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是2009年2月5日央视一套播出的评选活动。
节目介绍
一年一度的“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又在金秋十月拉开
大幕,与往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不同的是,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推选更加令人难以取舍,因为对于每一中国人而言,2008年都是难以忘记的一年,这一年充满了震撼、自豪与奋进,也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赋予了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更大的舞台与空间。
究竟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对此,活动负责人朱波介绍说,入选人物一个首要的特点是其事迹要发生在本年度,或者在本年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外,观众也可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也许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许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为国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也许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却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也许以个人的力量,为
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也许因为自己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亦或因为自己的经历或行为,深刻影响了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
价值取向。
另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将采取推选的办法进行选举,首先,由推委推选出合适的候选人物,并写明推举理由以及他们的
事迹材料;同时,组委会也会搜集相关资料,作为组委会的推荐人选,推委可以在组委会搜集的推荐人选中投票,推举出认为合适的候选人物,并填写推举理由;最后,组委会将根据推委会的推选情况,再经公众投票和最终评议,确定感动中国人物。
冰雪灾害、
地震灾害打不倒英雄伟大的中国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我们缔造了两个同样精彩的
奥运会;神七升空、飞天梦圆,太空一小步带来
中国航天科技一大步……每年都有这样一群人感动着我们,那么在大事、喜事众多的2008年,您心中的答案是谁?他们可能身份各异,经历不同,或许不为人知,或曾见诸媒体,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届时,广大观众可以在“感动中国”的
官方网站上进行投票。
作为
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
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六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 过去六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六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
高耀洁、
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
成龙、
濮存昕、
刘翔、
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
桂希恩、
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
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推选标准
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候选人名单
委员会推荐
网民媒体推荐
评选结果
主要事迹
宋志永、
杨国明、杨东、
王加祥、
王得良、
宋志先、
王宝国、
王宝中、
曹秀军、尹福、
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
2008年初,特大
雪灾袭击了
华南地区,湖南
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
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
玉田县东
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
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
电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
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
荣誉市民”的称号。
2008年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
汶川发生
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
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
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
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颁奖辞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推选理由
刘姝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
王振耀: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声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来临。
李桂林、陆建芬:烛照深山
主要事迹
李桂林,男,42岁,
彝族村寨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
陆建芬,女,41岁,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
代课教师。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汉族夫妻。强烈的
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颁奖辞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8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推选理由
阿来:
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
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主要事迹
武文斌,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13万
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的表现,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这个战士,就是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武文斌。
6月17日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
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上。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5月13日,当部队接到急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文斌被告知后留,一向脾气温和的他急了眼,坚决要求上前线。
“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
对得起身上的这身
军装。”武文斌对战友们说。在他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他身上的
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战友们说,他的心里装的全是灾区群众。
颁奖辞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推选理由
于丹:“牺牲”在今天的语境中已经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个
英雄主义渐行渐远时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卫新:虽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学员,还没有建立功勋, 这片土地永远珍存着他的汗渍、体温和灵魂。
经大忠:中流砥柱
主要事迹
经大忠,男,
羌族人,44岁,中共党员,现任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在汶川大地震中,
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的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5月14日下午,经大忠带领工作人员在废墟中救起了一个小女孩。当经大忠抱着孩子往担架跑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经大忠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孩子,爸爸救你来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地震发生后,经大忠3天3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
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
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
颁奖辞
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推选理由
陈小川: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舍命的县长,是今天所有干部的一面镜子。
李隆:男儿榜样
主要事迹
李隆,男,31岁,中共党员,
河南省郑州市公安
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在2008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救出57名群众,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
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
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
