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湖南省永州市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中部,北接永州市零陵区,东北接祁阳市,东南靠宁远县,西南连道县,西侧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面积1751.3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双牌县总人口15.18万人。截至2024年1月,双牌县辖6个镇、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泷泊镇迎宾路3号。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末期,境属三苗或三苗国地。后来三苗西徙,舜封
象于有鼻,有鼻即
有庳,地在今江村一带。
汉,初属
长沙国。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属零陵郡之泉陵侯国(东汉改泉陵县)、营浦县、春陵侯国(元帝初元四年,即前45年,并入冷道县)。
三国,始属蜀,后归吴。孙皓宝鼎元年(266年),析零陵郡置营阳郡。属零陵郡泉陵和营阳郡营浦、春阳(析冷道县置)三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省营阳郡入零陵郡,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复置营阳郡,并改春阳为春陵。
南朝,梁天监十四年(515年),改营阳郡为永阳郡。属零陵郡泉陵,永阳郡营浦、春陵三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为零陵县,废永阳郡及营浦县置永阳县,省春陵县入营道县,改零陵郡为永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复称零陵郡。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割据建梁国,析营道置梁兴县。隋末,属零陵郡零陵、永阳、梁兴三县。
唐,零陵郡分置为永州零陵郡和道州江华郡。武德四年(621年),改永阳为营道,梁兴为唐兴。天宝元年(742年),又改营道为宏道,唐兴为延唐。属永州零陵郡零陵县和道州江华郡宏道县,延唐县。
五代,先属马殷楚国,后属周行逢割据地。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改延唐为延熹县。
宋建隆三年(962年),复宏道为营道县。乾德三年(965年),改延熹为宁远县。属永州零陵郡零陵县和道州江华郡营道县、宁远县。
元,永、道二州改为永州路、道州路,仍属零陵、营道、宁远三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洪武九年(1377年),降道州府为州,以营道县省入,辖宁远县,隶属永州府。属永州府零陵县和道州。
清,属永州府零陵县、道州、宁远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道州为县。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属衡阳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属第七行政督察区零陵、道县、宁远三县。
1949年10月~1962年11月,先后属永州专区、零陵专区、湘南行政区、衡阳专区零陵,道县、宁远三县。
1962年12月,恢复零陵专区,属零陵专区的零陵、道县、宁远三县。
1963年5月,零陵专区设立湖南省阳明山国营林场管理局,为省属地管事业单位,辖域分别属于专署下辖的零陵、道县、宁远三县的11个国营林场。
1964年5月,在阳明山国营林场管理局的基础上建立潇水林区管理局,隶属零陵专区。
1969年12月,设立双牌县,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隶属零陵地区。
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设立永州市,双牌县属永州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4年1月,建立双牌水库林场。
1965年1月,析零陵县的双牌、尚仁里、盘家洞、何家洞、何仙观、蔡里口、茶林寺、麻江8个人民公社,国营大庙头林场。道县的江村、上梧江、林家、塘底4个人民公社,国营打鼓坪、月岩、桥头林场。宁远县的国营阳明山、白云山、荒塘林场。专署直属的国营五星岭、双牌水库林场设立潇水林区管理局。
1973年1月12日,零陵地区双牌水库渔场成立,隶属零陵地区。
1978年2月,双牌水库渔场下放给双牌县管理。何仙观公社、国营大庙头林场划归零陵县,国营桥头、月岩林场划归道县,荒塘、白云山林场划归宁远县;零陵县五里牌公社,道县理家坪公社和车头公社的双丰大队划入双牌县。
1986年,芝山区的平福头乡划入双牌县。
1992年8月,建立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
1993年,撤销五里牌乡,建立五里牌镇
1995年9月,蔡里口乡并入何家洞乡,林江乡并入上梧江瑶族乡,城关镇易名泷泊镇。
2012年,五星岭林场代管的11个村成立五星岭乡;打鼓坪林场代管的7个村成立打鼓坪乡。
2013年9月,撤销茶林乡,建立茶林镇。
2014年8月,撤销何家洞乡、麻江乡,建立何家洞镇、麻江镇。
2015年10月,永江乡、尚仁里乡、平福头,五里牌镇的佑里、佑上、人民洞3个村,并入泷泊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1月,双牌县辖6个镇、5个乡:
泷泊镇、
江村镇、
五里牌镇、
茶林镇、
何家洞镇、
麻江镇、
塘底乡、
上梧江瑶族乡、
理家坪乡、
五星岭乡、
打鼓坪乡。县人民政府驻泷泊镇迎宾路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牌县位于
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中部,地处北纬25°36′~26°10′,东经111°24′~111°59′之间。北接永州市
零陵区,东北接
祁阳市,东南靠
宁远县,西南连
道县,西侧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州县,东西最大横距6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9千米,总面积1751.36平方千米。
地质
双牌县区域构造属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北缘,境内出露地层仅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泥盆系和新生界第四系,其中奥陶系出露面积最广。
地形地貌
双牌县地貌基本轮廓由五大高低相当的准平面构成,呈现东西高,南北低、中部群山连绵的马鞍形。大体呈“九山半水半分田”之格局。
气候
双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县内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足,积温多,气温高。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山地小气候丰富多样。受境内地貌因素影响,气候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7.7度,年际变动在16.9~18.8℃。1月最冷,平均最低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5.8℃,7月最热,平均最高气温33.6℃。极端最高气温40.0℃。年平均降雨量为1382.4毫米,山区尤其以阳明山为降雨中心,年降雨量多于1600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在981.5~2001.3毫米变动。降水集中在4~9月,其中又以4~6月雨量更集中。
水文
双牌县境河流均属湘江支流潇水水系。河长5千米,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共55条,总长752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0.43千米。其中,潇水干流1条,一级支流17条,二级支流32条,三级支流5条。均属于山区雨源型河流,呈不规则叶脉状分布。主要河流有潇水、牟江、溧江、永江、单江、横江、林江、麻江、桴江河等。大型水库有双牌水库、单江水库。
