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屏,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专家,现任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研究领域
1.从1986年起,对本院接受VIII因子治疗而感染HIV的4例血友病患者进行长达15的跟踪研究,包括HIV病毒
分离培养,逆转录酶测定,P24测定以及核酸序列分析和亚型测定,CD4、CD8、HIV抗体的变化并进行中药治疗及相关中药基础研究。 2.对中国部分静脉吸毒人群进行了HIV测定,WB及核酸亚型分析,并进行了相关
重叠感染的检测工作。 3.比较P24、HIV-RNA、HIV-DNA的测定在不同感染时期的检出率及其意义。 4.与德国鲁尔大学合作,追踪接受高效逆转录治疗(HAART)后患者CD4、CD8、HIV病毒载量,疗效及免疫重建的情况。 5. HIV与酪氨酸激酶受体RON之间关系的研究 。
学习经历
1991-1994 浙江医科大学病毒学专业 硕士
1995-1996 德国吕贝克大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访问学者
1995-1999 浙江大学病毒学专业 博士
2000-2001 德国鲁尔大学艾滋病中心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3-1988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
1988-1994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4-1999
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99-,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在研课题
1.HIV-1第二受体与免疫重建 主持 国家教育部
2.医务人员艾滋病诊断培训项目 主持
浙江省卫生厅3.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策略研究 主持 浙江省卫生厅
4.CCR5 CXCR4受体漂移在HAART中的研究 主持 浙江省人事厅
5.艾滋病防治欧盟计划 参加 欧盟
6.-DC-Sign 与HIV基因多态性研究 主持 国家基金
7.10.5 攻关 HAART治疗HIV感染者临床研究 分项目 主持
8.SARS 与 RANTS 药物阻断研究 主持 浙江省卫生厅
9.艾滋病吸毒人群防御技术干预研究 2006-2007卫生部
发表文章
1.吴南屏,
王信子等。羊水干扰素检测
浙江大学学报1985;14(3)
2.吴南屏,王信子等。
原发性肝癌中乙肝病毒相关抗体检测 浙江大学学报1987;16(1)
3.吴南屏,王信子等。2-5A抗体制备 中华微生物免疫杂志1987,7(3)
4.吴南屏,王信子等。
免疫细胞参与的干扰素病毒活性在细胞间转移 中国免疫杂志1987,3(2)
5.吴南屏,王信子等。抗M13
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免疫持久性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1987;16(3)
6.吴南屏,王信子等。2-5A抗病毒活性在二种在细胞间转移 浙江大学学报1988;17(3)
7.吴南屏,王信子等。新生儿麻疹疫苗初免年龄的探讨 浙江大学学报1990:19(1)
8.吴南屏,王信子等。婴儿母抗抗体的动态观察 浙江大学学报1990;19(1)
9.吴南屏,王信子等。干扰素治疗
宫颈糜烂73例治疗观察 临床医学杂志;1992:12(1)
10.吴南屏,王信子等。输因子Ⅷ血制品的血友病病人HIV分离结果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1993;12(5)
11.吴南屏,王信子等。抗PLC/PR/5肝癌细胞单抗及其特性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1993;22(5)
12.吴南屏,王信子等。抗M13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免疫持久性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1994:10(4)
13.吴南屏,王信子等。.新生儿麻疹免疫的研究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3)
14.吴南屏,王信子等。2-5A
生物活性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1995;12(12)
15.吴南屏,王信子等。
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因探讨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11(109)
16.吴南屏,王信子等。抗寡腺苷酸PPPA2P5A2P5A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7;13(5)
17.吴南屏,王信子等。65例宫颈刮片疱疹病毒分型及支原体检测初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6)
18.吴南屏,王信子等。PCR检测宫颈糜烂患者疱疹病毒、支原体结果分析中国公共卫生杂志1998;14(1)
19.吴南屏,王信子等。HIV感染特异性抗原检测测定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11(6)
20.吴南屏,王信子等。慢性病毒性肝炎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1999;15(1)
21.吴南屏,王信子等。2-5AS受体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7;13(6)
22.吴南屏,刘克洲,陈智等。139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24、WB.、HIV-RNA、DNA的比较研究 中华微生物免疫学杂志1998;18(5):359-362
23.吴南屏,刘克洲,陈智等。HIV感染特异性抗原的核酸研究 中华传染病学杂志 1998;16(3):168-171.
24.吴南屏,刘克洲等。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者艾滋病病毒基因测定 中华传染病学杂志1998;16(4):207-210.
25.朱彪, 吴南屏,刘克洲等。浙江省吸毒人员HIV、HBV、HCV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1999,15(5):415-416.
