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青,男,1958年4月5日生于云南昆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家、原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知名策展人、艺术活动家、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及亚洲青年艺术现场艺术总监。曾在北京等地举办个展,画作有《画个鸟!》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8年4月5日,叶永青出生于
昆明;1976年,叶永青高中毕业。在毕业后的两年里,曾做建筑工等。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并和罗中立及张晓刚成为同学;1982年,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984年,叶永青与同为川美教师的甫立亚结婚。在甫立亚的支持下,叶永青进行走四川阿坝、闯云南版纳及登雪域西藏等一系列活动,并创作大量优秀的画作;1984年至1988年,四川画派和中国国内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逐渐黯淡。受此影响,叶永青与朋友共同发起和组织“西南艺术群体”和“新具象幻灯资料展”,并在昆明、四川、上海、北京的图书馆、美术馆及大学中展出和讨论。之后,叶永青的创作先后经历了“综合媒材”时期、“大招贴”时期和“涂鸦”时期。1985年前后,叶永青完成了一系列类似诗稿的铅笔素描,这些作品具备文学性,比如《战马和花香》《一个陷入沉思的人和他的影子》《牛和牧童》《黄昏吟唱》等;1986年,参加新具象巡回展;1987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1989年,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及第七届全国美展,同年在法国驻华大使馆举办个展。
青年经历
1990年代,叶永青从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身份跨界到艺术评论和媒体出版行业,并与王林、张晓刚及王毅在《艺术广角》和《江苏画刊》等学术媒体中讨论“89后艺术”;1990年,在美国西雅图双鹤轩画廊举办个展;1991年,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1992年,获“’92中国油画艺术展”优秀奖及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优秀奖;1993年,参加“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后89中国新艺术展》”;1994年,参加中国艺评家年度提名展;1997年,叶永青回到云南。同年,成为“全职艺术家”;1998年,开办上河会馆。同年,《亚洲艺术新闻》将叶永青列为20年来20位最具活力的中国前卫艺术家之一;1999年,叶永青在频繁与人交往的同时,共举办七八个艺术展览。同年底,叶永青通过观赏美国照相写实主义大师克罗斯(Huck Close)的回顾展,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
中年经历
2000年,叶永青的《环保日》入选20世纪中国油画展。同年,叶永青在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时间的穿行者叶永青黄桷坪二十年”回顾展,并展出作品近200张。这些作品除代表作外,还包括创作手稿、文献、书信和早期创作的装置作品。同年,叶永青在昆明创办创库;2001年,叶永青创作布面油画《鸟》;2005年,被评为时尚先生候选人。同年,携家人搬至北京,并先后与陆蓉之、希克及金善姬共同策划2006年首届上海MoCA文献展“入境:中国美学”;2007年,担任第三届贵阳双年展策展人及英国三角艺术基金的组织者,在世界各地穿梭,探访艺术工作者。
2010年,油画《鸟》在瀚海秋季拍卖会上以25万元成交;2011年7月28日,“叶永青:断裂的流动”个展在印尼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开幕,展期3个月;2012年,荣获“2012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2018年4月12日,叶永青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个展“1982-1992无中生有的年代”,展出1980至1990年代的8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素描、版画、综合材料、诗稿、信件及报刊等。
老年经历
2019年,叶永青被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指控30年来不断抄袭他的作品。同年3月7日,针对网上反映叶永青抄袭一事,四川美术学院发布声明并调查。3月18日,叶永青在朋友圈否认“抄袭”;2023年8月22日,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被诉侵权画作共122幅,叶永青立即停止涉案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向西尔万支付赔偿金人民币500万元;2025年1月23日,《法治日报》第8版刊发了一则叶永青署名的“道歉声明”,称尊重法院判定,诚恳接受批评、检讨教训,并向西尔万致以诚挚的道歉。”
