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山湖

安徽省明光市西北部湖泊

女山湖,淮河支流池河过境湖,位于淮河右岸,明光市明光镇以北八公里,是明光市最大的湖泊,也是安徽省著名湖泊之一。湖泊面积为80平方公里(一说74平方公里),湖泊水面为15万亩。湖底高程11.0米,平均水深2.7米。1983年女山湖节制闸建成后,湖水达到合理控制,正常蓄水位14.5米时,相应蓄水容量2.16亿立方米,是明光和皖东地区水产品重要基地。

地质特征
女山湖,位于淮河右岸,明光市明光镇以北八公里,为郯庐断裂带局部凹陷洼地积水而成。郯庐断裂带纵贯明光市境内。郯庐断裂带是亚洲大陆东部的一条宏伟的地质构造带,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后,已被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者所重视。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对郯庐断裂带宿松一嘉山段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郯庐断裂带宿松—庐江段为古华南板块与古华北板块碰撞型的结合带,庐江—嘉山段为古华南板块与古华北板块转换断层型的结合带。上列两大类型的板块结合带,在距今约7.3—8.6亿年间初始形成,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进入完成阶段。其断裂深度均为超岩石层断裂。郯庐带南段从淮河南岸的女山湖,经明光市的高王乡冯庄、定远县的池河、肥东的古城集,沿龙泉山西麓延伸,跨巢湖至庐江西北的白山和桐城黄泥岗,沿大别山东麓经潜山、太湖尖灭于长江边。郯庐断裂带自北向南纵贯明光境内,表现为华北型和华南型地层分界线的淮阴断裂(临淮头—潘村断裂)斜贯县内北东部而西南部在明光境内被郯庐断裂带所切割。
地貌水文
女山湖南北长40公里,东西最大宽度4公里。为了灌溉和防洪,于1980年在旧县集建成18孔节制闸,单孔宽7米,设计最大流量2680秒立方米,并装有180千瓦电动机12台将湖水位控制在12~13.5米高程内。节制闸把女山湖和七里湖分开。
女山湖上游来水面积4215平方公里。在正常水位12米时,女山湖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其蓄水量为0.43亿立方米。水位14.5米时,水面面积110.2平方公里,容积2.47亿立方米。湖底平坦,东西部相差不到1米,淤泥质占湖盆3/4以上。
女山湖年平均水温在17℃,以4~11月长达8个月的水温都在4℃以上,最高水温34℃,最低水温1.2℃,湖水透明度0.15~0.30米。
入湖河流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大量泥沙流入湖中,从1957~1980年平均输沙率为11.783公斤/秒。据明光水文站测定,池河入湖含沙量1957~1966年平均含沙量为0.415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29.44万吨;1966~1976年均含沙量为0.5443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47.63万吨,1986年与1957年相比,湖床提高80cm。在安徽省湖泊中入湖的泥沙数量居首位。
湖水的营养盐类比较丰富,NH3—N含量在0.6~0.8毫克/升之间,平均0.312毫克/升,NO3-N含量在0.36~0.02毫克/升之间,平均0.184毫克/升,总铁在5~0.3毫克/升之间,平均2.56毫克/升,总磷含量1~2毫克/升,pH值7.2~7.9之间,呈微碱性。
女山湖内浮游植物平均数量74672.4个/升,优势种群为绿藻、硅藻和兰藻;浮游动物平均数量为1566个升,优势种群为枝角类和蜿足类;底栖生物平均数量为178.66个/平方米,生物量平均为130克/平方米,优势种群为珠蚌科和田螺科;水生植物主要是莎草科,全湖总生物量为43820180公斤(鲜重),平均548.3克/平方米,主要分布于沿湖浅滩,其中菱在芦嘴有2500亩,陈涧有700亩;芦苇在抹山及焦城有4600亩。
流域地理
湖区水系
淮河南岸、明光市境内,入湖河流有16条之多,最主要是南纳池河来水,北经七里湖,猫儿湖,过洪水头注入淮河。
