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滦区

河北省承德市辖区

双滦区,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西郊,距承德市区11.5千米,东南西北分别与双桥区承德县滦平县隆化县交界。全区下辖3个街道、6个镇,行政区域总面积452平方千米,全区常住人口16.37万(2019年)。

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双滦境域为山戎族地。春秋战国时期境域先为东胡族地,后列入燕国版图,隶属渔阳郡
秦汉时期,秦初为东胡地后并入匈奴;汉为匈奴左地,武帝时为塞地,后入乌桓。
魏晋时,为鲜卑地。北魏为安州广阳郡广兴县地,后并入库莫奚。
隋时为奚族地,唐为契丹地。
宋代辽金时期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军兴化县、宜兴县地。
元为上都路兴安县、宜兴县地。明朝时期隶属北平都司,为兴州卫地。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帝将兴州“五卫”也迁入长城以内,此后境内即为蒙古人牧场。
清雍正元年(1723年),于热河上营设热河直隶厅,境域属热河厅管辖。雍正十一年(1733年),热河复设承德州,其治所开始曾设在喀喇河屯。清乾隆七年(1742年),撤承德州,境域设喀喇河屯厅,隶属热河直隶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撤热河直隶厅改承德府;喀喇河屯厅改为滦平县,隶属承德府。
民国元年(1912年),境域隶属滦平县。民国四年(1915年)5月,热河设特别行政区,滦平县辖于热河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热河特别行政区改为热河省,境域辖于热河省滦平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5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滦平县后,境域隶属于伪滦平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建立人民政权。10月,中共冀察区十二地委热西分委决定分设东、西滦平县,该区境域基本归为东滦平县。双塔山地区设滦平县第一区;滦河地区设滦平县二区;大庙地区设滦平县第三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境域原滦平县第一、第三区改设中共承德市第七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中共承德市地方组织战略转移,境域为国民政府滦平县辖。1948年11月,承德市第二次解放,滦平县、承德市分别在境域设区政府。
1949年10月~1955年5月,境域分设滦平县第二区、承德市第七区(1949年8月改为第六区,1951年1月改为第五区,1955年5月又改为双塔山区)。
1955年6月~1957年4月,境域开始撤区建乡工作。1955年6月滦平县在境内设滦河乡政府,中共滦平县二区委员会改为第二区工作委员会。
1956年4月,撤销第二区,设滦平县滦河办事处。
1957年4月,撤销双塔山区。
1958年9月,滦平县滦河乡划归承德市
1958年9月~1965年,境域开始建立人民公社。
1958年9月,成立双塔山红旗人民公社、滦河先锋人民公社。同年10月,滦河先锋人民公社并入双塔山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3月,双塔山红旗人民公社改称双塔山人民公社。
1960年3月,承德专区、市合并。境域设有滦河、双塔山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承德专区、市分设。境域复设双塔山区。
1966年~1976年10月,“文革”时期,境内双塔山区及人民公社由承德市革命委员会领导。
1968年12月,双塔山区建制撤销,其所辖人民公社由承德市革委会直接领导。
1973年12月,设承德市双滦办事处。
1980年6月25日,承德市双滦办事处改设为双滦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7年,滦平县陈栅子乡划归承德市双滦区管辖。
2009年7月,西地满族乡由滦平县划归双滦区管辖。
2015年12月,设立秀水街道。
2018年6月,西地满族乡撤乡设镇。
2021年3月,陈栅子乡撤乡设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3月,双滦区下辖3个街道、6个镇,共计31个社区、63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滦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西郊,距首都北京180千米,距天津320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17°37′—117°54′,北纬40°48′—41°12′。东至广仁岭与双桥区承德县为邻,南部与承德县为邻,西部与滦平县接壤,北与隆化县交界,行政区域总面积4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双滦区属于燕山山脉石质山区,地势南低北高,南北狭长,区内海拔340~1371米。双塔山区方圆32平方千米,属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1320米,山岗上石柱、残峰、石墙、巨石形态各异, “顶平、身陡、麓缓”的丹霞地貌特征最明显,境内较大的河流为滦河和牦牛河。
气候特征
双滦区地处暖温带阔叶林向温带草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和中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9℃,平均降水量545.3毫米,无霜期168天。总的气候特点是:由于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和副热带太平洋气团影响,加之地形作用,立体性强,局部气候差异大,冬季冷而干燥,季风环流显著,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秋多干旱,雨季常有冰雹等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双滦区水资源总量为0.53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0.267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458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1880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双滦区国土总面积43255公顷,林业用地总面积29891.68公顷,林保规划内林地面积26289.18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2543.9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4716.29公顷,宜林荒山面积8475.87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5413.34公顷,天然林保护工程面积为6715.13公顷。
矿产资源
双滦区是承德市矿产资源大区之一,已初步成为钒钛磁铁矿基地,截至2011年底,已知矿种14种,具有一定储量的矿种9种,其中黑色金属矿产3种,包括铁、钒、钛,贵重金属矿产1种(金),能源矿产1种(地热),水气矿产1种(矿泉水),非金属矿产8种(黑曜岩、白云岩、长石、石英等)。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双滦区境内野生植物主要有禾本科、豆科、沙草科、百合科、蓼科等。主要山丘植物有山枣、野蔷薇、山杏及荆条、横条、平榛、毛榛、野山楂等植物。用材树种有松、柳、杨、桦、桑、榆、槐、椿等;果品树种有杏、梨、苹果、山楂、桃、樱桃、大枣、葡萄等;菌类:肉蘑、松蘑、柳蘑、榛蘑、草蘑、马勃、木耳、地衣等。蕨类:蕨菜、野鸡膀子等。中草药植物有:椴树花、黄芩、青蒿、苦参、远志、酸枣仁、侧柏叶、玫瑰花、枸杞子、吐丝子、桔梗、大玉竹、小玉竹、柴胡、百合、苍术、升麻、防风、车前子、蒲公英、茵陈、野艾、山楂、大黄、桃仁、苦杏仁、紫苏叶、荆芥、蒺藜、紫花地丁、赤芍、扁蓄。
动物资源
双滦区境内有野生动物800多种,分为6类: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野生动物主要有:猴子、松鼠、狍子、獾子、野兔、黄鼬、刺猬;野生禽类主要有:沙鸡、猫头鹰、山鸡、喜鹊、乌鸦、啄木鸟、燕子、野鸭、野鸽子等;野生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鲶鱼;野生两栖动物主要有:蟾蜍、青蛙;野生爬行类主要有:赤练蛇、黄脊游蛇、黑眉锦蛇、玉斑锦蛇、壁虎、山地麻蜥;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主要有:蜈蚣、蜘蛛、蝎子、毛虾、马莲虫、蚯蚓、水蛭;昆虫类主要有:稻蝗、土蝗、蟋蟀、蝼蛄、臭蝽、蚜虫、飞虱等。
人口民族
