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村隶属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地处哈巴雪山西面山脚,是一座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特色古村寨,境内依山傍水、森林郁郁葱葱,宛如世外桃源。
历史沿革
古鲁坝和其支、告湾、迪古支、米罗均是纳西村寨。很早以前,
丽江的
纳西人到此开荒,无意中发现遗落的玉米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确认这是块肥沃的土地,于是移民到此,安家落户,成为这里最早的居民。
所以“古鲁坝”有“最早来到这里的原住民,即本地资格最老的居民”的意思,古鲁坝现今居住着80多户纳西人。
在哈巴村东边不足一里的地方有两个村子叫阴山村和阳山村,是
汉人的村落,祖上从
四川巴蜀之地
盐源县迁徙而来的,现有50多户人家,据说,早时风水先生测占风水,认为这里是阴阳八卦之地,故名。
海拔高于哈巴村以西不远,是龙王边村和兰家村,这两个是穆斯林村寨,据说是从三坝乡北部山区的安南村迁居过来的,已有80多年的历史,祖上以经营银矿冶炼为生,因擅长经商,被视为
犹太人。
在龙王边村西北方不远处更高的山坡上则是彝族村寨,共有70多户,他们是150多年前从四川迁居到香格里拉县的洛吉后辗转到此,除有两户是
黑彝外,其余均是
白彝。
在哈巴村以北10多公里范围内分布着拉马自达、海藻巴村和谷地村,均是傈僳族的村寨,属白傈僳。
经济概况
该村2006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620.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278.55 万元,占总收入的 %;畜牧业收入 167.38 万元,占总收入的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977 头,肉牛 272 头,肉羊 453 头);渔业收入 0.00 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 18.15 万元,占总收入的 %;第二、三产业收入 42.17 万元,占总收入的 %;
工资性收入 57.54 万元,占总收入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 1,346.00 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业 等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57.54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40 人(占劳动力的 %),在省内务工 240 人,到省外务工 0 人。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380.00 亩(其中:田223.00 亩,地 4,157.00 亩),人均耕地 18.55 亩,主要种植
玉米、
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 618.73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0 亩,主要种植
核桃、
花椒、苹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0.00 亩,其中养殖面积 0.00 亩;草地 0.00 亩;荒山荒地 0.00 亩,其他面积 0.00 亩。有 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是 、通 是 、通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无)路灯。全村有 892 户通自来水,有 0 户饮用井水,有 0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704 户通电,有 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553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 %和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267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124 户(分别占总数的 %和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 土路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 否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 5.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5.0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2 辆,拖拉机 28 辆,摩托车 8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2,659.00 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840.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18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91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0 户;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全村有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 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5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196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569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122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 8 所,校舍建筑面积 2,896.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21 人,在校学生 人,距离 镇中学37.00 公里。整个行政村
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68 人,其中小学生413 人,中学生155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0 个、图书室 0 个、业余文娱宣传队 0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年被 评为 等等。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 892 户,共乡村人口 4675 人,其中男性 2047 人,女性 2628 人。其中农业人口 4675 人,劳动力 3387 人。该村以××、××族为主(是××、××族混居地),其中 族 纳西族 人, 族 彝族 人,其他民族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0 人(人员名单附后),占人口总数的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1727 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享受低保 0 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322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2 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 35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 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0 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892 户,占农户总数的 %。
新农村建设
(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 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
民主管理等方面。)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0.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否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131.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白水台小学,中学生就读到0。该村距离小学校20.00公里,距离中学0.0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207人,中学生0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村内基础设施较差; 2、产业结构较单一; 3、现有农产品销路不好,影响农民的收入。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改变产业结构模式,依靠自然环境的优势,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开发现有旅游资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旅游景点
哈巴雪山风景区地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哈巴村,“哈巴”一词出自
纳西语,意为“黄金一样的花朵”,主峰海拔5396米,隔
虎跳峡与
玉龙雪山相望,是“
世界自然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哈巴雪山是当地纳西、藏、彝、回等各民族同胞心中的圣山,在古老的纳西族传说中,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是孪生兄弟。
哈巴雪山是
香格里拉最高峰,一直是登山爱好者首选的入门级山峰,与
玉珠峰、四姑娘山二峰、
雪宝顶、玉龙雪山并称为“中国最值得爬的五大入门级雪山”,2003年著名企业家
王石登顶哈巴雪山,2015年知名演员
窦骁登顶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拥有独特的高原雪海景色,山顶终年积雪,山间云蒸霞蔚、冰川密布,犹如一座晶莹剔透的宝塔,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生物学家称为“世界花园之母”、“
天然动物园”,境内有哈巴雪山主峰、原始森林、雪山草甸、冰碛湖、杜鹃花海、雪山瀑布群等美景。
路线推荐
哈巴雪山登顶4日游路线参考:第一天:
丽江古城→
虎跳峡→哈巴村;第二天:哈巴村→原始森林/雪山草甸→雪山河谷→哈巴大本营;第三天:哈巴大本营→大石板→月亮湾→登顶哈巴雪山→哈巴村;第四天:哈巴村→虎跳峡→
拉市海→丽江古城。
火灾事件
2017年5月8日,哈巴村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9日,香格里拉市长
陈群赶赴哈巴村火场指挥扑救,在陈群等人在山脊巡查火情时,狂风袭来,火焰蹿起20多米高,将陈群、林业局局长杨林、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鲍国军卷入火中,三人烧伤面积达18%。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入选云南省2021年度美丽村庄建议公示名单(州市美丽村庄)。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