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生于宜州龙水(今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状元湾村),北宋大臣。
人物生平
冯京1021年生于宜山龙水(今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状元湾村),15岁随父母迁居藤州几年后,又落籍鄂州。
冯京从小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在1048年8月至1049年3月举行的
乡试、会试、
殿试中,他连中
解元、
会元、状元。
中状元后,他以
将作监丞
通判荆南军府事。回京后,值
集贤院,拜
龙图阁待制。因岳父
富弼当政,避嫌出知扬州,改知
江宁府。以翰林
侍读学士被召还京,纠察在京
刑狱。因数月未去拜访丞相,被
韩琦视为傲慢。富弼要其拜见韩琦,冯京道:“公(韩)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后为
翰林学士,知
开封府,又出知太原府。
宋神宗即位,冯京复为翰林学士,改
御史中丞。王安石为政,试行新法。冯京上疏万言,论其更张失当,被王安石指为邪说,欲予罢黜,但神宗认为冯京可用,反而任命冯京为枢密副使。
熙宁四年(1071年),进为
参知政事。冯京因
郑侠妄言时政受牵连,被罢知
亳州。茂州夷人叛乱,知冯京率部前来,请降。冯京上奏朝廷,请求不咎既往,发农具,给粮草,夷人感激涕零,歃血盟誓,愿世代做宋臣民。
吕惠卿与王安石发生摩擦,将安石密信呈与神宗,中有“勿令齐年知”语,“齐年”即指冯京,神宗以此知冯京无辜,召知
枢密院,冯京称病不去。神宗一日午睡后呼左右道:“适梦冯京入朝,甚慰人意。“乃赐冯京诏,中有“渴想仪刑,不忘梦寐”之语。未几,以冯京为
观文殿学士、知河阳府。
宋哲宗即位,拜
保宁军节度使、知
大名府,改镇彰德。
司马光、
范祖禹极力举荐冯京为
枢密使,冯京以老为由辞却,哲宗乃以之为太一宫使兼
侍讲,改
宣徽南院使,以
太子少师之职致仕。
绍圣元年(1094年),冯京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哲宗亲至其家祭奠,追赠司徒,
谥号“文简”。并赐神道碑,题额为“基德”。
历史评价
《宋史》:①少隽迈不群。②进士自乡举至廷试皆第一者才三人,王曾、宋庠为名宰相,冯京为名执政,风节相映,不愧其科名焉。
轶事典故
出生异象
据说,冯京父亲冯式在壮年时,原本无子,妻子便劝他纳妾。冯式路过某城买了一妾,问该女家居何处。该女子哭泣流泪说,她父亲因为欠人债务,才卖她还债。冯式听了,觉得可怜,立刻将该女归还其父,并且付出的银两全给了该父女。回家后,冯妻责问丈夫,冯式便把经过告诉妻子。妻子听了,说道:“君用心如此,何患无子?”果然,经过数月,冯妻果然怀孕,而且分娩的那天,乡里邻居都突然见到一群鼓乐队,锣鼓吹乐,护送一个状元郎到冯家。当天傍晚,婴儿诞生,异香满室,这名婴儿就是长大后考取状元、当了数朝高官的冯京。
冯京当马凉
宋仁宗赵祯最宠爱的张贵妃和她在朝中当大臣的伯父张尧佐得宠弄权,作威作福。在冯京参加殿试前多方行贿活动,要殿试的监考官、阅卷官把他们张家的外甥石布桐取在第一名。为了预知这次活动能否如愿,特请玉清宫的玄虚法师来预测今科状元出在谁家,玄虚法师故作神秘地算了一下说:“今科状元必定出在冯家。”于是张尧佐密嘱试院的登录官,如有姓冯的贡士和报考者,都不要列入上报的准考名册和公布的应试名单。冯京得知这一信息后,又气愤,又发愁,以为今科无望了。在几天的愁闷思索中,终于想了一个改姓换名的办法,就是把“冯”字的偏旁两点去掉,变为姓“马”。再把去掉的两点移作“京”字偏旁,名为“凉”。即姓马名凉,主意想好了,立刻到试院用“马凉”的姓名报名由礼部荐举参加殿试。殿试结果一公布,马凉的名字高居榜首第一名。在金殿上考取状元的姓名是马凉,而民间却知道考取今科状元的是冯京,因此当时京都开封流传有两句话——“天下中冯京,天上中马凉。”又因为张贵妃和张尧佐利用权威不准姓冯的参加殿试,而冯京却以马凉的姓名考取了状元,因此京都开封和宜州、藤州、鄂州等地也流传有两句话——“张氏权威无用场,不中冯京中马凉。”“
错把冯京当马凉”也成了一句有名的谚语。
婚姻轶事
据说当冯京高中三元后,张尧佐企图拉拢冯京,扩大自己势力,想硬招冯京为婿。张请冯京到家后,一见面就把一条金带披在冯京的身上,对冯京说:我一个侄女嫁给了皇上,我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正待字闺中,想许配给你,怎么样? 还说:此乃皇上之意。不一会儿,宫中就有人持酒肴来,直至拿出大量嫁妆给冯京看。然而冯京却不愿依附权贵,更不愿卷入政治斗争,所以坚决回绝了这门亲事。这件事传开后,冯京被世人誉为志操高洁,不惧权贵的君子。拒绝了张尧佐的逼婚后,冯京娶兵部郎中王丝之女为妻。王氏早卒,冯京续娶同平章事富弼之长女续弦。又早卒,娶富弼之次女再续弦。于是,冯京一生就有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儒”的典故。
地灵人杰
一次宫廷宴会上,宋仁宗问起冯京家乡情况。冯京自豪作答:“我的家乡头戴平天冠(天门拜相山),脚踏万年河(龙江河)左手攀龙角(
龙角山),右手搬骆驼(骆驼山),前院九龙来戏水(
九龙山),后院龙尾
通天河(
天河县即今罗城县),日间千人朝拜(数千人到宜山庙上香),夜里万盏灯火(天门山下的冯家湾,从茅屋顶可以看见万颗星星)。” 皇帝听了冯京对家乡的描述,龙心大悦,不禁击掌大笑:“好地方!宜山真是地灵人杰的好地方啊!”
