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别称“鹤城”,古称“鹤州”“五溪”,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地处北纬25°52′22″~29°01′25″,东经108°47′13″~111°06′30″之间,总面积27564平方千米。怀化市地处中亚热带川鄂湘黔气候区和江南气候区的过渡部位,境内四季分明,严寒酷暑期短。截至2023年6月,怀化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另辖1个管理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际陆港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鹤城区。截至2023年末,怀化市常住人口447.21万人。
历史沿革
怀化历史悠久,古称“荆楚之地”。这里自古以来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湖南西大门”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族人们居住、生活、繁衍。
战国之世,属楚黔中郡地。
秦朝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黔中郡,开始了国家的行政治理。
唐,为黔中道,以辰州为据点,经营今怀化市,有州6个:辰州卢溪郡、锦州卢阳郡、叙州潭阳郡、奖州龙溪郡、晃州、诚徽州。
宋,设卢溪郡、南阳郡,属荆湖北路,有辰州、叙州、晃州、鹤州、锦州等30余州。
元,设中书省,省下设路、府、州、县,怀化境内设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隶属湖广行省。
明,设一府二州。辰州府,治沅陵,领沅陵县、卢溪县、辰溪县、溆浦县。二州:沅州,隶辰州府,领黔阳、麻阳二县;靖州,隶湖广布政使司,领会同、元故、通道、绥宁四县。
清,置有2府、1州、1厅:辰州府,直属湖南省。领沅陵、卢溪、辰溪、溆浦四县。沅州府,治芷江,隶辰州府。领芷江、黔阳、麻阳三县。靖州直隶州,治今靖州县。领会同、通道、绥宁三县。晃州直隶厅,治老晃城,今新晃县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化分设会同、沅陵两个专区。
1952年,撤销沅陵专区,以会同专区为基础成立芷江专区,将原沅陵专区的沅陵、辰溪、溆浦、麻阳等4县划归芷江专区,形成今怀化市的雏形。
1953年,改名黔阳专区。
1968年,改称黔阳地区。
1981年,改称怀化地区。
1998年,撤销怀化地区,改设地级怀化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8年,怀化市辖12个县(市、区)和一个管委会,包括鹤城区、洪江市、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和洪江区管委会。
截至2019年,怀化市辖12个县(市、区)和一个管委会,包括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市、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和洪江区管委会。全市90个乡(其中民族乡19个)、103个镇、11个街道,有317个社区和2455个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怀化市辖1个区、10个县:鹤城区、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洪江市,另辖1个管理区(怀化市洪江管理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际陆港经济开发区(怀化国际陆港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鹤城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总面积27564平方千米,地处北纬25°52′22″~29°01′25″,东经108°47′13″~111°06′30″之间,南北长353千米,东西宽229千米,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怀化市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柳州),西连贵州省(
铜仁、
黔东南),与湖南省的
邵阳、
娄底、
益阳、
常德、
张家界等市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接壤。
地质
怀化市地处上扬子地块与南华裂陷槽的过渡地带,区内地层发育齐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地层出露完整,从震旦纪至新生界沉积岩相构造齐全,岩性组成复杂。前震旦纪地层褶皱强烈,以断裂构造为主导,全市形成一系列北东和北北东深大断裂和大断裂为主体的断裂构造体系。
地形地貌
怀化市境内山丘重叠,峰峦起伏,地形复杂。地貌轮廓自西南向北倾斜,呈一狭长地带。东南部雪峰山脉成弧形盘踞,西北部为武陵山脉所绵延,中间丘岗起伏,形成若干盆地。地势最高点为雪峰山脉之主峰
苏宝顶,海拔标高1934米;最低为沅陵的界首,海拔仅45米。东西两侧高峻,南部突起,向中、北部倾斜,呈簸箕形,向北东敞口。
武陵山脉呈北东向绵延,北西坡陡,南东坡缓,其山脉北东部南东麓在区内延展约104千米,山脊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雪峰山呈北东向展布,南东坡陡,北西坡缓,区内延展180千米,山脊构成区域分水岭,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
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70.5%,丘岗、岗地、平原、山原、水域分别占17.9%、4.1%、4.2%、0.6%、2.7%。全市大致是“七山二丘岗,一份平原加水域”。海拔800米以上的主峰1149个,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663个。东西部以低山、中山为主;南部多为中低山;北部则以低山、中低山为主;中部主要发育低山、丘陵、平原。
气候
怀化市地处中亚热带川鄂湘黔气候区和江南气候区的过渡部位,境内四季分明,严寒酷暑期短。按候温划分,3月1日至5月31日为春季,6月1日至8月31日为夏季,9月1日至11月30日为秋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为冬季。
春季南方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增强北上,气温逐日升高,降水量日多。其特点:一是天气多变。北方冷空气势力渐渐北退,南来暖湿气流开始北上,冷暖气流交汇于境内,从而形成“春天孩儿脸,一日有三变”的气候特色;夏季经常受到
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偏南风,气温高;春末夏初雨水集中,雨量大,往往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称为
梅雨季节。其特点:一是夏热期较长;秋季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北抬,冷空气北收。8~9月夏末秋初,雨量雨日显著减少,但气温仍然较高,日平均温度27℃,蒸发量大,常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冬季受季风控制,北方冷空气南侵,常形成阴雨冰雪。
水文
怀化市境内除
沅水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沅水,
辰水、
溆水外,还有1平方千米以上溪流183条。按溪流长度分,1~5千米102条,5~20千米68条,20~40千米9条,40千米以上的4条。按溪流集雨面积分,3~10平方千米117条,10~30平方千米43条,30~50平方千米的7条,50平方千米以上的16条。按其流向分为四大水系,东部沅水干流水系,西部沅水一级支流沅水水系,北部沅水一级支流辰水水系,东南角的活水乡地处沅水一级支流溆水上游。
自然资源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怀化市常住人口452.07万人,下降0.9%。
