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

湖南省岳阳市辖县

华容县,隶属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东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与益阳市南县相邻,南连国营北洲子农场,北接湖北省石首市,东北与湖北省监利市隔江相望,地势北高南低,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总面积1590.95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5月,华容县辖12个镇、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杏花村西路1号。截至2023年末,华容县常住人口54.3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为楚国境域,战国,属楚黔中地。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置黔中郡,县境为秦黔中郡地。
汉高帝六年(前201),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并置孱陵县,县境归武陵郡孱陵县管辖。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武陵郡为建平郡,改孱陵县为孱陆县,县境随之属建平郡孱陆县。建武年间(25—56),复西汉旧地名,县境仍属武陵郡孱陵县。
三国,吴建安二十四年(219),吕蒙领南郡太守,徙治公安城,孱陵县改属南郡,县境为吴南郡孱陵县地。
西晋太康元年(280),杜预定荆州,改南郡江南部分为南平郡,分孱陵县置南安县,属南平郡。东晋,仍为南平郡属县。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改南安县为安南县,隶南平内史。齐,仍名安南,属南平郡。梁天监二年(503),立南安郡,不久,废郡,仍为安南县,属南平郡。敬帝(555—557),又立南安湘郡,领安南和今湖北石首县。陈,废南安湘郡,安南县仍属南平郡。
隋初,沿用陈名。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南县为华容县,移属巴陵郡。大业初,巴陵郡改称罗州,县境属罗州大业三年(607),改罗州为巴陵郡,华容县复属巴陵郡。
武德四年(621),废巴陵郡置巴州。武德六年,改巴州为岳州垂拱二年(686),改华容县为容城县,神龙二年(706),复名华容县。天宝元年(742),又改岳州为巴陵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岳州,华容均为其属县。
五代,华容县属岳州。
乾德元年(963),岳州归宋,称岳州巴陵郡宣和元年(1119),以岳州为岳阳军。绍兴二十五年(1155),改岳州为纯州,岳阳军为华容军。绍兴三十一年(1161),复改纯州为岳州。此间,华容县均属其统辖。
至元十四年(1277),改岳州为岳州路总管府,华容县属岳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置湖广布政使司,改岳州路为岳州府,华容县属岳州府
康熙三年(1664),设湖南承宣布政使司,县境属湖南布政使司岳常澧道岳州府。
民国二年(1913),华容县属湖南省岳常澧道。民国三年(1914),岳常澧道改名武陵道,华容属之。民国五年(1916),裁撤武陵道,华容划归湘江道。民国十一年(1922),废道,县境直隶湖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5),全省设立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置,华容属第二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华容属第四区。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全省分设10个专员公置(专区),华容划属常德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2年,恢复益阳专员公置,华容改属益阳专区
1964年,设立岳阳专员公置,华容划归岳阳地区
1986年,撤销岳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华容属岳阳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华容第三区第二乡之谢密垸及第十四乡之鹿虎山,第五区第九乡所辖之5、6、7、8、9村与第六乡所辖之8、9、10村及第八乡所簪之1、2,3、4、5、6、7、8村,第四区第十八乡及第二乡所属之补湖垸,划归石首。石首县调弦区所辖之塔市驿街头及万家垸,团山区所辖之操岳乡划归华容。
1950年,华容所属东南垸及南华共管的丰城垸划归南县,西境的安华、永合垸划归安乡县
1951年,岳阳的隆庆、安福、昭福、团山4乡耕地及水域划归华容县。
1953年,华容第一区彩其乡所属何公庙、萧家冲、陈家湾、扬家祠堂,沅家湾、铁匠屋场归岳阳。岳阳县第十五区新安乡所属晒谷南洲顺旗杆河出口处止洲土归华容。
1996年,华容县层山、良心堡镇、银怀3个镇划归君山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5月,华容县辖12个镇、2个乡:三封寺镇治河渡镇北景港镇鲇鱼须镇万庾镇插旗镇注滋口镇操军镇东山镇梅田湖镇章华镇禹山镇新河乡团洲乡。共有48个社区,155个村。县人民政府驻杏花村西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地处东经112°18′31″~113°1′32″,北纬29°10′18″~29°48′27″之间。北倚长江,南滨洞庭湖。东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与益阳市南县相邻,南连国营北洲子农场,北接湖北省石首市,东北与湖北省监利市隔江相望。东西最大横距6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0千米,总面积1590.95平方千米。
地质
华容县位于扬子滩地台的江南地轴上,属既有强烈挤压褶皱上升运动,又有升降运动的江南古陆。
地形地貌
华容县地处洞庭湖凹盆地北缘,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丘岗隆起,东西低平开阔,微向东洞庭湖倾斜。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间有溪谷平原,中南部为丘岗区,其余为平原。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和山地两大类。按成因可分为:江河平原、溪谷平原和滨湖平原,按高程可分为岗地、丘陵、低山3类。
气候
华容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平均气温18.0℃,年总降水量1065.7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565.6小时,无霜期283天。
水文
华容县境内长江水系藕池河、华容河穿境而过。加上年总降水量1065.7毫米,总产水量20.35亿立方米,减去蒸发量11.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8.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63亿立方米,地下水2.02亿立方米。
土壤
