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岛(日语:対馬島/つしまじま,英语:Tsushima Island,朝鲜语/韩语:쓰시마섬),日本九州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日本最大岛屿、日本九州最北端岛屿,岛区大致呈长条状,西北隔朝鲜海峡同韩国日济岛、釜山市相对,东南隔对马海峡同壹岐岛及九州岛上的长崎县、佐贺县与福冈县等相望,以中央的阿苏湾为界,分为北岛和南岛,全岛南北长约82千米,东西宽约18千米,总海岸线长915千米,面积629.3平方千米,连附近小岛在内面积709.3平方千米。对马岛上设有对马市,属日本长崎县管辖。截至2020年,对马岛总人口为28502人。
名称由来
对马岛原称津岛。中国史书《三国志·魏志》中将津岛写作对马,后日本人也采用此名。
位置境域
对马岛是
日本九州最北端的岛屿,为
壹岐对马国定公园的一部分,走向东北北—西南偏南,岛区大致呈长条状,西北隔
朝鲜海峡(对马海峡西水道)同
韩国的日济岛、
釜山市相对,东南隔
对马海峡(东水道)同
壹岐岛及
九州岛上的
长崎县、
佐贺县与
福冈县等相望,距韩国釜山49.5千米,距日本福冈县博多港132千米,壹岐市西北60公里,对马岛南北长约82千米,东西宽约18千米,是继
佐渡岛、
奄美大岛之后,除冲绳本岛和
北方四岛外的日本第三大岛,面积629.3平方千米,连附近小岛在内面积709.3平方千米,以中央的阿苏湾为界,分为北岛和南岛(上岛和下岛)。
形成原因
关于对马岛的形成有多种理论,对马岛与
日本群岛原本是
欧亚大陆东端的一部分,由于板块活动,大约2500万年前开始从大陆上撕裂,日本海形成于约1500万年前。日本西南部围绕对马岛西南部顺时针旋转了40~50度,对对马岛周围地区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对该岛的地形和地质产生了重大影响。
后由于
冰河时期的地壳运动和海平面下降,日本列岛的地形和海岸线发生了各种变化,对马岛与九州大陆相连,与九州大陆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海峡。约10000年前,最后一次
冰河时代结束时,海平面上升导致对马岛再次成为一个孤岛。
地理特征
气候
对马岛四面环海,受
对马暖流影响,属
亚热带湿润气候,雨水充沛。春季,是一年之中冷暖天气交替的时节,有持续约一个月的雨季,夏季相对凉爽。秋季偶尔会有台风和大量降雨,从10月开始,晴天数量开始增加。冬季,来自大陆的强劲季风使天气非常寒冷,但很少积雪。年平均气温为16℃,日最高气温为19.5℃,日最低气温为12.7℃,平均降水量为2302.6毫米,相对湿度平均为71%,风速平均为3.0米/秒,最多风向为北北西,年日照时间1862.8小时。
地质
对马岛由被称为对州群的地层构成,地层形成于
新生代古近纪(约3000万年前)的海底,主要由重叠的深灰色黑色泥岩组成。对树群泥岩间有时夹有板状砂岩。岩石之间夹有含有火山砾石的砾岩砂岩层至砾岩和凝灰岩层,太州群厚度达5400米,其特征是褶皱,部分地受到地下岩浆活动的影响,上县町周边有橄榄石粗粒玄武岩,严原町、美津岛町的白岳山等有石英斑岩,严原町的内山有花岗岩露出。
地形地貌
对马岛多火成岩低山斤陵,平坦土地较少,上岛地势较低。下岛地势较高,约89%为山地,岛的中央部为阿苏湾里亚式海岸线,总海岸线长915千米,地质多为沉积岩,表土层较薄,总面积的90%被海拔200~600米的山地覆盖,主要有矢立山、大鸟毛山、达莱山、竜良山、有明山等,矢立山位于中南部,为岛上最高点,海拔648.5米,这些山峰延伸至海岸,围绕着内山盆地排列,海岸边有高达100米的悬崖。阿苏湾周边地区是海拔50~100米的低丘陵地带。在朝鲜西水道,海床沿着对马西海岸急剧下降,变为南北走向的船形对马海槽盆地,最深处为228米。
水文
对马岛主要河流有佐护川、仁田川、阿伦河、相扑河、濑川、桂直川等,均流入对马岛西海岸,佐护川是岛上最长的河流,全长14.7千米。
