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綝(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 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安民都尉孙绰之子。
人物生平
年少执权
孙綝是三国时期
东吴的皇族宗室。孙坚弟弟
孙静的曾孙,与东吴权臣
孙峻为同一祖父的从兄弟。
太平元年九月丁亥日(256年10月19日),孙峻在率军北伐曹魏途中过世,将后事托付给年仅26岁的
偏将军孙綝。朝廷任命孙綝为侍中兼
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受命代理主持朝政,接替孙峻掌控了东吴最高的权力,并召还前线的军队。身在前线的
骠骑将军吕据得知孙綝掌权后大怒,与
文钦、
唐咨等诸将联名上书推荐卫将军
滕胤为丞相,希望以此分割孙綝的权力,但孙綝改任命滕胤为
大司马,且要求他去代替不久前逝世的
吕岱镇守武昌。
吕据知道后大为不满,于是从北伐前线率军返回建业,派人通知滕胤,密谋推翻孙綝。孙綝知道之后,一方面派遣从兄右将军
孙宪(一作孙虑)与
丁奉、
施宽等率舟兵在江都抵御吕据大军,又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让文钦、
刘纂、唐咨等人攻击吕据。另一方面派遣侍中左将军
华融、中书丞
丁晏前往要求滕胤立刻出发捉拿吕据。滕胤自以祸反,于是立刻扣留华融、丁晏,拥兵自卫,并向典军
杨崇及将军
孙咨表示孙綝谋反作乱,逼华融等人作书驳斥孙綝。孙綝则上表宣称滕胤叛乱,派将军
刘丞率骑兵围困滕胤,许诺封爵赏赐。滕胤逼迫华融等人矫诏发兵,华融等因不从而被杀。
滕胤并不知吕据大军已被孙宪阻挡,认为他会依期进军与他会合,因此面色不变,谈笑如常。有部下劝说滕胤引兵至皇宫的苍龙门,不明原委的禁军将士见到滕胤后,必然离开孙綝而听从滕胤的调遣,那时则可进驻皇宫,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诛杀孙綝。当时已至半夜,滕胤不敢举兵包围皇宫,又仗着与吕据会依约前来支援,于是命令部下继续坚守。到了早上,孙綝大举进攻,杀死滕胤及将士数十人,并诛灭其三族;不久后,吕据也在新州被擒,最终自杀身亡,孙綝也下令诛灭了他的三族。
此役后,孙綝暂时控制住了局面,继而迁为大将军,假节,封永宁侯。孙綝的从兄
孙宪在孙峻执政时很受厚待,在帮助孙綝平定吕据等人的发难后,得到的待遇反而比孙峻时少,于是很不满,与将军
王惇共谋杀害孙綝。孙綝发觉后杀掉了王惇,并逼迫孙宪服药自杀。
大失人心
太平二年(257年),曹魏
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因反对司马氏专权,在
寿春举兵叛变,又杀扬州刺史
乐綝,派
吴纲领儿子
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请降,要求派援兵相助。东吴遂派遣
文钦、唐咨、
全端、
全怿、
王祚等人带领三万人先行赶往救援。魏
镇南将军王基围困寿春,但文钦等成功突围入城与诸葛诞会合。曹魏于是集中了朝内外二十余万大军彻底将寿春围困得水泄不通。
当时,驻守夏口的镇军将军
孙壹是吕据、滕胤的妻兄,而其弟孙封又因为知道滕胤、吕据的密谋自杀。孙綝派遣镇南将军
朱异自虎林袭击夏口,迫使孙壹率部曲千余口逃奔曹魏。
东吴于是任命
朱异为大都督、假节,率领三万人屯居安丰。曹魏兖州刺史
州泰率军与朱异交战,朱异大败,死伤二千人。孙綝亲率大军进屯镬里,又派遣朱异率领
丁奉、
