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是2009年10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闻黎明。
内容简介
在八年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离乡背井,别妻离子,把自己的命运与这场民族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本书所介绍的三校在战火中的劫难、战时大学的建立、大轰炸下的疏散、反对妥协投降、运用各种智慧武器参加战斗、踊跃输捐支持前方、积极从军献身抗日战场、对国际形势的观察分析和对战后处置日本的思考等等,无不生动反映了广大师生在复兴中华民族征途上可歌可泣的努力。
作者简介
闻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前 言……………………………………………………………………………………………1
代 引……………………………………………………………………………………………1
第一章 动荡年代………………………………………………………………………………1
第一节 战火初燃…………………………………………………………………………1
第二节 学府劫难…………………………………………………………………………11
第二章 慷慨迁徙………………………………………………………………………………27
第一节 南迁长沙…………………………………………………………………………28
一 三校合一…………………………………………………………………………28
二 汇合长沙…………………………………………………………………………33
第二节 再迁昆明…………………………………………………………………………39
一 迁滇论争…………………………………………………………………………41
二 艰难搬迁…………………………………………………………………………44
三 跋涉山水…………………………………………………………………………47
第三节 三设分校…………………………………………………………………………70
一 初设衡山…………………………………………………………………………70
二 再设蒙自…………………………………………………………………………74
三 复设叙永…………………………………………………………………………80
第三章 直面轰炸………………………………………………………………………………87
第一节 日军空袭…………………………………………………………………………87
第二节 轰炸灾难…………………………………………………………………………97
第三节 对应措施…………………………………………………………………………112
第四节 疏散岁月…………………………………………………………………………115
一 “跑警报”………………………………………………………………………116
二 疏散生活…………………………………………………………………………124
三 疏散态度…………………………………………………………………………127
第四章 反对妥协………………………………………………………………………………133
第一节 同仇敌忾…………………………………………………………………………134
第二节 怒斥投降…………………………………………………………………………153
第三节 精神支柱…………………………………………………………………………164
第四节 兵役宣传…………………………………………………………………………175
第五节 汲取力量…………………………………………………………………………178
第五章 文人抗战………………………………………………………………………………188
第一节 抗战演出…………………………………………………………………………188
一 《祖国》演出……………………………………………………………………189
二 《原野》与《黑字二十八》……………………………………………………194
三 《野玫瑰》………………………………………………………………………198
第二节 诗歌强音…………………………………………………………………………200
一 抗战热情的写照…………………………………………………………………201
二 战时生活的记录…………………………………………………………………205
三 战斗意志的升华…………………………………………………………………208
第三节 播音五洲…………………………………………………………………………212
一 技术后援…………………………………………………………………………213
二 专家演讲…………………………………………………………………………215
三 多语播音…………………………………………………………………………218
四 抗战节目…………………………………………………………………………220
第四节 踊跃输捐…………………………………………………………………………223
一 募集寒衣…………………………………………………………………………223
二 飞机捐款…………………………………………………………………………226
三 救济灾民…………………………………………………………………………227
四 援救作家…………………………………………………………………………235
第六章 学术参战………………………………………………………………………………244
第一节 弘扬爱国主义……………………………………………………………………244
一 史学家的情怀……………………………………………………………………245
二 “贞元六书”的意义……………………………………………………………251
三 “龙”图腾的启示………………………………………………………………256
第二节 加强应用科学……………………………………………………………………257
一 普及国防化学……………………………………………………………………257
二 倡导军事心理学…………………………………………………………………262
三 开展人口调查……………………………………………………………………265
第三节 推动国防科技研究………………………………………………………………272
一 航空动力学研究…………………………………………………………………272
二 核武器研究的先声………………………………………………………………274
第七章 投身战场………………………………………………………………………………283
第一节 湘江岸边从军热…………………………………………………………………284
第二节 服务美国志愿队…………………………………………………………………293
第三节 担当盟军翻译官…………………………………………………………………299
一 响应征调…………………………………………………………………………299
二 奔赴疆场…………………………………………………………………………315
第四节 应征青年远征军…………………………………………………………………325
第五节 青山处处留忠骨…………………………………………………………………330
第八章 关注日本………………………………………………………………………………337
第一节 编纂中日战事史料………………………………………………………………337
一 规划设计…………………………………………………………………………337
二 组织实施…………………………………………………………………………341
三 编纂目的…………………………………………………………………………347
第二节 正视国际关系演变………………………………………………………………352
一 对日英东京谈判的反响…………………………………………………………353
二 对英国妥协态度的批判…………………………………………………………358
三 冷静分析国际矛盾………………………………………………………………362
四 自力更生坚持抗战………………………………………………………………368
第三节 战后处置日本讨论………………………………………………………………370
一 处置原则…………………………………………………………………………372
二 损失赔偿…………………………………………………………………………379
三 失土收回…………………………………………………………………………384
四 政体改造…………………………………………………………………………386
结 语……………………………………………………………………………………………390
参考文献…………………………………………………………………………………………393
后 记……………………………………………………………………………………………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