对马暖流源自
东海,在
济州岛东南分为两支,右文通过
对马海峡向东北流动进入
日本海,平均流速约25~30厘米/秒,平均流量约2x10°~4x105立方米/秒,流层较深,在朝鲜海峡东、西水道最强。
生物
对马岛是
候鸟的停歇地,是世界著名的观鸟胜地之一,主要鸟类有Japanese Woodpigeon、
史氏蝗莺(Pleske's Grasshopper-warbler)等。对马岛特有物种为对马野猫、
日本貂(Martes melampus),其中对马野猫为濒危物种,耳尖圆润,耳后有白色斑点,眉毛之间有垂直条纹,身上有斑点,主要以青蛙和蛇为食,对马市内的对马野猫数量约为80~110只,日本貂的毛皮夏季为黑褐色,冬季为黄色。对马岛周边海域生活着141科379种鱼,其中海水鱼359种,回游鱼10种,淡水鱼10种,主要鱼类有红海鲷、
褐石斑鱼等。其他物种有野猪、鹿等。位于对马岛和壹岐岛之间对马礁是世界上最北端的珊瑚礁,主要由
鹿角珊瑚、
蜂巢珊瑚组成。
对马岛森林覆盖率达89%,残存多片原始常绿阔叶林,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岛上的白岳山和鳄浦木槿栖息地等山脉已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岛屿的大部分地区被指定为
壹岐对马国定公园的一部分。对马岛特有的植物有
海滨大戟(Euphorbia atoto G. Forst.)等。其他植物有
日本百合(Lilium japonicum)、日本紫罗兰、日本杜鹃花(Rhododendron molle subsp. japonicum)等。
人类活动
经济
对马岛农业以旱田为主。渔业兴盛,有珍珠养殖业,经济主要以渔业及旅游业为主。2020年,对马岛土地及林地面积70742公顷,主要种植
水稻、
小大豆和
荞麦,水稻产量972吨,有农业经营主体380个,耕地规模以0.5~1.0公顷为主;养殖业以养殖奶牛、
肉牛、
猪为主。渔业是对马岛重要的农业产业,有渔业工人2285人,主要捕捞
鱿鱼,进行贝类采集和海水养殖。2020年,鱼类产量7313.5吨,贝类产量616.5吨,鱼类产量占海产品产量的66.9%,以
金枪鱼、
黄尾鱼等为主。
对马岛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韩国游客占到对马岛外国游客总人数的八成,2017年韩国游客在对马岛上的消费金额达79.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
人口
截至2020年,对马岛总人口为28502人,其中0~4岁有982人,5~9岁有1134人,10~14岁有1195人,15~19岁有909人,20~24岁有623人,25~29岁有822人,30~34岁有1149人,35~39岁有1465人,40~44岁有1626人,45~49岁有1695人,50~54岁有1632人,55~59岁有1836人,60~64岁有2409人,65~69岁有2750人,70~74岁有2624人,75~80岁有1850人,80岁以上有3765人。
行政管理
对马岛上设有
对马市,属日本
长崎县,对马市是对马支庁唯一的市镇,由严原町、三岛町、丰玉町、美祢町、上畑町、上对岛町合并成立。现任市长为比田勝尚喜(ひたかつ なおき)。下岛中东部沿海的严原是重要渔港和经济中心。
交通
对马岛唯一的公路干道是日本382国道,全长85770.2米,其他主要地方公路有严原-真目津-三岛线、上津岛丰玉线、木坂佐贺线等6条,县道有船梨线、船宫原线9条,总长309101.7米。
对马岛上有对马山猫机场(IATA:TSJ,ICAO:RJDT),机场位于长崎县对马市吗,根据日本空港整备法被分成第三种机场,凿开高97米的白连江山山顶而建设,是长崎第一座山岳机场。跑道建设在横穿对马中央部的上岛和下岛之间的地峡部。机场的定期航线有全日空航空(ANA)运营飞往