华容县土壤共划分为4个土类,其中水稻土壤占69.38%,潮土占12.86%,红壤土占16.3%,菜园土占1.46%。水稻土中,具有层次分明、发育完整、耕性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效养分含量丰富,最适宜于双季稻栽培的潴育性水稻土占82.6%,主要分布在垸区高地及山丘区的平原地带;其它淹育性和渗育性等较差的水稻土占17.4%,分布在垸区低处和山丘区的高亢地带。潮土土壤中,具有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质肥沃,适宜于棉、麻、桑等种植的耕型紫潮土,占潮土土类的88.8%,其他紫潮土占11.2%。耕型第四纪红壤土,土层深厚,酸、粘、瘦,适宜于茶、果种植的占红壤的47.9%,分布于东部和中南部的丘岗地带。按水旱土壤等级分:水田分四级,一级占22.65%,二级占30.38%,三级占34.1%,四级占12.87%。旱地(含菜园土)也分四级,一级占27.71%,二级占31.44%,三级占32.77%,四级占8.08%。
植被
华容县植被根据地理条件,可分为3种类型:低山丘陵植被区、平原植被区、湖沼洲滩植被区。野生植物和已经驯化用于林业生产的栽培植物共有904种(包括变种),按其利用价值可分为防护、用材、食用、药用、工业、农业、观赏等6类。粮食作物有水稻等6种;经济作物有棉花等5种;油料作物有油菜等4种;水果作物有板粟等8种;蔬菜作物有辣椒等20种;绿肥作物有红花草籽等2种;水生植物和野生植物有莲藕等5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华容县境内湖泊星布,河流网织,水系发达。有内湖21个,蓄水面积74.5平方千米,调蓄水量12154万立方米,内河8条,长83.80千米,蓄水量3018万立方米。水库74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66座,山塘港挡6174处,总蓄水量9139.87万立方米。
2023年,华容县水资源总量82800万立方米。总用水量4028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3%。水库61座,水库总库容6784万立方米。水库蓄水总量764.3万立方米,下降47.9%。全社会用电量11.3亿千瓦时,增长4.9%。其中,工业用电量3.5亿千瓦时,增长24.1%。
土地资源
华容县土地总面积160.67千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5.85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9%。建设用地面积18.77千公顷,占11.7%。未利用土地面积(含江、河、荒、滩地)36.05千公顷,占22.4%。
生物资源
华容县野生植物和已经驯化用于林业生产的栽培植物共有904种(包括变种),按其利用价值可分为防护、用材、食用、药用、工业、农业、观赏等6类。粮食作物有水稻等6种,经济作物有棉花等5种。油料作物有油菜等4种,水果作物有板粟等8种。蔬菜作物有辣椒等20种,绿肥作物有红花草籽等2种。水生植物和野生植物有莲藕等5种。
华容县动物资源分三大类。家畜家禽有猪、鸡等10种。水生动物有青鱼、卿鱼等鱼类117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江豚、丽蚌等37种。三级保持动物有豺狗等63种。鸟类有八哥、麻雀等130种,兽类有黄鼠、蝙蝠等23种。
矿产资源
华容县共发现的矿产种类有近30种,主要的有18种:赤铁矿、锯钮矿、钾长石、辉钼矿、绿柱石、独居石、磷记矿、铀、云母、花岗岩、陶粒页岩,石英石、高岭土,陶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矿泉水、天然气。矿产地99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种,其中花岗岩、高岭土、钾长白、独居石、磷钇矿为优势矿种。2023年,华容县共发现矿种30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4种。其中,非金属矿种2种,水气矿种1种。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华容县常住人口5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66万人,乡村人口24.64万人,城镇化率54.62%,比上年末提高0.08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7.7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1.2%;女性人口26.52万人,人口比重为48.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75,比上年末下降0.18。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6.5%,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比重为61.38%,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2.12%。
民族构成
华容县境内人口由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土族、仫佬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德昂族、京族、穿青人族,摩梭族等35个民族构成。
经济
综述
2023年,华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8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3.58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208.07亿元,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532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为22.3:30.4:47.3。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38.2%和48.2%。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7%。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华容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7%。其中,民间投资下降23.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0%。产业投资增长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7.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8.2%,非国有投资下降16%。分投资方向看,民生工程投资增长22.2%,生态环境投资下降46.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3%,工业技改投资下降30.0%,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0.0%。
2023年,华容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1%,提高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4.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5%,下降1个百分点。
2023年,华容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1亿元,比上年下降40.6%。其中住宅投资额7.3亿元,下降40.8%。商品房销售面积26.6万平方米,下降3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1万平方米,下降34.0%。商品房销售额10.6亿元,下降35.3%。其中住宅销售额10.2亿元,下降36.5%。商品房待售面积4.0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4.1万平方米,下降50.0%。