黎斐等人的五万军队攻打曹魏。当时朱异屯于黎浆,遣将军
任度、
张震等募勇敢六千人,在屯西六里处搭建浮桥夜渡淮河,准备修筑半月形的营垒,曹魏监军
石苞及州泰发现后将吴军击破。朱异又制造攻城武器车箱围逼五木城,再次大败而归。与此同时魏泰山太守
胡烈以奇兵五千从小路奇袭吴军屯放辎重所在地都陆,焚毁了朱异军队全部的军备粮草。
孙綝又再派兵三万命令朱异与魏军死战,朱异不从,孙綝大怒,要求朱异前往相见。此时,跟随朱异军中征战的柴桑督、
奋威将军陆抗制止他去见孙綝,朱异于是说道:“子通,家人耳,当何所疑乎!”遂坚持前往。孙綝见到朱异后,马上让力士将其从座位上抓起来。朱异说:“我吴国忠臣,有何罪乎?”孙綝下令
拉杀朱异;之后改派弟弟
孙恩救援,自己则退回
建业。寿春城中听闻孙綝退兵,军心不稳,文钦等多次试图突围未果。诸葛诞部将
蒋班和
焦彝出城投降,不久后吴将全怿和全端等人见援兵已绝,也率所部数千人出降。次年春,寿春沦陷,诸葛诞突围途中被杀。孙綝没有成功拯救诸葛诞,却将吴国的重要将领朱异杀死,因此一时之间朝野对他都愤恨不已。
当时,驻守吴国西部边境的
骠骑将军朱绩甚至担心孙綝如果继续秉政将使大臣们猜疑离心,使吴国陷入政治混乱,从而让曹魏可以乘衅入侵。于是朱绩密书暗中联系蜀汉,让他们事先制定吞并吴国的计划。
擅行废立
孙綝从前线返回建业后,吴帝
孙亮已经开始亲政,且派人问责孙綝救援不成而诛杀大将之过。孙綝害怕会对自己不利,回到建业并称病不上朝谒见孙亮。他在朱雀桥南边修建宫室,命令其弟威远将军
孙据负责宿卫宫禁苍龙门,弟武卫将军孙恩、
偏将军孙干、
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个营地,想要以此来控制朝政以求自保。
太平三年(258年),孙亮因为对孙綝不臣的行径大为不满,于是追究其三姐朱公主
孙鲁育被杀事件的原委,全公主孙鲁班将责任推给朱据的两个儿子虎林督
朱熊、外部督
朱损,降诏怒责二人当年没有匡正
孙峻诛杀鲁育公主的错误。孙綝上表入谏求情,但孙亮不予准许,派遣左将军
丁奉诛杀了朱熊与朱损。朱损的妻子是孙峻的妹妹,孙綝因此更加忌惮孙亮。
此时,孙亮与孙綝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
孙亮则私下与
孙鲁班、太常
全尚、将军
刘丞等讨论诛杀孙綝事宜。但谋事不密,被孙亮的一个妃子知晓,那个妃子是孙綝从外甥女,于是偷偷向孙綝密报此事。(另一说全尚没有远虑,把事情告诉妻子孙氏,孙氏是孙綝的从姐,她把事情告诉给孙綝。)孙綝连夜带兵缉拿了全尚,并派遣其弟孙恩在苍龙门外杀害了刘丞。然后举兵包围皇宫,命令光禄勋
孟宗到宗庙祭祀先帝,召集群臣宣布废掉孙亮,群臣十分震惊,无人敢违抗孙綝的命令。孙綝乃派遣中书郎
李崇去夺取了玉玺,以诏书的形式向全国公布孙亮所谓的罪状。尚书
桓彝不肯在诏书上署名,被孙綝杀害。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典军
施正劝孙綝立孙权六子琅邪王
孙休为皇帝,孙綝表示同意,于是派遣宗正
孙楷进奉书信给孙休说:“我以浅薄的才能,被授予重任,不能辅佐引导陛下。近几个月以来,陛下多次任意妄作,亲近刘丞,迷悦女色,征调官员百姓家中的女子,挑选出漂亮者,留在后宫之中,挑选出部队中十八岁以下的年轻人三千多名,在宫苑中操演,日以继夜地吵吵嚷嚷,毁坏武库所藏的矛戟五千多枝,用来为戏闹的器具。朱据是先帝的老臣,他的儿子朱熊、朱损都能继承父亲的事业,能自守忠诚道义,之前杀害朱公主,本是全公主起始设谋,而陛下不重新查清事情的原委,便杀死朱熊、朱损,对他劝谏他不采纳,各位下臣无不惶恐禁声。陛下还在宫内造小船三百余艘,用金银饰成,工匠日夜不停地干。太常全尚,几代蒙受圣恩,不能督察自己的各位亲属,而全端等人弃城投奔魏国。全尚权位过于显要,却没有发一句劝谏陛下的话,反而与敌人往来,派人传递国家的消息给敌国,恐怕他必定会危害毁灭社稷。推案旧典,气运集于大王身上,因此我在本月二十七日擒拿全尚、斩杀刘丞。以陛下为会稽王,派孙楷前来奉迎大王。百官翘首,夹道欢迎。”
