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县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辖县

朗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位于林芝市西南部,东经92°28′,北纬28°40′~29°29′之间,地域面积约4200平方千米。朗县为青藏高原区气候,属温暖半湿润气候带。截至2023年,郎县辖3个镇、3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朗县常住人口为17648人。

历史沿革
朗,藏语意为“显现”。
朗县在解放前为朗宗、古如朗杰宗、加查宗和金东溪的领地。
1959年,民主改革后,并三宗一溪建工朗县,由山南地区管辖。
1959年,设古如朗杰区,仲达乡,金东区,拉多区,孜隆乡,洞嘎区。
1982年,林芝地区成立,朗县被划归林芝地区管辖。县府驻登木乡朗村。
2015年3月,撤销林芝地区,设立地级林芝市,朗县属林芝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7年,朗县辖6个乡:登木乡、仲达乡、金东乡、拉多乡、孜隆乡、洞嘎乡。县政府驻登木乡朗村。
2000年,朗县行政区划一览(3个镇、3个乡):
朗镇辖:朗巴居委会、巴热村、其次村、娘村、申木村、堆巴村、托麦村、堆巴塘村、冲康村。
仲达镇辖:仲达村、堆许村、林古村、解协村、卓岗村、伟列村、拉丁雪村、达贵村。
洞嘎镇辖:聂村、达木村、嘎贡村、滚村、卓村、扎西塘村、堆村。
金东乡辖:东雄村、巴龙村、帮玛村、西日卡村、康马村、来义村、松木村、秀村。
拉多乡辖:拉多村、白路村、昌巴村、杰堆村、吉村、白坡章村、巴顿村、许村、扎村、藏村。
登木乡辖:巴桑村、多龙村、洛龙村、崩嘎村、森木村、崩达村、如字村、左嘎村、比林村、登木村。
2013年朗县行政区划一览:
登木乡辖:10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村。
朗镇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并划分为3个片区:曲江片区(托麦村、冲康村、巴热村)、堆巴片区(堆巴村、其次村、申木村)、堆巴塘片区(堆巴塘村、娘村、朗巴居委会)。
金东乡辖:8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
洞嘎镇辖:7个行政村(扎西塘村、卓村、聂村、滚村、达木村、堆村、嘎贡村),27个自然村,15个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郎县辖3个镇:郎镇、仲达镇、洞嘎镇;3个乡:拉多乡、金东乡、登木乡。县政府所驻地朗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朗县位于林芝市西南部,东经92°28′,北纬28°40′~29°29′之间,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东与米林市,北与林芝市巴宜区、工布江达县,西与山南市加查县相邻,南部与印度接壤,地域面积4120平方千米(0.412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朗县属于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地势为北部和中部高,南部低,多为开阔谷地、坡地和山地。全县平均海拔3200米,一般山峰的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且多为冰川覆盖。
朗县境内属藏东南沟谷地貌,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将全县划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属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最高海拔6157.9米,北部系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最高海拔5572.0米,南北两山组成一个巨大“∨”型谷地,谷地最低海拔3016米,高差3141.9米。
境内群山起伏,地表在河流切割和地质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发育成各种地貌类型。县境内地貌划分为高山冰蚀——冰碛地貌,高山流水切割构造地貌,河流阶地堆积地貌以及风沙地貌。
朗县峡谷位于仲达镇与洞嘎镇西侧之间峡谷近东西走向,沿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发育,属于山南加查峡谷组成部分,延伸朗县境内长56千米,切深小于1000米,落差约150米,谷底宽度一般80~200米,局部(如县城北侧)小于50米窄谷,归属中等切割峡谷类型。峡谷西侧地形较陡,坡度一般30°~50°,水流一般较缓。
气候
朗县为青藏高原区气候,属温暖半湿润气候带。主要气候特点: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秋多雨、春冬干旱多风,垂直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灾害较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年均日照达2000~2500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70%~80%,太阳年辐射700兆焦耳/平方米,朗县降雨量偏少且四季不均,年均降水量在350~6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9月份,多为夜雨,占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年蒸发量在2200毫米左右,约为降水量的4倍。干季长达8个月,湿季仅为4个月。年平均气温11.0℃,年平均最高气温19.1℃,年平均最低气温5.3℃,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3.8℃全年无霜期日数平均在130~170天。
水文
朗县水资源比较丰富,河流总长度达74.2万米,每平方米177.3米。有河流溪涧14条,雅鲁藏布江蜿蜒曲折,横穿县境,各支流以雅江为骨架,向朗县全境纵深辐射,几乎遍布朗县全境,比较大的支流有登木河、拉多河、金东河和工字荣河4条河流,形成4道沟,因此朗县又可称之为“一江四河(沟)”之地。
湖泊包括拉多藏湖及勃勃朗雪山圣湖。其中藏湖海拔3700米,面积6.7平方千米;勃勃朗雪山圣湖海拔4200米,面积3.7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域面积4200平方千米。
生物资源
朗县植物资源主要为总面积达85万亩的森林。仅高等植物就有1000多种,是中国国少有的天然植物博物馆。其中药用的植物王要有贝母、虫草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野牛、黄羊、羚羊、盘羊、樟子、鹿、豹、猴、熊、猞猁、水獭、野猪和鸟类等。
矿产资源
朗县主要有铬、铁、锡、水晶、砂金、硫磺等矿产资源。
人口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283人,其中:仲达镇2271人、朗镇3790人、洞嘎镇2017人、登木乡2715人、拉多乡1906人、金东乡1584人。境内民族以藏族为主,此外还有汉族、珞巴族、蒙古族等民族和僜人(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其中藏族占99.02%,作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门巴族,朗县是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2011年,朗县常住人口为15037人,其中农牧民13789人,占92%;藏族干部职工及家属927人,占6%;汉族干部职工及家属321人,占2%。全县出生人口188人,同比下降32人,出生率12.5‰,同比下降2.4‰,自然增长率10‰,同比下降2.4‰。全县死亡人口37人,死亡率2.5‰,同比增长1.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朗县常住人口为17648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朗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8亿元,增长0.9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348万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6亿元,同比下降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31元,现金收入实现15525元,分别同比增长5.7%、4.4%,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健康态势。
