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西汉第十三位皇帝

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兖州定陶(今山东菏泽市)人。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之孙,定陶恭王刘康之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汉哀帝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为丁姬阳朔二年(前23年),刘康去世,刘欣继承王位,由祖母傅太后亲自抚养。
成为储君
刘欣长大后,他的伯父汉成帝刘骜无子嗣。元延四年(前9年),刘欣与中山王刘兴同时入朝。当时,刘欣的太傅相国中尉都跟随刘欣入朝了,而刘兴只带了太傅。刘骜不理解,就问刘欣为什么带这么多人,刘欣说:“朝廷有令,各诸侯王来朝,其封国中俸禄在二千石的官吏应一同前来。太傅、相国、中尉都是二千石,所以都应同来。”刘骜叫刘欣背诵《诗经》,刘欣顺利地背了一遍,并且能理解诗句的含义。某一天,刘骜去考察刘兴:“诸侯王入朝只带上太傅,是根据哪条法令?”刘兴无言以对。刘骜又让刘兴背诵《尚书》,发现他不能顺利背下来,刘骜请他吃饭,发现他吃的很慢,离席之时,连袜带子也掉下来了。于是,刘骜认为刘欣更厉害,并多次称赞他。
傅太后暗地里为刘欣争取太子之位,把珍宝赠给昭仪赵合德和刘骜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根,向他们请求立刘欣为太子。赵合德与王根见刘骜没有太子,而他们两人都想事先结好于刘欣,为今后的富贵做长久打算,于是,皇后赵飞燕、赵昭仪、王根就在刘骜面前夸赞刘欣,劝刘骜立刘欣为太子。刘骜也器重刘欣。于是,刘骜召集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等人入宫,商议到底应该让刘兴还是刘欣继承皇位。翟方进、王根认为刘欣是刘骜弟弟的儿子,《》中记载“同胞弟兄的儿子就好比是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翟方进等人希望刘欣成为皇位继承人。廉褒、朱博也都跟翟方进、王根的意见一样。惟独孔光认为,根据礼制选立继承人应根据血亲关系,刘兴是先帝的儿子,刘骜的亲弟弟,按照《尚书·盘庚》记载的殷商时期哥哥死后弟弟继承王位的例子,应该立刘兴为皇位继承人。刘骜因为《礼》中有兄弟不能一起入庙堂的记载,加上赵皇后、赵昭仪想要立刘欣,最终,在绥和元年(前8年),刘骜下诏立刘欣为太子。刘欣推辞道:“臣有幸继承了父亲的藩地成为诸侯王,但臣的才干品质不足以成为太子。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承顺应神仙,理应受天之福,多子多孙。臣愿意暂留在京城的馆舍,从早到晚侍奉问候陛下的起居,等到陛下有子嗣之后,臣就回到封地。”刘欣的奏折交上去之后,刘骜说知道了。一个多月后,刘骜立楚孝王的孙子刘景为定陶王,负责刘康的祭祀。
继位为帝
绥和二年三月十八日(前7年4月17日),刘骜在未央宫去世。同年四月初八(前7年5月7日),刘欣继承帝位,是为汉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并赏赐五服之内的宗室每人四匹马,吏民加爵,赏赐百户牛酒若干,三老孝悌之人、努力耕田的人、鳏寡孤独之人各自被赐予布帛。
外戚争斗
面对王氏子弟遍布朝廷的局面,刘欣即位后,开始着手排挤王氏外戚势力,拔高自己祖母和母亲家族傅氏、丁氏的势力。绥和二年五月十九日(前7年6月16日),刘欣立王妃傅氏为皇后,并下诏:“《春秋》中提到,母以子贵。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设置左右詹事,她们的食邑与王太皇太后,赵太后相同。”追赠傅太后之父为崇祖侯,丁姬之父为褒德侯。封舅舅丁明为阳安侯,表兄弟丁满为平周侯。追封丁满之父丁忠为平周怀侯,皇后之父傅晏为孔乡侯,皇太后之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
王政君见刘欣竟然让傅太后与自己的食邑相同,于是,王政君便让大司马王莽“乞骸骨”回家。刘欣派出尚书令对王莽说:“先帝把政务交给了你之后就撒手人寰,朕登上了帝位,就理应与你同心同德。如今你因病辞职,让朕不能顺应先帝的意愿了,所以朕十分悲伤。朕已经派出尚书令,就等着你的回复。随后,刘欣又派出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等人对王政君说:“陛下听说太皇太后下令贬斥王莽。陛下非常伤心。王莽如果不官复原职,陛下就不敢执政了。”于是,王政君又让王莽继续处理政事。
