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原伊犁地区板块的西部,地处伊犁河以南、天山支脉乌孙山脉北麓,与伊犁州首府伊宁市隔河相望,西接可克达拉市哈萨克斯坦。察布查尔县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行政区域面积为4469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列入汉朝版图。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察布查尔是荒无人烟的原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起皆属宁远城阿奇木伯克辖。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东北调遣锡伯军民4千余人,以图伯特为首领,从盛京(沈阳)锡伯家庙太平寺出发,西迁伊犁,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背景:清朝平定准噶尔时期,准噶尔蒙古“先痘(痘病流行)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者十之二”,战争死亡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编入蒙古八旗分散到几个地方,只有极少数人留在附近区域,清代魏源《圣武记》说平定准噶尔之后:“数千里间无瓦剌一毡帐。”当时人写的《西域闻见录》“新疆纪略(上)”说“千里空虚,渺无人烟”。屯田戍边就是重要政策了。而且,乾隆平定准噶尔后,设伊犁将军为新疆区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现伊宁市区域成为新疆区域的首府,需要在附近安置可靠力量保卫首府,而清政府倚重锡伯人:1582年努尔哈赤将5万余锡伯人纳入八旗军,在后来长达36年的战争中,锡伯人跟随努尔哈赤为其统一各方势力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