财政
2023年,华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8.3亿元,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6.1亿元,增长12.0%;非税收入2.2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亿元,增长1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亿元,增长25.0%;教育支出8.4亿元,增长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1亿元,增长13.2%;卫生健康支出6.6亿元,增长0.4%;城乡社区支出2.2亿元,下降4.6%;农林水支出9.7亿元,增长1.5%。
人民生活
2023年,华容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19元,比上年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96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12元,增长6.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40,比上年缩小0.02。
2023年,华容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43元,比上年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00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970元,增长5.1%。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2.2%,农村为24.9%。
第一产业
2023年,华容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93.9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1.7亿元,增长8.8%;牧业产值25.3亿元,增长2.3%;渔业产值49.1亿元,增长1.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0.3亿元,增长8.2%。
2023年,华容县粮食种植面积90.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99千公顷,增长1.1%。其中,早稻种植面积30.87千公顷,增长0.2%;夏粮种植面积1.58千公顷,增长2.0%;秋粮种植面积57.75千公顷,增长1.6%;中稻种植面积20.89千公顷,增长1.2%;晚稻种植面积31.88千公顷,增长1.06%;大豆种植面积0.8千公顷,增长19.8%;玉米种植面积3.66千公顷,增长6.9%。油料种植面积41.0千公顷,增长1.4%。棉花种植面积6.4千公顷,下降18.1%。糖料种植面积0.2千公顷,增长4.8%。中草药材种植面积0.5千公顷,增长3.0%。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9.1千公顷,增长10.1%。瓜果类种植面积1.8千公顷,增长4.5%。
2023年,华容县粮食产量55.7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增产1.9%。其中,早稻产量18.7万吨,增产0.5%;夏粮产量0.5万吨,增长2.7%;秋粮产量36.5万吨,增产2.7%;中稻产量15.9万吨,增产2.2%;晚稻产量18.4万吨,增产2.5%;大豆产量0.17万吨,增产30.2%;玉米产量1.9万吨,增产7.7%。油料产量7.41万吨,减产0.6%。棉花产量0.87万吨,减产16.2%。糖料产量1.03万吨,增产5.4%。中草药材产量0.14万吨,增产3.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8.12万吨,增产10.1%。瓜果类产量5.28万吨,增产4.7%。
2023年,华容县猪牛羊禽肉产量5.04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猪肉产量3.97万吨,增长1.8%;牛肉产量0.19万吨,下降5.0%;羊肉产量0.06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0.82万吨,增长7.9%。禽蛋产量1.31万吨,增长8.3%。生猪存栏32.55万头,下降5.8%;生猪出栏54.08万头,增长1.7%。
2023年,华容县水产品产量15.9万吨,比上年增长0.35%。其中淡水产品养殖产量15.9万吨。淡水养殖面积16.8千公顷,下降4.01%。苗木产量60万株,比上年下降70.9%。
2023年,华容县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3820公顷。开工各类水利工程620处,投入资金8.8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136.42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0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2%。机耕面积137.2千公顷,机播面积46.2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83.7千公顷,机收面积113.3千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华容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3家,其中,本年新增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9%,利润总额20.56亿元,增长31.9%。其中,国有企业利润0.14亿元,下降2.0%;股份制企业利润20.14亿元,增长3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0.29亿元,下降29.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6%。
2023年,华容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大类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6.28亿元,比上年增长48.1%;纺织业3.70亿元,增长2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1亿元,增长23.2%;医药制造业1.16亿元,增长33.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89亿元,增长53.5%。
建筑业