随后,孙綝派孙楷与中书郎
董朝将孙休迎回建业登基。另派
孙耽将孙亮送到封国;全尚被流放至零陵郡,途中被孙綝派人追杀;全公主则被迁徙至
豫章郡。
孙綝志得意满,开始肆意妄为,甚至破坏民间信仰,烧掉
伍子胥庙,又破坏各地的佛寺,斩杀僧人。孙休即位后,孙綝自称草莽臣,到宫门上书说:“臣自我反省,不是主持国家大政之才,只因是皇上近亲,地位才居于群臣之上,损伤皇帝名声,污坏皇位,罪责昭彰,寻究罪过,日夜忧惧。为臣听说天命辅助诚信,必定亲近有德之人,故此周幽、厉二王失去法度,而宣王中兴。陛下有圣明的德行,继承帝业,应得贤良辅佐,以此调谐朝政,即使唐尧那样德行盛广,尚且需要后稷与契的辅佐,以协助明圣的德行。古人有言:‘显出能力就列位任职,没有能力就辞官离任。’为臣虽然竭力施展自己的能力,但对各种朝政没有什么补益。谨此呈上印玺绶带符节斧钺,退归故里,以此给贤者让出道路。”孙休劝慰孙綝,又下诏说:“朕以无德之身,驻守藩国于朝外,值此变革机会,各位公卿士大夫,找到我这个人,让我奉祀宗庙。朕因此怅然,如涉深渊、薄冰。大将军忠诚的计谋出于内心,扶危定倾,安定康复社稷,功勋赫然。从前汉宣帝登基,霍光尊贵显赫,褒扬贤德、奖赏功绩,这是贯通古今的道理。现以大将军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孙綝之弟孙恩被封为
御史大夫、
卫将军,孙据为右将军,二人皆封县侯。孙干为
杂号将军、亭侯,
孙闿也受封为亭侯。孙綝一门五侯,而且皆掌管禁军部队,权力远远超过皇帝,是
东吴的大臣中一直以来未曾出现的事情。
权臣末路
孙休登上帝位后,深知孙綝权倾朝野,尾大不掉,因此对他时刻提防小心。有一次孙綝奉献牛酒给孙休,孙休没有接受。孙綝于是用酒宴请
左将军张布,喝到尽兴时,孙綝口出怨言道:“当初废黜少主时,不少人劝我应该自己即为称帝。我认为当今陛下贤明,所以把他迎立他为天子。皇帝没有我就不可能即位,如今我奉上礼品却遭到拒绝,只是把我当作一般的臣子来对待而已,看来我必须要再次改变计划了。”
张布遂将这件事情告诉孙休,孙休于是紧记在心,怕孙綝会作乱犯上,于是对其多次给予赏赐,下诏说:“大将军忠诚发自内心,首建大计来安定国家,朝廷内外文武百官,一致赞同他的建议,一同有功劳。从前霍光定计,百官同心,也未超过今天的情形。及时按照前些天与大将军商议定下的参加告庙仪式的人员名单,依照旧例应该加进爵位者,都要尽快办理。”不久后,孙休又下诏说:“大将军执掌朝廷内外诸多军务,事情头绪繁多,现加授卫将军、御史大夫孙恩为侍中,与大将军分担省察各种事务。”当时有人告发孙綝怀怨在心,侮辱圣上,意图谋反,孙休于是将此人抓住交给孙綝发落。孙綝便杀了该告密者,但此后其也开始感到惶恐不安,便通过孟宗向孙休表示自己要出屯武昌。孙休答应了他的要求,敕命孙綝所督帅的中营精兵万余人跟随前往,军队所需要的武库兵器,都下令给与。孙綝求带走两名中书郎,自己管荆州诸军事,人们上奏给自己的文件,也由二位中书郎管理,不向外界吐露。孙休特地应允,孙綝的所有请求,孙休都答应。
将军
魏邈劝告孙休,表示如果让孙綝出屯地方的话将会造成国家动乱,武卫士
施朔也举报孙綝有谋反的举动。
孙休于是秘密询问张布解决的办法,张布和
