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樾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烈士
吴樾(1878—1905),字孟侠,安徽桐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吴樾家境清贫,八岁丧母,其父外出谋生,靠兄长抚养。自幼读书,喜诵古文,尤好读史,颇具游侠之气。1900年,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民族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吴樾悲愤交加,毅然北上,寻求救国救民之道。1902年,入保定高等学堂。1903年,阅读邹容所写的《革命军》一书,受到启发。1904年,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会见革命党人赵声,共商反清革命活动,由赵声介绍结识杨毓麟,成立北方暗杀团,吴樾任北方暗杀团支部长,主张以“五步流血”的暗杀手段对抗满清政府。吴樾所著《暗杀时代》一书,书中包括暗杀主义、复仇主义、革命起义、揭铁良之罪状、敬告我同胞、复妻书、与章太炎书等十三篇,字字血泪,言明暗杀的意义和决心,愿以身殉,敢为天下先。1905年7月,满清政府为欺骗人民,扬言预备立宪,并派载泽、端方、绍英、戴鸿慈、徐世昌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为揭穿满清政府这一骗局,吴樾密议行动计划,作意见书及绝命书数封,痛斥满清立宪谬论,决定暗杀五大臣。1905年9月24日,吴樾怀揣炸弹,潜往北京正阳门火车站,伪装成仆人登上五大臣专车。上车后遭到盘问,吴樾唯恐事泄,急掷炸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吴樾牺牲时,腹破肠穿,手足齐断,血肉模糊,吴樾向满清政府投出的第一枚炸弹,唤醒了昏睡的国人。孙中山先生亲撰祭文,有“爰有吴君,奋力一掷”之句。
投身革命
吴樾(1878—1905),字孟侠,安徽桐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家境清贫,八岁丧母,为其兄长抚养。后两位兄长病逝,迫于家计,奔波于凡尘间。然自幼好古文,诸子百家之说均有涉猎。犹好古诗文,但极恶八股之术,不愿入仕,颇具游侠之气。20岁又东游浙江沪一带,目睹江南开化之风。后又由堂叔吴汝纶推荐在1902年入保定高等学堂就读,广阅革命书籍,如《革命军》、《警钟报》、《自由血》、《黄帝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等,思想为之一变,由立宪转向光复,并自此广结革命志士。与陈天华、杨毓麟、赵声、张榕、蔡元培、章太炎、秋瑾、陈独秀相交甚笃,每每与之相遇则必“深谈午庚夜而不寐”。吴樾在蔡元培介绍下加入光复会,并和赵声、杨毓麟创建革命组织北方暗杀团,担任北方暗杀团支部长。自此,吴樾经常和北方暗杀团同志研究如何开展暗杀活动。吴樾分析:那拉氏深处内宫,奕劻深居简出,暗杀不易得手,唯有铁良掌握兵权,又经常外出,防范也较松懈,所以吴樾决定把铁良作为主要暗杀对象。 吴樾购买一支日本产小型手枪,又购买了一张铁良画像,挂在翠竹轩里,日夜将铁良画像当作靶子练习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