女山湖为池河水系,主要水源和下游水系主要是池河,池河发源于肥东县青龙场,从大横山脚下流入明光市,经明光明光镇入女山湖,到旧县与七里湖汇合,折向东至江苏省盱眙县洪山头注入淮河。干流全长约170公里,在明光市境内约为85公里。池河总流域面积为4215平方公里,平均流域宽度22.5公里,不对称系数0.29,宽度系数0.12,密集度0.52。河床坡降平缓。池河纵断面,上游系梯田式河床,下游系湖波凹地。河床结构,上游多砂板岩石,下游系砂土淤泥。
沿岸城镇
明光镇,明光市城区,地处市境中部,距滁州市60多公里,集镇形成于明清之际,已有数百年历史。镇郊有明光山,据《泗州志》记载:“明太祖生于此,昔年常见五色云气,故名。”明光镇因有明光山(亦称龙庙山)而得名。自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后,明光商业、粮油业逐渐发展繁荣,较大的商号有大兴布店、陈万顺、杜万丰、李兴记、唐仁和等,—度日、美、英等国“洋货”充斥市面,地方士绅、商贾开设或为代理人的公司(分销处)有“亚细亚”、“美孚”、“德士古”、“开原”、“大陆”等。工业有酿酒、化肥、机电、机械、服装、塑料、皮革、五金、铸石、纺织、缫丝、工艺等,尤以酿酒为最,明光酒厂是明光国家二级企业,年产近20000吨各类优质白酒,“明光特曲”“明绿液”被誉为“仿茅台”和酒中奇葩,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畅销省内外各地。镇郊东凤湖及附近之女山湖盛产鱼、蟹、煅、蚌,尤以“明录”品质优良、颗粒晶莹,是著名的夏季防暑清凉饮料,历史上曾出口远销至东南亚各国。这里交通方便,位于京沪铁路线上,可直达京、津、沪、杭,公路可通江苏省南京、盱眙、扬州及安徽省五河、凤阳、蚌埠、泗县等地,水运经池河、女山湖通淮河,达长江。明光镇北3公里处赵府村旁的跃龙岗,是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镇东南1里许有朱元璋二姊之墓曹国坟(曹国公李贞夫人)。1974年明光火车站新站建成。交通事业的发展,更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女山湖镇,又名旧县镇,距县城明光38公里。南朝睢陵县治侨置所在地,宋为招信县治所在地,至元代并入盱眙县。旧县镇即因南朝宋于此为县治所在地而得名。建国后曾为女山湖区、乡政府所在地。1986年经批准设镇。女山湖镇位于女山湖畔,盛产鱼、虾、蟹、蚌,是明光渔业生产主要基地。自1984年来,县委、县政府多次邀请水产、渔业方面专家、学者实地勘察论证,制定女山湖开发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女山湖鱼场设于镇郊,有精养鱼池近300亩,镇辖东风、荷花、高咀、抹山、冯郢、花园、旧县7个村1个街道。1990年全镇人口10081人,80%的人口从事渔业生产,年产水产品数百万公斤。1982年国家投资兴建的女山湖大闸,是皖东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可控制女山湖及池河水位,对防洪排涝、保持水位平衡、发展航运事业、灌溉沿湖农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女山湖镇是明光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镇,镇内有“嘉祐院”“古戏楼”“火神庙”等古迹遗址,有中学1所,小学2所及镇医院、电影院、文化站等卫生、文化设施。交通方便,明(光)旧(县)公路是县内公路干线,每天有班车多班,通往县城明光。水运经淮河可达盱眙、南京、镇江等地。199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11万元。当年社会商品零售额900多万元。随着女山湖的综合开发,水产养殖业和乡镇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已成为明光和皖东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具有很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镇旁女山湖,水产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古人曾有诗赞誉:“水陆通衢扼咽喉,狮龙桥下锁清流,一轮明月随波漾,诗情画意眼底收。”
古迹景观