福冈机场的航线、有东方空桥(ORC)运营的飞往
长崎机场的航线两条定期航线。主要港口为严原港,福冈
博多港提供汽车渡轮和高速船到达对马岛。
军事
对马岛驻有
日本陆上自卫队对马警备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对马群岛没有驻军。1961年9月,日本陆上自卫队重新于此开设分驻地,由位于别府的第41步兵团派遣步兵连轮流驻守。1980年3月,对马分驻地升格为驻地,对马警备队成立。对马警备队隶属于第4师团,又称“山猫部队”。2022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58个“特别监视区”和“监视区”候选地,包括陆上自卫队对马驻屯地。
风景名胜
金田城
金田城位于对马岛阿苏湾的岩石山,在约1350年左右修建,为日本“国家指定特别历史遗址”,环绕城堡山的城墙长约2.2千米,石头顺着山脊堆砌,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金田城于2017年4月被认定为“日本百座名城”之一。
白岳山
白岳山为石英斑岩山峰,从山顶可眺望阿苏湾海岸线,海拔518米,从登山口到山顶2.2千米,山中遍布白色石英斑岩,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天然纪念物”和“特别保护国家公园”。
万松院
万松院是义成家族第20代宗主义成于1615年为祈求其父亲义年安息而建,后数次遭火灾烧毁,现本堂在1879年重建,安土桃山风格的山门是对马岛上仍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殿堂内安放着朝鲜赠送的3座
佛龛以及
德川幕府将军的牌位,132级石阶被称为“百眼木”,院中的主族陵墓为日本三大陵墓之一,墓地前有3棵大杉树,树龄已有1200年,是对马岛上最古老的
杉树,万松院为日本“国家指定史迹”。
天神拓玉神社
天神拓玉神社位于对马岛,以无龛的岩仓(石坛)而闻名,是日本仅有四处被冠以“天神”之名的神社之一,附近有上结神社和天诸叶神社。
相关文化
历史沿革
约公元前6800年,对马岛是
九州与
朝鲜半岛之间人员和货物的交流与贸易通道,岛上的越鹰遗址出土了来自
九州和
朝鲜半岛的文物。
3世纪,中国史书《
三国志》中的《魏志·倭人传》首次提及到对马岛。在《
日本书纪》中,岛上的
对马国是日本最早出现的国家。后日本武士割据各地,对马岛支持代表武家中央权力的
幕府。中国晋朝
陈寿撰的《三国志·魏书》曾记载对马岛的早期历史纪录。在中世,武士割据各地,天皇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力量受到削弱,对马支持代表武家中央权力的
幕府。对马宗氏世世代代统治对马岛,郡守以下土官都由岛主差任,宗氏地方政权则仍然听命于中央幕府。
镰仓时代,对马岛已成为当地的地头代宗氏家族的领地。后日本武士割据各地,对马岛支持代表武家中央权力的幕府。
中国
唐龙朔三年(663年),朝鲜半岛分为
高句丽、
新罗、
百济三个国家,与日本结盟的百济被唐、新罗联军所灭,日本援军在
白江口之战中被击败。日本被迫撤出
朝鲜半岛,在对马岛上部署信号塔和守军,并修建金田城等城堡以进行防御,并在筑紫建造水城。
平安时代的1019年,
女真海盗袭击对马岛和壹岐等地,史称
刀伊入寇。
中国
元至元三年(1266年),
忽必烈通过
高丽国王多次去信,要日本通好元朝,日本亦皆不回答,忽必烈决定派军征伐日本。至元十一年(1274年)三月,元朝驻高丽的将领
忻都、刘复享、
洪茶丘等率屯田军、女真及水军共1.5万人,连同高丽所派参战的5600名高丽兵,乘大型千料战船300艘、轻型快速战船及小型勤务船各300艘,总计900艘十月三日自合浦出海攻占日本对马岛,日军守将允宗助国战死。
中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日本杀元使杜世忠等,忽必烈遂决定大举进攻日本。次年(1281年)五月,命
