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从事农牧业科学研究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专门从事农牧业科学研究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历史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绥远将军瑞良奏请清廷获准设立的归绥农林试验场。1929年改为绥远省农林实验场,1945年改为绥远省立第二农事试验场,1950年改为绥远省立归绥农事试验场,1954年改为内蒙古五里营农业试验场。
1954年,在绥远省畜牧局试验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内蒙古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1956年在内蒙古五里营农业试验场基础上成立了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1964年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为正厅级建制,隶属自治区政府领导。
1971年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被撤消,三所恢复各自处级建制。1979年农业、畜牧两个研究所更名为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均为处级建制,1995年分别升格为副厅级建制。1995年、2004年,原园艺研究所、内蒙古农业杂志社并入内蒙古农业科学院,草原勘探设计院、内蒙古畜牧业杂志社并入内蒙古畜牧科学院。
2005年,原农、牧两院合并组建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2007年恢复为正厅级建制。
2025年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南繁科研基地在三亚市崖州区揭牌。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7年3月,农牧院共有职工556人(在编349人),专业技术人员456人(在编296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16人(正高级117人,副高级99人);有博士93人,硕士120人;有国家级各类人才 60人,在农业部设立的50个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有2位担任首席科学家,15位担任岗位科学家,8位担任试验站站长。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赵存发、白晨、安玉麟、荣威恒、刘世明、侯勇跃、妥德宝、邢旗、卢德勋、贺健、赵瑞、扎鲁达、田果良、杨成林、刘雅青、李学英、杜生旺、栾成祥、温都苏、赵雅芳、任树华、张运达、陆正铎、曲志强、戴庆林、孙泽民、陈鸿山、张含瑞、李彦、吴天平、张宝发、羿翰卿、吴高升、王仲青、刘安林、游积峰、谢家驹、宋林庭。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威恒、扎鲁达、贺健、陈鸿山。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荣威恒、金海、侯勇跃。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农牧院设有专业研究机构15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研究平台33个,盟市分院4个。
专业研究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内蒙古农村牧区政策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呼和浩特甜菜分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农业部内蒙古玉米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内蒙古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钴-60辐照中心。
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植物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草食动物营养科学重点实验室。
试验站:农业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野外观测试验站。
盟市分院:巴彦淖尔分院、呼伦贝尔分院、通辽分院、赤峰分院。
科研资源
截至2011年12月,内蒙古农村牧区政策研究所编印各种专业资料40余种。馆藏中外文图书5.6万册、期刊9万多册、资料2.5万册。保管全院各门类档案6444卷(册),在自治区农业系统中率先晋升为“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标准。
四子王基地旱生牧草种质资源圃(The gemplasms nursery of xeric forages)始建于2006年,是内蒙古旱生牧草种类最全、面积最大的牧草种质材料圃。
截至2011年12月,资源圃总面积50亩,田间划分四个大区,700个小区,每小区面积50m2。包括国内旱生禾本科牧草区、国内豆科牧草区、国外引种牧草区和旱生饲用灌木、濒危植物区。
引种了27科81属184种323份牧草种质材料。主要种植了驼绒藜沙冬青蒙古扁桃霸王等国内特有种,引进了加拿大、美国、保加利亚、蒙古等国家的苜蓿冰草雀麦披碱草等属的牧草品种。
科研成就
项目经费
1978—2009年间,农牧院共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成果、获奖品种、国家审定品种和“十一五”审(认)定品种、国家发明专利以及出版的专著共计25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8项、二等奖49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二等奖12项;品种103个;国家发明专利12个。
“十一五”期间,农牧院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79项,获得资助总经费1.9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5项,获得资助经费9586.4万元;自治区各级各类项目294项,获得资助经费9487.18万元。与“十五”相比,项目总数增加181项,增长率为91%;总经费增加9054.08万元,增长率为90%。已在“十一五”期间获得4050万元的经费支持,并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获得1700万元的稳定经费支持。
“十一五”期间,农牧院取得的87项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20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审认定品种36个,其中:玉米新品种3个,甜菜新品种5个,蔬菜新品种5个,谷子新品种6个,向日葵新品种5个,亚麻新品种2个,大麦新品种2个,燕麦和甜瓜各1个,牧草新品种6个;获得专利4个,其中:3个是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专利。
2011-2016年,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行业标准98项,获得国家专利 5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54项,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49篇。2006-2015年的10年期间,由内蒙古申报并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均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牧院作为主持单位独得2项,居获奖单位之首。
育种养殖
“十一五”期间,农牧院先后育成46个农作物新品种和14个牧草(畜)新品种,提出17项农作物、畜牧、草原等重大新技术,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以上科技新成果27项,取得高产奶牛体细胞克隆技术应用等4项高新技术和5项生物技术最新研究成果。
2011-2016年,共审(认)定农作物和牧草新品种66个,在内蒙古66个旗县建立了70个科研成果示范点,与80多家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示范推广动植物新品种36个,新技术9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0多亿元以上,推动全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由47%提高到51.8%。
“十一五”期间,玉米育种选育出适宜自治区不同种植区域以及加工需求的各类玉米品种10多个,其中“内单314”连续四年打破自治区玉米高产纪录;小麦“农麦2号”套种玉米“内单314”使自治区首次实现了超吨粮田、超高产田的双超目标。