嘉祐院:原名大寺,距县城35公里,现位于女山湖镇粮站内。《盱眙县志》载“嘉祐院在旧县镇,宋嘉祐年间建。”宋仁宗年间,淮河两岸为宋、金两军必争之地。招信一带成为两军的战场,战争不断,战争死者数以百计。相传仁宗嘉祐元年(1056),据守淮南大呈奏仁宗,请旨超度阵亡将士。仁宗赵桢携带《水陆》古画108轴和藏经,抵达招信县大寺,并将《水陆》悬挂在大寺周围,作七七四十九天道场,以超度亡灵。因酷暑炎热,仁宗便驻跸大寺避暑,入秋回銮,并把《水陆》和全部藏经赐予大寺,为记宋仁宗到此之行,随将大寺改为“嘉祐禅院”。宋代嘉祐院位于旧县镇东1500米处,后被洪水淹没,现嘉祐院遗址,为清代重建,残存大殿六间,砖瓦结构。1983年8月经明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戏台:位于县城东北35公里,坐落在旧县镇的西隅,傍依女山湖畔。青砖小瓦砌盖,翘檐飞角,其对面是另一座古建筑火神庙。该戏台始建自咸丰年间,共三间,明间是戏台,大而宽敞,整体建筑庄重,其正面围有500平方米的院落。1983年县文化局拨款2000元进行修缮。同年8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位于女山湖镇西角,座北朝南,是明光仅存的寺庙建筑,建于宋代,重修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火神庙为一廊二进,前进三间,后进三间,原庙内有观音、十八罗汉等佛象。“文革”期间被砸坏。1983年,县文化局拨款修复,同年8月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女神庙:《乾隆盱眙县志》记载:在玉环山,相传有眉州一长者姓柳,携二女流寓此山,既殁显灵,祷者纷集。明弘治年间有碑记。玉环山又名女山,在明光邵岗乡,庙已圮。据考察,女山为火山遗址。
女山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镇境内,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火山口之一(中国仅存两处,另一处在东北黑龙江)。火山口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1公里,海拔101.5米,占地1900亩。面积7.8平方公里,海拔101.5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之一。女山古火山口地质地貌遗迹形成于150万年前,其喷发物的各种流动构造非常明显,是国内新生化玄武岩喷发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有着极高的美学和研究价值。女山地质公园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园内有仙人洞、珍珠泉、龙躺沟、无蚊处、观火山口等景点,素有“三村环抱一分水,四月葱茏万亩田”之美誉,同时女山地质公园又是探索地球内部知识、普及与增长地貌学知识和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2004年被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首批省级地质公园。
水利水产
防洪工程
1959年对苏堤外滩的治理实施了,以实现女山湖与七里湖分开入淮。由蚌埠专区组建工程指挥部,钱亦山副专员任指挥,第一期工程有新池河左岸钱滩圩,由潘村区组建民工团施工,当年建成。顶高16米,顶宽3米,保护农田4000亩。1957年,太平、紫阳、潘村三乡组织10000名民工,兴建了安淮圩。西自苏堤,东至小码头,全长14.9公里,完成土方120万方,圩顶高16.5米,顶宽4米,圈进荷花池、对龙圩等七处小圩,总面积36平方公里,群众称之为“丰收圩”。1977年,于安淮圩南端天河梢建机械排涝站,装机10台,800马力,国家投资9万元。1978年,经地区设计,省批准,在女山湖镇建“女山湖抗旱引淮工程一级枢纽”,包括建控制闸一座,船闸一座,翻水站一处,引水涵洞一座,形成大安淮圩。利用翻水站(装机10台,1800千瓦),兼做安淮圩排涝。1982年,群众自筹资金,对沿女山湖堤防进行块石护坡与混凝土护坡,1983年竣工。1985年,建钱滩电力排灌站一处,装机4台, 220瓦,增强了安淮圩防洪排涝能力。
沿湖开发
女山湖位于岗丘之间。出口于淮河,湖岸线曲折漫长,形成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湖湾、套地,湖水位涨落于13.2至15.2米间,最高达16.5米。对沿湖套地治理,建国后,持续进行了以下工程:
汴湾圩:位于女山湖西侧,处于桥头、洪庙两乡之间,保护面积2.3平方公里,地面高程13~17米。于1957年开工,完成临湖段堤防1300米,开挖南北沿岗两条撇洪沟。1987年,圩内均进行加高,圩外为水产养殖区。