截至2023年末,怀化市常住人口447.21万人,下降1.1%。按城乡分:城镇人口223.78万人,增长1.5%;乡村人口223.43万人,下降3.5%。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31.29万人,下降1.1%;女性人口215.92万人,下降1.1%。按年龄分: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95.34万人,下降1.5%;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257.02万人,下降1.2%;60岁及以上人口94.85万人,下降0.4%。全市年末城镇化率为50.04%,比上年提升1.2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为6.22‰,死亡率为8.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6‰。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4年,怀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3.82亿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300.0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658.28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1135.47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为14.3:31.5:54.2。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4年,怀化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93亿元、增长3.6%。稻谷产量197.26万吨、增长0.6%,大豆产量1.91万吨、增长16%,薯类产量7.88万吨、增长7.8%,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86.84万吨、增长3.9%;水果产量258.17万吨、增长7.0%,水产品产量8.68万吨、增长5.1%。
第二产业
2024年,怀化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9.8%,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0.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8.3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7.1 %。规模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总体改善,2024年亏损企业个数占规模工业仅5.2%,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1%,资产负债率降低4.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4年,怀化市264家重点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5%,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率达80.8%,拉动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29.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2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0.4%,装卸搬运和仓储服务业增长14.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对GDP增长贡献率14.1%。
2024年,怀化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21类商品有15类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1.4%,粮油食品、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占比达75%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高速增长、增长40.7%,高能效家电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消费分别增长24.6%、22.3%、14.3%。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9.4%、10.1%,比全省分别快3.8个、1.0个百分点。
2023年,怀化市铁路货运量152.98万吨,下降34.3%;公路货运8816.60万吨,增长16.0%;水运货运量563.60万吨,增长12.7%;民航货运量13.60吨,增长36.9%。公路货运周转量81.42亿吨公里,增长9.3%;水运货物周转量15.54亿吨公里,增长12.7%。铁路客运量1082.75万人,增长70.5%;公路客运量2193.90万人,增长7.6%;水运客运量383.60万人,增长22.8%;民航旅客吞吐量36.90万人,增长190.4%。公路旅客周转量10.41亿人公里,增长14.9%;水运旅客周转量1.03亿人公里,增长8.5%。
至2023年末,怀化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6.01万辆,增长4.5%。其中:私人汽车53.00万辆,增长4.6%;轿车29.09万辆,增长7.8%。本年新注册汽车3.66万辆。
2023年,怀化市邮政业务总量(2020年不变价)11.82亿标准量,增长11.9%;电信业务总量(2022年不变价)45.38亿元,增长18.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06万户,增长0.8%;移动电话用户439.42万户,增长0.6%。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60.68万户,增长9.4%。
2023年,怀化市旅游收入534.81亿元,增长41.2%。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837.9万人次,增长44.2%;国内旅游收入534.78亿元,增长41.2%。全市旅游等级景区(点)59家,增长9.3%。其中:4A级及以上16家,增长14.3%。
交通运输
综述
怀化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先后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依托怀化国际陆港,怀化已打通中老、中越、中缅等4条国际大通道,开辟主要出海口4个,开通国际国内运输线路98条,形成了“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3年,怀化市铁路货运量152.98万吨,下降34.3%;公路货运8816.60万吨,增长16.0%;水运货运量563.60万吨,增长12.7%;民航货运量13.60吨,增长36.9%。公路货运周转量81.42亿吨公里,增长9.3%;水运货物周转量15.54亿吨公里,增长12.7%。铁路客运量1082.75万人,增长70.5%;公路客运量2193.90万人,增长7.6%;水运客运量383.60万人,增长22.8%;民航旅客吞吐量36.90万人,增长190.4%。公路旅客周转量10.41亿人公里,增长14.9%;水运旅客周转量1.03亿人公里,增长8.5%。
