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6号线(Chengdu Metro Line 6)为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第九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16年9月30日开工建设一、二期工程(望丛祠站至观东站),于2017年2月27日开工建设三期工程(观东站至兰家沟站),于2020年12月18日开通运营一、二、三期工程,标志色为棕色。
历史沿革
2015年5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获批。
2016年6月7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9月27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30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正式开工。10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复成都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命名方案。11月22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首个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017年3月1日,成都地铁6号线首台盾构机下井。3月24日,成都地铁6号线首台盾构机始发。8月3日,成都地铁6号线全线首个车站(观东站)主体结构完工。9月30日,成都地铁6号线首个区间洞通。10月23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南段首个区间贯通。12月23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首个双线贯通盾构区间实现贯通。12月29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首个隧道贯通。
2018年7月26日,成都地铁6号线列车正式对外亮相。11月18日,成都地铁6号线盾构机下穿成都地铁3号线。11月28日,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三色路站更名为金融城东站。12月28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开始铺轨。
2019年10月7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全线洞通。12月25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单系统、接口及全功能调试方案专家评审会召开。
2020年3月28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轨道铺设实现正线短轨通。6月10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开始全点位测试。8月4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热滑”试验全部完成。
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2016年11月批复的成都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2011版线网中的成都地铁11号线调整为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与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作为一条完整线路运营。成都地铁11号线另有规划。
2016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原成都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在列。9月24日,《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发布。
2017年2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月22日,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成都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9月26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首台盾构机始发。12月31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首个盾构区间洞通。
2018年12月29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全部车站封顶。
2019年3月15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开始铺轨。5月24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高瓦斯暗挖隧道全部贯通。6月19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全线实现洞通。10月21日,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首列车抵达回龙停车场。
2020年9月1日,成都地铁6号线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11月20日,成都地铁6号线通过初步竣工验收。12月18日,成都地铁6号线全线开通运营(青岛路站、芦角站暂缓开通)。
