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

清朝大臣

李世杰,贵州省黔西人,乾隆时期从小吏一直官升至兵部尚书。在其为官长达五十余年的历史里,尽忠尽职,热爱故土。他始终清廉自律,严饬吏治,激浊扬清,以清正廉明而闻名遐迩。他对下体恤民情,处处为百姓着想,在清朝是一个难得的清官。在任四川总督期间,李世杰率军将廓尔喀人赶出国土,对安定西藏,保卫祖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扬。总之,李世杰在处理政事、体恤民情、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可圈可点的贡献。

人物生平
李世杰(1716——1794),字汉三,号云岩。生于贵州黔西县隐者坝(今城关镇黎明村)。李世杰自幼聪颖好学,喜欢骑马射箭,广交朋友,为人豪侠仗义,爱打抱不平。由于其个性放荡不羁,对四书五经没兴趣,以至多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二十多岁时,他作诗讽刺州官而惹祸上身,为了避祸,父亲李植为他捐了一个小官,让他到江苏富安做事,由于他办事认真,于乾隆九年(1744年)升任江苏常熟黄浦泗巡检。他果断又能见机行事,办了几桩要案后,深受长官赏识,两年后就升任为江苏金匮县主簿。
江苏巡抚庄有恭两江总督尹继善都是知人善任思贤若渴的好官,李世杰在任巡检、主簿期间办事干练,勇敢机智的故事传到他们耳里,庄有恭就将李世杰调来巡抚衙门当巡捕。李世杰接连办了几件偷盗、抢劫案后更为庄有恭赏识。为了更加发挥李世杰的才干,庄有恭上奏两江总督尹继善,欲提拔李世杰为知州。当时朝廷有例,从八品的吏员提升到正六品的知州,不仅要政绩卓著,还要向朝廷捐纳一笔不小的钱款,叫“捐例”。那时的捐官有律令规定,纳入国税上缴国库。尹继善庄有恭知道李世杰拿不出这笔“捐例”,于是二人共同出资,并具奏折历陈李世杰之才能,为他捐资买了个知州的正六品官,李世杰知道原委后分外感激,拜谢了二位恩师后前往泰州上任,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勤政廉洁 功劳卓著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李世杰任泰州知州,初到任,就接下了前任州官遗留下的400多件疑案、难案、冤案。当他视察牢狱,目睹囚犯及其亲属的喊冤叫屈,以头撞地的悲惨情景,下决心维护国法尊严,为民申冤。于是认真审理积案,亲自调查重大冤案、假案,每日从清晨忙到深夜。史载“昼夜据案视事”,“不五月而四百余案报结”。江苏巡抚按察使怀疑他草率从事,派员复察所有案件,竟无一件错判或疏漏。泰州处处能听到李知州公正廉明的颂扬,都称他为“李青天”。在泰州五年的时间里,由于政绩卓著,巡抚陈宏谋上奏朝廷,保荐李世杰升任镇江知府。
镇江紧邻南京,是水陆交织,商贸繁荣的军事要冲。常年驻防的绿营汉军有三千多人。世杰初到任时,正值朝廷下令撤换驻军。由于没有合理的待遇和妥善安置,这批撤减下来的老弱病残军士愤愤不平,他们从军多年,历经多次战争,靠薪饷维持全家老小的生活,裁减后断了生活来源,又无其它职业谋生,就聚集码头要闯官府闹事。世杰闻讯后带上几名衙役亲临现场,对这些士兵进行安抚,同时召集部属商议解决办法,妥善安置了这批退役士兵,平息了一场事故,开创了军事史上“转业建设”的先河。
