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县作二首

西晋文学家潘岳创作的诗作

《在怀县作诗二首》是西晋文学家潘岳创作的一组诗。第一篇运用反衬的手法抒写诗人内心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思念故都的情怀。第二篇同样也利用写景来表达自己整日无所事事,寂寞无聊的感受。两首诗以写景为主,寄情于景,在更深层次上表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痛苦煎熬。

作品原文
在怀县作诗二首
其一
南陆1迎修2景3,朱明4送末垂5。初伏6启7新节,隆暑8方9赫羲10。
朝想庆云11兴,夕迟12白日移。挥汗辞中宇13,登城临清池14。
凉飙15自远集16,轻襟17随风吹。灵圃18耀华果,通衢19列高椅20。
瓜瓞21蔓长苞,姜芋22纷23广畦24。稻25栽肃26芊芊27,黍28苗何离离29。
虚薄30乏31时用32,位微33名34日卑35。驱役36宰37两邑,政绩竟无施38。
自我违39京辇,四载迄40于斯。器41非廊庙42姿43,屡出44固其宜。
徒45怀越鸟志46,眷恋想南枝。
其二
春秋代47迁逝48,四运49纷50可喜。宠辱51易52不惊,恋53本难54为思55。
我来冰未泮56,时暑忽隆炽57。感此还期58淹59,叹彼年60往驶61。
登城望郊甸62,游目63历朝寺64。小国寡民65务66,终日寂67无事。
白水68过庭69激70,绿槐夹门71植。信美72非吾土73,秖搅74怀归志75。
眷然76顾77巩洛78,山川邈79离异。愿言80旋81旧乡,畏此简书82忌83。
祗奉84社稷85守86,恪87居处88职司89。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南陆:南方大陆,即南国。因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当太阳位于南半球时,迎来夏天。
2.修:长。
3.景:亮光、日光。
4.朱明:夏季。《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注曰:“气赤而光明。”
5.末垂:末尾、终了。
6.初伏:头伏,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为三伏的第一个阶段。入伏则开始大热。
7.启:开始、启动。
8.隆暑:盛暑、酷暑。
9.方:正、恰。
10.赫羲:同“赫戏”,光明炎盛之貌。屈原《离骚》:“吵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11.庆云:一种彩云,为样瑞之气。
12.迟:等待。希望。荀子《修身》载:“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
13.中宇:中间,中心的屋宇。即县宰的居处。
14.清池:清洁干净的河池之水,即护城河。
15.飙(biāo):“飙”通“标”,疾风,狂风。此处泛指风。
16.集:聚集、积累。
17.襟:古人指衣服的衣领。
18.灵圃:神灵所造的园圃。“圃”同“园”,同“囿”。此处指果园。
19.衢(qú):“衢”同“瞿”,四通八达的大路。
20.椅:木名,又称山桐子。水冬瓜。初夏开黄花,结小红果。
21.瓜瓞(dié):“瓞”通“迭”,大瓜小瓜,此处泛指瓜类。
22.姜芋:生姜与芋芳,泛指蔬菜类。
23.纷:繁纷、繁多。
24.畦:菜畦。
25.稻:水稻。
26.肃:整齐、严正。
27.仟仟:形容草木茂盛,同“芊芊。”
28.黍:黍子,加工后又称黄米。
29.离离:繁茂貌。
30.虚薄:空虚薄弱,指自己才疏学浅。
31.乏:乏力、困倦。
32.时用:为时所用。此句言己不被时命所用。
33.位微:职位微小,代称官小。
34.名:名声。
35.卑:低下、低落。
36.驱役:驱使。
37.宰:邑宰,代指县令。
38.施:实施,实行。
39.违:离开。京辇:皇帝所乘车子为辇,因称京城为辇谷下;皇帝居京兆之中,故称京辇。此处指借朝廷与天子所居之处。
40.迄:至、到。
41.器:才能、本领。
42.廊庙:廊是殿四周的廊,庙指太庙,都是古代帝王和大臣用以议论政事的地方。故称朝廷为廊庙。
43.姿:才能、品质,通“资质”。
44.屡出:多次放外,指自己被任为河阳、怀县“县宰”。固:实在,诚然。宜:合适,相称。
45.徒:空,枉然。越鸟:借指南方的鸟。“越”常与“胡”相对,应是指越族,就是“百越”的越,其地最南为交让。
46.志:志向,即下句的“想南枝”,此处代指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本来的愿望。
47.代:替代,更谢。
48.迁逝:变易,流逝,指日月时光。
49.四运:春夏秋冬四季运行。
50.纷:繁复。纷纭。
51.宠辱:受宠与临辱。
52.易:变化、转换。
53.恋:依恋、眷念。
54.难:难以自禁、自制。
55.思:愁思、忧思。以上二句是说,诗人欲追求宠辱不惊的境界,只是依恋故土之情难以自制,于是便愁思不已忧心忡忡。
56.泮(pàn):“泮”通“畔”,融解、融化、分离。《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䢔冰未泮。”这一句诗人是说,我到怀县时还是冬天,冰雪未融。
57.炽:火量,指火的旺盛,酷热。
58.还期:回归之时。
59.淹:沉溺、沉浸。指归期无望。
60.年:年月、岁月时光。
61.驶:飞驰。
62.郊甸:邑外为郊,郊外为甸,泛称郊野。
63.游目:随意浏览、瞻望。
64.寺:官署,官舍,即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
65.小国寡民:狭小的国土,稀少的人口。
66.务:治理、公务。
67.寂:安静,代称政事极筒。
68.白水:清水。
69.庭:庭院。
70.激:飞溅起浪花。
71.夹门:门的两侧。
72.信美:真美。
73.吾土:自己的家乡、故土。“土”犹家乡、家园。
74.秖搅:扰乱。《诗经·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祗搅我心。”
75.归志:归心。不是归隐之心,而是回到洛阳步入仕途之功名心。
76.眷然:思念的样子。
77.顾:顾盼,回头望。
78.巩洛:巩县,洛河。巩县处黄河南岸,洛阳下游,诗人父亲的坟墓于此,故借称故乡。
79.邈:远、遥远。