不久后,刘欣下诏:“曲阳侯王根曾在大司马之位上建议先帝立太子,以安社稷,所以给他加封二千户。丞相孔光,大司空汜乡侯何武各加封一千户。”但建平元年(前6年)秋天,王根与成都侯王况被查出了罪名,王根被迫返回自己的封地,王况被贬为庶民。
此后,刘欣与王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未央宫举行宴会时,宫人为傅太后打开帷幄,让她坐在王政君一旁。王莽拍案而起,对宫人呵斥道:“定陶太后不过是一个妾而已,怎能与太皇太后一起坐!”于是,傅太后的座位被撤去,宫人重新给她安排别的座位。高昌侯董宏上书请求尊刘欣生母丁姬为帝太后。此话一出,大司空师丹等人便开始弹劾董宏。刘欣迫于压力,将董宏贬为庶人。
建平二年(前5年)四月,刘欣下诏:“汉朝的制度,是推崇近亲,让近亲尊贵显赫。所以定陶恭皇(刘康)不应该再被称呼为定陶。尊恭皇太后傅氏为帝太太后,号称“永信宫”;恭皇后丁氏为帝太后,号称“中安宫”。在京城为恭皇立庙。并大赦天下。”
傅太后与丁氏被刘欣加了尊号之后,丞相朱博上奏:“王莽反对陛下推崇近亲,贬低帝太太后与帝太后的尊号,让陛下违背孝道,原本应当处死他,幸而他遇到赦令。但王莽也不应该再拥有爵位,请陛下贬他为庶民。”刘欣说:“王莽是太皇太后的亲戚,所以朕不免除他的爵位,让他回自己封地上。”王莽闭门自守,在封地上呆了三年,官员们为王莽上书喊冤的竟有几百人。
宠幸董贤
建平二年(前5年),太子舍人董贤在殿下传奏,刘欣望见后,对他的容貌很喜欢,于是问他:“你是舍人董贤吗?”随后,刘欣召董贤上前对话,并封他为黄门郎,董贤自此开始受到宠爱。董贤之父云中侯董恭也在当日被刘欣征召担任霸陵县令,升为光禄大夫。董贤越来越得宠,不久后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刘欣外出时,令董贤陪同乘车,在宫中则要求董贤随侍左右。接下来的一个月之内,董贤所得赏赐竟达到上亿钱,富贵震动朝廷。
董贤性情柔和,用谄媚逢迎刘欣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刘欣每次给董贤休息日,他都不肯出宫,而是留在宫中服侍刘欣用药。刘欣认为董贤平时很难回家一趟,于是下诏让董贤的妻子进宫,让她也居住在董贤宫中的住处,就像长吏的妻子能够住在官舍一样。随后,刘欣又封董贤的妹妹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把她的住舍改名为椒风殿,来与皇后的椒房殿相配。
元寿元年(前2年),发生了日食天象,周护、宋崇等人在对策中歌颂王莽的功德,刘欣只得让王莽回到朝廷。
董贤、董贤之妻、董昭仪三人从早到晚都侍奉在刘欣左右,刘欣赏赐给董贤之妻以及董昭仪的财产也有上千万钱。刘欣任命董恭为少府,赐爵关内侯,不久之后,又迁徙他担任卫尉。刘欣又让董贤的岳父担任将作大匠,董贤的弟弟担任执金吾。建平四年(前3年)三月,刘欣想给董贤封侯,但没有正当的缘由。正好待诏孙宠息夫躬等人控告东平王刘云的妻子在祭祀时涉嫌祝告鬼神,刘欣把这件事委付给有关部门处理,最后涉事者们全都认了罪。随后,刘欣命令孙宠、息夫躬再去通过董贤的途径去控告这件事,并顺理成章地因董贤等人的“功劳”,而下诏封董贤为高安侯,息夫躬为宜陵侯,孙宠为方阳侯,各自食邑一千户。不久后,刘欣又增封董贤二千户。丞相王嘉有点怀疑东平王一事是否冤枉,所以他非常讨厌息夫躬等人,并多次对刘欣说,董贤扰乱了制度。元寿元年(前2年)三月,王嘉被刘欣下狱,王嘉绝食二十天后,呕血而死。
王嘉去世后,刘欣之舅丁明很同情他。刘欣想让董贤位极人臣,所以他很讨厌丁明的态度。于是,刘欣将丁明免官。元寿元年(前2年)十二月,刘欣令董贤担任大司马卫将军。当时,董贤二十二岁,他虽为三公,但常在殿中执事,掌管尚书,百官靠董贤向刘欣奏事。董贤认为,他的父亲董恭没有资格身处九卿之位,于是,刘欣调任董恭为光禄大夫,俸禄中二千石。董贤的弟弟董宽信代替董贤担任驸马都尉。董氏亲属都以侍中、诸曹的身份担任奉朝请,董氏一族所得的宠爱远在丁、傅两家之上。
元寿二年(前1年),匈奴单于来朝,刘欣在宴会上召见了他。匈奴单于对年轻的董贤感到好奇,于是询问翻译。刘欣令翻译回答说:“大司马年轻,因贤能而出任此官职。”匈奴单于起身行礼,恭贺汉朝获得贤臣。
英年早逝
在刘欣的打压下,王氏逐渐衰落,只有平阿侯王谭的儿子王去疾,在刘欣为太子时得到刘欣的宠幸。等刘欣即位后,王去疾担任了侍中、骑都尉。刘欣认为王氏已经没有了高居官位的人,于是,刘欣因旧日的情谊去亲近王去疾,提拔他的弟弟王闳担任了中常侍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前1年8月15日),刘欣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同年十月十二日(前1年11月27日),葬于义陵