2023年末,怀化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6.01万辆,增长4.5%。其中:私人汽车53.00万辆,增长4.6%;轿车29.09万辆,增长7.8%。本年新注册汽车3.66万辆。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3年末,怀化市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增长300.0%。全市科技成果登记数2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397项,增长104.8%;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5.04亿元,增长87.1%。全市授权发明专利378件,下降10.0%。其中:大专院校授权39件,下降32.8%;科研单位授权2件,增长100.0%;工矿企业授权322件,下降7.2%;机关团体授权6件,增长500.0%。
2023年末,怀化市拥有检验检测机构146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3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26家,特种设备20112台。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758批次,重点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3.5%,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60张。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86万台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组织制定地方标准4项,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154张。
教育事业
2023年末,怀化市有有普通高校4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1.96万人,在校生6.34万人,毕业生1.73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0.12万人,在校生0.83万人,毕业生0.3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1.81万人,在校生5.25万人,毕业生1.8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数3.44万人,在校生9.68万人,毕业生2.77万人。初中学校招生数6.49万人,在校生19.52万人,毕业生5.9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数6.15万人,在校生37.37万人,毕业生6.5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数156人,在校生1482人,毕业生18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2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全市各类民办学校575所,在校学生11.35万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0.59亿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5.90万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1.22亿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9.62万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0.53亿元。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怀化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 14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68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77%。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3.84万户。开放各类档案2.17万卷(件)。
医疗卫生
2023年末,怀化市共有卫生机构4731个。其中:医院13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个,乡镇卫生院30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60个,村卫生室3025个。医院床位数28476张。卫生技术人员4.1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万人,注册护士1.94万人。乡镇卫生院306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888人,乡镇卫生院床位数8058张。
体育事业
2023年末,怀化市有体育场地15009个,其中体育馆4个。全市运动场(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497个,游泳池(游泳跳水场馆)115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576个。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08.36万人。2023年,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01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0个。全市获得世界冠军2个,获得亚洲冠军2个,获得全国冠军2个。
人民生活
2023年,怀化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55元,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5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2元,增长7.6%。
2023年,怀化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866元,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893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89元,增长6.4%。
社会保障
2023年,怀化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73万人,增长1.3%。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下降0.4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再就业1.64万人,下降15.2%。
2023年,怀化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280.41万人,下降0.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0.19万人,增长3.7%。其中:职工55.36万人,增长3.4%;离退休人员24.83万人,增长4.4%。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8.41万人,增长29.5%。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2.82万人,下降1.4%。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0.42万人,增长46.7%。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6.17万人,下降1.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4.22万人,下降2.3%。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1.69万人,下降2.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53万人,下降0.7%。其中:职工26.17万人,下降1.0%;退休人员16.36万人,下降0.2%。