80.愿言:每一言。助词。《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81.旋:返还,归来。
82.畏此简书:畏,敬畏;筒书,文书,策书或任命状;是说敬畏这一纸命令。《诗经·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遗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83.忌:顾忌,害怕。以上二句是说,每思故乡即想飞还,然而顾忌朝命,则只好苦撑。
84.祇奉:敬奉。阮籍《大人先生传》:“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祇奉君上而全妻子乎?”
85.社稷:国家。
86.守:职守、官守。
87.恪(kè):恭敬。《诗经·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居:处于、位于。《尚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88.处:处理,制治。
89.职司:职务。以上二句是说,恭敬地为国家朝廷工作,要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忠于职守。
白话译文
其一
当夏季送走了春末,南国就迎来了修景。头伏到来新的季节便开启。
早上期盼着彩云,晚上等待着白日落下。擦一擦汗离开县宰的居处,到达护城河附近。
凉风在远处聚集,衣领随风吹动。果园里已经有了花果,四通八达的大路像山桐子一样。
瓜类生长茂盛,蔬菜种类繁多。水稻和黍子苗种植的整齐茂盛,才疏学浅不被时命所用,职位微小,名声低下。
驱使我在这里做县令,政绩却并未实施。自从我离开了京中,四载到达怀县这里。
才能并非太庙所需要的,多次放外实在是相称。
空有建功立业的理想,却也时时想念南国。
其二
春秋替代了日月时光,春夏秋冬不断繁复,想要追求宠辱不惊的境界,只是依恋故土之情难以自制。
我到怀县时还是冬天,冰雪未融,现在已经成了酷热的夏天。归还的日子遥遥无期,感叹之前的岁月飞驰而过。
登上城门看向郊野,随意浏览历朝的官舍。狭小的国土,政事及简,终日无所事事。
清水流过庭院激起浪花,绿槐重在门的两侧。真正美的是我自己的家乡,搅乱我的不是归隐之心,而是回到洛阳步入仕途之功名心。
思念时便回头看巩县,山川遥远像是分开一样。每思故乡即想飞还,然而顾忌朝命,则只好苦撑。
恭敬地为国家朝廷工作,要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忠于职守。
创作背景
这二首诗都是诗人由河阳县转怀县令后所作。诗人在河阳县时,就“勤于政绩”,可却未获升迁,只是被调得更远。对诗人提出的问题尽管“朝廷从之”,可却并没有对诗人另眼相待。诗人只好在痛苦与寂寞中,在愤闷不平里,抒发自己复杂而矛盾的情怀。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其一
诗的开篇就描述了一个酷暑难当,挥汗如雨的盛夏,诗人在屋子里实在待不下去了,于是登上城楼临风乘凉。这时,诗人看到眼前的果园花果挂满了枝头,熠熠闪耀,远处四通八达的道路两旁栽种着高大整齐的树木。瓜地里藤蔓缠绕,瓜果累累;菜地里,姜芋繁茂。稻田整齐茂盛,黍苗郁郁葱葱。一片繁盛。相比之下,诗人不禁自惭形秽。诗人在此借用典故《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越鸟自比,说自己就像那越鸟一样空怀着一颗思念故土之心,日日夜夜都想着回到京城去。无论四季如何变化,无论荣辱怎样改变,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却总也无法改变。
诗篇运用反衬的手法,先是着意描写盛夏欣欣向荣,色彩斑斓的美景,然后,由景伤情,抒写诗人内心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思念故都的情怀。景色写得越明艳越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苦闷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深刻地再现诗人当时娄靡不振,沮丧、憔悴的精神面貌。
其二
第二首诗和第一首差不多,也是写盛夏登城所见所感,只是忧伤更甚,情绪更为低落。于是,诗人登上城楼远望郊野,看到朝官来所住的地方,不禁触景生情:“小小的怀县人少事稀,自己整日无所事事,寂寞无聊。”可见,诗人对目前自己的职位非常不满,诗人想要的是建功立业,大有作为,但却在这里虚度年华。所以感到非常痛苦、烦躁。虽然眼前白如银练的河水激荡着绕过庭院绿色的槐树栽满大门的两边,实在是太美了,但诗人觉得再美也不是故乡,只能勾起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于是,诗人怀着对故乡的眷恋,遥望远方的故乡,然而重重的山水阻隔了视线。诗人十分盼望回到自己故乡,可他身为朝廷命官,只能奉公职守,留在这里尽职尽责。
诗篇最令人称道的两句就是“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白绿相间,色彩明艳,对偶工整,语言浅近、洗练。确实是难得的佳句。此外,诗人在描写与抒情中,将盛夏的酷热难当与诗人内心的苦闷焦躁很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真实地再现了诗人痛苦煎熬、沮丧中的内心世界,感人至深。
名家点评
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陈广宏《中国诗词·卷2》( 第3版):“这首诗作所表现的是他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中沉滞微官而抑郁难平的心境,心理描写委婉而细腻,并且每每有工丽的状景之语相映衬,情、景之间已融合得比较自然。”
中国《文选》学会理事胡大雷《文选诗研究》:“这首诗作,山水景物或因其只作为比拟物而不具有独立性,且是作为反面性比拟出现的;或远远与诗人相望,二者之间相距甚远;或成为诗人的对立物。
作者简介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古代四大美男之首、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