2024年4月8日,成都地铁6号线青岛路站开通运营。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截至2024年4月8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共设有38座车站,三期工程共设有18座车站。
线路走向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自郫都区望丛祠站,沿西区大道、恒山南街、恒山北街走行,拐向红光大道成灌铁路犀浦站,下穿成都地铁2号线及成灌铁路后沿兴业北街、校园路、盛发街、西华大道走行,下穿三环后沿交大路、沙湾路、一环路东半环走行,随后线路折向西南沿顺江路、三官堂街、成仁路,三色路、成仁路、中柏大道走行,止于观东站,共38站,长约51千米。
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起于观东站(不含),沿新成仁路、夔州大道、福州路、回龙路、迎宾大道走行,止于兰家沟站,长约22千米。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据2024年4月8日成都地铁官网显示,成都地铁6号线各站点的首末班车时刻如下。(最新运营时刻请通过成都地铁官网及官方途径获取)
运营模式
成都地铁6号线分为3条交路运营,分别为:①望丛祠站至兰家沟站;②望丛祠站至张家寺站;③尚锦路站至张家寺站;三交路按照2:1:1的比例模式开行。成都地铁6号线还采用早间首班车多点发车、末班车分段收车的方式,早间分别为每日06:10在上行兰家沟站、松林站、杭州路站、麓山大道站、新川路站、金融城东站、牛王庙站、前锋路站以及下行望丛祠站、檬梓站、犀浦站、侯家桥站、金府站、人民北路站开行相应方向首班车。望丛祠站末班车分为两个方向,至兰家沟站方向的列车发车时间为22:30,至张家寺站方向的列车发车时间为23:00,兰家沟站末班车时间为22:30。
2023年7月4日起,成都地铁6号线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取消尚锦路的小交路列车折返,各次列车均以望丛祠作为终点站;南段小交路终点站由张家寺站延伸至沈阳路站。调整后,成都地铁6号线分为2条交路运营:①望丛祠站至兰家沟站;②望丛祠站至沈阳路站。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成都地铁6号线列车采用的是A型8辆编组车辆,全长185米,宽3米,采用铝合金车体,全车定员2480人,最大载客量可达3456人,最高运行速度80千米/小时,车辆的所有大部件均由成都本地生产。
成都地铁6号线列车座椅首次采用“凹坑”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座椅表面圆滑平整并向上倾斜,具有良好的可清洗性和防滑性能,乘客舒适度更高;动态地图首次采用43寸大屏幕LCD显示屏,为中国国内首创的最大尺寸动态地图显示屏,视觉效果更佳;吊环首次采用软性材质,拥有更加舒适的手握感;空调新风量首次大幅提升,人均新风量由10立方米/小时提升至12立方米/小时,舒适度更佳;空调风道首次采用铝覆板材质,重量仅为原铝合金材料的三分之一,具有环保、节能、高效、安全等优点;列车车体型腔首次增加吸音材料,能有效降低噪音,乘坐体验度更佳;列车首次具备蓄电池牵引,可在库内无接触网的条件下通过蓄电池保证列车运行,有效提高检修效率。
运行系统
截至2020年12月,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三期工程设郫筒车辆段1个车辆段,龙灯山停车场、回龙停车场2座停车场。
主要工程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主要穿越成都主城区,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或交通密集的重要道路,沿线建筑密集、交通繁忙,且全线共3处下穿高速铁路,1处下穿府河,多处下穿市政立交与下穿隧道,前期协调工作量大、施工布置困难、安全要求非常高。同时,全线地质条件复杂,有富水砂卵石地层、膨胀性泥岩地层和大漂石地层。
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贯穿苏码头构造及其油气田主要发育区,并受到盐井沟构造和龙泉山构造三大湾气田的影响,全线隧道施工普遍受瓦斯影响,安全风险高,实施难度大。
成都地铁6号线盾构机下穿成都地铁3号线时实现了“零沉降”,这是中国地铁施工中首次实富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成功下穿既有线。盾构机始发仅8米后就要下穿运营中的地铁既有线,下穿部位距离既有线仅有4米。为控制沉降,建设方创新采用高精度管棚技术和自主研究的注浆施工法,穿越期间累计沉降仅为0.1毫米,远低于累计沉降不超过1厘米的设计要求。
侯家桥站至梓潼宫站区间隧道位于郫都区大粒径漂石卵石地层,这种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对土仓压力控制和渣土改良效果要求高、对刀盘的磨损程度高,施工难度非常大。沿线需下穿金牛支渠、南堰河和220kv电力隧道等,最小垂直净距约1.225米,且区间上部覆土松散,对安全掘进控制要求极高。
犀浦站作为中国首个动车、地铁同台换乘站,为了方便旅客,犀浦站进行了站改,改造共分四个阶段。
文化特色
列车文化
成都地铁6号线车辆外观及内饰主体颜色均为棕色,与线路色匹配。列车外观和内饰设计以“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为理念,通过对巴蜀文物元素进行提炼,运用复古主题色,充分展现成都古典和现代的融合之美。
2023年8月26日,成都地铁6号线开设红色主题车厢,整列车厢内的广告位置,全部挂满了烈士英雄的海报,上面不仅印有英烈雷锋、张超、董存瑞等,而且每张都是手绘画作并配上英雄的生平事迹。
车站文化
成都地铁6号线的装修主题是:“科技华章、创新菁蓉”。根据站点周边文化定位,全线站点共设两个层级,其中一般艺术站45座(不含西博城站和西北桥站),重点艺术站9座。
价值意义
成都地铁6号线作为中心城区南北向的填充线,以及成都地铁1号线的辅助线,是成都地铁成网的关键一环,与成都地铁5号线一起成为成都地铁网络的“任督二脉”,开通后,将缓解成都老城区南北向交通压力,加强北部郫都区、中心城区、南部高新区及天府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四川在线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