乾隆帝下江南巡视,李世杰受上司之令安排迎驾等诸多事务,世杰本着“不扰民,不奢华”的原则,把办站迎驾之事办理得井然有序,很得乾隆皇帝的赏识。他还借陪驾之机,以对联巧奏皇上,替杭州百姓铲除了人人切齿痛恨的三司八道一批赃官。迎驾南巡成了李世杰仕途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由于他在乾隆帝心目中留下了勤政廉洁,办事干练,机智灵活的印象,乾隆帝南巡回宫后就提升他为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台。
在宁池太广道任上,他除奸商振兴经济,施铁腕戒赌禁娼,任职两年的时间里,使安徽太平府广德县一带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受到巡抚高晋的赞赏。乾隆三十六年五月,升任四川盐驿道,七月援职四川按察使兼行巡抚职,总理清军征剿大小金川南路军的粮饷。军需处即后勤总部设在打箭炉,即今四川康定县城。从成都运送粮饷到打箭炉,要翻越人迹罕至的二朗山,或沿大渡河险陡崎岖的山道,行程近千里,途经十余个州县,运一次粮饷往返要半月多的时间,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李世杰担此重任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筹措了第一批粮饷赶运到打箭炉,保证了正常的军需供应。他审时度势,依靠和团结了打箭炉同知符兆熊及时明正土司甲勒参德沁,在他们的大力支持援助下,发展地方生产,振兴市场经济,激励客商到川中一带运粮及日常生活必需品到打箭炉销售,大大缓解了从成都运粮饷的困难。明正土司还组织当地藏民为军需处送粮饷到大小金川清军驻地,协助李世杰筹措饷银伐薪烧炭,在一次运送饷银途中,由于南路军将领温福刚愎自用,兵败身亡,敌军趁势挥戈南下,眼看途中30万两饷银即将落入敌手。李世杰急中生智,利用南下逃亡的民夫,商人及兵士携带银子到打箭炉后,又巧妙地回收入库。保护了这批财富,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干。
在任湖南巡抚和两江总督期间,他深入民间调查沿河两岸护堤,筑堤防汛情况,任用能吏,身先士率奔波于护堤防汛前沿,组织民众筑堤、护堤。并沿堤种植柳树以固堤。黄河泛滥,百万生灵在汪洋大海中漂流、挣扎、呼号,他带领水师兵将在滚滚洪流中救援百姓。一面测量水势,踏勘地形拟订疏流筑堤方案,新筑大堤。在这如此浩大的赈灾筑堤防汛工程中,他宵衣旰食,指挥调度有方,在历年防汛护堤上留下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也因之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
他两任四川总督,明法纪,倡廉政,并且身体力行作出表率,衣食住行分外俭朴,摒除繁琐礼节,惩治贪官污吏,励精图治,使饱受大小金川十数年战乱之苦,经济箫条,国库空虚的四川在几年内恢复了元气,商贸日趋繁荣,国库逐渐充盈,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
乾隆55年授职兵部尚书,因年老多病,数次上书朝廷,得到乾隆帝恩准,于次年辞仕还乡。
个人作品
诗篇
六月过山根站遇雨
清代:李世杰
雪磴阴风砭骨寒,
千寻积素耸云端。
写生拟倩传神手,
画向炎方六月看。
伏龙寺
清代:李世杰
狭栈缘溪曲折升,钟声遥度白云层。
悬崖冻瀑喷如雨,雪磴阴风劲有棱。
厨下细泉随竹远,岩前片月共窗凭。
莫愁天险难飞越,有路应堪拾级登。
清溪县
清代:李世杰
踏破层云下碧霄,沈黎烟景晚萧萧。
山分僰道蛮天迥,路向乌斯异国遥。