2023年,华容县建筑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家,建筑业总产值19.4亿元,增长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3.5万平方米,增长2.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3.1万平方米,下降1.8%。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华容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4.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0%;金融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9.6%;房地产业增加值20.3亿元,下降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37.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5.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5.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7%,利润总额增长13.2%。
2023年,华容县邮政业务总量1.01亿元,比上年增长6.7%。电信业务总收入2.9亿元,下降0.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2.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4.6万户。
国内贸易
2023年,华容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3.79亿元,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24亿元,增长10.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51.66亿元,增长9.3%;餐饮收入额12.37亿元,增长14.9%。
2023年,华容县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6%,饮料类增长24.5%,烟酒类增长10.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1%,化妆品类增长25.1%,金银珠宝类增长11.1%,日用品类增长2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9%,中西药品类增长11.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1%,通讯器材类增长20.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6%,汽车类增长8.5%。
对外经济
2023年,华容县进出口总额488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出口47778万元,增长24.0%;进口1072万元,增长1274%。进出口顺差46706万元,增长21.5%。
旅游业
2023年,华容县接待游客47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0%。旅游总收入51.7亿元,增长70.4%。共有旅行社1家,组团旅游8.12万人次,其中组团国内旅游7.75万人次。
金融业
2023年,华容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4.8亿元,比年初增加4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322.2亿元,增加36.7亿元,增长12.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7.3亿元,增加4.1亿元,增长17.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8.8亿元,增加43.1亿元,增长20.0%。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89.6亿元,增加3.7亿元,增长4.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8.6亿元,增加39.4亿元,增长30.5%。
2023年,华容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9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69亿元,增长1.0%;财产险保费收入2.27亿元,增长15.6%。原保险赔付支出2.07亿元,下降6.2%。其中,寿险赔付支出0.52亿元,增长14.2%;财产险赔付支出1.55亿元,下降11.4%。
交通运输
2023年,华容县货物运输总量46.6万吨,比上年增长237.0%。货物周转量17773万吨千米,增长115.9%。客运量348.3万人,增长120.2%。旅客周转量34067.8万人千米,增长151.6%。
2023年,华容县公路线路里程2726.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8.73千米。汽车客运站2个,民用营业性客车221辆。公交车路数8路,下降11.1%。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0辆,下降28.6%。出租汽车200辆。民用轿车保有量6.7万辆。
华容县拥有234国道240国道353国道、石华高速、蒙华铁路岳常高速公路岳宜高速公路常岳九铁路、武张铁路及306省道、202省道、203省道、222省道穿过。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华容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1所。其中,学前教育82所,小学46所,初中26所,高中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6.9万人。其中,学前教育在校学生1.1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1万人,初中在校学生1.5万人,高中在校学生0.8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0.02万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0.4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15%。教职工人数5488人。其中,学前教育教职工1355人,小学教职工1463人,初中教职工1686人,高中教职工750人,特殊教育教职工23人,职业高中教职工211人。
科学技术
2023年,华容县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项。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项。登记科技成果4项。签订技术合同23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7.03亿元。授权专利27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件。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06%,比上年提高3.01个百分点。
2023年,华容县检验检测机构7个,其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10批次。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7.3%。组织制定地方标准1项。
文化事业
国家三级图书馆:华容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图书馆:华容县文化馆