土壤
双牌县内成土母质有七大类型,砂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石灰岩风化物、紫色砂岩风化物、第四纪红壤、近代河流冲击物。土壤有8个土类,14个亚类,43个土属,131个土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1月,双牌县土地总面积1751.36平方千米。其中林业用地151161.7公顷,占86.31%;农业用地11813.67公顷(水田6340.00公顷,旱土906.67公顷,田埂地埂4567.00公顷),占6.75%;工矿、居住、交通用地5078.03公顷,占2.90%;水域4857.00公顷,占2.77%;难利用地2225.33公顷,占1.27%。2024年,县内农业人口138672人,人均林地1.09公顷(16.35亩),耕地0.0514公顷(0.77亩)。
水资源
双牌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7.22万千瓦。其中潇水16.86万千瓦,占61.92%。各条支流10.37万千瓦,占38.08%。实际可供开发量为19.80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2.74%,其中潇水干流13.64万千瓦,占68.88%。支流6.16万千瓦,占31.12%。2024年,县内已开发水能资源14.01万千瓦,占实际可供开发量的70.75%。其中潇水干流12.24万千瓦,支流1.77万千瓦,分别占干、支流可供开发量的89.73%和28.72%。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双牌县内野生植物共有215科765属1883种,分别约占湖南省植物科的88.11%,属的63.75%,种的47.02%。蕨类植物40科85属92种;裸子植物8科25属59种;被子植物167科655属1732种。其中木本植物87科263属625种。主要的科属有:杉科5属7种,松科7属19种,柏科6属17种,樟科8属42种,壳斗科6属38种,山茶科8属35种,木兰科5属14种,金缕梅科7属12种,蔷薇科20属52种,蝶形花科31属70种,芸香科9属30种,大戟科13属30种,唇形科21属43种,菊科43属86种。野生植物中,有珍稀保护植物70余种。
动物资源
双牌县境内野生动物数量日趋减少,有些种类已经绝迹。如亚洲象、犀牛、熊、猿、猴、梅花鹿、华南虎等陆栖动物均已绝迹。平原丘陵区亦常见的黄鼬(黄鼠狼)、豹猫、水獭、刺猬、豪猪、狗獾(貉)、鹰、麻雀、斑鸠等已罕见。珍稀动物水鹿、毛冠鹿、苏门羚、麝、锦鸡、白鹇等,仅栖息阳明山一隅,数量也已经很少。2024年县内尚存水生动物7目15科57属91种,且保存着蛙鱼、白鳝、竹鱼、平胸龟、鳖、石蛙等名贵种类。哺乳动物有野猪、野牛、獐、麂、野兔、野羊、野猫、黄鼬、芦鼠、竹鼠、穿山甲等3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1种、二级保护的12种、三级保护的13种、其他类11种。益鸟类有喜鹊、乌鸦、锦鸡、斑鸠、麻雀等59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19种、三级保护的16种。蛇类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乌梢蛇等14种,大多数属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
双牌县地处南岭山脉,以有色、稀有金属为主的成矿带内,据初步勘察,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锰、钨、锡、铅、锌、铜、钼、银9种,矿(化)点16个。其中,除茶林铅梓矿和田子头钨锡矿已发现工业矿体,可小型开采外,其他矿(化)点尚属踏勘性质。
茶林铅梓矿位于茶林乡田子头、熊博岩一带,分布于阳明山花岗岩体西端外接触带上奥陶统地层中,已发现工业矿体两个。Ⅰ矿体长21.8米,平均厚1.43米;Ⅱ矿体长37米,平均厚1.4米。主要为铅锌矿石和含铜铅锌矿石,含铅2.6%~17.96%,锌1.72%~13.1%,铜0.17%~0.49%。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偶见萤石和长石。
田子头钨钖矿位于茶林铅锌矿Ⅱ矿体东侧,有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前者产于花岗岩体内,有3个矿化带,长30~150米,厚1~2米。后者产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上奥陶统变质岩中,有5个矿化脉体,长几十米至200余米,厚1米左右。金属矿物主要是锡石,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黑钨厂;脉石矿物有石英、绢(白)云母。
非金属矿有花岗岩、石灰石、高岭土(瓷泥)。花岗岩分布在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上梧江瑶族乡,石灰石分布在泷泊、五里牌、江村、理家坪、尚仁里、平福头、麻江、茶林等乡镇,高岭土分布在麻江乡(长弓岌、早禾源、白泥塘、倒挂金钩、叉路口、韭菜磥、栗柴坳、黄家岭上、谢公塘、井眼边等11处)和何家洞乡(竹塘、西洋坪)等地。各矿点,瓷泥系甚大,仅麻江乡拥有瓷泥含量1000万吨以上。其特点:色泽纯优,黏柔性好,可塑性强。1992年8月,经省陶瓷工业质量监督测试中心化验分析,每处主要元素含量相似,即AI2O3为27.74%,FO2O3为1.69%,开采价值高,开发潜力大。
人口
截至2023年末,双牌县总人口15.18万人,城镇化率50.33%,比去年高0.8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922人,出生率4.89‰,比去年同期上升1.25个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1167人,死亡率6.87‰,比去年同期上升0.6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68‰,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千分点。
经济
综述
2023年,双牌县地区生产总值93.44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6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5.27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36.71亿元,同比增长5.3%。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3.3:38.1:38.6调整为23:37.7:39.3,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升高0.7个百分点。
2023年,双牌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9.7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5.06%。累计入库税收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4.04%,非税收入1.9亿元,同比上升7.68%。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和所得税)2.78亿元,同比增长25.21%,上划中央所得税0.18亿元,同比下降49.27%。全年财政总支出21.69亿元,同比增长6.51%。其中: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6亿元,同比增长6.51%;民生支出3.01亿元,同比增长27.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3亿元,同比增长6.03%;教育支出3.28亿元,同比增长6.7%;农林水事务支出4.86亿元,同比增长7.5%;节能环保支出0.36亿元,同比下降50.3%;住房保障支出1.04亿元,同比增长14.8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6亿元,同比下降17.74%;科学技术支出0.75亿元,同比增长24.4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6亿元,同比增长0.35%,城乡社区支出1.01亿元,同比增长72.85%。