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二等功一次、
三等功三次;获得 “
五四青年奖章”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
尖兵”,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
荣誉称号。
颁奖辞
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推选理由
陆小华:废墟里与死神搏斗,绝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诚和勇敢书写了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
陈小川:从淡定的表情和灾区群众的欢呼掌声中,我感到他身上体现的公安消防战士
职业道德的高尚。
韩惠民:这就是爱
主要事迹
韩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共同照顾一位瘫痪病人,已经持续了整整34年。不过,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长期卧床的病人正是韩惠民年轻时的初恋情人……
1972年,韩惠民与比他小1岁的吴月瑛同在苏州
沧浪区工业淀粉厂工作。虽然两人彼此从未说过一个“爱”字,但两人已是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1974年4月的一天,吴月瑛坐着三轮机动车回厂。机动车突然侧翻,吴月瑛被抛落在
人行道,当场昏迷。经抢救,昏迷多日的吴月瑛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
中枢神经断裂,手术后用钢板固定,再也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只能躺在床上。韩惠民在吴月瑛住院的日子里,自己日夜守护在她身边,喂饭、端尿,陪她说话解闷。出院后,韩惠民也一直悉心照顾她。
吴月瑛瘫痪后的3年多时间里,不少热心人要给韩惠民介绍女朋友,都被他婉言谢绝。吴月瑛多次劝说韩惠民尽快成个家,但他就是不听,他暗下决心,要一直守护着她,哪怕不结婚,也要守护她一辈子。
在吴月瑛和她父母的屡次劝说下,韩惠民终于答应找女朋友。不过他有个前提,对方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经人介绍,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为照顾过去的情人,她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
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
34年倾情照料,如今韩惠民与吴月瑛两家人早已成了自家人。韩惠民的女儿认了吴月瑛当干妈,退休在家的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来到吴月瑛家里坐坐,跟她讲讲家长里短的事情。
徐敏芳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走过来,丈夫早已成了吴月瑛的
精神支柱,从年轻时的爱情到亲人般的依赖,她能理解也非常支持。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有我们在,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一直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次她流下的不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幸福的泪水,更坚定地活下去的泪水……
颁奖辞
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推选理由
陆小华:一段相知带来一个汉子34年的照顾,一声承诺变成一对夫妇共同的看护,一个特殊的传奇连起两个普通的家庭。
陈淮:啥叫爱,爱就是一生的承诺,就是性命相托。
金晶:大写尊严
主要事迹
金晶,女,27岁,残疾人击剑队员,29届奥运会境外火炬手。
法国当地时间4月7日中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
巴黎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当天,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中国火炬手金晶手中抢走火炬,干扰
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坐在轮椅上的金晶面对暴行,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虽然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
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
奥运精神。这个情景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颁奖辞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
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推选理由
张瑞敏: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这勇敢源自深深的爱国情。
阎肃:柔弱的你面对那环伺的狰狞。不屈的尊严写进斑斓
青史,是金子,始终亮晶晶。
主要事迹
副总导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
张继钢、国家歌舞团副团长
陈维亚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献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2005年,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等人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闭幕式的创作和实现。
为更好地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
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推掉了高昂报酬的商业合作,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以
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
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颁奖辞
长卷舒展,
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推选理由
于丹:他们的
中国式的写意圆了世界一份梦想,这不是中国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
朱玉: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个知道如何展示
中华民族骄傲的团队,金牌授给他们,现在还不晚。
吉吉:点燃生命
主要事迹
把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书写奥运史上的奇迹。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西藏登山队运动员。
第三棒火炬手:
尼玛次仁 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第五棒火炬手:
次仁旺姆,女,
西藏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2008年5月8日上午九时十七分,中国登山队十九名队员成功登上
珠峰之巅并进行了奥运
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
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2008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峰点燃。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圣火耀珠峰的
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2001年的诺言,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珠峰火炬队当天凌晨3点出发。登顶的激情和传递奥运圣火的动力激发着队员们神速前进。队员们的
前进速度甚至超过了事前的预估,9点10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烧,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
祥云火炬与圣火在珠峰实现完美融合。经过王勇峰、尼玛次仁、黄春贵三位火炬手的传递之后,站在珠峰顶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珠峰跃动。
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这五名英雄和他们所在的珠峰火炬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颁奖辞
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推选理由
杜玉波:把最纯洁的
奥林匹克圣火送到最神圣的人类之巅,完成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更有她对心爱之人深深地怀念。
王晓晖:在高山上,每走一步路,吉吉都用爱和梦想在把温暖催燃,所以吉吉踏出的是人类最强之音。
主要事迹
翟志刚,男,汉族,现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刘伯明,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景海鹏,男,汉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上校军衔。
北京时间9月25日晚,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实施
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
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
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
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
2008年9月27日16点43分24秒,翟志刚开始出舱,他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点59分,他结束太空行走,返回
轨道舱。
颁奖辞
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推选理由
杜玉波:炎黄子孙留在浩渺太空中的这一小步,豁然自信、脚步稳健,展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姿态与力量源泉。
陈章良:翱翔太空的三位勇士,掀起了中国民众新一轮的民族自豪感,向世人表明了梦想与航空共起飞的豪迈与快意。
感动中国2008年度特别致敬:中国人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
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