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支那

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

密支那(Myitkyina) 是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二战时为战略据点,是缅甸北部最重要河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人口约20万。

地理位置
密支那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Myit-son)的下游。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人口约20万,由克钦族,掸族和缅族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称作khatcho,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apple)。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连接缅甸其他地方的铁路和水路,该城市仅通过特殊允许才对外国人开放。
密支那战役
1942年5月上旬日本侵略军占领密支那。1944年,中国有3个师参战,抗日名将孙立人潘裕昆等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密支那攻坚战役历时两个多月,每天激战不息,拉锯绞缠,浴血苦斗。敌酋56师团水上源藏少将潜逃到伊江东岸,在一棵大树下开枪自杀。8月3日,密支那光复。此役共击毙日军3400人,俘虏70多人;中美联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总伤亡6551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部队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对本多政材中将的日本侵略军三十三军一部分进行了长久的围困和激烈的战斗,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被称为密支那大捷)。1944年8月5日,缅甸密支那经中国军队80多天的艰苦攻击,终被克复。中国驻印度军队以上万名官兵的宝贵生命,换来了整个亚洲战场具有战略转折性意义的胜利。
重大建筑
伊洛瓦底江钢桥
是中国上海援建的工程,是缅甸的第三大桥。过桥后便进入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市区。她是缅北的铁路终点站和公路、水路、航空枢纽。她安详地坐落在伊江西岸的江堤下,缅人称其为密支那,原来密支那是缅语,意为“大江边”。
跑马堤是早年沿江而筑的一段约莫两公里长的江堤,当年喜爱遛马的英国绅士将其当作跑马道而已。这里是观赏伊江风光的“好望角”,既可窥林中江上红日升,又可睹伊江一泻千里之壮观,还可以赏长堤下的街区美景。从跑马堤拾级而下,是弯莫渡口,江边泊着十多艘机动船,有客轮也有货轮,北可通敏宋等地,南可达八莫、曼德勒和仰光等地,并可直通印度洋。
卧佛寺
1944年8月密支那解放战争中,中美联军共击毙日军3400人,俘虏70多人,日本56师团水上源藏少将潜逃到伊江东岸一棵大树下开枪自杀。在那场血战中,一个名叫坂口睦的日本福冈士兵逃离虎口,成为为数不多的日军幸存者。晚年他重游旧地,新建了这座为日本侵略军超度亡魂的卧佛寺。大殿中的卧佛长30.5米,高4.75米,宽7.56米,是仅次于仰光的全缅第二大睡佛。寺门东侧竖着2001年11月12日立的“招魂之碑”,碑文大意是为二战期间在拉孟(腊勐)、腾越(腾冲)、密支那等地被中国远征军打死的日本军人招魂。
目瑙祭坛
1958年密支那修建了永久性的目瑙祭坛,嗣后每年都在这里举行全邦性的目瑙会。目瑙场建在江边,场地宽阔,设有西门和北门。两门颇有民族特色,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门枋是一对象牙抬着一扇铓,两侧是四根交叉的雌雄目瑙柱,门卫是两位手持长刀和梭镖的克钦先民武士。目瑙祭坛与德宏的大同小异,德宏的是四根直立的雌雄柱,中间是两把雌雄刀;密支那的是十根交叉的雌雄柱,中间有一根横杆固定其交叉部位。其共同点是基座均为犀鸟,雌柱上绘的蕨叶藤和雄柱上的三角图案相似,中间两根雌雄柱顶端各绘着月亮和太阳,南侧建有祭鬼岗楼。目瑙柱北边矗立着一座庞大的目瑙房,这是一所典型的克钦族现代建筑,不仅气派豪华,而且极富民族特色。尤其是阳台上的7根粗实巨大的中柱,绘满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图案,它象征着克钦族由7个支系组成,在牛头文化精神的引领下,克钦族将获得新生。