截至2023年,华容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总量20.25万册。剧场、影剧院1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869场。博物馆1座,文物藏品1237件,参观人数20.1万人次。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3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华容县共有体育场地1636个。其中,体育馆8座,运动场893个,游泳池5个,各种训练房38个。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37.9万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华容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99个。其中,医院11个,乡镇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2个,村卫生室415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936张。卫生技术人员324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35人,注册护士1377人,药师76人,技师91人。总诊疗人次数301.1万人次。其中,门诊267.2万人次,急诊13.6万人次。观察室留观病例1.1万例。参与健康检查16.1万人次。住院治疗10.0万人次。病床使用率66.09%。
2023年,华容县查螺面积9510万平方米,查螺乡镇数11个,查螺村数65个。查出有螺面积8130万平方米,查出有螺乡镇3个,查出有螺村数16个。药物灭螺1617万平方米。其中,垸内药物灭螺164万平方米,灭蚴250万平方米。检查血吸虫病人数10.8万人,当年查出病人0人,实有病人557人,治疗病人368人。血吸虫病化疗人数1.2万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华容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9%,比上年末减少0.31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再就业516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26人。
2023年,华容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7.4万人,离退休人员5.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8万人,下降9.1%。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8万人,下降9.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万人,增长0.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万人,其中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771人。
2023年,华容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6个,床位2069张,收养救助1588人。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5个,床位2019张,收养救助1553人;救助管理机构1个,床位50张,收养救助35人。共有不提供住宿的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43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203个。
2023年,华容县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低保人数560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650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787.3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低保人数1881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5004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682.5万元。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华容县共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8项。其中省级项目1项(华容夹叶点子);市级项目4项(华容竹马戏、华容绫帛床、华容番邦鼓、陈氏“泥鳅肚”杆秤),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项。
华容夹叶点子
华容夹叶点子是由两副钹、一面鼓、一面大汉锣和一面小瓯锣等五件乐器按一定节奏和情绪打击出的乐谱。这里的“叶”,是钹的形象称呼。“夹叶”是说两副钹不是同时叩击,而是一前一后相互夹杂。“点子”就是根据不同的节奏和情绪打击出的乐谱。由于这些乐器加起来共由五人操作,再加上一个人背鼓,以便在行进中演奏,人们就习惯地把这六个人叫做“六合班”。2006年,华容夹叶点子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华容番邦鼓
华容番邦鼓,“字谱”中的字只有两个,即“咚”和“蒋”。“咚”的是鼓与马锣“闷击”(闷击时以中指、食指、小指按住背面锣心敲击发声),“蒋”是鼓与马锣“亮击”(中指、食指、小指收缩离开背面锣心,打开放音)。其传统曲目主要为“三杉”、“九记”十二个故事,艺人称之为“正本”。在“正本”演唱之前先演唱“书头”。“书头”较短,等于是演唱前的“开场白”,内容不限。或讲述“番邦鼓”起源,或表达艺人心中感慨,或见景生情,抒发心中感受,或恭禧发财、添福添寿等,然后转入“正本”,演唱故事。“华容番邦鼓”是华容县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华容竹马戏
华容竹马戏,行话称为“跑风子”。竹马戏是由二名生角、一名旦角、一名丑角等三男一女四人联袂表演,由一名老生(套戴竹条扎制的竹马)和一名小生、一名花旦和一名小丑同台用华容土话表演。音乐用本地流行的“打锣腔”,没有管弦乐伴奏,只有打击乐(1鼓、1锣、2付钹)演奏过门。华容竹马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6年12月12日,华容竹马戏被评为第四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保
截至2022年,华容县拥有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1处、4处。
车轱山遗址
车轱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车轱山遗址为一圆满形台地,高出四周平地3—5米。从断面观察,文化层一般深2米左右,最深处可达3米,堆积中有大量红烧土块,遗迹、遗物极为丰富。是一处大的与大溪、屈家岭、石家河三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有直接地层迭压关系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地区诸原始文化的关系,探索南北原始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19年10月7日,车轱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华容县烈士陵园