2023年,双牌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55.1%,民间投资增长51.5%;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56.3%,工业技改投资下降4.8%,房地产投资下降0.5%,高新技术投资增长5%。
第一产业
2023年,双牌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0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63亿元。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6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1.7%;林业产值22.98亿元,同比增长8.5%;牧业产值11.65亿元,同比增长-3.7%;渔业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8.6%。
2023年,双牌县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21.9万亩。其中,谷物面积18.83万亩,豆类面积1.13万亩,薯类面积1.95万亩;稻谷面积15.99万亩,其中早稻6.5万亩,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3.47万亩,双季晚稻面积6.0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糖料面积0.04万亩,油料面积4.93万亩,烟叶面积0.06万亩,蔬菜面积9.59万亩。
2023年,双牌县生猪出栏30.43万头,牛出栏3.98万头,羊出栏30.01万只,家禽出栏253.64万羽。年末生猪存栏19.93万头,牛存栏7.63万头,羊存栏20.07万只,家禽存栏195.22万羽。
第二产业
2023年,双牌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工业用电量30856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6.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9.78亿元,同比下降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2亿元,同比下降29.29%。
2023年,双牌县建筑业总产值10.69亿元,同比增长9.02%,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93.3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64%,其中新开工面积41.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3%。全县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7.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72%。
第三产业
2023年,双牌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9亿元,同比下降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9亿元,同比下降2.4%。
2023年,双牌县完成进出口总额9.77亿元,同比增长1.34%。1~12月,实际利用外资20万美元。
2023年,双牌县接待游客489.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1%、73.14%。
截至2023年末,双牌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18亿元,较年初净增16.9亿元,同比增长21.32%。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为74.82亿元,较年初净增9.66亿元,同比增长14.8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6.32亿元,较年初净增12亿元,同比增长22.1%。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9家。
交通运输
综述
双牌县距永州机场仅35千米,距衡昆高速30千米,207国道、洛湛铁路和二(连浩特)广(州)高速横贯双牌县境南北,冷(水滩)道(县)高速贯穿县城,交通便捷。
公路
截至2023年末,双牌县公路通车里程2002.849千米。高速公路27千米,国道52.01千米,省道144.043千米,县道315.16千米,乡道228.636千米,村道1236千米。
政治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双牌县专利授权121件,数量与去年持平。高新技术企业24家,比去年增加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28亿元,增长8.7%。
教育事业
2023年,双牌县共有中小学校26所,其中:中学15所,小学11所;共有教师1733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93人,小学专任教师940人;共有在校学生17779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510人,小学在校学生9269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学生1710人;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3210人,其中民办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1444人。
文化事业
2023年,双牌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79.4千册,群众艺术馆1个,剧场、影剧院1个,乡镇图书室、文化站27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
国家三级图书馆:双牌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双牌县文化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双牌县实有卫生机构164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4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5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78人,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生资格人员比例为34.8%。
体育事业
