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

中国陕西省下辖地级市

安康市,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总面积23529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6月,安康市辖1区1市8县,2022年末,安康市汉族人口占99.19%,截至2023年底,安康市常住总人口245.72万人。境内方言有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

名称衍变
古代安康号称“群夷之国”,至商周时属庸国。西晋时设安康县,治所在今汉阴县。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在金州设西城县,首置汉中郡,设在西城。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之称始于此。
历史沿革
先秦
安康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部落存在。夏代,安康属梁州管辖。商周时期,安康处与巴、蜀、庸、楚、秦各国文化交汇之地,安康是庸国封地,史称“上庸”。战国时期,安康归属楚国
秦汉至南北朝
秦统一后,安康归入汉中郡管辖。楚汉相争之际,刘邦定汉中,安康成为刘邦的封地。三国时期,安康地区被曹操分为西城郡;魏、西晋归属魏兴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更名为安康县。南北朝时,安康先后称直州、金州。
隋唐至宋元
隋朝建立后,重新设置西城郡,其辖区与今安康地区大致相似。唐朝又恢复金州名称。五代沿袭唐朝体制,金州先属于前蜀,后属于后蜀。北宋初年,金州属京西南路。淳化五年(994年)设置京西路安康郡(金州),管辖西城、安康(今汉阴)、平利、洵阳、石泉五县。南宋时期,安康是宋金之间的主要战场。元朝时期,金州隶属陕西行省,归兴元路(治汉中)管辖。金州管辖平利洵阳汉阴石泉四巡检司。元时的金州领地与现安康地区相当。
明清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金州管辖洵阳县(辖今洵阳、白河、郧西金钱河以西地带并领闾关、三岔巡检司)、平利县(治老县,领镇坪巡检司)、石泉县(领饶峰巡检司)、汉阴县(复辖西城地带)。洪武四年(1371年)守御所指挥李琛开始建设州城。万历十三年(1583年)特大洪水冲毁了金州,金州城移至赵台山下(原城南二里处),更名为兴安州。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安州升为府,称兴安府。道光二年(1822年),兴安府辖安康县、洵阳县、白河县、平利县、石泉县、紫阳县、汉阴厅、砖坪厅、宁陕厅,计六县三厅,与安康市区划基本接近。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安康恢复设置汉阴县,隶属陕西省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隶属于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陕西省又在原兴安府范围内设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下辖安康、洵阳、白河、平利、汉阴、石泉、紫阳、岚皋、镇坪、宁陕10县。至此,安康地区行政格局形成,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1951年改为安康专区。1969年改为安康地区。2000年6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安康地区和县级安康市,设立地级安康市,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至此,安康市辖1区9县。2021年撤销旬阳县,设立县级旬阳市。自此,安康市辖1市1区8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阳区、郧西县接壤,东南与湖北省的竹溪县竹山县毗邻,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西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县、四川省的万源市相接,西与汉中市的镇巴县西乡县洋县相连,西北与汉中市的佛坪县、西安市的周至县为邻,北与西安市的鄠邑区长安区接壤,东北与商洛市的柞水县镇安县毗连。
气候
安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5℃~17℃,1月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16.4℃(1991年12月28日宁陕);7月平均气温22℃~26℃,极端最高气温42.6℃(1962年7月14日白河县)。最低月均气温3.5℃(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6.9℃(1967年8月)。全市平均气温年较差22℃~24.8℃,最大日较差36.8℃(1969年4月镇坪)。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气温的地理分布差异大。川道丘陵区一般为15~16℃,秦巴中高山区为12~13℃。生长期年平均290天,无霜期年平均253天,最长达280天,最短为2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10小时,年总辐射10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20天(一般为2月10日~次年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94天,最多达145天(1974年),最少为68天(197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240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地质
安康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扬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陆的东北缘,分别由秦岭印支褶皱带和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组成。由于在漫长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沉积环境变化剧烈,褶皱与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广泛,形成了沉积岩厚度变化巨大,侵入岩(岩浆岩)广泛发育,变质岩分布普遍的复杂的构造体系,形成了较为优越的成矿条件,孕育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由于区域地壳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安康地区不同区域发育着不同特征的地层。安康地区西南和东南边界跨入巴山弧形沉降带,分布有下元古界西乡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及三迭系地层。西乡群下部以变质火山岩为主,上部为浅海相砂泥质沉积组成,其余地层主要为浅海相泥灰岩建造及碎屑岩建造。这一套地台型沉积,在安康地区仅零星出露于石泉——麻柳西南和钟宝以南个别边界地区。
地形地貌
