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阳春高速公路(Kaiping–Yangchun Expressway),简称“开春高速”,是中国广东省境内连接江门市开平市和阳江市阳春市的高速公路,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中山—阳春高速公路(粤高速S26)的组成部分之一。
建设历程
2015年11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规划包含“阳春至开平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期为2016至2020年。
2016年12月12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春段项目核准的批复》(粤发改交通函〔2016〕6042号);12月28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并举行建设动员大会。
2017年2月23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路线命名和编号规则(2017年修订版)》,中山至开平高速公路、阳春至开平高速公路命名为中山—阳春高速公路(简称“中阳高速”,编号“粤高速S26”);11月16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并举行开工仪式;12月21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江门段)开工建设并举行开工仪式。
2019年7月6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完成双悦特大桥首个高墩封顶工作。
2020年5月28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中山—阳春高速公路规划不变,开平—阳春高速公路为其组成部分之一;7月8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完成锦江特大桥贯通工作;9月6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灯心塘隧道右线贯通;9月7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凤凰山隧道双线贯通;9月21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凤凰岭大桥全幅贯通;10月21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红旗特大桥合龙;12月15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LM02施工段完成沥青路面施工;12月26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通过交工验收;12月31日,开平—阳春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
2024年5月19日,阳信高速南星枢纽互通A1、B2、J、M匝道通车。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开平—阳春高速公路东起于
江门市开平市百合镇罗汉山立交,途经
恩平市,西止于
阳江市阳春市陂面镇南星立交。
截至2022年1月,开平—阳春高速公路沿线途经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互通
截至2022年1月,开平—阳春高速公路沿线互通为: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2年1月,开平—阳春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如下:
辅助设施
2020年12月31日起,开平—阳春高速公路纳入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
截至2022年1月,开平—阳春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全部采用LED灯。
截至2022年1月,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全线(含隧道、桥梁)配有监控系统。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据2021年4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收费标准显示,开平—阳春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为:
2020年5月6日起,广东省高速公路恢复收费后将对ETC用户继续实行5%的通行费优惠;对4类客车(40座以上大客车)继续实施降档收费,收费标准降低1/3,其中包含开平—阳春高速公路。
2020年2月15日起,对通行广东省全省高速公路(汕头海湾大桥除外)的第6类货车实施通行费99折的差异化收费政策,该项优惠政策包含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其他通行费优惠政策保持不变)。
2020年5月6日起,广东全省高速公路(含开春高速公路)恢复收费后,ETC车辆的通行费金额按照“四舍五不入”再打折的方式收费,“四舍五不入”即收费金额(原始金额)尾数小于0.5元的部分舍去,大于0.5元的部分不入位。(前文所述ETC优惠均在先结算“四舍五不入”的基础上再行结算折扣。)
特色服务
2019年1月15日起,广东省高速公路实现扫码支付,其中包含开平—阳春高速公路。
2019年1月15日起,广东省高速公路实现无感支付,其中包含开平—阳春高速公路。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开平—阳春高速公路沿线途经区域为广东省的三大暴雨中心,常年受台风影响,年降雨量达2400毫米,坡体冲刷严重,水土流失治理成为开春高速公路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重点工程