为政举措
政治
刘欣一即位,就开始为清除王氏势力而做准备。“上少在国,见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内悒悒。”刘欣看到了外戚专权的危害,因而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消除王氏家族的势力。在他看来,外戚傅氏、丁氏是可以信赖依靠的力量,因而他一即位,就开始扶持两家,大肆分封加爵。刘欣深知王氏专擅朝政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不可一蹴而就。 此后,随着皇位渐渐稳固,刘欣对王氏的态度逐渐强硬。刘欣下令群臣议论为共皇立庙京师之事,遭到孔光、师丹等人反对。数日之后,当因傅太后宴会中的席位问题与王莽发生激烈冲突时,刘欣竟果断解除了王莽的职务。但是大臣们很同情王莽,因而刘欣为缓解舆论压力,给予了王莽某些政治、经济上的优遇,但使之远离政务。同时,在刘欣的支持下,司隶解光收集王根等人贪赃枉法、在汉成帝丧期内公然聘取女乐、置酒歌舞等罪状。刘欣借机将王根罢官,将王况削爵,成功清除了王氏在朝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建平二年(前5年)三月,刘欣接受大司空朱博的奏请,取消绥和年间的官制改革,废除大司空一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的二府体制。同时亦取消州牧,恢复刺史。后来,刘欣下令废除任子令和诽谤欺诋法,禁止年轻子弟因父被保举为郎。
不过,到了元寿二年(前1年)五月,刘欣又恢复三公体制,将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将丞相改称“大司徒”提升大司马地位,还让大司马的地位在大司徒之上。并分别由董贤、孔光、彭宣出任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刘欣此次改制,既尊崇董贤 ,又顺应了西汉中后期仿效周礼改制的时代思潮,同时巧妙地避开了时人对破坏丞相位在大司马之上传统的非议。刘欣还想改革司直司隶,并增设司寇一职,但这件事情还没确定,刘欣就驾崩了。
经济
左将军师丹提出了建议:“古代英明的君王都设立井田制,然后才能更好地治理。孝文皇帝承接灭亡的周朝和暴乱的秦朝,所以致力于鼓励人民进行农桑业,百姓才开始逐渐富裕,当时没有兼并土地的灾害,所以以前国家没有对民田和奴婢的数量作出限制。现在国家连续几代太平,富豪和官吏的财产极多,贫苦弱小的人更加穷困。君子从事政治,如果守旧法而不加以改变,就很难有所创造。”
刘欣把师丹的建议下达给臣子们。随后,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上奏:“列侯、公主、关内侯、官吏以私人名义占有的土地都不应该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应当是二百人,列侯、公主的奴婢应当是一百人,关内侯、官吏的奴婢应当是三十人。以三年为期限对他们进行整改,超时却仍然违反规定的人,一律没入官府。”
这个方案尽管给了官僚地主一些台阶下,但还是遭到了把持朝政的权贵的反对。首先是遭到丁、傅两家外戚的反对。刘欣对这一诏令也没有支持,后来他又对董贤恩宠至盛,大肆封赏。于是,限田、限奴婢令成了一纸空文。
社会
刘欣规定,增加三百石以下俸禄官员的待遇。若是发现官吏残暴酷虐,被发现后即刻免职。有司不得检举大赦前的旧案。
刘欣规定,内宫宫人在三十岁以下的,可以出嫁。官家奴婢五十岁以上的,可免去奴婢籍成为平民。
文化
西汉中后期,随着儒学在政治、思想、社会生活诸领域主导地位逐渐确立,三年丧礼也成为时人彰显孝道的重要方式。刘欣即位不久,以河间王刘良为太后服丧三年“为宗室仪表,益封万户”,诏令博士弟子遵行三年丧礼。
绥和二年(前7年)六月,刘欣认为乐府中的郑乐都是不正经的歌,便下令约束乐府,裁去了一半多的乐工。
刘欣即位后,卧病,于是他广泛征求方术与方士。当时,在京师各县都有侍候祭祀的使者。刘欣全面恢复了之前用来经常祭祀诸位神仙的祠官,总共七百多所,一年之内进行了三万七千次祭祀。次年夏天,刘欣以王政君的名义下诏给有司:“皇帝孝顺,禀承圣人业绩,从来没有懈怠,但他一直久病不愈,日夜忧思,大概是继承体制的君主不适合亲自改造劳作。你们应当把甘泉的泰畤、汾阴的后土祠恢复成以前的样子。”刘欣本人难以亲自前去,于是他派遣有司进行祭祀。