安康地区北靠秦岭,南依大巴山,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区,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势轮廓。在安康区国土面积中,大巴山约占十分之六,秦岭约占十分之四。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主脊横亘于本区北部边境,走向近东西,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位于本区南部边境,走向北西,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安康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
水文水利
安康地区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由石泉县左溪河口以上3公里处入境,经石泉、汉阴、紫阳、岚皋、安康、旬阳、白河7县,于白河县白石河口以下10公里出境,境内流长340公里,是全区水系网络的骨干。全区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子午河汶水河、池河、月河旬河任河岚河、吕河、南江河等。集水面积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1条。集水面积在5—100平方公里的河沟共有867条。安康地区河流冬季无封冰现象,较大河流干旱期从未断流,平时河水清澈。全区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06.55亿立方米,可开发水力资源量为230万千瓦。
安康地区河流径流在冬末春初,主要由地下水补给,降水径流所占比例较小。若以上年12月至下年3月的河流流量作为地下水补给的基流量,则本区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在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中所占的比重为5—18%左右。月河盆地为6.38~9.34%,秦岭山区为4.95—14.1%,大巴山区为6.19—17.95%。
安康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在800—1000毫米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6.57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为455.6毫米。安康地区水资源丰富,依地理位置与地貌形态的不同,由北至南可划分为五个区:即秦岭中高山多水区,秦岭中低山足水区,宽谷丘陵少水区,大巴山中低山足水区及大巴山中高山丰水区。
2023年,安康市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9.68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34亿立方米,减少了7.31%。其中石泉、喜河、安康、蜀河、蔺河口五座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9.4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减少2.30亿立方米;观音河、三大峡、钟家坪三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0.2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减少0.04亿立方米。
土壤
安康地区自然成土条件多样,土壤类型复杂。1980~1987年全区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安康地区412万亩耕地土壤可分为6个土类、14个亚类、17个土属、118个土种。
第一类潮土,主要分布在汉水、月河及其支流交汇的宽阔平缓地段,面积4.32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5%。第二类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河谷两岸及海拔800米以下的山间谷地,面积52.16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2.66%。第三类黄棕壤,是安康地区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大巴山北坡海拔1400米和秦岭南坡海拔1300米以下除潮土和水稻土外皆是黄棕壤,面积30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3%。第四类棕壤,分布于山地黄棕壤之上,是在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多种母质上形成的。多分布在宁陕县海拔1300~2600米和大巴山主脊海拔1400~2700米的高山区,安康市桥亭、马坪和旬阳县南羊山及汉阴县凤凰山亦有小面积分布,面积约8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9.4%。第五类灰化土,分布于秦岭海拔2800米以上云杉、冷杉林下,面积小。第六类山地草甸土,零星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平缓或低洼地段,面积最小。
自然灾害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东段,境内山高、沟深、坡陡,断裂构造发育、易滑地层分布广泛,地质环境脆弱。在降雨、地震等因素触发下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之一些老滑坡在降雨、地震、风化、构造运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长期作用下,可能复活产生新的滑坡。强降雨、冻融作用及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根据《安康市“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1767.33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51%;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面积4315.0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34%;高、中易发区面积6082.41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5.85%。
截至2024年3月底,安康市共有2944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17164户、79828人、95613间房屋、5.95亿元财产,其中,滑坡2681处、崩塌127处、泥石流135处、地面塌陷1处。
安康市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区,有暴雨、干旱、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安康地处南北气候交融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复杂的水系河性特征决定了安康市极易诱发洪旱灾害,是陕西省乃至全国洪旱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