宗教信仰
飞鹰楼矗立在密支那东北郊的山岗上。登上这座密支那坝最高塔楼的顶层平台,凉风劲吹,暑气顿消;凭栏远眺,密支那城乡风光一揽无余。1877年基督教传入克钦邦,1977年为纪念基督教传入100周年,在这里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目瑙会。1978年教会筹资新建飞鹰楼,至1993 年才落成。飞鹰楼山下是缅甸第二大基督教培训基地——弄朗基督教大学,现有教师20多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学生500多人。基督教虽是外来宗教,但今天的克钦人已离不开基督教。克钦邦有基督教信众70至80万人,天主教有20到30万人。
自然资源
密支那是全缅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矿藏据说有钼、金、银、铜、铁、铅、锡等,宝石和翡翠从数量到质量号称世界之冠。有相当储量的竹藤,还有黄莲、仁仲等70余种珍贵药材。象、犀牛、虎、豹、熊、野牛等珍稀动物的牙、鞭、角、掌等在密支那街头有卖,但难辨真假。
旅游资源
敏宋北距密支那43公里,又叫“三江口”,是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的汇合处。敏宋是伊江的神来之笔,是克钦邦的精典景点。站在硕大的白体金塔前的草亭内,江风习习,俯瞰壮丽的三江口,顿觉胸襟开阔,思绪万千。东边那条叫恩梅开江,西边这条就是迈立开江,两江之间礁峭石奇,江水奔涌,在巨大的鱼嘴石处交汇,合二为一,浩荡南行,气势如虹。恩梅开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境内,藏语叫“美尔东曲”;南下入云南怒江州贡山县境后称独龙江;进入克钦邦后更名为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源自中缅边境的大雪山南麓,其东边是江心坡,西边是枯门岭。这两条江的性格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阴阳结合后,便成了缅甸的“天惠之河”和“母亲河”。恩梅开江如同一条充满野性的克钦汉子,受不了高黎贡山和江心坡的挟持,于是一路咆哮狂奔。克钦话称恩梅开江为“恩梅卡”,意为“不可跨涉的河”。迈立开江则像一位花枝招展、温柔多情的少女,体态婀娜,步履轻盈地从雪山圣地款款而来。“迈立”是一种红艳的山花,“迈立卡”即为“花之江”。由于江水平缓,机动船可驶入“花女”美丽的胴体纵深处。沿途可见江岸边停泊着几台正在车水淘金的大船。两岸有不少简易工棚,皮肤油黑的土著人在烈日下采用古老的土办法在淘金。江岸高处的林子里躺着一条不宽的沥青车路,七八家餐馆一溜儿临江而建,主打菜都是伊江特产——烤江鱼。半肘长的江鱼用竹签串着烤熟,皮脆肉嫩,又香又甜,特别鲜美。
城市居民
密支那市区面积共有1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0万人,世居民族以克钦族为主体民族,其他民族有缅、掸、阿依、腊西、央宛、玛鲁、格堵、格兰、摩些等十余种,有1.5万余名来自中国腾冲、龙陵、盈江等地的华人和0.3万余印、巴、孟等国侨民。
在密支那华人中建有和顺同乡会、昔马同乡会、广东同乡会、福建同乡会等,每个同乡会大约有500户左右人家。其中还有一些当年在二战时期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及子孙。许多华人家庭成员都领到了缅籍证,有了此证就可以在上学等方面享受同等国民的待遇。但华人只能领绿证,只有缅甸人才能领红证。几乎所有的华人都盼望着能把腾冲到密支那的公路修通,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回中国去探望亲友和旅游观光,特别是生意人认为可以缩短距离直接从中国进货,不需要多掏经仰光、曼德勒转手的费用了。许多华人都能讲密支那的官方语言缅甸语,英语普及程度也很高。
教育文化