2023年,怀化市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00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11亿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1.07万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69亿元。提供住宿民政机构床位数5858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5758张;提供住宿民政机构收养人数4368人,其中养老机构服务人数4336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23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改造 461个。农村“三路”提质改造351公里。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57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42亿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1997年撤销怀化地区,改设地级怀化市。境内系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宋代为实施怀柔安抚,感恩规划之策,名“怀化”。有“怀柔归化”之意。
历史人文
怀化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境内高庙文化遗址将中华文明史上溯到7800年前,是中国南方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流放怀化境内沅水流域,在这里创作了《涉江》《离骚》等不朽名篇。王昌龄在此写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千古绝句。全域为革命老区,是向警予、粟裕、滕代远的家乡。传统村落数量为湖南省第一,境内有中华书山、通道转兵会址、芷江受降坊、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洪江古商城、芋头古侗寨等景点。
本地方言
怀化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
湘语):怀化地区五里不同音,细分而言,主要分为怀化话:属西南官话,主要分布于城中心,原榆树湾镇的老街区一带,以及今怀化城周边的郊区。安江话:属带有浓厚湘语特征的西南官话,主要分布于太平桥以东,原地委机关(今市委市政府)及附属单位一带的城区。邵东话:属湘语,散布于城内,尤以小商品市场及周边区域为多。使用人群主要为来自邵东的商人及子女。
市树市花
2023年6月26日,怀化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怀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怀化市市树市花的决定》,批准确定
桂花树为怀化市市树,
山茶花为怀化市市花。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在怀化种植很普遍。山茶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怀化种植较多,具有花期长、花色美、树冠多姿、冬季开花等特点,象征着怀化人民具有谦逊的美德和理想的爱。
文保单位
截至2022年9月,怀化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有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
非遗文化
截至2022年9月,怀化市有1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9项省级项目;有10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3位省级传承人。
侗族习俗
侗家坐的习俗,到侗乡做客,要尊重坐的规矩。如果坐在主人家的大门槛,屁股对着堂屋的神壁,被认为是对主人家的祖先不敬重。主人家新的红漆四脚板凳不能随便坐。有这样板凳的人家,说明他家则娶了新媳妇,凳子是娘家陪嫁去的,是新媳妇专用凳子,待新媳妇生了小孩以后,这凳子才可以随便坐。侗家的火铺,是侗家人炊事、烤火和接待客人的地方,主人恭请客人坐火铺里边,那是上好的坐位,客人要正襟危坐,不要将两腿大大张开,否则被认为对女人家不尊重,也不能架二郎腿,那样会被认为是摆架子,瞧不起主人家。
酒宴,宴请必须提前一天下请贴或报请,当天催请一、二次,以示热情礼貌,宴席中要待茶、待酒、待烟,有茶三、酒四、烟八杆的程序。
赶坳会,赶坳,是北部侗族的传统习俗。赶坳的日期,一般是“四大土王戊”日,也有固定日期,茶坪的桠杈坳为“六月六”,凉伞的两岔河坳为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坳会的地点,多半在比较平坦的山坳上,有清泉、树林、花丛、草坪,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很多坳会每次赶坳都有上万人。
芦笙踩堂,靖州侗族苗族人民喜欢以村寨为单位组织芦笙踩堂,跳芦笙舞。这种活动有固定日期和场所,而且有大型的芦笙场会。如七月十五日的新街侗族芦笙场、棉花地苗族芦笙场,正月初二日的沙坝侗族芦笙场,正月初四日的冲嫩侗族芦笙场。逢场这一天,周围数十里的芦笙队伍都盛装赴会。
瑶族文化
罢稼节,农历正月初二为罢稼节,意在庄稼均已收割贮藏,冬耕冬种已经结束,喜庆丰收。它是瑶族人民传统节日,每年都要隆重欢庆。是日,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称肉、做糍粑,全家人团聚举杯共饮,有些地方还举行祭祀庙王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相传盘王是瑶族人民的祖先,是日为盘王的生日。新中国成立前,龙船塘瑶族没有过盘王节的习俗。1984年,国家民委规定10月16日为盘王节,1985年,全国首届盘王节庆祝会在南宁举行。
服饰习俗
衣着,境内少数民族衣着自有特色。白族人爱穿白色,有“要得俏,一身孝”之说。男子穿白色对襟衣,上配黑色领褂,腰系桃花兜带,并配撒穗荷包。头戴白色布巾,下穿蓝、青色裤。女子内穿白色满襟衣,边加蓝干,上套黑色领褂,外罩绣花围裙,下着蓝、青布裤。
首饰,境内人民,历来喜配戴首饰,少数民族尤甚。《老学庵笔记》云:辰、沅、靖州蛮,男未娶者,金呜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数珠挂于颈上。《中华全国风俗志》云:男人富者,网巾束发,贯以银赞四五支,其长如匕,上扁下圆。左耳贯银环如碗,项围银圈,手戴银钏,妇女银簪,项圈、手镯,惟两耳皆贯银环,富者戴大银梳,以银索蜜绕其髻。未婚者,额发中分,结辫垂后,以海贝银玲药珠为饰。小孩兴戴项圈、锁、铃铛、富贵牌,罗汉、观音像、脚圈、手圈等。首饰质地有金、银、铜、宝石、钻石、珍珠等。
穿耳,穿耳戴耳环是境内妇女的习尚。每年腊月初八,是少女穿耳日,从事首饰业者兼操此技。女子满12岁,即穿耳戴耳环。
风景名胜
综述
怀化市著名纪念地有芷江县的抗日战争胜利
受降纪念坊、会同县的粟裕公园、溆浦县的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名胜古迹有一批
怀化古村、洪江市
黔城古城的
芙蓉楼、
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通道县的
回龙桥、
芋头古侗寨、
通道转兵会址、沅陵县的
龙兴讲寺、中华书山、新晃县的
大桥溪遗址、
洪江古商城等景点。
截至2022年9月,怀化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处、名镇4处、名村21处,中国传统村落169处。
截至2023年底,怀化市共有等级景区59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16家,3A级旅游景区42家,2A级旅游景区1家。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