2021年8月28日到29日,安康市汉阴、汉滨、紫阳、岚皋、平利、旬阳、白河、镇坪出现暴雨天气,其中紫阳、岚皋、镇坪部分镇办大暴雨。受强降水影响,安康市10县区(汉滨、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116个镇办不同程度出现洪涝灾害,土豆、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受损,供水、道路、河堤等基础设施损毁,未出现人员伤亡。截至8月29日,洪涝灾害造成88050人受灾;农作物受灾1287公顷,成灾面积778公顷,绝收面积335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370头;倒塌房屋22户53间,严重损坏房屋42户120间,一般损坏房屋339户866间;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其中家庭财产损失1112万元,农业经济损失2104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6894万元等。据不完全统计,国省道出现66处3250立方米塌方、9处1435立方米泥石流,公路塌方281处35930立方米,41户450个网箱鱼18万斤鱼被冲毁,损毁电线杆54处。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3年平均降水量为1288.5mm,折合303.24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偏多48.4%,属丰水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66.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6.5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7.5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27.25亿立方米),比上年水资源量70.65亿立方米偏多135%,比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9.52亿立方米偏多68.0%。2023年安康市总供水量6.6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0.0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6.5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7.51%;地下水源供水量0.15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31%;其他水源供水量0.012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0.18%。2023年安康市总用水量6.6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0.0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4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6.10%,同比增加0.1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6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0.21%,同比减少0.0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4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1.46%,同比减少0.01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0.1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23%,同比增加0.01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22年,安康地区土地总面积2353651.60公顷,其中农用地2259010.18公顷,耕地177188.89公顷,园地24663.64公顷,林地2014253.93公顷,牧草地1768.17公顷,建设用地59133.08公顷,未利用地1959.14公顷。
富硒资源
安康全域土壤硒资源丰富,土壤硒含量以中硒和高硒为主,面积达19269.6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87%。其中,高硒及以上土壤面积约8785.7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约37.33%。南部富硒核心区紫阳、镇坪、平利、岚皋四县高硒土壤面积超过48%,土壤硒平均含量大于0.7毫克每千克,其中紫阳土壤平均硒含量全市最高,高达1.33毫克每千克。
矿产资源
安康境内已探明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2种,产地336处,汞、锑、锌、重晶石、毒重石、金、钒、铁、石灰岩、瓦板岩、富硒矿泉水、硫铁矿、石煤、脉石英等矿种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汉江、月河砂金查明资源储量25吨;月河北部至旬阳北部岩金查明资源储量40吨,预测资源量250吨;铅锌查明资源储量110万吨,预测资源量250万吨;汞查明资源储量1.5万吨,锑资源储量4.4万吨;钛磁铁矿查明资源储量4.72亿吨,预测资源量20亿吨,磁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5亿吨,预测资源量4亿吨;钒查明资源储量170万吨,预测资源量200万吨;铜查明资源储量3.3万吨,预测资源量10万吨;重晶石查明资源储量2073万吨,居全省首位,预测资源量4000万吨;毒重石查明资源储量127.9万吨,预测资源量100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瓦板岩资源极其丰富,紫阳、平利、镇坪、岚皋等县均有分布,资源蕴藏量66.2亿立方米,成材板石量990亿平方米,产量及出口量保持全国首位。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汉滨区境内累计查明石煤资源储量2074万吨,预测资源量3.2亿吨。
生物资源
安康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林木茂密,全市森林覆盖率68%,森林面积140.9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027万立方米,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堪称南北荟萃之地,有“物种基因库”美誉。生物品种尤以亚热带植物见长。安康市拥有植物资源3000种,经济植物2000余种,素有“药材宝库”之称。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薯类为主。境内的珙桐、七叶树、鹅掌楸、红豆杉、银杏、水杉、三尖杉、樟、楠等名木为我国稀有和独有树种。其中产于镇坪县的珙桐(又称鸽子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为世界罕见的树种。
