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观》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16年。
内容简介
《新社会观》由四篇论文构成,第一篇论文主要阐述了性格陶冶的一般原理;第二篇论文主要说明如何实施性格陶冶的一般原理;第三篇论文主要介绍了性格陶冶馆的教育实验,包括新拉纳克所实行的提高居民物质享受及其道德品质的一系列计划、措施;第四篇论文提出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实行改良,其中包括变革国家的教育制度。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欧文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欧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都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并把制度的问题主要归结为宗教和私有观念两种谬见以及以往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无知。他受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只要改变使人产生罪行的环境,通过良好的教育,就能改变人的思想,培养良好的性格,最终就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新道德世界”就会实现。正是基于此,他在新拉纳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验,并于1816年出版了宣传这一思想和新拉纳克成就的书——《新社会观》。《新社会观》第一篇论文于1812年初写成,1813年初发表;第二篇论文于1813年发表;第三、第四篇也于前后不久写成,作者在《献给不列颠帝国摄政王殿下》的“献辞”中指出,他写这几篇论文的目的是:说明人们可以追溯出不幸的真正根源是以往的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愚昧无知,使人们知道和看清这种愚昧无知,并且概述一个实际施政计划的大纲。
作品思想
欧文指出,占英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民和劳动群众的性格(指人的思想、情感、信仰与行为等)没有受到很好的培养。社会对他们或者放任自流,以致使许多人因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并受到惩罚;或者给予错误的教育。这样就给社会带来了无数的“祸害”,并且这些祸害由于人们处理不当而“有增无巳”。这是国家当时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有解决上述问题,欧文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了一条普遍的“原理”,即:人的性格是塑造成的,是由社会环境(包括学校教育)所决定的,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为任何社会以致整个世界造成一种普遍的性格,从最好的到最坏的、从最愚昧的到最有教养的性格。依据以上原理,欧文认为,包围着人类的苦难绝大部分是能很容易地加以清除的,而且人类也能像数学一样准确地得到必然会逐步增进其幸福的环境,关键是当政者应为其人民的教育和普遍陶冶性格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计划,应使儿童从最小的时候起就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使儿童受到合理的教育,并极少例外地保证每一个人身强力壮、生气勃勃。
欧文强调,幼儿的性格不是他自己形成的,而是由别人、由他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们毫无例外地都是可以由人任意塑造的、结构奇妙的复合体。如果事前事后都根据有关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仔细地加以照管,就可以使它们集体地养成任何一种人类性格。在他看来,罪犯与法官如果对调一下环境,他们的地位也就要对调。
欧文认为,在他接管拉纳克棉纱厂以前,正是由于环境恶劣、劳动和生活条件差、缺乏教育以及受教派和地域观念的影响,许多工人的身上染有盗窃、酗酒、欺骗、吵架等恶习,童工也畸形发展。欧文就职以后,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反复宣传各种不良习气的害处,努力培养工人诚实勤劳的习惯和良好的品行,对于做了错事的人,也不轻易处分,允许他们改正错误。二是不再雇用10岁以下的童工,儿童免费入学,使他们在从事任何正规工作以前就能受到教育和良好的训练,并使他们所学的课程成为他们所喜爱的东西。三是改善工人的居住、交通和商品供应等生活条件。通过这些方法,克服了工人身上原有的恶习,使他们变成了勤勉、稳重和健康的人,并使儿童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过去充满混乱和罪恶的拉纳克村呈现出一片勤勉、节制、安适、健康和幸福的景象。
根据在拉纳克村的实验,欧文再一次证实他的原理,他指出,不要再说,坏的或有害的行为是不能防止的,或者最合乎理性的习惯在下一代是无法普遍地养成的。就表现出罪恶的种种性格而论,过错显然不在于个人,问题在于培育个人的制度有缺点。消除那种容易使人性产生罪恶的环境,罪恶就不会产生;代之适于养成守秩序、讲规矩,克己稳重、勤勉耐劳等习惯的环境,这些品德也就可以形成。他并且宣称,这些原理如果审慎地予以运用,将有效地改造邪恶的社会,培养年轻的一代,使他们具有值得想望的任何一种性格。