个人生活
家庭
1984年,叶永青与同为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的甫立亚结婚,在甫立亚的支持下,他进行了走四川阿坝、闯云南版纳及登雪域西藏等活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画作。叶永青夫妻俩经常往返于重庆和北京。甫立亚说叶永青从一个口拙内向和不善言辞的人,变成了一个口若悬河、睿智敏思的人,她感觉好像同时嫁给了两个叶永青。关于家庭,叶永青聊得较少,但一提到便是幸福满溢的模样。他的脸上除了笑容,就是红润的光泽。
父女合作
2016年8月15日,叶永青和女儿叶甫纳参加服装品牌DAZZLE FASHION(地素时尚)2016年大秀,大秀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行,父女俩联手打造的“风花雪月”系列最亮眼,他俩两辈当代艺术家之间的共鸣与割裂,创作出该季DIAMOND DAZZLE奇妙的视觉美感。
社交
1998年,叶永青发现一栋古老的房子,然后把它办成上河会馆,并在开业当天吸引全国各地的知名艺术家空降云南,使上河会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聚集地,并成为昆明时髦、艺术及时尚的代名词;1999年,叶永青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陪人吃饭与聊天上,比如结交商人和银行家,并在该年举办了七八个艺术展览。在云南人的眼中,叶永青是云南的旅游形象大使。当上河会馆变成一个时尚的去处后,叶永青把它交给经理人打理。当
唐志冈发现昆明市西坝路101号昆明机模厂有一片旧厂房后,叶永青便把它做成一个非盈利空间。他不仅让画家们租下来作为画室,还让酒吧经营者和餐厅经营者去经营,并取名“
上河创库”,后改名“上河车间”;2002年,创库成为昆明、中国甚至全世界艺术家的交流中心,叶永青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的云南总舵主”。除了在云南社交外,叶永青还经常穿梭在不同的城市间。即使他是美院教师,也常常只上几周的课程,而把其余时间用来办展览和交朋友。
代表作品
个展
2014年
“藏在草间”-叶永青个展 ,艾米李画廊,北京 ;
时间的小偷-预言&碎片 叶永青2010-2014作品展,龙门雅集,上海。
2015年
“大观·北回归线”-叶永青个展,形而上画廊,台北。
2016年
芊子园续篇-叶永青个展 龙门雅集, 上海;
芊子园-叶永青2016特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香港。
2017年
纸遁-来自劳申伯格的礼物 金杜艺术中心,北京。
联展
1993
89后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香港;悉尼现代艺术博物馆,悉尼,澳大利亚;
1999
中国艺术,旧金山LIMN画廊,旧金山,美国。
2008
走向后抽象-当代艺术展, 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3
东盟艺术双年展,南宁;
画作
公共收藏
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美国古根汉博物馆、新奥尔良美术馆、亚太艺术博物馆、德国恩波文化基金会、新加坡斯民艺苑、德国西门子公司、瑞士诺德公司、香港汇丰银行、美国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英国三角艺术基金会、默多克新闻集团、上海浦发银行、湖北美术文献中心、昆明商业银行科技分行、台湾中华文化推广会、随缘艺术基金会、帝门艺术基金会、民生美术馆、泰康空间、龙美术馆。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模仿大师
叶永青受法国现代派艺术大师杜尚的影响,从2000年开始,刻意减少作品内容,他抽取涂鸦作品中的局部和个别符号,从杜尚的认定立场和图式的文人化入手,将杜尚明确的观念和古人对“多少”或“繁简”的理解合二为一,甚至从“有”与“无”的古人思想中去理解杜尚的合理性。结果“鸟”变为“非鸟”,这是一种逻辑颠倒,表面上是一个非常简单又快的东西,实际却使用非常慢且复杂的方式进行创作。
作品特点
《断裂的流动》
叶永青于2011年7月28号在印尼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断裂的流动》包含了叶永青各个时期的作品,这些展品的重要特征是各种风格之间的明显区别。艺术家不但具有如逃避疾病一样回避当代艺术中的主导旋律,而且一如既往地否定着自身的程式化和定型化。
获奖记录
人物影响
投身新潮美术
1986年,叶永青与朋友们发起和组织的“西南艺术群体”使他更直接地投身于“新潮美术”的潮流中。他们彻夜谈论各种宣言和观念,并策划在昆明、上海、重庆和北京的展览。他们在各种报刊上撰写文章,向那些同样激动得面红耳赤的人们解释“新具像”的概念。那是一个冲动且追求文化的年代,虽然当时的文化存在许多的夸张、自以为是和种种谬误,但经历过80年前期文化洗礼的人们及叶永青本人都难忘那些热闹的场面。
重视人与自然
叶永青在第一次“西南艺术群体幻灯资料展”上发表文章《西南群体绘画中的自然意识略述》,该文章标题显示其立脚点,尽管他感受到都市的社会问题和新的现实对新的表现的呼唤,但他仍然使用具有浪漫主义浓厚气息的词汇,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的重要性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个性探索的意义