2023年,双牌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77个,其中体育馆1个,足球、篮球、排球场地158个,游泳池1个,综合房(馆)及专业训练房馆合计2个,室外专项体育场合计132个,其他体育健身场地83个;举办和参与上级全民健身活动15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6.32万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双牌县养老、工伤、失业三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13.55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142人,工伤保险参保17160人,失业保险参保7200人。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8784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899人。1-12月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6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1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8人,募集就业见习岗位564个,高校毕业生就业392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65人,发放各类稳岗就业补贴1781.91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98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2人。
2023年,双牌县城市分散特困供养标准10140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15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标准6528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856人;截至2023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2234户4307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低保户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12户1311人;2023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农村低保44744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1105.4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47元;2023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城市低保对象7773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290.2万元,实际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373元;2023年1-12月,全县共发放特困供养13197人次,发放特困供养金748.76万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1969年12月,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建立双牌县,以境内双牌水库得名。双牌,古名“泷(shang)泊”转音。
文物古迹
岁圆楼古建筑群
岁圆楼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当地首富何贤寿构建,是一处保存上千年的古民居群落。村落为湘南农村古式建筑,并带有徽式民居风格。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该村仍较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建筑、古遗址。岁圆楼为其中清代建筑的代表。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桂古道(双牌段)
湘桂古道(双牌段),属省保古建筑类,主要以泷泊镇观文口村卢公祠为核心,主要文物点分别有钱庄、进士宅第、商铺、布庄、私塾、古桥、古井、古石板路、弓背卵石路等。2013年,湘桂古道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访尧村古建筑群
访尧村古建筑群,位于双牌县江村镇访尧村一组。古时尧帝南巡曾从此经过,后来舜和象都曾到此寻访尧帝的足迹,所以又叫访尧村。据康熙23年《周氏族谱·旧序》中记载:始建于嘉靖年间,村民全为中国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裔。保留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群落,村庄坐东朝西,数十栋明清建筑呈纵横“井”字形排列,前后左右有序。村中古民居有三排正屋,两条巷道,每条巷道长约300米。2011年1月,访尧村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综述
双牌县旅游资源丰富,县境内十万亩杜鹃花海入选大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阳明山是湘南著名的佛教圣地,素有“明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之盛况。西部紫金山,朝夕阳光照耀山如紫金,因而得名,主要景点有二十万亩竹海、万亩草山、天池、塔山禅茶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等。
主要景点
阳明山景区
阳明山景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东北部,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阳明山山形秀美,大气磅礴,森林覆盖率高达98%,原始次生林分布数万亩,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黄杉、红豆杉群落。景区内夏无酷暑,冬无极寒,年平均气候14.2℃,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含量达38000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岭北生态画卷”“湘粤凉岛”和“天然氧吧”。
桐子坳景区
桐子坳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双牌县东北隅、阳明山脚下的茶林镇桐子坳村境内,总面积4.99平方千米。桐子坳山高谷深,拥有古银杏群落、原始次森林、高山瀑布等奇观胜景,南方红豆杉、古银杏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0多种。建成了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景区道路、景观桥梁、休闲游道、观景平台、视频监控等各项设施。成为一个集休闲观光、生态吸氧、户外锻炼、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景区。
花千谷·月湖景区
地方特产
双牌虎爪姜
双牌虎爪姜,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牌虎爪姜大多种植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林地里,姜农们以“刀耕火种”和“林姜轮作”的原始方式种植,种出的姜绿色富硒、形似虎爪、圆润饱满、无渣多汁。2021年4月,“双牌虎爪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双牌县入选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2020年10月,双牌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0年11月,双牌县入选2020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
2021年1月,双牌县入选湖南省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
2021年8月,双牌县入选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1年12月,双牌县入选第三批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023年9月,双牌县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