密支那教育机构健全,有著名的密支那大学、密支那基督教学院等四所专科学校,还有高级中小学和幼儿园10多所及一所华人高级中学,各种大中院校的毕业生每年都有几百人到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留学。
当地众多民众信奉小乘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教堂佛塔有20多座,民风淳朴、与人友善,几乎没有人偷东西。密支那人与其它缅甸人一样特别忌讳左手递送东西。认为左手肮脏,右手才是干净的。因此,用左手递送物品是不礼貌的。和尚忌讳送给他现金。一般人不能触摸和尚的头顶,克钦族认为,无论什么人头都是不可以触摸的,即使头巾和帽子也不能随便玩弄。如果有人抚摸他的头或玩弄他人头巾和帽子,便认为是对他莫大的侮辱。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还有“男右女左”、“右贵左贱”的习俗。密支那人十分崇拜榕树,在他们心目中,榕树就是佛塔,也崇拜乌鸦,视其为“神鸟”,从不猎杀。
交通运输
2007年4月中国腾冲至缅甸密支那二级公路通车。腾冲人对“密支那”这个名字很熟悉,在马帮时代就有数不清的羊肠小道把腾冲与它相连,后来出现了公路。它在宣告了马帮时代的终结后,慢慢荒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条路又渐渐活跃起来。
顺新公路从腾冲猴桥国家级口岸出境,到密支那才一百多公里。路平坦修直,路边还未及拆除的窝棚、留着挖掘机深深爪痕的崖壁,一闪就不见了。路边树林里常常会看见一片片简易的茅草房,远望去像鸟巢,巢边的绿荫里偶尔冒出青烟,那是当地人在烧荒种地。因林中植物湿度太大,火势不会蔓延,随便烧开一处便可种下豆子、玉米一类作物。
在南里卡河附近,路是从莽莽原始森林中开辟出来的,路始终被浓荫笼罩着。隔着山谷可以看见对面半山坡很多树被打折,很多地表植物被掀开,露出黑色的泥土和石头。那是修路时,被炸飞的石片造成的破坏。但要不了多久那里就会复元,这个小小的伤口让我们看到了筑路的艰险。但这一切已经划上了句号,一条宽阔的道路从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穿过来了。
密支那在傲然挺立着大青树和柚木、疯长着藤蔓及野草的空旷之地,建筑稀疏、简单,它只是这个一望无际的绿色世界的附属,经常被遮掩,被忽略。
穿境而过的伊洛瓦底江使密支那显得婀娜灵动,有河流穿过的城市总是显得魅力十足,而这样一条宽阔壮美的大江穿过这座充满原野气息的城市,像一个等待太久的少女终于遇见了倾心的人,那一刻世界放轻了呼吸。
与中国关系
克钦邦同中国的关系极为密切,克钦邦境内的克钦族、傈僳族与中国云南省怒江州、保山地区、德宏州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是跨国境线而居的同一民族,他们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交往频繁,通婚、互市,亲如一家。伊洛瓦底江(即我国所称之大金沙江),发源于我国西藏昌都地区的察隅,南入缅甸,由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在密支那以北42公里处汇合而成,横贯缅甸南北。伊洛瓦底江于八莫收纳大盈江,于伊洛瓦收纳瑞丽江。陈毅副总理生前所作《赠缅甸友人》的诗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关系。
唐宋以前,中国人就与克钦族人民和居住在克钦邦内的其他民族有交往。古代南方陆地“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就是从现今的腾冲、梁河、陇川一带进入八莫等地,再从缅北克钦邦通往印度的。到了元、明、清三代,在经济上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八莫和老光屯(八莫以南14余公里处)两地是中缅边民从古至今贸易的中心。密支那以东的的昔董有两条通道直通中国边境,一条从腾冲经高田、猴桥和昔董到密支那,从中国边境到密支那,全程约250公里;另一条经南甸、盈江和茅草地等地至缅甸的八莫,全程约225公里。这两条通道从古到今均为中缅两国的重要商道。另外,从盈江可至缅甸的当帛、甘道延、曼千、洗帕河等地;从陇川有路可通八莫和密支那;从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等地有驮运路及小道可通缅甸北部边境的密支那。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