安康市拥有中草药种类1299种,占全省53%。属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范的中药材290种,占《药典》中药总数的68.4%。全国名贵中药材15种。安康处在黄姜最佳适生区中心地带;野生葛根面积约5.33万公顷,有效成分含量居全国各产区之首;苦味绞股蓝为全国独有品种;其它如“八仙党”、“鸡爪连”、厚朴、杜仲、天麻等,在全国药材产区占有重要地位。
安康市动物种类居陕西省首位,境内已发现各类野生动物790余种,其中鸟类395种,兽类98种,两栖爬行类36种,鱼类80余种。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4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等4种,二类保护动物的有大鲵、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猕猴和小熊猫等5种,三类保护动物有13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安康市辖汉滨、旬阳、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白河1区1市8县,有4个街道办事处、1673个行政村。安康市人民政府驻地汉滨区。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安康市常住人口245.72万人,比上年减少1.42万人。出生率6.55‰,死亡率8.65‰,自然增长率-2.10‰。城镇化率53.77%。人口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8.52%,15-64岁人口占66.08%,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4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00.75万人。其中,男性160.23万人,女性140.52万人。
民族
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73156人,占99.1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280人,占0.8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34800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升高0.02%;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670人,占常住人口比重降低0.02%。
语言
安康不仅存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而且还存在湘语和赣语,同时还有混合方言区。安康的中原官话区主要分布在汉江两岸,以安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汉滨区城关话为代表方言,主要分布于流水镇以东、白河县城以西(包括旬阳在内)的汉江两岸、汉江北部的月河川道及其支流坝河、黄洋河流域。西南官话主要分布于安康的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四川、重庆、汉中(佛坪、西乡、镇巴)等西南官话区接壤。江淮官话主要分布于安康东部和中部的后山区域,与湖北的竹溪、竹山,商洛地区的镇安、柞水等江淮方言区相连成片,包括平利的北部、旬阳的南北二山、白河南面后山一带、宁陕的丰富和金川、汉滨区的双龙、大竹园部分和东镇、岚皋的佐龙和晓道以及紫阳东北边靠近汉滨的安溪、双安等地。湘语主要分布于后山地带的石泉中池乡、汉阴田禾乡、汉滨铁路乡、梅子铺的袁庄村、沈坝乡的桥头村以及双溪乡的星红村等地。安康赣语主要分布于汉滨区西部边界的凤凰山麓牛蹄乡和石泉县迎丰镇的小沟、香炉沟、五郎沟、火石沟、宁陕县龙王镇的和平、莲花等村镇。八仙话产生于混合方言区,主要分布于平利县八仙镇,该片在川语的辐射范围之内,调值趋于西南官话,并保留有湖南及鄂西的方言底层,但去声分阴阳,全浊声母读送气,且又有一套完整的[u]类韵母,是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和湖南湘语经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方言。
宗教信仰
安康历史上是一个儒、佛、道三教具崇的郡城,曾是梵宇相望、寺观毗连的佛道圣地,宗教活动源远流长,至清末已发展成一个五大宗教俱全,多种宗教文化交融俱兴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唐代传入佛教,宋代盛行道教,元代传入伊斯兰教,清朝光绪年间传入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信教群众近10万人。
佛教南北朝时期传入安康,主要的佛教寺院有:万春寺、双溪寺、天圣寺、新罗寺、白云寺、龙兴寺、金堂寺、普渡庵等;安康佛教文化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始建于初唐的安康佛教四大丛林新罗寺、万春寺、天圣寺、双溪寺在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陕南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出生安康的怀让大师是唐初期位居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之徒,开南岳一系,其学说远播日本、朝鲜。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出家前在双溪寺抄写经文并受具足戒,他一生建树卓著,《印光法师文钞》传播海内外,弟子数万人。
道教于东汉顺帝年间张陵在四川成都创立“五斗米道”后,其祖孙三代在陕南一带行道传入安康,受其影响,安康成为中国道教主要发祥地之一。道教另一宗,也与安康密切相关,北宋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修行在紫阳,他的丹道学说是中国道教史的一座里程碑。现存的主要道场有:擂鼓台的真武殿、安康城的东药王殿、西药王殿、香溪洞的玉皇殿等。
伊斯兰教在元朝初期与回族穆斯林迁居安康同步传入安康,穆斯林群众聚居区有元、明、清建筑风格清真寺十多座,主要有:安康城内清真寺、静宁南寺、清真北寺、清真东寺、清真西寺、清真中寺、清真兴文寺、旬阳蜀河清真寺等。
天主教于清光绪十六年传入安康,早期在石泉、汉阴、平利、岚皋、紫阳设有天主堂,安康城内较有名的教堂是安康金银巷的天主堂。
基督教于光绪二十四年传入安康,先后在安康、汉阴、白河县设立教堂,主要有安康城区西关的福音堂。
经济
综述
