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的院士。
产生经过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
非营利性的国际
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
科学研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TWAS院士)是从
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
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TWAS院士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外籍院士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候选人应是所在国家的院士(若该国家设立
院士制度),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院士(含台湾地区)
当选信息
2010年
2010年10月19日,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
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第二十一届院士大会在印度海得拉巴市举行,来自全世界4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TWAS院士、获奖科学家、特邀代表400多人出席了大会。在本次TWAS大会上,共增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8名,其中包括18名中国大陆及香港、
台湾地区学者。
以下为当选的中国学者名单:
万立骏,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海岩,男,博士,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晓静,女,博士,
兰州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崔向群,女,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卫健,女,博士,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庄文颖,女,博士,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进东,男,博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新,女,博士,中国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唐叔贤,男,博士,
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嘉安,男,博士,
香港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伍焜玉,男,博士,中国台湾“国家卫生院”院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
贺曾朴,男,博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所所长,
特聘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
姚孟肇,男,博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
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
曾志朗,男,博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特聘研究员。
朱敬一,男,博士,中国台湾
“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2013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4届院士大会于2013年10月1日至3日在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经与中国科学院确认,这12位新当选的中国科学家是: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卢煜明(LO Yuk Ming Dennis);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郑淑珍(CHENG Soo-Chen)(女);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细胞与
个体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道时(HSIEH Tao-Shih);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
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绍臣(LIU Shaw Chen);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
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世昌(LEE Shih-Chang)
本届大会上,有五位大陆学者分别荣获TWAS各科学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教授获得TWAS 2014年度最高讲演奖。中国科学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朱永官荣获2013 TWAS
农业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国良研究员获2013 TWAS生物科学奖,
中山大学黎夏教授获得2013 TWAS地学科学奖,中科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张林秀研究员获2013 TWAS Celso Furtado社会科学奖。各奖项将在2014年的TWAS大会上颁发。
迄今,中国大陆共有TWAS院士182名,其中获奖科学家48名。
2014年
2014年10月29日,为期4天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5届院士大会在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闭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科学家、10余个国家的科技部长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代表参加了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5届院士大会。本次会议增选了46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1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颁发了本年度的11个科学奖项,其中3个由中国科学家获得。
11位中国大陆科学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有8位,分别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
韩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高福、
化学研究所的
赵进才、金属研究所的
成会明、自动化研究所的
谭铁牛、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
翟明国、
理论物理研究所的
吴岳良、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张林秀;另外3位分别是来自
厦门大学的
田中群、
焦念志,来自清华大学的
李亚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张福锁获得农业科学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谢毅获得化学奖,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袁亚湘研究员获得
数学奖。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科学家当选为院士,其中包括193名中国科学家。
2015年
2015年11月21日,为期4天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6届院士大会在
奥地利首都
维也纳闭幕。本次会议增选了44名TWAS院士,其中12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
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科学家当选为TWAS院士,其中包括205名中国科学家。
2016年
2016年11月15日,在
卢旺达首都
基加利举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7届院士大会上,来自17个国家的40位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0人为中国大陆科学家。此外,大会还宣布了本年度的9个科学奖项,这其中的两个奖项由中国科学家获得。
本次大会新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10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曹晓风(女)
迄今,中国大陆共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15名,其中获奖科学家58名。
2018年
2018年11月27日,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8届院士大会在
意大利开幕。大会
主办方当天宣布,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名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4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另外,4名大陆科学家获得2019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
14名当选院士:
获奖的大陆科学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旨在奖励在发展中国家工作和生活至少10年的不同学科领域科学家。最新公布的2019年获奖者名单中,获奖的大陆科学家分别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
唐智勇,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
曹军骥,南开大学的
唐梓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
陈仙辉。
2020年
2020年12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在
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37位科学家入围,其中有7位来自中国大陆。
这7位院士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
朱永官、
陈军、
郭烈锦、
朱美芳、
赵国春、
蔡荣根。
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
杨彤。
2021年
2021年11月3日,TWAS官网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此次共有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58位科学家当选,其中6位来自中国大陆,1位来自中国
台湾地区。
当选名单:
陈子江,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副校长;
王小云,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杨振宁讲座”教授;
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所长;
郭沛恩,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于贵瑞,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
生态学与
地理学交叉研究。
2022年
2022年11月21日,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16届学术大会暨第30届院士大会上,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此次共有50位科学家入围,其中来自中国的有10位。
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李劲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翠红,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朴世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张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郭子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段文晖,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洪明奇,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医药大学校长。
2023年
迟力峰,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
何祖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