第一产业
2023年,朗县完成辣椒育苗体系建设,种植辣椒3100亩,实现产量3875吨、产值达1938万元。以辣椒、苹果、藏猪、牦牛为主的农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55亿元。实施总投资1800万元的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让群众增收110万元。
第二产业
2023年,朗县首次完成2家工业企业的升规工作,实现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零的突破”。
第三产业
2023年,朗县全年接待游客42.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朗县坚持做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发放教育激励资金120.15万元、援藏“鹅翔”教育资金33.2万元,新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4个,具有朗县特色的劳动实践教育模式全面推开。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87%,小考考入内地西藏班27人,升学率位列林芝市各县(区、市)第一。
卫生事业
2023年,朗县完成49个村卫生室“一站式”医保结算系统搭建,县级医保系统结算报销3.41万人次、639.91万元。为800名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服务,为2683名0-18岁青少年筛查“先心病”,仲达镇卫生院、拉丁雪村卫生室成功创建市级样板卫生院(室)。
社会保障
2022年,郎县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和特困人员生活补助不断提高,发放各类补助资金839.15万元,疫情期间为困难群众发放临时补助10.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社会保障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基础建设
2022年,郎县基础设施逐步健全,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果,建制村通畅率96%、通客车率达75%,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改造户厕4144户,31个村2031户实施人畜分离项目,学校供暖工程实现全覆盖,美丽边城项目、登木子列桥至洛龙村公路项目、新扎至滚麦公路项目顺利推进。
历史文化
概述
“朗”,藏语意为“显现,光明”;同样在汉语中,“朗”也有“明亮,光线充足”的意思。朗县平均海拔3700米,空气稀薄,日照强,年日照时数2512小时,是林芝地区日照时数最长的县。
传统服饰
藏族传统服饰最基本的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以及富有夸张色彩的金银珠玉饰品等。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以及长袖长裙,自然适应于藏民族居住地特定的环境和气候。如藏族高原牧民的氆氇长袍胸前留有一个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这样外出时可存放糌粑、茶叶和饭碗等,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需要时再穿上;夜晚睡觉,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衣多用。
见面礼
藏民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丧葬习俗
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做客
到藏族同胞家中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后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喝三次,第四次添满时需喝干一杯。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风景名胜
朗县地处西藏东环线核心点,林芝工布文化和山南雅砻文化的交融处,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和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出生地,形成了独具特色旅游资源。
扎日莎巴山
朗县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又称杂日山,是闻名全藏的圣地。传说杂日山顶有位菩萨叫“西穹”,还有个鬼叫“碓”,每到猴年的四五月间,是转杂日山的黄金季节,传说转一次该圣山就可以有第二次生命,免受轮回之苦,来世可有幸福的生活。因此,“杂日日廊”早已是藏族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
拉多藏湖
拉多藏湖位于朗县拉多乡藏村,该湖面海拔高度3700米,藏湖一共由五个大小不一的小湖泊构成,分别是万鱼偏嘴湖、逢扎西湖、神马湖、圆环湖、尾湖。五个小湖泊通过小溪相互连接,形态各异,分别呈月牙状、圆盘状,湖泊为山泉汇集而成,湖水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4米。
巴尔曲德寺
巴尔曲德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朗县朗镇堆巴村半山腰,占地2000多平方米,在雅鲁藏布江畔,是林芝地区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金明昌六年(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杰布两位活佛修建,原属葛举派,后由于宗教斗争改属格鲁派。
列山古墓群
列山古墓群位于朗县金东乡林邛公路旁,距4公里多的列村东北约1.5公里的列山南坡上,海拔3200米。该建筑群气势宏伟,构筑奇特,整个墓群延绵几公里。烈山古墓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水平,对于研究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研究西藏历史与探讨青藏高原千年尺度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雅鲁藏布江巨柏
巨柏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呈线状分布。雅江巨柏形态各异。关于巨柏的传说:相传在修建桑耶寺时,运送木材造成奴隶伤亡无数。一只善良的乌鸦同情奴隶的不幸,就站在加查山顶说寺已经修好,不需要木材了。奴隶长松一口气后将大量木材沿江丢弃。这些木材就地生根发芽并长成巨柏。
地方特产
酥油核桃
朗县的酥油核桃、鸡蛋核桃、亚核桃、铁核桃等品种,都具有皮薄、果大、果仁饱满、含油量高、品质上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铁、锌的特点,在区内享有极高盛誉。在2008年全国首届核桃大会上,朗县的“酥油核桃”一举夺冠。
朗县花椒
朗县花椒气味芳香,既可以除各种肉类的腥臊气,改变口感,又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为此,朗县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经过品种选优和精心栽培,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申木花椒”。“申木花椒”具有穗大粒多、皮厚肉丰、色泽鲜艳、味浓香麻、口感纯正、营养丰富、纯天然、无公害的特点,在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深受大众喜爱,是上好的调味佐料。
朗县藏冬桃
朗县藏冬桃具有果肉多、色红、味甜、口感佳、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藏族群众俗称“夏精桃”,主要分布在朗县沿雅鲁藏布江的朗镇、仲达、洞嘎3个镇,其中洞嘎镇的藏冬桃品质最佳。
荣誉称号
2021年1月19日,郎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2年2月21日,郎县入选2021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拟激励市县名单,并进行公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