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镇,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地处文山市东南部,东邻开化街道,南邻马关县大栗树乡,西接平坝镇,北接开化街道,镇人民政府距文山市区1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72.2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古木镇户籍人口为28492人。
建置沿革
明朝时期,古木镇境域为教化三部长官司之一部。
清朝时期,为逢春里。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划属安平厅。
民国二年(1913年),属马关县北区。
民国十二年(1933年),设逢春镇、纸厂乡,属第五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区,并为长春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为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所辖,设古木区。
1950年4月,归回马关县,为第二区。
1958年9月,划入文山县设古木公社,其中文山坝的大沟绞、迷洒2乡划归红旗公社。
1963年,划小公社,设古木区。
1966年,又改公社。
1984年,设区。
1987年12月,改古木乡。
1999年,乡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古木镇辖古木、纸厂、布都、莲花塘、牛棚、阿车、阿富、洒卡、洗古塘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44个村民小组。有64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古木镇辖9个行政村:古木村、纸厂村、布都村、莲花塘村、牛棚村、阿车村、阿富村、洒卡村、洗古塘村;镇人民政府驻古木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木镇地处文山市东南部,东邻
开化街道,南邻马关县
大栗树乡,西接
平坝镇,北接
开化街道,镇人民政府距文山市区1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72.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古木镇地处云贵高原滇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山区、半山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八哥山等,境内最高峰大黑山,海拔1590米;最低点窑塘山,海拔1250米。
气候
古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大部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偶有高热和冷凉天气。多年平均气温17.2℃,1月平均气温9.9℃,极端最低气温-3℃(1975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2.8℃,极端最高气温32.2℃(1994年4月)。最低月均气温6.2℃(1968年2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8℃,最大日较差21.7℃(1968年12月28日)。生长期年平均356天,无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长达360天,最短为26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18小时,年总辐射121.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85.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2.1天,最多达169天(1964年),最少为145天(196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74.2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24.3毫米(198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古木镇境内主要河流为布都河,从者安至里布嘎入盘龙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境内布都、马榔,长10千米,流域面积90.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古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雷击、冰雹等,旱灾、洪涝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8月—2011年5月,综合气象干旱达百年一遇,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1.9万亩,粮食减产528吨;造成1万人、1.5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385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古木镇有耕地面积2.4万亩;林地面积630亩,造林630亩,经济林630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古木镇辖区总人口265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57人,城镇化率10%。另有流动人口485人。总人口中,男性14286人,占53.7%;女性12287人,占46.3%;14岁以下2594人,占9.76%;15—64岁21120人,占79.48%;65岁以2859人,占10.7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7094人,占64.3%,有苗、彝、壮等6个少数民族,共9570人,占35.7%。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苗、彝、壮3个民族,其中苗族588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1.45%;彝族2274人,占23.76%;壮族1039人,占10.86%。
截至2017年末,古木镇常住人口26998人。
截至2019年末,古木镇户籍人口为2849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古木镇财政总收入797.3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6.58万元,比上年增长2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1.13万元,增值税49.26万元,企业所得税15.17万元,个人所得税0.0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3%、54.36%17.25%、20.15%,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是1978年的120倍,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4%,实现税收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7元。
2019年,古木镇有工业企业12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1年,古木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70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1.5%。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生产粮食10507吨,其中玉米6238吨,水稻1884吨,小麦147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将、甘蔗、三七、辣椒、生姜、烤烟等,花生种植面积4200亩,产量45吨;油菜种植面积3500亩,产量345吨;甘蔗种植面积220亩,产量340吨;三七种植面积465亩,产量8吨;辣椒种植面积6680亩,产量78吨;生姜种植面积3000亩,产量630吨;烤烟种植面积2040亩,产量20吨;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0.1万吨,主要品种有京白菜、白菜、青菜、南瓜、洋花菜、莴笋、青菜等,其中京白菜0.03万吨,白菜0.03万吨,青菜0.01万吨。
2011年,古木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猪饲养量3.7万头,年末存栏2.2万头;牛饲养量7000头,年末存栏4710头;羊饲养量800只,年末存栏447只;家禽饲养量6万羽,上市家禽3.2万羽,生产肉类3108吨,其中猪肉2822吨,牛肉94吨,羊肉14吨;禽蛋10吨;畜牧业总产值4137万元,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1万株,林木覆盖率52%。2011年,名优特农产品有三七、香脆李。
商贸
2011年末,古木镇有商业网点4个,职工24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8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56万元,比上年增长9.6%。
金融
2011年末,古木镇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人均储蓄30100元;各项贷款余额5325万元,比上年增长28%。
邮政电信业
2011年末,古木镇邮政业务收入3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古木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91人,专任教师13人;小学2所,在校生173人,专任教师13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99人,专任教师7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1787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528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3%、1.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0%,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古木镇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各类科技人才0.1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00人,经营管理人才150人,技能人才150人,农村实用人才600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古木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5个,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1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146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46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古木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5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122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3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1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人、执业(助理)医师0.2人、注册护士0.7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万人次,住院手术95台次,出院病人1.11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9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2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4万人,参合率91.66%;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6.4‰、10.6‰、6.2‰。
社会保障
2011年,古木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6户,人数195人,支出45.63万元,比上年增长9.1%;城市医疗救助4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5人次,共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2.5%;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5人次,支出0.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61户,人数1581人,支出14.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5人,支出4.37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医疗救助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16人次,共支出30.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临时救济139人次,支出8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古木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903人,紧急转移安置9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600亩,倒塌房屋56间,直接经济损失1150万元,救灾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3.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0人,支出158万元,比上年增长8.5%。社会福利费11.4万元,比上年增长8.5%。新增就业人员70人,有1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2%。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90人,比上年末增加85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5人,比上年末增加55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2人,比上年末增加51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5人,比上年末增加2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古木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10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26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0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2万件,征订报纸1万份、期刊0.1万册。2011年末,邮电所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门,固定电话用户320户,比上年增加14户;移动电话用户3226户,比上年增加200户;光缆线路总长达212千米,主干电缆达55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0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200个,宽带接入用户200户,比上年增加35户。
2011年末,古木镇镇区铺设干线水管13千米,生活用水8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25.8%。
2011年末,古木镇有城区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4台,总容量1.1万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8条,总长度100千米,用电负荷4万千瓦时,年售电量累计完成6859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5%,供电可靠率99.66%。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古木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客运总量7.3万人次。有县乡(镇)级公路10条,总长100千米。建有客运站,日均发送30辆客车,日客运量200人次,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5千米;道路铺裝面积2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古木镇因辖区周围古树而得名;另说古木为彝语,意为有竹的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