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安海中学

晋江市直属公办初中

晋江市安海中学是福建省首批省级达标初中校、省级示范初中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现已走过60多年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历程, 中考的“七项综合比率”、上省一级达标中学人数连续七届居晋江市公办初中校前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批的优质生源和品学兼优的人才,创造了卓越的教育教学成绩。学校为第七届、第八届、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学校、福建省王丹萍教育奖获得者、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福建省德育先进校、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泉州市安全发展学校、泉州市5A级平安校园、泉州市心理健康实验校、泉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泉州市巾帼文明岗、泉州市绿色学校等。晋江市第一批教育收费规范校、晋江市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晋江市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晋江市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晋江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学校被确认为全国灯谜教学示范校、晋江市校园文化(灯谜)活动示范点、晋江市乡土文化进校园示范校、晋江市灯谜教育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灯谜)传习点、晋江市少年儿童羽毛球训练基地、晋江市少年足球队训练基地。入选福建省98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办学历史
安海中学自1953年创办以来,迄今已届五十多个春秋。此间虽几经迁址、更名及中途辍办,然却一脉相承,继往开来。1953年秋,林华居先生等人创办“安海高小毕业生补习班”,假朱祠内原俭德小学校舍为址。其时,教师仅3名,学生140名。1955年秋更名为“安海华侨子女补习学校”,以宝斗埔香莲寺为临时校址。1957年,迁到大草埔新建的校舍,易名为“安海中等文化学校”,后改为“安海华侨中学”。这个时期,学校的文体活动活跃,有几个优秀剧目被选送赴县汇演,篮球队则饮誉晋南。从1958年秋季起,李维淮、曾焕锌和姚乾隆等同志接任学校党政领导。
1960年,因镇区文化区域重新布局,移至龙山寺,称为“晋江第十中学”,1961年秋,上级定校名为“安海中学”。至时,教师30多名,学生600多名。十年间,老行政领导呕心沥血、艰辛办学,教职工勤恳耕耘、教书育人,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数以千计的合格人才。1962年秋,贯彻“八字方针”,学校辍办。1970-1979安海中学与养正中学和并,同年养正中学改名为安海中学。1979年秋,为满足安海镇区一大部分小学毕业生迫切升学之需,安海镇学区创办附中,假龙山寺西厢为址。当时,教师12名,学生192名。1985年二月,上级批准独立设校,校名仍为“安海中学”,并于西安村北松柏埔规划新校址。1986年秋迁往新址上课。从85年11月起至今,政府拨款,菲律宾、新加坡侨胞、香港同胞及校友资助,兴建、协建了三座教学楼、一座电教学楼、一座实验楼、一座办公楼、一座图书馆、一座大礼堂、两座教工宿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