2022年,安康地区全年生产总值126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023年,安康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0.2%,占比37.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3%,占比47.3%。人均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1%。2024年第一季度,安康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6,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2.2%。安康市以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为突破口,形成以富硒产品、新型材料、生态旅游3大千亿产业集群为引领,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秦巴医药、交通装备、消费电子5大重点产业链条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3年,安康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9%。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4.2%;林业增加值增长2.4%;牧业增加值增长2.2%;渔业增加值增长8.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增长6.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2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其中,夏粮8.08万公顷,增长0.1%;秋粮14.13万公顷,下降0.4%。油料面积109.23万亩,增长3.7%。蔬菜及食用菌面积133.10万亩,增长2.1%。全年粮食产量74.01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夏粮24.88万吨,增长0.7%;秋粮49.13万吨,增长0.9%。全年谷物产量48.00万吨,增长0.1%。其中,稻谷产量13.84万吨,下降3.3%;小麦产量8.47万吨,下降0.6%;玉米产量25.46万吨,增长2.3%。
2023年生猪出栏192.59万头,下降3.0%;牛出栏6.67万头,下降2.0%;羊出栏43.55万头,下降5.2%;家禽出栏878.84万只,下降5.2%。肉类总产量18.62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5.30万吨,下降4.0%。水产品产量4.76万吨,增长7.6%。
安康市有600多种林特和药材产品常年交易,蚕茧、茶叶、生漆、桐油、木耳、厚朴、杜仲、板栗、党参、黄姜、黄连、苎麻等传统大宗林特产品产量在陕西乃至全国名列前茅。蚕茧、茶叶、生漆等自明清迄今都是安康的主要农业经济项目。近年来,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的安康丝绸、安康富硒茶、平利绞股蓝、白河木瓜酒、岚皋魔芋、镇坪腊肉、宁陕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
2023年,安康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增加值增长8.0%;股份合作制经济增加值增长0.2%;股份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增加值增长31.4%;其它经济增加值下降13.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2%,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6.2%。
2023年,安康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增加值增长6.8%。其中:富硒食品下降8.7%,新型材料下降10.6%,装备制造增长0.1%,秦巴医药增长9.9%,清洁能源增长26.7%,纺织服装增长23.8%,特色工业增长20.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独立核算法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8%。
2023年,安康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1%。362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1.4亿元,下降11.6%。全年签订合同额451.5亿元,下降10.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0.62万平方米,增长16.8%。
第三产业
2024年1-5月,安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7968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中,新闻和出版业同比下降79.4%,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同比增长221.9%。
2022年,安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11亿元,比上年增长7.7%。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1.7%;餐饮收入增长2.8%。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7.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6.8%,中西药品类增长20.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5%,书报杂志类增长5.2%,粮油食品类增长2.9%。2023年,安康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
2023年,安康市进出口总值20.16亿元。其中,进口0.05亿元,出口20.11亿元。全市完成对外直接投资85.87万美元。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5个。合同外资5959万美元,同比下降32.9%;实际利用外资(FDI)1250万美元,下降41.5%。
2023年,安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33.91亿元,同比增长8.1%,比年初增加166.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46.53亿元,同比增长11.4%,比年初增加137.82亿元。
2023年,安康市证券开户数20.2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6万户。证券市场交易量768.03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3年,安康是保险业保费收入45.08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4.08亿元,同比下降2.2%;产险保费收入11.00亿元,同比增长5.3%。产险赔付7.55亿元;寿险公司共给付5.97亿元。
经济功能区