欧文认为,儿童许多好的或坏的脾气和性情都是两岁以前养成的,而当时一般的成年工人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教养,故对其子女的抚育往往也是错误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性格陶冶馆的房子前为工人5岁以下的子女办了一个“游戏场”(即幼儿园),由管理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和习惯,教育他们团结友爱。性格陶冶馆内的学校招收5—10岁的儿童。学校除继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行为习惯外,还要教他们学习读、写、算等。欧文批评当时“通行的儿童读物”不适合儿童的需要,许多学校的教学方法不正确。他主张教学要从小孩子最熟习的事情开始,逐渐涉及各人将来,所必需知道的最有用的知识,除文化学习外,女学生还要学习缝纫、烹调等。男学生则要学习军事体操以及作战技术和武器的使用方法,这既是为了使他们具有挺拔匀称的体形,养成精神集中、行动迅速和遵守秩序的习惯,又是为了将来能抵御外来侵略和保卫国家。欧文强调,必须克服教育和训练人的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弊害。性格陶冶馆内的讲堂(成人教育机构)冬季每周三个晚上为成年工人举行讲演晚会,用浅显的语言教给他们所缺乏的最有用的实际知识,尤其是培养孩子成为有理性的人的适当办法,告诉他们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其余的晚上则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娱乐等活动。
欧文认为,当时各教派的教义充满了迷信、偏执、虚伪、仇恨等,使人们受到错误的宗教教育。性格陶冶馆内的“教堂”所宣传的“教义”必须与一些“基本的事实”相符合,它们是: (1)人生来就具有谋求幸福的欲望,有维持生命、享受生活和繁殖生命的自然倾向以及获得知识的功能,一个人如果接受了真实、正确的知识,就有可能享受到幸福并造福他人,反之,如果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就可能犯罪并遭受苦难。(2)要从幼儿时期开始适当地训练推理能力,学会运用理性的方法识别谬误并增加真实、正确的知识。一切谬误中的根本谬误是:每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自己形成的。欧文最后指出,在新拉纳克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是在当时不合理的种种制度下所能采取的,因而还是不完善的,但即使如此,也还存在巨大的障碍。
欧文指出,因为,人可以经过教育而养成任何一种情感和习惯,或任何一种性格,所以政府的一项压倒一切的紧要任务便是毫不迟延地采取适当措施,使人民养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和习惯。在他看来,政府如果不去进行这项工作,就是忽视它的重大责任和利益所在。欧文强调,为了实施他所提出的性格培养原理,首先要消除“荒谬的理论”(即认为每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自己形成的)。接着还要废除或修改当时那些“教人犯罪”的法律。为了培养所有儿童良好的性格,欧文认为必须摒弃当时那种充满“教派或党派偏见”的“错误的教育”,建立优良的国家教育制度。与此同时,欧文还对当时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教友会教徒兰开斯特以及惠特布雷德等人提出并实施的几种“贫民教育方案”作了评价,认为采用这几种方案虽然可以教会儿童读书、写字、算算术、缝衣服等,但因为其教学内容糟糕透顶(许多是当时教会的迷信宣传)、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故难以使儿童养成正确的观念与习惯。
欧文指出,不列颠政府对于千百万未受教育的贫民竟没有任何国家教育制度,为了真正建立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以改变教育上的那种任其自流的局面,欧文呼吁议会通过一项联合王国全体贫民与劳动阶级教育法案,法案应当规定:(1)增设领导教育的政府机构,由德高望重、才干过人的人负责;(2)建立讲习所,对未来的教师在教学法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培训;(3)设立讲习所要做到地点方便,并有足够的规模,可以容纳一切需要学习的入;(4)提供必要的经费; (5)制订教学计划,采用优良的教学方式;(6)为各学校提供合适的教师;(7)讲习所的教学内容应是有益的。欧文认为,合理的教育是通过全国性的性格陶冶制度来实现的,而全国性的性格陶冶计划则应当采纳教育方面的一切现代改良措施。人可以经过教育而养成任何一种情感和习惯,或任何一种性格。
出版信息
《新社会观》首次出版于1816年,中文版本由柯象峰翻译,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罗伯特·欧文(1771—1858),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社会活动家和教育活动家。他出身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由于家境贫寒,9岁即弃学自行谋生,在商店和工厂当学徒。1791年任一家纺织厂的经理后,欧文开始通过改善工人生活环境来改变工人性格的初步实验。1800年,欧文担任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的经理,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试验。1824年,欧文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示范性的“新和谐公社”,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此试验于1829年以失败告终。后来,他从美国回到英国,从事工人运动,一直到逝世。除了《新社会观》外,欧文的著作还有《
新道德世界书》(1836年)、《论婚姻、宗教和私有财产》(1839年)与《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1849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