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同安高速公路(Jinjiang–Tong'an Expressway),简称“晋同高速公路”,为中国福建省境内的高速公路规划线路,是福建省高速公路网宁德—漳州高速公路(闽高速S11)的支线之一,也是泉州南部与厦门、漳州北部连接的通道。
历史沿革
2007年底,泉州市交通部门着手规划泉州环城高速公路。
2008年底,
福建省人民政府制定《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修编)》(2008—2020年),布局为“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三环”包括泉州、厦门的城市绕城环线,“三十三联”包括“围头疏港联络线”。
2009年5月,福建省相关部门再次修编《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详细规定了命名、编号规则,
泉州市绕城高速公路、
厦门市绕城高速公路(实践中分别曾称为“泉州环城高速公路”和“环厦高速公路”)编号分别为“[福建]国家高速G1502”和“[福建]G1503”,围头疏港联络线命名为“泉州港围头疏港高速公路”(简称“围头疏港高速公路”)编号为“闽高速S1573”。其中环厦高速公路初始设计为全程城市快速路。
2012年4月,环厦高速公路海沧青礁—同安仑后顺时针段规划发生了变更,由城市快速路变更为高速公路,并拟利用厦成高速公路主线青礁—陈巷段和美宫连接线,以及厦安高速公路罗溪连接线。
2017年2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布局为“六纵十横二十三联”,第三纵为福州—厦门高速公路(闽高速S11,“新福厦高速公路”),支线晋江—长泰高速公路(简称“晋长高速公路”),该线所吸收的原有规划线路包括原围头疏港高速公路全线、环厦高速公路同安汀溪—长泰枋洋段(汀溪—莲花段未建设),两段原有规划段之间新增晋江内坑—同安汀溪规划线,途经泉州市晋江市、南安市、厦门市翔安区、同安区。同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取代GB/T 917—2009),各省绕城高速公路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统一编号,泉州、厦门市绕城高速公路均废除编号,同安汀溪—长泰枋洋段高速公路降格为省级线路,单一归属于晋长高速公路。(其中莲花—枋洋段作为甬莞高速公路代行线组成段,实际使用“甬莞高速”路牌。)
2019年4月以后,全省全面执行《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晋江—长泰高速公路围头疏港段高速路牌逐步更换为“晋长高速(S58)”。
2024年12月31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福建省国省道公路网规划(2024-2035年)》(闽交规〔2024〕86号)。由于宁波—东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23)原规划的安溪官桥—龙涓—枋洋线路方案最终废除,原为代行线的安溪官桥—莲花—枋洋线路成为甬莞高速公路线路的正线,福建省级高速公路线路晋长高速公路末端(同安莲花北收费站—长泰预留科山枢纽段)被从“闽高速S58”中剔除,“闽高速S58”变更为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其余规划不变,线路走向为“晋江—南安—翔安—同安”。
2010年4月,泉州环城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即
晋江—石狮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该工程主线起自晋江市内坑镇柑市村内坑枢纽(从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分出),止于石狮市蚶江镇与晋江市新塘街道交界处的石狮互通收费站,另设有樟井枢纽至围头港区的支线。依照《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修编)》(2008—2020年),晋石高速公路主线内坑—樟井段和围头港支线全线属于泉州港围头疏港高速公路(闽高速S1573,2017年以后属于晋江—长泰高速公路,2025年以后属于晋江—同安高速公路)。
2012年12月31日,晋江—石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包括
泉州港围头疏港高速公路全线(2017年以后属于晋江—长泰高速公路,2025年以后属于晋江—同安高速公路)。
2017年7月,沙县—厦门高速公路厦门段(与晋江—同安高速公路交会的)云埔互通落地工程开工建设(云洋枢纽互通改建,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云埔村)。(该枢纽互通2025年以后为晋江—同安高速公路终点)
2020年7月16日,沙县—厦门高速公路厦门段(与晋江—同安公路交会的)云埔互通落地工程顺利完工;8月1日,云埔互通落地工程正式通车,同安莲花北收费站(云洋枢纽改为复合式互通所对应收费站)也同步启用。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晋江—同安高速公路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连接泉州市南部围头湾地区和厦门市北部山区。该线路东起泉州市晋江市深沪镇东华村金井半互通(位于深沪、金井二镇交界),西至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枢纽互通(同安莲花北收费站),途经泉州市晋江市、南安市、厦门市翔安区、同安区。其中晋江龙湖以南至金井半互通为半封闭市政化段(不进入晋江龙湖主线收费站则免费通行,进入该主线站则全额加征龙湖—金井段费用)。
