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落井下石占有他们的房产,反倒去巴结有权有势的邵待徵,最后背德的甄奉桂患背疽而死。再述落魄的冯乐善和盛好仁家的子女得到邵待徵的帮助,邰待徵阴差阳错的认冯乐善女儿小桃为义女,把盛好仁的儿子俊哥认为义子,在邰待徵的帮助下,俊哥和小桃喜结良缘,冯家和盛家又得回了原来的房产,皆大欢喜。一边是甄奉桂负了旧交,也被新交所负;另一边是负了甄奉桂的新交邰待徵,又替甄奉桂报了旧交之恩。将单线分为双线,从而得到大团圆的结局。一句“话分两头”,作者便从容地从一条线跳到另一条线,故事情节处理的十分精巧,错落有序。《劝匪躬》和《醒败类》中也运用了双线叙事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作者擅于顺着故事的情节发展牵出双线,使得情节结构更加错落有致。双线叙事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关系更加复杂,读起来也更具趣味性。虽然双线结构使小说中出场的人物更加繁杂,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故事清晰的调理。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原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1985 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排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原刊本,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话本大系”排印原刊本。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