刘欣即位后,刘歆“欲建立 《左氏春秋》及 《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 ”,这一想法得到刘欣的支持。但 “诸博士或不肯置对 ”,集体对刘歆表示了不屑与抵制。刘歆愤然作书,责备诸博士。而儒学臣僚们则群起攻讦刘歆。当时,名儒光禄大夫龚胜上奏“乞骸骨”归乡;师丹斥责刘歆“改乱旧章”。刘歆虽有刘欣庇护,但也无法在朝中立足,只好出任地方官员避祸。
刘欣即位后,采纳刘歆建议,实行由始祖庙、六世 “亲庙 ”组成 “七庙 ”,有功德的皇帝宗庙则加以 “祖 ”、“宗 ”尊号,数量不限定之制。六世 “亲庙 ”制的真正用意或在于扶植刘氏宗室,与外戚抗衡,因而引起刘欣的重视、支持,并据此改革皇帝宗庙礼制。
外交
建平二年(前5年),逃到康居的乌孙国庶子卑援疐入侵匈奴西界,被乌珠留若鞮单于派兵击退。随后,卑援疐派儿子趋逯到匈奴为质,匈奴单于接受。刘欣派中郎将丁野林、副校尉公乘音去责备匈奴单于,最终,单于按照刘欣的要求将趋逯归还给卑援疐。
建平四年(前3年),匈奴单于上书请求在明年朝见。当时,刘欣得了病,有人说单于是从上游来的,其势压人,所以黄龙、竟宁年间,匈奴单于一来朝,汉朝皇帝就会在不久后去世。刘欣因此不想让单于来朝,黄门郎扬雄上书劝谏,称安抚匈奴是关系到汉朝国家安全的大事,不应拒绝其来朝,刘欣采纳了他的意见。正好匈奴单于也生病了,遂改在元寿二年(前1年)正月来朝。刘欣虽然对匈奴单于厚加赏赐,但他将单于安置于上林苑蒲陶宫,因为那里是太岁压胜的所在地。单于知道后很不高兴,于是,刘欣又多赐给匈奴衣服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棉絮三万斤。在匈奴单于来朝的同时,乌孙的大昆弥伊秩靡也来朝见刘欣。
历史评价
班固汉书》:孝哀自为籓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睹孝成世禄去王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娄诛大臣,欲强主威,以则武、宣。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即位痿痹,末年寖剧,飨国不永,哀哉。
荀悦汉纪》:本纪称孝哀自为藩王及太子,文辞博敏,幼有令闻,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睹孝成之世,禄去公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务揽主威,以则武、宣。然董贤用事,大臣诛伤,有覆餗栋挠之凶。自初即位,有痿痹之疾,末年寖剧,享国不永,乱臣乘间,岂不哀哉?世主览此,足以见成败之基,收后族之权。清俭爱民,可垂统也。
刘渊: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贼臣王莽,滔天篡逆。
司马光资治通鉴》:哀帝初立,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苏辙:汉哀帝自诸侯为天子,方其在国,好礼节俭。知成帝优容舅家,权夺于王氏。及即位,收揽威柄,朝廷竦然,庶几于治。既而傅太后侵侮王后,僭窃名号,始失天下心。帝复宠任幸臣董贤,位至三公,富拟帝室。虽欲贬损王氏,而身既失德,朝无名臣,所以资之者多矣。《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二者帝皆失之,其若王氏何!方帝之崩也,王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厢,问以丧事调度,贤内忧不能对,免冠谢。太后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马奉送先帝大行,晓习故事,召令莽助君。’贤顿首幸甚。莽既至,使尚书劾免贤。贤即日自杀。王氏代汉之祸,实成于此。昔高帝寝疾,有吕氏之忧。吕后问以后事,帝曰:‘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王陵少戆,可以助之。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及产、禄之变,王陵争之于前,平、勃定之于后,皆如高帝所虑。文帝末年,有七国之忧,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及吴楚之变,亚夫为大将,破之数月之间,亦如文帝所虑。今王氏之乱,与吕氏、七国等耳,而哀帝无其人,汉遂以亡。非特天命,盖人谋也。
钱时:哀帝虽痿痹短祚,而初政有如此,亦其得之于平时者为鉴,以行于初政者为的,持之以久,不昏不怠,而天下无不可为矣。继体之主,庸可忽诸?