潭江特大桥桥梁全长2110米,桥宽2×16.5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连续钢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主墩墩身为双肢实体墩+空心薄壁墩,主桥连续钢构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悬浇箱梁,箱梁为单幅单箱室断面,主桥箱梁单个T构纵向分16个梁段及1个合龙段,0、1号梁采用托架现浇,2至17号梁段采用挂篮悬浇,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现浇。该桥上跨潭江河段为广东鲂保护区,同时是开平市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具有施工难度大等特点。
锦江特大桥全长1020米,桥宽2×16.5米,左、右幅桥跨组合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T梁,共需架设20米预制小箱梁320片和50米预制T梁70片。需跨越锦江和G325国道建设,涉及深水基础、连续刚构梁施工和跨越大交通流量主干道,技术难度较大,安全控制风险高。
凤凰山隧道是开春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项目设计为左、右分离式隧道,左幅全长1280米,隧道最大埋深约206米;右幅全长1263米,隧道最大埋深约200米。隧道所在地的地质、环境气候等因素都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该隧道处在温泉带上,使得隧道洞内温度超过40摄氏度,洞内作业环境难以散热,建设过程中投入多台射流风机,有效改善了隧道内通风状况。
红旗特大桥是开春高速公路控制性节点之一,全长2636米,主桥为连续刚构桥,最大跨径135米,总共有8个主墩,最高墩高达83米,单幅桥面宽16.5米,墩身采用空心薄壁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悬臂箱梁,最高高差达到70余米,施工难度极大。
石羊山隧道是开春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石羊山隧道左线全长2835米,右线全长2855米,是开春高速全线最长的一条隧道,石羊山隧道口两端属于悬崖陡峭地形,在施工中,石羊山隧道采用新奥法,确保隧道如期贯通。
双悦特大桥全长1013米,上跨276省道,桥梁基础采用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采用双圆柱式墩、实心墩、空心薄壁墩;桥梁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连续钢构。
双悦岭隧道右线全长1645米,左线全长1625米,隧道围岩自稳能力差,Ⅴ级围岩占比高,属高风险隧道。建设过程中穿越130米富水软弱围岩段,洞内平均每天的涌水达3000立方米左右,施工安全风险高、难度大。
新龙一号隧道位于阳春市春湾镇三乡村西北山体,隧道全长387米,隧道右线于2019年2月开工,然通风的分离式隧道,洞门均采用削竹式,自然通风。隧道最大埋深约100米,属短隧道,该隧道围岩比较破碎,5级的岩比较多,容易坍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水竹塘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线全长2001米,右线全长2008米,最大埋深约360米,进出口两端相对高差达331米。隧道走向与山脊总体走向近于垂直,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进口位于大岗坪村南侧山沟,面对进洞口浅埋、岩溶段和渗水段多等施工难题,采取多种手段,使该隧道如期贯通。
坳仔岭隧道位于春湾镇新村村委会,左洞长1806米,右洞长1879米,双线总长3685米,是开春高速公路阳春段较长的隧道之一。洞身跨越多处山体,沟谷纵横,施工风险高,难度大。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先后克服围岩突水、反坡排水,隧道高温、材料运输等困难,确保隧道如期贯通。
灯心塘隧道是开春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双线全长3567米,左线长1790米,右线长1777米。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进洞,克服出口洞口围岩差、软弱滑坡段、溶腔、围岩破碎、多次沉降等不利因素,顺利贯通该隧道。
大石田特大桥跨越山沟,最大桥高为109.7米,左幅长度为1106米,右幅长度为1052米,分为左右线,其主桥上部均为(90+170+170+92)米四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该桥开春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大石田特大桥具有连续钢构长,节段和挂篮施工点多,高空作业点多等特点。
漠阳江特大桥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漠阳江特大桥全长1202.1米,共43跨,主桥跨布置为(40+70+70+40)米,采用连续刚构,墩梁固结体系,梁体为单箱单室结构。项目部克服工期紧、任务重、阴雨天气多等不利因素,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主桥合龙。
价值意义
开平—阳春高速公路对于完善广东省和珠江西岸高速公路网,加强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及港澳地区陆路通道对接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极大促进珠三角地区广佛肇、珠中江和惠莞深三大经济圈的交流联系,加快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助力珠江西岸地区直通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开平市人民政府 评)
开平—阳春高速公路作为广东省“十三五”高速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东接中山—开平高速公路,联通规划中的深中通道,对接“大湾区”核心区域;西连汕头—湛江高速公路,串联桂东、粤西及北部湾经济区,辐射东盟经济带。开春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提供了一条珠三角南部通往粤西、北部湾地区的便捷通道,对加强沿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恩平市广播电视台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