范文虎、
阿塔海、
李庭等,率新附军10万人,乘船3500余艘。由庆元出发;
忻都、
洪茶丘及高丽都元帅
金方庆等率蒙、汉、高丽军4万人,乘船900艘,由高丽合浦出发。忻都军6月间袭占了对马岛,击败了
壹岐岛日本守军,杀其主将
少贰资时。再攻志贺岛时,经激战后,进攻受挫,被迫退泊对马、岐二岛。
14世纪末到15世纪,对马岛民经营“兴利倭船”,作为“兴利倭人”跨海到
朝鲜半岛南部沿岸贸易。一些对马岛民在朝鲜南部
庆尚道的三浦定居,成为“恒居倭”。此时对马岛由丰崎、豆豆、伊乃、卦老、要罗、美女、双古、尼老八个郡组成,内有时古里浦、皮多加里地浦等82浦,共8460余户靠海为生。由于土地贫瘠,
倭寇的活动在1370年代后达到顶峰,作为倭寇巢穴的对马岛引起了高丽朝鲜的注意。
庙永二十六年(1419年),曾积极打击倭寇并推动日朝贸易的对马岛的宗贞茂死去后,倭寇活动日益猖獗,日本北九州和对马岛等地再度发生饥荒,在
室町幕府的默许之下,对马岛豪强
宗贞盛扬帆下海,劫掠了朝鲜半岛的忠清道与黄海道,朝鲜将对马岛作为倭寇的根据地派大军进行了袭击。朝鲜太宗于1419年5月14日决定出兵对马岛,
李从茂率军船227艘,共17000人于6月20日登陆对马浅茅湾,大败对马守军之后于7月3日撤回巨济岛,称为
己亥东征、
应永外寇。
己亥东征后,朝鲜与对马岛的交往和贸易中断,朝鲜委任对马岛主宗氏审核派往朝鲜的船只。1420年,一位叫辛戒道的人自称奉对马岛主宗都都熊丸之命,向朝鲜报告了对马请求归附朝鲜的消息。朝鲜赐下“宗氏都都熊丸”印一枚给对马。但一年后,宗贞盛的正式使节仇里安来到朝鲜,明确宣称对马岛隶属
庆尚道一事“实无所据”,拒绝了朝鲜的领土要求。1443年,对马岛主宗贞盛与朝鲜签订了《
癸亥条约》,根据条约,对马岛获得每年派遣50艘船只(特遣船)和派出特送船的权利,宗贞盛掌握对朝鲜通交的商贸利益,对马成为
东亚海域上的主要角色之一。
1510年,朝鲜半岛南部沿海的倭人聚居区三浦爆发
三浦倭乱,对马岛主特遣船的数量减少到25艘,对马岛一以各种手段、各种名义维持对朝鲜的贸易。朝鲜政府和
江户幕府允许对马宗氏在
釜山开设倭馆进行贸易往来,受幕府委托负责与朝鲜的外交关系,是
江户幕府设置的“四门”(长崎门、对马门、萨摩门、松前门)之一。对马与朝鲜的特殊关系持续到了
明治维新时期。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对马岛修建清水山城,作为丰臣秀吉的住所。万历二十年(1592年)五月,
丰臣秀吉入侵
朝鲜,遣大将
加藤清正、
小西行长别率舰队由对马岛渡海,直逼
釜山。
1861年3月13日,
俄国太平洋舰队波桑德尼克号军舰占据对马岛的芋崎浦,
俄国军舰占领对马事件(芋崎事件)爆发。8月,
英国也派两艘军舰前往对马。对马藩主惊慌至极,要求“
移封”,以农民安五郎为代表的对马人民向沙俄侵略者进行了斗争,再加上英、俄、法、美各国的矛盾,9月沙俄舰队被迫离开对马。1872年,对马岛并入
长崎县,设置长崎县分署。
1901年~1902年,日本在岛上修建上见坂堡,以防俄军从菅田海滩登陆,同时修建了姬神山炮台。1905年,
日俄战争时期,
东乡平八郎率领的
日本联合舰队在对马近海和日本海与俄罗斯
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第二舰队发生
对马海峡之战,日本舰队击败俄罗斯舰队,对马海战惨败迫使沙皇认输议和,日本成为
远东头号军事强国。
192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英国、美国、
日本等国签订《
华盛顿海军条约》,决定报废本国过时的战列舰和未完工的舰船,日本将剩余的舰炮改做
要塞炮,把两门406毫米火炮移置对马岛。
1949年1月,韩国第一任总统