根据承德市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双滦区常住总人口16.37万,人口密度为362.2人/平方千米。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双滦区常住人口为187361人,共有家庭户68423户,集体户2224户,家庭户人口为179534人,集体户人口为782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3811人,占50.07%;女性人口为93550人,占49.9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0.28。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54620人,占82.53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2741人,占17.47%。全区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98969人。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8287人,流动人口为60682人。
双滦区按民族分布情况划分共有26个民族村:滦河镇6个,西地镇(原西地满族乡)10个,陈栅子镇10个。在这26个民族村里只有滦河镇的酒店村是回族村,其余25个民族村均为满族村。
经济
综述
2021年,双滦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2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居承德市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居承德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2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居承德市第二;进出口总额完成6.3亿元,同比增长48.8%,增速居承德市第一;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2%。
第一产业
2018年,双滦区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0357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22069万元,增长3.8%。全区粮食总产量16814吨,下降7.6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85.39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39公顷。粮食平均每公顷单产5532公斤,其中玉米平均每公顷单产5820公斤。全区林业产值1843万元,下降37.8%。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73公顷,年末果园面积3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0001公顷,零星植树20万株,苗木产量320万株,育苗面积13公顷,商品材木材产量1451立方米。全区牧业产值8208万元,增长24.9%。大牲畜年末存栏12百头,牛存栏11百头,猪年末存栏318.86百头,肉类总产量2627.05吨。农业产业化单位9家,其中龙头企业8家,无公害蔬菜基地1个。
第二产业
钢铁工业是双滦区的支柱产业。截至2005年,双滦区共有民营采矿企业27家,年产铁矿石400万吨;民营选矿企业27家,年产铁精粉能力150万吨;承德钢铁公司销售收入82.39亿元,实现利税6.21亿元。
2018年,双滦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个,完成总产值361.6亿元,同比上升4.6%。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产值31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34%,利润盈利2.9亿元。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2.6%,建筑业资质以内企业13家,完成产值18.8亿元,同比下降20.6%。
第三产业
2018年,双滦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8亿元,增长 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亿元,增长10.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全年实现零售额9.7亿元,同比增长7.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4702.4万元,增长58.8%;烟酒类980.9万元,增长14.8%;服装、鞋帽、针织品类192.9万元,增长139.9%;日用品类1962.7万元,增长44.3%;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4701.0万元,增长41.8%;文化办公用品类16.8万元,下降22.2%;石油及制品类983.2万元,增长10.1%;汽车类82424.5万元,增长6.1%。全年邮政业务总量923万元,同比增长9.8%。全年旅游收入33.5亿元,接待游客315.8万人次。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双滦区有学校3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2所,小学29所(完全小学14所,教学点15个),在校生20784人,其中小学14001人,初中4215人,高中2568人,职教中心1155人;校外教育机构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有各类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4990人。全区共有教职工1409人,其中专任教师1277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323人次。
文化事业
双滦区先后建成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科学发展主题公园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在全区6个乡镇全部建成标准综合文化站,63个行政村全部建起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广场,“美丽乡村”全部建起了村史馆,24个社区全部建起活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的综合活动中心,全区人均拥有公益性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达到2.45平方米。
截至2018年末,双滦区有文化站9个,文化馆1个,剧场、影剧院3个,体育场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0千册。各类文化经营户达到45家,农家书屋63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双滦区有14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561张,卫生技术人员1399人,其中职业医师571人。
交通运输
双滦区作为冀东北连接京津冀辽蒙的区域性节点,京承高速公路承唐高速公路承赤高速公路承张高速公路京沈高铁穿区而过,是承德市“两环十射”交通网的重要枢纽。
风景名胜
元宝山滑雪场
元宝山雪场占地达1600亩,拥有三条1700米的高级道、一条350米的中级道、一条150米的初级道以及一条100米的雪圈道。同时,雪场内还设有娱雪区、雪具房(占地2000㎡)、游泳池、垂钓池、客房等。
双塔山森林公园
双塔山——承德市十大胜景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承德市双滦区,东距承德市中心15千米。双塔山史称“双塔子”、“双头山”。双塔山是两块南北排列、上粗下细的巨石山峰屹立在山峦之上。南峰高约30米,北峰高约40米。山峰之巅各有一座古塔,因而称之为“双塔山”。
荣誉称号
2014年8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14年11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11月,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98。
2020年4月14日,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2020年4月19日,入选河北省2019年度体育工作最佳县(市、区)。
2020年5月,被河北省体育局评为“河北省2019-2020雪季冰雪运动示范县(市、区)”。
2020年12月,被评为2020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河北)。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