安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0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高新区,2010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升级国家高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20平方公里,辖51个托管村,规划人口45万。地处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是安康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2021年在全国157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58位,在陕西省7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3位。2021年生产总值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5%,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5亿元。
紫阳硒谷工业园区是200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重点县域工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1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95平方公里,襄渝铁路、包茂高速公路、310省道穿境而过,与西安、武汉、重庆、成都四大都市形成“半日经济圈”。2024年1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了同意建设紫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的申请,同意依托紫阳县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省级特色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紫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省级高新区相关政策,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342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富硒绿色食品、秦巴特色医药、绿色环保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探索国家主体功能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示范新模式。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安康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8009人,其中本科3749人。年末在校学生24983人,其中本科12879人。其中,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2023年,安康市共有小学360所(未含小学教学点290个),在校学生19.23万人;普通中学179所(其中初中阶段150所,高中阶段29所),在校生15.4万人(其中初中9.59万人、高中5.8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100%。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2所,当年招生0.62万人,在校学生1.95万人。全市共有幼儿园496所,在园幼儿(含附设幼儿班)7.6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残疾学生0.05万人。
医疗
2023年,安康市拥有卫生健康机构2783个。其中,医院59所,社区服务中心(站)11个,卫生院161个,村卫生室2069个。共有床位19933张。共有卫生人员253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48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7064人,注册护士8929人。
安康市中心医院是陕南规模最大、专科设置最全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始建于1937年,先后成为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安康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暨第六临床学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安康医院,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基地。2021年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安康市中医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江南总院和高新分院两个院区,截至2024年9月,医疗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750张,开放床位1500张。
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妇幼保健院,主要有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产科、儿科、妇科、新生儿科、母婴康养中心、体检中心等医疗保健科室,其中产科、新生儿科是安康市首批医学重点专科,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为新一轮医学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为医学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科室。
科技
2023年,安康市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158项。其中,农林牧渔业20项,基础理论17项,软科学研究2项,应用技术119项。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056项,技术合同交易额(技术输出总成交额)14.23亿元,同比增长57.89%。其中,技术服务合同804项,成交额13.13亿元;技术开发合同37项,成交额0.65亿元;技术转让合同14项,成交额0.04亿元;技术咨询合同201项,成交额0.41亿元。2023年专利授权量109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2件,实用新型专利757件,外观设计专利242件。
2023年,安康市认定科技创新平台55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科技示范镇1家,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1家,省级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3家,省级药用植物示范基地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家,市级科技示范镇1家,市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2家,市级星创天地10家,市级众创空间1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0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3个。