华容县烈士陵园,位于华容县城区东北郊陡岗山。始建于1961年,占地面积141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水面面积6600平方米。被评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墨山禅寺
墨山禅寺,位于县城东十五千米处。始建于隋朝,唐贞观年间更名为墨山禅寺,占地面积共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现留传有高僧的木鱼石、乌龟石、船头石、荷花石、玄石门、玄石洞,以及屈原和唐朝宰相张锐留下的碑文等千年古迹。
华容县博物馆
华容县博物馆,国家AAA级景区,坐落于烈士陵园内,总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2452平方米,外建广场和流芳园。内设展室10个,六大主题内容。2002年4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评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何长工同志纪念馆
何长工同志纪念馆,建设于2016年4月,位于湖南省华容县章华镇华容大道东路烈士陵园内。纪念馆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展线长555米,总建筑面积3182平方米,陈展面积2660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文献、资料千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何长工生前工作与生活遗物436余件。纪念馆陈列展览由序厅和4个陈列室组成。展出了近200余件(幅)珍贵文物和图片。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桃花山风景区
桃花山风景区,全长22千米,平均宽约10千米,总面积3861公顷。景(区)点有七女峰景区(华一水库)、东山水库、华容道古道、“新石器时代遗址”车轱山遗址和七星墩遗址、“江南银杏王”千年白果树、集成岛江豚自然保护区、32.7千米的长江岸堤等。2003年1月24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
地方特产
华容芥菜
华容芥菜,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岳阳华容芥菜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硫代葡萄甙等微量元素。腌制后色泽淡黄,微酸香脆、味美可口。可做主菜,也可做佐料。
2008年11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芥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黄白菜苔
华容黄白菜苔,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容黄白菜苔是当地农民于上个世纪70年代自行培育的一个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外形似当地白菜苔,但叶泛微黄,生育期比白菜苔早一个多月上市,质地细嫩,手感柔软,味甜爽口,味道鲜美。
2009年9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黄白菜苔”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芦苇笋
华容芦苇笋,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容芦苇笋是阳春三月刚出土的芦苇嫩茎尖。芦苇(又称岗柴、古称蒹葭),三国时期诸葛亮以芦苇作屏障智算华容道;华容芦苇笋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保健防病,天然野生,无污染,不含食品添加剂,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除寒解毒及防癌抗癌等功效;风味独特,具特有的天然香气,开胃促消化;抗衰消疲,使人体内酸碱平衡,缓解疲劳,增强体力抗衰老。`
2009年11月2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芦苇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青豆角
华容青豆角,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容青豆角比较能抗高温、耐湿、豆条壮长均匀,皮薄、肉厚、色泽嫩青,主食部分称豆荚。豆荚成对着生、极个别成单生或一个大荚和一个小荚。荚条约长50—80厘米,每条有10—20粒种子,种子数量越多,荚条越长。荚条为嫩青色。经盐渍后立刻变成金黄色,十分美观,且清香扑鼻。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华容青豆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道皱皮柑
华容道皱皮柑,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容道皱皮柑果扁圆形,形似柿饼,果形指数0.75,大小整齐,单果重量155—195克;果皮橙黄色,密布皱纹,凹凸不平,凸起部分宛如一泣泣玛瑙;囊瓣短肾形,每果11—12瓣,中心柱空,果瓣内橙黄色,柔软多汁;每瓣有籽1粒,2粒者少,极少有3粒。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华容道皱皮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大湖胖头鱼
华容大湖胖头鱼,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华容大湖胖头鱼,活鱼活动能力强,个体身体损伤出血点少于4个,群体不越过5%。体表: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鳃:色鲜红,鳃丝清晰,具固有腥味。眼: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肌肉:坚实,有弹性。:紧缩(雌鱼产卵期除外)。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16.5—19.5%,脂肪含量0.5—2.5%,铁含量6—9mg/kg。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大湖胖头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潘家大辣椒
华容潘家大辣椒,湖南省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容潘家大辣椒该品种具有果大、肉质厚、微辣、产量高、耐高温、生长期长、晚熟等特征;果形有长园筒形、粗牛角形和指形三种;新鲜、清洁、无腐烂、异味、病虫害及机械伤;肉厚:潘家大辣椒果肉厚0.35—0.4厘米,籽少。
2011年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华容潘家大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道鸡蛋
华容道鸡蛋,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容道鸡蛋当地俗称“华容道土鸡蛋”,个形略小,蛋壳稍薄、颜色较浅,有少量污印,无笼养鸡蛋的铁丝锈迹。蛋黄较大,约占全蛋比例的32%;色泽呈金黄色;蛋白水份少,黏稠度高。煎炒熟后,色泽仍为金黄色(其它鸡蛋显灰白色),香味浓厚。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道鸡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