浮金不沉
藤县作家李燕霞在其所写的《浮金亭的前世今生》一文中记录了当地的传说:冯京三元及第后,返乡祭拜父亲。回到县城时,适逢绣江(北流河)暴涨,无人摆渡,着急的冯京四处寻找船家渡河,好不容易在“水月阁”见到了一位老船工。老船工看到河水高涨,水流湍急,不敢应承。冯京再三恳求,并言明心志,老船工深感其孝,便说:“倘若你将一锭金子掷到江水里,金子浮而不沉的话,我就渡你过去。”冯京听后,立即拿出一块金子抛到水中。恰巧,这块金子被水面下的浮物托住,没有下沉。老船工见状暗暗称奇,便请冯京上船,把他顺利渡到了对岸。冯京扫墓完毕以后,有感于此事,便命人在东山李卫公祠前建亭纪念,命名为“浮金堂”。
人际关系
父母:冯式、朱氏
妻子:王氏、富氏、富氏
主要作品
冯京著有《
灊山集》(见《
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已佚。事见《
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六《冯文简公京传》。《宋史》卷三一七有传。
史料索引
《宋史·列传第七十六·冯京》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少隽迈不群,举进士,自乡举、
礼部以至
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
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出守
将作监丞、
通判荆南军府事。还,直
集贤院、判
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
吴充以论温成皇后
追册事,出知高邮,京疏充言是,不当黜。
刘沆请言并斥京,仁宗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记注,旋复之。
试
知制诰。避妇父
富弼当国嫌,拜
龙图阁待制、知扬州。改
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
刑狱。为
翰林学士、知
开封府。数月不诣丞相府,
韩琦语弼,以京为傲。弼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出安抚陕西,请城古渭,通西羌唃氏,畀木征官,以断夏人右臂。除
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
神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改
御史中丞。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千百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之。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河东麟、府、丰三州,城垒兵械不治,官吏皆受谴。京以先帅本道,上章自劾曰:「使诸路帅臣,知其虽一时脱去,后能侥窃名位者,犹必行法,将不敢复偷惰旷职。」
优诏不听。进
参知政事。数与安石论辨,又荐刘分攵、苏轼掌外制。安石令保甲养马,京谓必不可行。会选人
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
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
亳州。未几,以
资政殿学士知渭州。
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蕃部何丹方寇鸡粽关,闻京兵至,请降。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藩。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书,有曰「勿令齐年知」,齐年谓京也,与安石同年生。帝以安石为欺,复召京知
枢密院。京以疾未至,帝中夕呼左右语曰:「适梦冯京入朝,甚慰人意。」乃赐京诏,有「渴想仪刑,不忘梦寐」之语。及
入见,首以所梦告焉。顷之,以
观文殿学士知河阳。
哲宗即位,拜
保宁军节度使、知
大名府,又改镇彰德。于是
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
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且昭陵学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时京已老,乃以为中太一宫使兼
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
太子少师,
致仕。
绍圣元年,薨,年七十四。帝临奠于第,赠司徒,谥曰文简。
始,京乡居,受恩通判南宫成,迨贵,以郊恩官其子。尝过外兄朱适,出侍妾,询知为同年进士妻,亟请而嫁之。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苟与县牍合而处断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侍狱。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云。
后世纪念
冯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曲梁乡五虎庙村南100余米的台地上,1981年开始发掘清理。墓室结构为石砌多室墓,共4个墓室,东西向,南北排列。有墓志4盒,分放在各室封石上。据墓志可知,由南向北各室分别葬冯京续妻富氏、再续妻富氏、冯京、原配夫人王氏。墓内出土有汝窑瓷器、陶器、石器、骨饰及北宋铜钱等随葬品。
冯京山
冯京山位于藤县县城胜西龙胜村背,占地333平方米,是冯京安葬其父冯式的坟墓,父以子贵而名,故称冯京山,冯式墓旁有纪念冯京三元及第的三元亭。冯式之墓墓周有砖石围砌,墓碑刻有冯京事略,墓旁刻有“积厚流光”“裔孙璜敬题”。三元亭三字匾额为广西省主席
黄旭初题,国民党中将冯璜撰亭记,亭内有6条石柱,分别刻有军政人士
李宗仁、
白崇禧、
石化龙等人撰写的对联,李宗仁撰“梓乡亦有三元,世泽榕门同景仰;云树犹留抔土,家声毕采有光辉”,白崇禧撰“云路扶摇,玉笏班行列第一,天衢声价,彤墀爵秩历朝三”。三元亭于1966年毁坏,1982年秋,冯族捐款重建。据藤县冯氏后人介绍,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两广乃至全国各地的冯氏后人均会聚集到冯京山,举行隆重的拜祭活动,纪念冯京。
冯圣宫
冯圣宫坐落于藤县太平镇石夏村的凤岭山腰,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据介绍,冯圣宫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祭祀三界神冯克利而建,另一说是老百姓敬奉乡贤冯京而建造。如今,冯圣宫殿内置有冯京像,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当地人都会举办隆重热闹的冯圣宫庙会,庙会会安排抢花炮、“牛歌戏”等盛大民俗活动,周边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赶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心想事成。
公园
广西宜州亦建有冯京公园,以寄托宜州人对冯京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