李承晚要求日本“归还”对马岛,并声称其为“韩国领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总部占领日本时,韩国李承晚政府对对马也提出主权要求,称“这些岛屿历史上一直是韩国领土,被日本非法侵占”,并要求日本割让这些岛屿,但遭到盟军总部拒绝。1951年7月19日,韩国政府根据日韩和平条约谈判的要求,放弃了先前对对马岛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马岛年轻人外流严重,导致少子化、老龄化。2004年,由岛上町严原町、三岛町、丰玉町、美祢町、上对岛町、上县町6个町合并设立
对马市。2022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58个“特别监视区”和“监视区”候选地,包括陆上自卫队对马驻屯地。
特色饮食
对马岛的特色饮食有大州荞麦面、石烤菜肴、六部面、各类海鲜等,岛上仍保留日本传统养蜂方法,出产蜂蜜。石烤菜肴是使用加热石英斑岩的特殊石头并烧烤新鲜的海鲜,最初是渔民菜。荞麦面在
绳文时代末期从
中国大陆经
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对马海域为优良渔场,主要有赤身鱼、
竹荚鱼、
带鱼、
鲭鱼、养殖
金枪鱼等。通查恩(Tonchan)是经调味后用于烧烤的
猪肉,由居住在对马岛的朝鲜人传入。六部面由
红薯制成。
节日庆典
严原八幡大祭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是严原八幡神社的盛大节日,活动有举行“明部之舞”奉献礼和神幸仪式。 “明福之舞”是相传起源于中世纪的对马町流传下来的巫女神乐舞,是日本国家指定无形民俗文化遗产。在神幸仪式,队伍抬着三辆神轿向严原港游行,祈祷当地的发展和繁荣。
一花节在4月下旬~5月上旬举行,对马岛最北端是月桂树的栖息地。
月桂树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大陆植物,每年五月初左右,有超过3000棵月桂树开花,节日在日本月桂树盛开时节举行,活动包括舞台表演和摊位等各种活动。
木茂滨神社大祭是在供奉宗助国的菅滨神社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进行明部舞等祭祀活动,由身着铠甲和头盔的武士后裔从菅滨神社前往菅滨海滩。在海岸上举行名为“那月祭”的仪式,由神道教牧师向朝鲜海峡发射一支呼啸之箭,以纪念蒙古入侵的受害者,并安对马岛领主宗助国和家臣的灵魂。
民俗文化
在对马岛所处的
朝鲜海峡沿岸地区,风速超过每秒10米,为保护粮食等物资免受灾害影响,当地常常建造石顶仓库,上面铺着厚厚的砂岩板,架空的地板使建筑物具有抗风、防火、防雨的功能,房屋和仓库则分开建造,以防止火灾蔓延。在志根地区,房屋沿着山腰排列整齐。
神话传说
在日本神话中,对马岛是神道教神灵
伊邪那岐与
伊邪那美创造的八个原始岛屿之一。
影视游戏
《
对马岛之魂》是由美国Sucker Punch工作室开发的一部开放世界动作冒险类游戏,于2017年的法国巴黎游戏展公布,于2020年7月17日由索尼的PlayStation 4平台发行。游戏发行后,获游戏媒体Fami通满分评价。2020年11月13日,游戏销量突破500万份,创下索尼第一方在PS4的原创新IP独占游戏销售速度最快的新纪录。2020年12月8日,获TGA2020“玩家之声”奖。
主权争端
1949年1月,韩国第一任总统
李承晚要求日本“归还”对马岛,并声称其为“韩国领土”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总部占领日本时,韩国李承晚政府对对马也提出主权要求,称“这些岛屿历史上一直是韩国领土,被日本非法侵占”,并要求日本割让这些岛屿,但遭到盟军总部拒绝。1951年7月19日,韩国政府根据日韩和平条约谈判的要求,放弃了先前对对马岛的要求。
2005年3月18日,韩国
庆尚南道马山市议会通过了“对马岛日(대마도의 날)”法令,声称是响应岛根县议会的“竹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