叶永青曾在北京、重庆、昆明、大理和伦敦、清迈建立工作室,以创作者、策展人、艺术组织者和评论人的身份活跃于艺术界。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以才情和诗意著称的艺术家,也是“85”美术新潮阶段时期“西南艺术群体”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除了具备才情、诗意、极简、忧伤、解构及调侃等特点之外,还包含更多需要被挖掘的层面。叶永青是骑在两匹马上可以自由疆驰的艺术家,属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个案。他个性化的探索之路不仅体现出一个亚洲人对西方现代派接受过程所实现的成功转型,还体现出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之间的共通之处。
人物评价
媒体评价
“洋为中用不是照搬复制,如果把国外不知名艺术家作品直接拿过来据为己有,那这所谓的“著名艺术家”就太不值钱了。”(新京报 评)
“也有一些投机取巧者,利用国人接触西方艺术不多,对西方艺术不太了解的信息差,抄袭西方艺术家的作品,谎称是自己的创作,沽名钓誉。叶永青只是其中之一。”(南方周末 评)
个人评价
“叶永青早期作品的朴素语言和不一般的内容被时代所接受,并被列入当代艺术阵营之中,具有历史的语境。叶永青在中国当代艺术潮流和集体评论话语的误读中失去了自我,从实际上看,是装饰的评论害了他。今天,这样一个集体无意识之中的事件给很多人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们上了一课,他们各自给叶永青写的评论基本都适应于那位比利时画家。然而,因为他的不知名而转移到中国知名艺术家身上。这种经由多方面力量推动的艺术转换,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的若干问题。”(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艺术评论家陈履生 评)
“这个展览(印尼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个展《断裂的流动》)包含了叶永青各个时期的作品。这些展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种风格之间的明显区别。艺术家不但有如逃避疾病一样回避着当代艺术中的主导旋律,而且一如既往地否定着自身的程式化和定型化。”(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策展人巫鸿 评)
人物争议
2019年,叶永青被比利时画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向当地媒体表示,叶永清抄袭他于1980年代创作的作品:“鸟、鸟巢,鸟笼、红十字架、飞机……一切都在那里!除了我的名字,否则看起来根本就是一样的!”和以往单件作品引发的抄袭事件不同,叶永青被指控30年来不断抄袭西尔万的作品。同年3月7日,针对网上反映叶永青个人相关作品涉嫌抄袭一事,叶永青曾任教的四川美术学院发布了相关声明并展开调查。3月18日,叶永青在朋友圈发布一封公开信,他回应西尔万认为他靠“抄袭谋取暴利”这件事不是事实,还表示为了更顺利地处理该事件,其后续事宜将由律师协助处理,并在文末附上律师声明。
2020年10月13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发布公告称将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要求叶永青出庭,“届时如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将依法缺席审理。”
2021年9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显示,西尔万要求叶永青赔偿其5000余万元。该裁定书的“事实与理由”部分说明,叶永青从1990年代初接触到西尔万作品后,便开始持续侵犯西尔万的著作权。
2023年,根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摘要,要求叶永青立即停止涉案侵权行为,并在《环球时报》中缝以外版面发表致歉声明,向西尔万赔礼道歉及消除影响,并于判决生效十日内向西尔万支付赔偿金人民币500万元,若有不服可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同年8月31日,西尔万在社交媒体上证实胜诉消息,“经过4年的等待,我们赢得了在中国的审判。”9月1日,荷兰媒体Nieuwsblad.be发布消息称:西尔万在中国提起抄袭诉讼并胜诉,“我已获得赔偿。”西尔万基金会(Foundation Silvain)公开了相关裁定文书。
2025年1月23日,《法治日报》第8版刊发了一则由叶永青署名的“道歉声明”:“本人叶永青,因与克里斯蒂安·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著作权纠纷,已经收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案号(2024)京民终471号。终审法院维持原判,案号(2019)京73民初1376号,并判决我部分作品侵权。我尊重法院判定,我诚恳地接受批评,检讨教训,并向西尔万先生致以诚挚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