丁奉商议后决定在腊祭之日设宴来谋杀孙綝。在腊祭宴会当天,孙綝因为此前听到一些风声,遂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孙休派出使者十余人去请他赴宴,孙綝无法在推脱,只得前往。行前孙綝与家中约定,在宴会过程中,家人可在府内放火,他就以这个借口伺机返回。后来,孙綝见府中火起,于是向孙休请求返回,孙休不准许。孙綝准备强行离席,丁奉、张布此时示意左右将孙綝捆绑起来。孙綝方才醒悟,于是跪下叩首到:“臣愿意被流放到
交州赎罪。”孙休答道:“卿当初为何不流放
滕胤、
吕据,而却将他们诛杀?”孙綝再次请求道:“臣愿意受罚沦为官奴。”
孙休又答道:“为什么当初不让滕胤、吕据成为官奴!”遂下令将孙綝斩首示众,且宣布曾与孙綝同谋作乱者一概予以赦免,于是孙綝部众放下兵器请降者多达五千人。时为永安元年十二月戊辰日(259年1月18日),孙綝被杀时年仅二十八岁。其弟孙闿乘船想要渡河北降曹魏,在逃亡途中被追兵所杀。孙休下令夷灭孙綝三族,且发掘出孙峻棺木,取出其陪葬印绶,将棺木砍碎后直接将其尸体埋葬,以此追究他当年杀害鲁育公主的罪行。
孙休认为与孙峻、孙綝同族是耻辱,特地从宗族中取消了他们的名字,将他们称作“故峻、故綝”。孙休又下诏说:“
诸葛恪、滕胤与吕据原来是无罪,而是受到孙峻与孙綝兄弟所残害,我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为他们改葬,并加以祭祀。因为他们而牵连被流放者,都可以回来。”
人物评价
孙休:“大将军忠敬内发,首建大计以安社稷,卿士内外,咸赞其议,并有勋劳。昔霍光定计,百僚同心,无复是过。亟案前日与议定策告庙人名,依故事应加爵位者,促施行之。”
陈寿:①“綝既不能拔出诞,而丧败士众,自戮名将,莫不怨之。”②“綝负贵倨傲,多行无礼。”③“綝凶竖盈溢,固无足论者。”
叶适:“诸孙多才武,与策、权共起。曹、刘盖孤弱矣。兴亡以道,不在其宗。曹氏以爽亡,孙以峻、綝败。”
蔡东藩:“孙綝出救诸葛诞,弃师而归,犹且骄横如故,安能久存?吴主亮若能濡忍以待,则如休之所为,未必不能为之。盖綝之怀逆,与司马昭相同,而才力之不逮昭也远甚。昭父兄累建功勋,为人畏服,綝无是也;昭之智不让父兄,倾动内外,朝臣俱受彼牢笼,綝又无是也。綝兄孙峻,作恶多端,及身幸得免诛,而綝则丧师辱国,众怨交乘,捽而去之,固易事耳。亮所托非人,因致失败,非綝之不易诛也。”
个人作品
《奉书琅邪王休》、《诣阙上书》(见《全三国文》)。
亲属成员
曾祖
祖父
父亲
孙绰,官至安民都尉。
兄弟
堂兄
轶事典故
毁除寺塔
南方有座阿育王寺塔,东吴时,有位尼姑居住其中,在此构建了“小精舍”。不久后,孙綝毁除精舍,寺塔也一同被毁。直到东吴灭亡后,才有道人在旧处进行重建。
术士徐光
传说东吴有个叫徐光的术士,曾在孙綝门前经过。撩起衣服往前走,左右唾弃不已。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到处流血臭腥,实在让人受不了。”孙綝听说后就把他杀了,砍了他的头却不出血。孙休即位后,孙綝将要去拜谒陵墓,他上了车,车就翻了。孙綝回头一看,只见徐光站在松柏树上附手指挥,并且嘲笑自己。孙綝问左右侍从的人,他们都说没看见,孙綝因此心生厌恶。不久后,孙綝就被孙休诛杀。
史料记载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十九·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
三国演义》中,孙綝为孙峻从弟,在孙峻死后辅政,为人强暴,杀大司马滕胤、将军吕据、王惇等。又废吴帝孙亮,拥立孙休。骄横跋扈,为民所怨。后中老将丁奉、吴帝孙休之计赴宴,被伏兵所擒。孙休将其斩首,夷三族。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