2023年,安康市有4项科技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奖成果分别为:安康学院等单位主持完成的“秦巴地区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安康市中心医院等单位主持完成的“秦巴山区糖尿病足防治模式创建和关键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主持完成的“魔芋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品开发”、平利县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主持完成的“富硒茯茶新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集成”分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文化
2023年,安康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1个,24小时阅读吧4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0个。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0个。其中,市级广播电视台1个,县级广播电视台9个。全市拥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馆藏1363个全宗,馆藏资料19.46万册,馆藏档案56.54万卷、207.87万件。其中,市档案馆全宗219个,馆藏资料1.69万册,馆藏档案9.84万卷、26.21万件。
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安康市文联)是中共安康市委领导的,由市级各文艺家协会、县区文联和市级行业文联所组成的人民团体,实行团体会员制。截至2024年9月,有团体会员19个,即安康市作家协会、安康市戏剧家协会、安康市书法家协会、安康市美术家协会、安康市音乐家协会、安康市舞蹈家协会、安康市摄影家协会、安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安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汉滨区文联、汉阴县文联、石泉县文联、宁陕县文联、岚皋县文联、紫阳县文联、平利县文联、填坪县文联、旬阳县文联、白河县文联;管理安康市诗词学会、安康市杂文学会、安康市楹联学会、安康市赏石协会和陕南艺术中心。
安康市图书馆是国家三级图书馆,位于汉滨区兴安西路103号,1979年开始筹建,198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外建有14个分馆。主馆占地面积5758平方米,经2020年改造提升后,现有少儿馆、综合馆、辅助书库、行政办公楼。截至2024年9月,馆内各类文献总藏量为43.301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6.4017万册,电子图书16.9万册。可使用的数字资源总量为254TB,建有安康方言多媒体资源库、安康方志数据库、汉调二黄多媒体资源库、安康美食、安康报纸知识资源细颗粒度文献数字化平台5个地方特色数据库,图书馆网站、微信平台功能完善。
体育
2023年,安康市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0场次,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1055人。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43个。
安康市体育馆坐落于安康市月河生态新城片区,于2018年10月份正式开始施工建设,2020年9月30日竣工。整个场馆占地160亩,定位为综合性乙级体育馆,主体由标准比赛场地、训练场地、观众固定看台和活动看台、主席台、包厢及各体育工艺用房等组成,总座席为5051座。此场馆的建成不光能承担十四运武术散打比赛,后期还可承办一般性的其他全国赛事。
人民生活
2023年,安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3元,比上年增加1443元,增长6.7%。其中,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39元,比上年增加1663元,增长5.2%。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3元,比上年增加1035元,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比2.34∶1,比上年缩小0.05。
社会保障
2023年,安康市新增城镇就业1973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32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873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5.14万人,比上年增加1.8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66万人,比上年增加2.8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1.10万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04万人。
2023年,安康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268.3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8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5.4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15.09万人。
截至2023年底,安康市有城市低保对象7136户13229人,农村低保对象74270户162576人。公办敬老院142所,床位25718张。农村特困人员36832人,城市特困人员796人。全年城乡临时救助64960人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3838人次。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62356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46465人。全市共有孤残儿童39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02名,农村留守儿童9711人,困境儿童29228人。福利彩票销售3.15亿元。
环境保护
2023年,安康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8、空气优良天数339天,均排名全省第一,连续4年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3.0129,同比改善1.37%,均排名全省第一。瀛湖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5%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安康市荣获2022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全省优秀等次,获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评估优良等次。