轶事典故
改元受命
汉成帝时期,齐人甘忠可伪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称“汉朝的气运已经完了,应当重新受命于天。天帝派出了真人赤精子,下凡教给我了这个道术。”,甘忠可还传授夏贺良、丁广世、郭昌等人。刘欣即位后,司隶校尉解光推荐了夏贺良,刘欣命其待诏黄门。夏贺良在接受刘欣召见时恐吓他道:“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天命,所以他没有亲生儿子。现在,陛下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又多次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这都是上天的警告。陛下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出皇子,平息灾祸。如果陛下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不照着做,就会发生洪水、火灾等祸事,人民就要遭受灾难。”刘欣得病已久,便听信了他的话,改建平二年(前5年)为太初元年,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史称“再受命”。但过了一个月后,刘欣的病情仍未好转,夏贺良提出变更政事,被大臣们反对,夏贺良又说大臣们不懂天命,要求换掉丞相和御史大夫,让同党解光、李寻辅政。不过刘欣这次没有理他,而是将夏贺良下狱处死,同时恢复建平年号。
断袖之癖
刘欣常常与董贤同卧同坐。曾有一次,董贤白天睡觉,头枕在了刘欣的衣袖上,刘欣不想惊醒董贤,于是截断衣袖后才起来。这个故事后来成为成语典故“断袖之癖”,后世泛指男子之间的同性恋行为。
欲求禅让
刘欣在麟麒殿摆酒宴,与董贤父子及其亲属一起饮酒,王闳兄弟也都在旁侍候。刘欣喝到后面,有一丝醉意,不慌不忙地看着董贤微笑,然后说道:“我想效法尧禅位舜,怎么样?”王闳进言道:“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不是陛下的。陛下继承帝位,应当传位给后代子孙直到无穷。世代相传的大事至关重要,陛下不要随口乱说!”刘欣一言不发,很不高兴,左右之人都感到害怕,随后,刘欣令王闳离开宴会,以后不得再侍宴。
人际关系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索引
关于刘欣的平生,主要参见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哀帝纪》,宋代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亦对其事迹多有记录。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2008年电视剧《母仪天下》:张迪饰演刘欣。
人物纪念
刘欣去世后葬在义陵。义陵,是刘欣与傅皇后的合葬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办南贺村东南。义陵陵区由义陵陵园、陪葬墓区两大部分组成,分布范围东西约2.8千米、南北约3.1千米。其中,帝陵陵园平面呈方形,四周有垣墙围绕,中部各设一门。帝陵封土位于帝陵陵园的中部,墓穴压在封土之下,现存形状呈覆斗状,底部边长东161米、南172.4米、西166.4米、北173米;顶部边长东54米、南57.2米、西56.3米、北57.8米;现存封土高29.7米。封土底部与帝陵陵园围墙之间的距离为115.5~126.7米。封土为五花土夯筑而成,土质密实、坚硬,夯层厚0.2~0.3米。封土南侧立有全国重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封土四侧的中部分布四条墓道,平面均呈梯形,靠近墓室一端较宽,外端较窄。
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经过考古勘探,联合考古队在义陵采集到的文物有建筑材料、陶器等,共21件。建筑材料有条形砖、空心砖、铺地砖、陶排水管、板瓦、筒瓦及瓦当,陶器有陶缶等。建筑材料及陶器多为泥质灰陶,陶质细密,烧制火候较高。这些文物采集自义陵陵园,部分陶器残片采集自陪葬墓旁。
1956年8月6日,义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包含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24日,包含义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