焦城圩:位于女山湖东侧,处于抹山与焦岗之间的套地。1956年开工,保护 13米以上面积2.56平方公里。1962年,进行加高培厚,增建排涝涵洞2座。1975年,发动全乡劳力,在原有圩处新筑圩堤1条,顶宽4米,顶高16.5米,保护面积扩大到4.9平方公里。1976年,由于原堤沉陷,再度加高,做了块石护坡工程,并在圩南抹山脚下建机械排涝站1处,装机7台250马力,1987年,对圩堤进行加高培厚,并在圩内建电力排灌站,装机1台55千瓦,圩内开挖排涝干沟。
王郢圩:位于女山湖向淮河出口的三城河畔,处于右岸岗地头咀与丁庄之间,接女山东麓与邵岗以北10余公里来水。1958年开工,从头咀至丁庄筑圩堤1条,在女山脚下建董塘水库1座,拦蓄3.4平方公里来水。该圩因未建排涝站,排不掉内水致工程失败。1976年,对该圩加高培厚并做部分块石护坡,扩建董塘水库,开挖南北两条洪沟,又因上述原因,致工程二次失败。
航道航运
女山湖为明光境内主要航道。1977年前,池河下游明光~红山头67公里,除特殊干旱年份外。最小水深均在1米以上,可常年通航,中游明光至三和集23公里有浅滩碍航,枯水时无法通航。一般年份,长年通航三、四月,通航船只为15吨以下木帆船和挂机船,上游132公里为不通航河段,航道未渠化前,下游通航水位受洪泽湖水位涨落影响,洪泽湖控制水位为11.00米(黄海基面,下同)。有些年份最低水位远远低于此,1966年、1967年红山头最枯水位仅有10.25米和10.4米,女山湖湖底高程在11米。
池河在明光以上航道较宽,常年水位航道宽在15~20米之间,明光以下至女山湖口12公里航道、弯曲,共有9道湾,有些河段小于10米,洪水时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女山湖为平底湖,湖底高程在10.5~11.5米,1969年省航运部门曾派疏浚4队疏浚女山湖,后派2条挖泥船在女山湖沿航道进行疏浚竣,河底标高程至11.0米,对旧县~红山头7公里航道浅滩进行疏浚,历经2年,疏浚总长度25000米,底宽20米,平均挖深1米,总疏浚土方50余万方,改善了通航条件。
1982年建成女山湖大闸枢纽工程和山许二级枢纽工程后,通航和水位均发了变化。女山湖大闸枢纽两岸地面高程12~15米,湖口水面宽度在水面高程12~13米。
枢纽主要建筑物有节制闸,抽水站、船闸、引水闸和拦河坝封闭闸等,船闸紧靠集镇,船闸以东为节制闸,节制闸与水闸相连,中间以隔墩分开,隔墩向上游延长的是抽水站。旧县闸下游段的通航保证率,根据淮河红山头站1950年至1977年27年平均水位资料统计,低于10.5米的仅有1966年6月至1967年3月,共 180天。通航保证率96.9%。
旧县船闸下游引航道长1500米,底宽25米,边坡1.5,底高9.5,上游引航道150米,底宽25米,边坡1∶5,底高10.5,均由水利部门负责设计和组织机械疏浚。山许枢纽位于明光市马岗乡山许家以西,在明光至定远公路与池河之间一片滩地上,滩地地表高程在16.0米左右,宽约300米,栏河坝和抽水站一字形排列,闸宽150米,闸之北为抽水站,站宽40米。抽水站与北侧山坡连接,闸南侧为老河道,其上源源老河坝,坝顶高程17.5米,如扩建船闸也将布置于古河道附近。
女山湖大闸枢纽建成后,山许至旧县67公里通航水位得到了保证,旧县节制闸正常,水位14.5米,最低通航水位12.0米,山许至旧县河底高程一般在9.5~11.2米之间,节制闸正常关水时,航道水深可达3米,最低水位也可保证1米水深,局部浅滩水深0.7米,浅拖轮和挂机船可以畅通。闸建成投入使用后,水位最低在13米左右,可保证常年通航,旧县至红山头7公里航道水位,受淮河下游洪泽湖水位控制,洪泽湖最低水位11.0米。该段航道1981年省派疏浚6队进行机械疏浚,疏浚标准为航道上口宽40米,河底标高9.5米,共疏浚土方561万余方,可保证枯水位时有1.5米水深,达到6级航道标准。1985年至1990年,加强航道管理,运输主要物资为黄砂及农副产品。日通航量达5000吨位,“八五”末投资兴建的年吞吐量达20万吨的水运码头也启用。
渔业生产
女山湖原为洪泽湖组成部分,按13.5米水域计算共有15万亩水面,盛产鱼、虾、莲、芡等,渔船集散地在女山湖镇。1951年成立女山湖船民办事处,1952年撤销办事处,成立女山湖乡,1958年成立旧县人民公社。1973年进行渔民连家渔船改造,兴建抹山、庙台、荷花、冯郢等渔民定居点,政府先后拨款54万元,建造数十间房屋,作为部分渔民陆地定居。1986年建立女山湖镇,下辖8个渔业村:高咀、抹山、双庙、花园、荷花、东风、冯郢、庙台。从事渔业生产劳动力共3106人,时有渔船1779只,以天然捕捞为主。1985年年产成鱼200万斤左右,实行“养捕结合”方针后,投放鱼种采取围网,簖箱养鱼,1986年鱼产量逐步上升达430万斤,1990年鱼产量超过1000万斤。