交通
综述
安康是陕西的南大门,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位居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具有“一市连四省”、“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安康市是陕西南部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立体性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市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运输方式齐备,综合运输交通条件比较优越。
公路
截至2023年末,安康市公路总里程262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57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338公里,县乡村道23178公里。全年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53.2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3%。公路旅客周转量8.54亿人公里,增长0.6%。公路货运周转量52.43亿吨公里,增长3.4%。
包(头)茂(名)线、十(堰)天(水)线、(北)京昆(明)线高速公路为安康市过境高速公路,其中包茂高速公路境内长143.87[(小康)58.26+(陕川)85.61]公里,双向四车道。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境内长221公里,双向四车道,向东通往十堰、武汉,向西通往天水、兰州。(北)京昆(明)高速公路过境,双向四车道,是一条连接华中、西南的交通要道。
国道316、国道210为过境国道,其中316国道(汉白公路)境内长286公里,双向两车道,是沟通西南、西北和中南在区的重要道路。210国道(西万公路)在境内191公里,双向两车道,是一条穿越秦巴山区,连接陕川渝的要道。省道S310紫渔公路境内长77公里,是连接安康,出汉中镇巴的通道;S207安岚公路原长92公里,几经改线,现长83公里,是岚皋同县外联系的唯一公路;平镇公路原长123公里,经过改造现长108公里,是镇坪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安白公路全长193公里。由安旬路(57.2公里)和旬白路(135.91公里)连接而成,是陕南通往湖北重要道路;旬(阳)镇(安)公路全长110公里,境内长73公里,是旬阳通往西安的捷径;两(河)佛(坪)公路,全长54.4公里,境内长10.4公里,是石泉通往汉中佛坪的道路。
2023年11月27日,安康市石张大道正式建成通车。G211石梯至张滩段公路起点位于石梯汉江大桥桥头,终点接G211张滩镇奠安村村口。路线全长7.657公里,建设大桥10座,途经张滩镇、石梯镇7个村,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总投资3.6亿元。建成通车后,对服务保障沿线群众日常出行、加速城东片区综合开发利用、调整优化江南城区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突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
安康市现有襄渝、阳安、西康3条电气化铁路过境安康,其中襄(樊)渝(重庆)铁路在境内长262公里,为双轨电气化铁路,设白河县、旬阳县、安康市、紫阳县站,与汉丹铁路、焦柳铁路两线衔接,与阳安、宝成铁路相通,成渝、川黔两线相连,是联络中国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阳(平关)安(康)铁路境内长100公里,为单轨电气化铁路,设石泉、汉阴、安康车站,是横贯陕南,连接宝成、襄渝、西康铁路干线的联络线。其复线工程已于2014年开工,2017年贯通。西(安)(安)康铁路境内268公里,复线工程已于2013年贯通;境内设有小河镇、旬阳北站,是陇海、襄渝两大干线的一条联络线,也是华北、西北地区进渝入川和连接大西南的新通道。西康铁路是中国桥隧比例最高的铁路,其中著名的秦岭隧道全长18.5千米,位居中国第三。近年来西康铁路运输现状为年货运量3千万吨,日行旅客列车80多对、运行时速约70公里。
在建铁路西康高铁安康段与2021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西康高铁北起西安东站,途经西安市灞桥区、长安区,商洛市柞水县、镇安县,安康市旬阳县、汉滨区,南止安康西站,全长170.85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西(安)(安)康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头)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建设工期5年。
安康火车站地处襄渝铁路、阳安铁路、西康铁路交会处,位于陕西省安康市。1968年4月,襄渝铁路开工建设,经过安康并设安康站。2004年,安康站升级为原安康铁路分局管内直管一等站。2005年春运期间,安康站年发送旅客量突破266万人次,通过旅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2006年7月,安康站展开第二次改扩建工程。此次改扩建在原址动工,新建候车大楼全部采用钢筋全框结构和钢化玻璃装饰,上下两层共投放1300座旅客候车椅和15条进站通道,是当时陕西省内所有火车站中投放进站通道最多的车站。
航空
安康富强机场前身是安康五里埔机场,2020年9月25日,安康富强机场正式通航。安康富强机场隶属于西部机场集团,飞行区等级4C,可满足波音737和空客320及以下机型起飞,跑道长度2600米、宽45米。新建站坪3.8万平方米,自滑进出机位6个,航站楼面积约5500平方米。安康富强机场常态化运营9条航线,直达广州、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兰州、常州、武汉、泉州、成都、宁波、天津、昆明13个城市
截至2023年,安康机场旅客吞吐量33.9万人次,增长83.6%;货邮吞吐量232.3吨,增长40.8%;航班起降3356架次,增长41.6%。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底,安康市中心通往周边的公交线路累计开通26条,投放公交车247辆,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91%(超过国家标准),运营线路总里程409.7公里,年运输量2790万人次。截至2023年6月,安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公交运营车辆163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30辆、纯电动公交车130辆,公交线路网基本覆盖安康中心城区和周边主要乡镇。
水运
安康境内原有内河航道9条,总长约680公里,港口码头68处。
汉江在安康境内340公里。安康居汉江中游上段,其船上溯汉中,下达汉口,航运历史悠久,古来为秦巴之间的唯一交通孔道。安康汉江航道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