26.朱彪, 吴南屏,刘克洲等,聚众和散在静脉吸毒HIV、HBV、HCV感染比较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10(1)39-41.
27.吴南屏等。静脉吸毒者丙型病毒血清的研究 浙江医学2000:22(4)
28.朱彪, 吴南屏,刘克洲等。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血源传播问题的探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2):317-319.
29.朱彪, 吴南屏,刘克洲等。静脉吸毒者
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 2000 (10) 707.
30.朱彪,吴南屏,刘克洲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静脉吸毒者TT病毒感染和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19(2):97-99.
31.朱彪, 吴南屏,刘克洲等。艾滋病疫苗及中西医结合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12)
32.朱彪, 吴南屏,刘克洲等。
不孕不育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测 浙江预防医学 2002.(02)12~13
33.吴南屏,刘克洲等。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 浙江预防医学 2002.(02)61~62
34.李丹,吴南屏.
树突状细胞表面新发现的膜蛋白-DC-SIGN。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2;29(2)96-101
35..邹微,吴南屏 高效
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耐药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2;29(4)195~-197
36.朱彪,吴南屏HIV、HBV、HCV重叠感染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2;29(6)330~-333
37.吴南屏,刘克洲等。
慢性前列腺炎混合感染的研究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03)153~154
38.吴南屏,李丹,Armin Barder等。HIV感染对记忆型和处女型CD4+T细胞上CD95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90-93.
39.吴南屏,李丹,Armin Barder等。HIV重叠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IL-18,IL-10水平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94-96.
40.李丹,吴南屏, Armin Barder等。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
T细胞亚群上第二受体影响的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97-100.
41.朱彪,吴南屏, Armin Barder等。艾滋病相关的
卡波西肉瘤免疫激活状态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101-103..
42.邹微,吴南屏, Armin Barder等。
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后的耐药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104-106..
43.李丹,吴南屏,Amin Barder等性传播HIV-1感染者血清白介素-18的测定其意义 中华传染病学2004,22(2)124~125
44.赵刚, 吴南屏等 杭州市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和观念及干预效果的比较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354
45.吴南屏,许利军等 17县地区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研究,中华管理杂志 2004. 10
46.吴南屏等.浙江省SARS冠状病毒分离与系统进化树分析 中国病毒学2004:19(1)14~18
47.陈亮,吴南屏。HIV基因治疗概况及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31(5)265~-268
48.饶和平,冯磊,吴南屏等;医学生与医务人员艾滋病认识状态及干预效果。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05 21(7)876-877
49.陈亮, 姚航平,吴南屏 静脉吸毒致HIV-1感染者合并HCV 亚型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2 005 21;20~21
50.靳昌忠,吴南屏。HIV-1感染中第二受体与艾滋病进程的关系。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分册 2005;32(5)274~-277
51.陈亮, 吴南屏。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研究的概况及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32(6)159~-162
52.赵刚,吴南屏。艾滋病病毒感染中的CD8+T细胞应答。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32(8)219~-225
53.赵刚, 吴南屏, 李丹等。 HAART治疗后的HIV-1患者CD4+T细胞表面CD44,CD95分子表达水平分析细胞的变化 二军大杂志 2006 第三期
54.绕和平,吴南屏,冯磊等。 血清β2-MG、sfas、IL-16等检测对HIV感染/AIDS病期观察的横断面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1)
55.赵刚 ,吴南屏 HAART 治疗后 HIV感染者CD4细胞表面表达 CD44,CD95分子表达分析
浙江预防医学2007 19 (2) 1
56.绕和平, 吴南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辅助性
T淋巴细胞因子变化及
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 41(1) 42-45
成果奖励
1.与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合作,在国内最早进行了我国人群HIV抗体的调查及HIV的离研究;从输注Ⅷ因子的血友病病人体内和Ⅷ因子内分离到HIV,属国内外首次。成果曾获198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1979年首次在国内分离风疹病毒成功,并进行人群风疹抗体的调查。该成果获1981年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3.2’-5’寡腺苷酸抗病毒活性在细胞间转移及单个核细胞2’-5’ AS受体研究 吴南屏、刘新恒、王信子、姚曼华、陈离伟、陈寅、刘克洲等8人 1995年浙江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4.静脉吸毒者艾滋病病毒基因分型研究1998年浙江省卫生厅医学进步一等奖第一作者
5.静脉吸毒者艾滋病病毒基因分型研究1998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艾滋病病毒与重叠肝炎病毒2003年
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7.艾滋病病毒与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研究200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浙江省SARS病毒感染基础和临床研究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9. 艾滋病感染者感染特征和与免疫状态研究2006年浙江省卫生厅厅科技创新二等奖
10.艾滋病感染者感染特征和与免疫状态研究200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20年11月,获得九三学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