途经场所
截至2025年2月,晋江—同安高速公路途经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互通
截至2021年10月,晋江—同安高速公路沿途互通为: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5年2月,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已通车路段沿线未配套建设服务设施。
辅助设施
2019年12月,福建省已实现ETC全覆盖。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已通车部分相关收费站均已配套有ETC收费系统。
2017年4月起,晋江—同安高速公路晋江段华表山1、2号隧道路段晋江(内坑)方向设有监控抓拍设施,对行车违法行为进行区间拍摄。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5年2月,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已建成的组成部分围头疏港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如下:
2011年7月1日起,福建省ETC的用户通行高速公路时可减5%高速通行费,其中包括晋江—同安高速公路。
特色服务
2019年1月15日,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行费实现人工车道扫码支付功能全覆盖,其中包括晋江—同安高速公路。
2023年1月1日起,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对在晋江南—晋江龙湖点对点通行的加装ETC的车辆实行免征通行费措施,截至2025年2月,该优惠措施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未加装ETC车辆、通行区间超出晋江南—晋江龙湖的车辆及存在拖欠通行费的车辆不在优惠对象范围内。晋同高速公路加装ETC车辆在晋江南—晋江龙湖点对点通行免征通行费,是福建省内第一个全车型高速公路“点对点”免收通行费的便民措施。
交通流量
据《中国交通网》报道,2023年7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晋江—同安高速公路的晋江南—晋江龙湖路段区间累计通行车辆60.5万辆次,累计通行率较实施前增长146%。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晋江—同安高速公路晋江段沿线路段为由硬壳、淤泥质土、残积粘性土、全风化混合花岗岩等成分组成的饱和软土地基,其建设工作中应用的静压预应力管桩有明显的挤土效应,对周围工程发生不良影响。挤土效应主要表现为压桩过程中压密并挤开桩周土层,造成土体结构破坏,使地面土体向上隆起;较深层土体向水平方向发生侧向位移,使土中超孔隙水压力升高,改变土体工程性质,对土体强度和地基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
重点工程
永和2号大桥位于晋江市永和镇,为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围头疏港段和福州—厦门高速公路、泉州市绕城高速公路共线路段沿线桥梁工程,全长427米。该桥梁第4、5孔上跨
永和镇环镇公路,现浇箱梁的上部结构为(22+22.8+23.2+22)米异型斜。环镇公路与线路中心线交角为70°,桥上设有防落网。左右幅现浇箱梁梁体上宽16.5米,底宽12.5米,梁高1.8米,翼缘宽2米,内侧厚45厘米,外侧厚15厘米,并在端横梁处加厚至75厘米,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该桥梁跨线段第4、5跨的建设环节采用“钢管桩+工字钢”门洞支架方案,非跨线部位采用满堂式施工法方案。
樟井特大桥位于晋江市罗山街道,为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围头疏港段控制性桥梁工程,起自罗山街道小梧塘村,止于罗山街道湖格村,跨狮城大道,布设分离式双线于狮城大道边分隔带上,并于樟井村设樟井枢纽分出围头疏港支线。按照2017年重新规划的省级线路,樟井特大桥东半支属福厦高速公路,西半支属晋同高速公路。樟井特大桥全桥长3.48千米,匝道桥长1798.8米(4道匝道)。
内坑枢纽互通位于晋江市内坑镇,是晋江—石狮高速公路的起点工程,为晋江—同安高速公路与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泉厦段扩建工程交叉的重要控制工程,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内坑枢纽B、C匝道上跨沈海高速公路的两联现浇梁以及晋江站疏解公路下穿沈海高速公路的柑市2号桥。由于该互通的建设关联到沈海高速公路泉厦段的“四改八”改扩建工程,建设工期十分紧张。该互通工程的建设工作遭遇了雨季强降水影响基础施工、淤泥质软土流沙导致桩基坍孔等困难。
云埔互通落地为晋江—同安高速公路厦门同安段重点工程,位于厦门北部山区,其建设难度比平原地区大,尤其是路基下大量的石方需要爆破。互通所在区域周边房屋密集且距离近,其爆破作业采取设置减震沟、减少爆破孔深及用药量等减震降噪措施,有效减少对周边房屋结构的影响。
建设规划
根据2017年2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以及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建省发改委联合印发《福建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所附规划图显示,晋江内坑—同安云埔段高速公路计划于2030年前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