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坊乡,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位于莒南县西7公里处,东靠十字路镇,西邻板泉镇、刘家庄乡,南连相沟乡, 北依岭泉镇。总面积55.52平方千米。1998年,官坊乡32011人。
建制沿革
1958年1月,属板泉乡;8月23日,属红旗社(板泉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建官坊乡。
2001年,官坊乡撤销。
行政区划
1993年,官坊乡辖41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官坊街(含官坊街、莫家官坊2个自然村)、王家欢疃沟、赵家欢疃沟、孟家欢疃沟、宋家欢疃沟、歇官庄、小坊、赵家河子、西莲汪崖、东莲汪崖、东王家黄庄、许家黄庄、曹家黄庄、孟家黄庄、刘家黄庄、大南黄庄、西南黄庄、野槐沟、徐李官坊、张家官坊、厉家官坊、土沟、土龙头、刘家官坊、东风、马蹄湖、白家岭、张家三义口、杨家三义口(含杨家三义口、永胜2个自然村)、王家三义口含(茶园自然村)、张家大路村、沟东三义口、东三义口、后刘家王庄、后孙家王庄、万西王庄、万中王庄、万东王庄、孙家街、东南王庄、寺东王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官坊乡位于
莒南县西7千米处,东靠
十字路镇,西邻
板泉镇、
刘家庄乡,南连
相沟乡, 北依
岭泉镇。总面积55.5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官坊乡地势南高北低,南、中部为丘陵,占总面积的80%,北部为平原,占总面积20%。境内最高点大台岭,海拔170米。
水文
官坊乡主要河流为官坊河,南自三义入境,北至欢疃沟流入岭泉镇,境内流程8公里,系常流河。有小型小库3座,最大库容130万立方米,总灌溉面积1.6万亩。
土壤
官坊乡的土壤有潮土、棕壤土、水稻土三种。主产小麦、水稻、玉米、地瓜、花生。
自然资源
官坊乡北部平原区地下储有丰富的紫红色砂岩,是良好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官坊乡耕地面积3067公顷,水域面积295公顷,居民点及工矿企业占地621公顷,交通用地166公顷,林地面积147公顷, 荒滩面积330公顷。
人口
1998年,官坊乡共10283户32011人。农业人口30939人,非农业人口1072人。
经济
综述
1998年,官坊乡农业总产值完成8640万元,比1994年增长60%;工业总产值完成76万元;财政总收入191万元,比1994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49元,比1994年增长80%。
农业
1998年,官坊乡粮田面积2.7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等。
1993年,官坊乡粮食总产1.41万吨。花生总产5175.9吨。果园0.8万亩,果品总产602万公斤,板栗园600亩,总产4.8万公斤,林果业总收入1048万元。全乡饲养母猪8000头,出栏仔猪15万头,有养猪专业村3个,畜牧业总收入600万元。
1994年,官坊乡粮食单产629公斤,总产864万公斤; 花生单产326公斤,总产587万公斤,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比例为6: 4。新开辟茶园500亩,种植黄烟1500亩。
1995年,官坊乡赵家欢疃沟村的秋玉米丰产田单产达780公斤,创临沂市当年最高记录。
1996年,官坊乡实现农业总产值7300万元,比1994年增长14%。1996年全乡种植小麦2.42万亩,总产41.3万公斤;种植花生1.8万亩,总产529万公斤;植黄烟2380亩,总产41.25万公斤, 总收入328万元,亩收入1550元。
1997年引进紧凑型高产玉米种1.25万公斤,大豆种250公斤,脱毒地瓜种3500公斤, 地瓜苗10万株,多种蔬菜种子及杂粮品种500公斤,实现了粮种统供,为提高各种作物产量打下了基础。1997年重点抓了黄烟种植,全乡种黄烟4200亩。1997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为8000万元。
1998年,官坊乡新发展白柳条500亩、桑园500亩。乡农技站圆满完成了省级小麦“三○”工程与500亩旱地龙开发任务,同时引进小麦、玉米等良种200吨。
1994年,官坊乡80%圈栏完成了改造任务,全年肥猪出栏1.5万头,仔猪出栏11.2万头,肉鸡出栏30万只。
1995年,官坊乡养鸡1000只以上,养猪100头以上的专业户达62户,仅养殖业一项全乡人均增收300元。
1996年,官坊乡畜禽总收入2058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25%。
1997年,官坊乡母猪存栏1万头。
1998年底,官坊乡拥有1万头规模的养猪场1处, 1000头规模的养猪场2处,大牲畜存栏2500头,家禽16万只。以黄庄工作区为中心的大棚养鸡场达76处。1998年官坊乡生猪出栏18万头,养鸡34万只,养牛3000头,羊6000只,畜牧业总收入4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1994年,官坊乡完成了官坊河、王庄河沿河经济林带的开发,新开发了1000亩苹果园、 1200亩板栗园。
1995年,官坊乡开发优质果园1000亩、板栗园500亩,官坊乡果园面积达6000亩。
1998年,官坊乡有经济林7000亩,用材林1200亩,防护林300亩,薪炭林150亩,特用林50亩, “四旁”植树30万株。林木覆盖率18%。有木本植物50科120种。用材林有
杨树、
柳树、
榆树、
椿树,灌木树种有
麻栎、
腊条、紫穗条。
工业
1994年,官坊乡完成了炼锌厂的技改项目。滑石粉厂投资20万元新上机组一台,生产能力扩大一倍。建筑公司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先后到
东营、
日照等地施工。