女山湖镇以渔业为主,积极发展乡办工业和各种水产品加工业。为改善渔民生活,已建立自来水厂,解决了历史上一贯吃湖水、影响人民健康问题,渔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女山湖渔产量1951~1960年平均为291万斤,1959年最高达533万斤;1961~1970年平均产量下降到260万斤,1961年最少仅136万斤;1970年以后产量又有回升,至80年代平均271万斤,可见女山湖渔类产量总的趋势是50年代上升,60年代下降,70~80年代徘徊。天然捕涝量的下降,从渔获物组成的变化来看,主要是鲤科鲤鱼类下降,特别是洄游,半洄游性的青、草、鲢、鳙、鲌、鳡等鱼类的锐减。湖中鱼类优势种群交替明显,鲚鱼、银鱼在50年代仅占渔获物的30.5%,70年代后期上升到38%以上。渔获物组成大小个体,由以大型个体的种类(青、草、鲢、鳙、鲤等)为主题趋向,演变到以小型个体的种类(鲚、银鱼、鳑鲏等),而且同一种类也由高龄趋向低龄,如50年代初期,在湖中常捕到20~40斤重的青、草鱼,10~20斤重的鲢、鳙鱼;而后来10斤重的青、草鱼实属罕见,5斤以上的鲢鳙已不多见。河蟹、虾,鳖等,自建花园湖闸以后,产量急骤下降,由50年代100万斤下降到20万斤左右,河蟹和鳖到“文化大革命”(1966年)前已濒于绝迹。1972年女山湖开始人工投放蟹苗100斤,1973年蟹产量45万斤,1975年产量达到70万斤。鲜虾也因湖中鱼类种群的变化取得生长优势,由1963年占渔获物的20%,上升到1980年的65%以上,其年产量也由1963年的71.93万斤,上升到1978年179.71万斤。
沿湖北部的浅滩已被围垦,辟为潘村湖农场,耕地5万亩,被围垦农田扩大,增加农药用量,砷、汞、氯、氰,酚等有毒物质流入湖中,降低湖中水的质量。尤其是明光镇的化肥、纺织、印染、皮革、酿酒、镀锌等行业,每天都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经池河排入湖中,影响了渔类资源。1977年春季,由于污水集中排放入河,由明光镇至入湖河口的10公里的河道中,河内小鱼死亡龟鳖爬向岸边,三天时间内,捕起死亡小鱼500多斤;1980年4月化肥厂排污,从九道湾到入湖河口的水面上,连乌鳢、鲶鱼、黄鳝、泥鳅等都漂起死亡。
自1994年实施渔业致富工程以来,女山湖找准水产开发这一切入点,大做“水”文章,紧紧围绕渔业致富工程,把大水面推向市场,招商引资,股份合作,健全服务体系,狠抓科技推广,全力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各项经济指标成倍增长,连续多年被省授予“水产科技示范乡镇”,97年进入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的第85位,享有“安徽渔业第一镇”的殊荣。在水产开发上,坚持放开搞活水产资源,把水面推向市场,吸引有资金、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外商来投资开发水面,使有限的水面资源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到2002年,全镇“三网”养殖已达6.5万亩,投入水产开发资金5100万元,投放扣蟹1000万只,鱼种40万公斤,实现水产品产量1.8万吨,其中河蟹1000吨,渔业产值1.6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4.8倍、15倍、10倍。
女山湖是安徽省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本市境内。湖内水草资源丰富,水质清澈透明,正常年景水深2米左右,很适合鱼、虾、蟹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据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的调研材料,湖内浮游生物很多,在女山湖内养殖鱼蟹不用人工投饵,所产螃蟹品质上剩。除螃蟹外,湖内还盛产银鱼、青虾、甲鱼及其它多种鱼类、野菱角、芡实、莲子等,均是天然绿色食品,可年产野菱角1000吨、芡实5000吨。“女山湖”牌系列水产品,投入市场几年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女山湖”牌大闸蟹2001年度获国优称号,在香港等地市场占有率具同品种之首,产品已远销香港、台湾等地及东南亚国家。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