小麦“优质高产专用“农麦2号和农麦201”选育及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食用和油用向日葵优质高产新品种相继育成“高产优质多抗向日葵新品种“内葵杂3号和赤葵2号”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甜菜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育出国内第一个单粒抗丛根病雄性不育杂交种“内甜单1”和含糖率突破16%的甜菜抗丛根病新品种“内甜抗201”,并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在自治区特色作物的新品种选育中为加工企业培育了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多个。
“十一五”期间,肉羊高效繁育技术推广到自治区5个盟市,推广数量达15万只。主持并参与了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填补中国肉羊杂交育种的空白,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细毛羊和白绒山羊两项良种扩繁体系建设及生产化示范技术得到转化应用。研究出草地植被遥感监测技术和京津风沙源工程技术。全区不同草地划区轮牧及休牧模式,被自治区评为十大创新技术在全区牧业旗县进行推广。育成了“驼绒藜”等一批优质牧草。
“十一五”期间,农牧院获得了沙冬青乙烯应答转录因子基因和沙冬青热激蛋白基因。亚麻雄性不育基因和向日葵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ENEBASNK得到登录。获得58个柠条抗旱基因。首次获得全区第一例克隆牛。取得“肉牛杂种优势DNA多态性系互测”重要成果。建立起绒山羊和舍饲绒山羊甲浣菌mceA基因的指纹图谱。
学术刊物
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学术类期刊。1973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190。月刊,112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
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我喜爱的期刊”奖;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2001年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华北地区“十佳”优秀期刊奖;2002年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003年第二届内蒙古优秀期刊奖;2003年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奖;2005年第三届内蒙古优秀期刊奖;2007年第三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奖;2008年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
《北方农业学报》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和内蒙古农学会主办的农业综合性期刊。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75/S;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197。
期刊创刊于1973年,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包括:(1)作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2)土壤肥料、农业生态环境、植物保护,(3)北方特色作物,(4)农业气象,(5)农业经济、农业工程管理,(6)园艺、园林,(7)水产、农畜产品加工,(8)教学研究,(9)综述:国内农业生产热点、生物技术热点。
《现代农业》由内蒙古农牧业厅主管,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农牧业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科普期刊。该刊创刊于1976年,是国内最早创刊的7家农业科普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科技期刊。
期刊主要辟有 “领导论谈” “特色农业” “农经管理”“作物栽培”“植保与土肥”“种子世界”“农区畜牧业”“水产养殖” “内蒙古农业信等栏目。
《现代农业》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0708,国内统一刊号:CN 15—1098,邮发代号:16—38,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112页。
当代畜禽养殖业》(月刊)创刊于1980年,国内统一刊号:CN15—1150/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5959。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64页,月刊,邮发代号:16-49。
期刊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工程”重点出版物,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期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期刊。
内蒙古畜牧业》(蒙文,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内蒙古农牧业厅主管,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农牧业杂志社出版,是内蒙古唯一以蒙古文字出版发行的畜牧业政论与科普综合性期刊,面向全国发行。刊号:ISSN1006-8163,CN15-1073/S。
主要栏目有:产业导航、种植业、经营管理、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民情风俗、游牧文化、致富之路、当代牧人、经验交流、草场管理、畜产品加工、产业化道路、法律与规章、饲料产业等等。
内蒙古农业科技》编辑部承担《华北农学报》杂志编审出版工作。《华北农学报》是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内蒙古六省市区农科院和农学会联合主办的大农业学术刊物,1985年创刊,双月刊,A4开本,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CN13-1101/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ISSN1000-7091,邮发代号18-10。
“中国知网”公布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410,论文基金比为0.96,复合总被引频次5659次;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评定),全国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中国农科院文献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核心库-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一等奖(中国农学会),“北方优秀期刊奖”。
人才培养
201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批复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为其内蒙古教学基地,并负责在内蒙古地区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
2011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研究决定(内农牧科发﹝2011﹞95号),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负责在组织开展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在职攻读农业推广/兽医硕士学位报名考试工作。
文化传统
1、背景色选择具有内蒙古特征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蓝天、植被、白云,寓意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绿色、优质、安全和生态。
2、单位名称文字按蒙文、汉文、英文多语种设计(按照少数民族地区书写习惯、名族文字在上),体现了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既立足于民族地区优势农牧产业特色又着眼于学科国际化前沿。
3、“1910”代表单位成立时间。
4、院徽中间的图形包括两个部分,具有多重含义:上方是字母“n”、下方是字母“m”,是“内蒙”与“农牧”拼音的首个字母。同时“n”的形状像绵延的田地、代表农业;“m”的形状像动物的头(带角的羊),代表牧业。整体图形像一把火炬,寓意光明、传递、启蒙。象征着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光明的发展前景和农牧人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服务奉献的精神。
现任领导
党组书记:孙国权
党组副书记、院长:路战远
党组专职副书记:王永明
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举、孙海洲、于传宗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