1994年,官坊乡全乡四级企业总产值完成2.7亿元,其中乡办企业完成产值2125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
1995年,官坊乡村办企业比1994年增加6家, 个体企业增加81家,联户办企业增加19家。
1996年,官坊乡有8个村投资82万元新上了工业项目。个体、联合体企业达630家,从业人员3400人。 孟家欢疃沟铁业加工、石子加工业初具规模,分别达16家、8家。四级企业总产值达2.5亿元,其中乡办企业完成1800万元。
1997年,官坊乡有9个村新上了工业项目, 总投资300万元。乡石料厂通过改制组建了石料开发集团,开采面积550亩,从业人员2600人。
1998年,官坊乡对炼锌厂实行了租赁经营,对建筑公司实行了抽本经营。村办集体企业也全部改制完成。1998年石料开采面积达600多亩, 开采量43万立方米,从业人员2700人。铁器加工发展到22家。全乡四级企业总产值2.25亿元。
1994年,官坊乡共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293个,从业人员600人, 固定资产30万元, 实现利税190万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9%和13%。
1998年底,官坊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786个,从业人员1292人,注册资金635万元,固定资产16万元,完成产值505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047.5万元,实现利税260万元。
商业
1994年,官坊乡乡党委、政府制定了搞活商业一条街(乡政府驻地所在路)的政策。
1995年,官坊乡乡政府驻地有商业经营机构100家,从业人员1000人。 1995年, 在官坊街村至土龙头村的岚济路段建工商贸小区,占地171.7亩,实行统一供电、优惠承包的政策,到年底全乡各类商业服务网点已发展到420家,从业人员2600人。 5处集贸市场年成交额1400万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4年增长20.6%。
1997年,官坊乡各类商业服务网点520家,从业人员3400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6年增长10%。
1998年底,官坊乡各类商业服务网点670家,从业人员4100多人,5处集贸市场年成交额1700万元。
交通
岚济公路经乡政府驻地横贯中部,十刘公路经过乡境北部,土石公路斜穿乡东南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94年以来,官坊乡为改善全乡的办学条件,到1997年累计投资近百万元对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
1996年,官坊乡中心小学被市教委授予“市级规范化学校”。
1997年,由香港商人林照勇捐资50万元与乡政府联合建起了莒南照勇希望小学教学楼。
1998年,官坊乡筹资190万元,兴建一座规模为24个班的乡中学教学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该工程于1998年9月开始动工。同年,官坊乡有97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 有21名学生升入各类中等专业学校。
1998年,官坊乡有中心初中1所,在校生1237人;8所小学,在校生3740人;幼儿园17所,入园幼儿475人。教职工291人。
卫生医疗
1998年,官坊乡有乡中心卫生院1处,村级卫生室22处,卫生技术人员76人。乡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其中主治医师5人,拥有固定资产90万元,病床20张。1998年接收门诊病人5.1万人次,业务收入48万元。
文体事业
1994年,官坊乡乡电影队放映科教片206场、故事片820场。
1995年,官坊乡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学党章、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
孔繁森、学
王廷江、学
韩素云的“五学”活动。
1998年,官坊乡重抓普法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了法律知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994—1998年,官坊乡广泛开展了“美在农家”活动,有500家农户获“美在农家”光荣户称号。1998年全乡有市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单位14个。
社会保障
1994年9月,官坊乡成立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对全乡农村两委干部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取消了退休制。至1998年底,全乡共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7.3万元,投保人数1350人,已有20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
1997年3月,官坊乡全乡开展了平坟还耕工作,共平迁坟头1450个,退还耕地275亩,完成了公路两侧及农田中的坟头平迁任务。 5月停办婚姻登记。10月,对全乡残疾人进行了等级评定,发放了残疾证。
1998年,官坊乡为19户特困户76人发放了社会保障金5500元。 乡敬老院占地20亩,房屋96间,1994年集体供养五保老人45人,1998年供养老人36人。每年乡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为五保老人查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