荒邑衙斋供馆舍,民居板屋耐飘摇。
无眠一夜风声急,似听钱塘八月潮。
过飞龙关
清代:李世杰
幂䍥春阴酿晓寒,雨余岚翠扑征鞍。
盘旋马踏层云上,淡沱峰如入画看。
村舍炊烟浮碧穗,溪桥乱石激清湍。
登临已觉行非易,负重边氓食力难。
其余著作
世杰著作有《世杰奏议》、《家小记事诗》、《南征草》等。
史料记载
李世杰,字汉三,贵州黔西人。少倜傥,喜骑射。年二十馀,折节改行。乾隆九年,入赀为江苏常熟黄泗浦巡检。知县李永书引与同堂听讼,县人称其平。总督尹继善、巡抚庄有恭荐卓异,迁金匮主簿。有恭檄充巡捕官,为入赀以知县留江苏。二十二年,除泰州知州。始至,讼未结者四百馀案,昼夜据案视事,不五月报结。巡抚陈宏谋荐堪胜知府。二十七年,擢镇江知府。上命裁京口驻防汉军,世杰捐廉集赀,人予饷三月、衣一袭,裁者三千人,皆分畀职役。三十年,擢安徽宁池太广道。丁父忧,服阕,三十六年,授四川盐驿道。未几,擢按察使
师征金川,总督桂林檄世杰驻打箭炉,督约咱路军需。木果木之败,副将军阿桂全师暂退,军中饷银数万巨锭,募运还,无应者。世杰令曰:“委于贼,宁散于民!”从军贸易者数万人,争取立尽。世杰督队护其后,密檄关吏,见持饷银入口者皆令还官,铤酬以给银五两,帑获全。师复进,铸炮缺炭,檄世杰营办。世杰令伐树札木城卡卫,掘地为大窑数十,复伐树而薪焉。不旬月,炭足供铸。守御僧格宗发敌伏,俘十六人以还。阿桂以闻,赐孔雀翎。四十年,擢湖北布政使,乃留军督饷。四十二年,金川平,乃上官。四十四年,擢广西巡抚。丁母忧。四十六年,命署湖南巡抚,服阕真除。四十七年,调河南。大学士阿桂督塞青龙冈决口,疏引河,上命占用民田当安顿调济。世杰寻奏请以北岸涸出地亩,划给南岸占用民田。四十八年,奏引河新筑南堤,捐廉种柳,别疏釐定防护新河将吏官制。
四川总督。四川自军兴后,徵调赋敛无艺,仓库如洗。世杰洁己率属,休养生息,俾渐复旧观,上尝举世杰功风厉诸省。世杰疏劾酉阳知州吴申,州民入湖广界为盗,不即捕治。上谕曰:“四川盗匪,前此大加惩创,地方安静,乃复有焚杀抢劫之事,皆世杰因循玩愒所酿成。”传旨申饬。甘肃回复乱,世杰奏遣川北总兵富禄率兵赴援,建昌总兵魁麟防昭化、广元。上以回乱渐定,谕世杰镇静。
五十年,世杰年七十,入觐,与千叟宴。州县捕金川逃兵不力,例夺官,仍留任,准调不准升。世杰奏请准令捐复,上严斥之,下吏议。旋又允陕西巡抚何裕城请,命世杰免议。湖广饥,告籴於四川,世杰请以近水次诸州县常平仓谷碾米三十万石。既,浙江亦告粜,世杰以浙江视湖广远,运米济赈,缓且不及;又请以备应湖广籴米,拨十万石先济浙江。上嘉世杰得封疆大臣体,命议叙。
五十一年,调江南总督。世杰遘疾,乞解任,上不许。秋大雨,河决司家庄。偕安徽巡抚书麟河道总督李奉翰筹工费,请开捐例。上谕之曰:“户部库银尚存七千馀万,帑藏充盈,足敷供亿。世杰何必为此鳃鳃言利之举?捐纳未尝无人才,而庸流因之并进博膴仕。一二年后,得廉俸过於所出,国家并无实际,铨政官方,两无裨益。此奏不可行。”寻复命大学士阿桂莅工,及冬,工乃竟。五十二年,狼山镇陈杰疏言各营火药短少,上命察覈。世杰奏:“镇属盐城等五营硝磺缺额,磺产山西,例二年一次采运。近因运使岁需烟盒,磺银催解不前,不能如例,以致支绌。”上谕曰:“硝磺军火要需,向俱采办足额。以两江而论,安徽据奏足额,何独江苏短缺?两淮年例,岁不过烟盒七架、大小爆竹一万,所需能几?有司采运迟延,以此卸罪。世杰以此率涉支饰,令两淮盐政徵瑞会同料理。”世杰寻劾江宁布政使袁鉴於各属磺价尚未解齐,误将运使烟盒价牵叙,下吏议。又以河督题报苇荡营新淤滩地产柴数与案不符,责世杰未察覈;世杰复偕徵瑞奏言硝磺缺额,由采运稽迟,请将历任布政使议处。上谕曰:“世杰等本当治罪,但以事涉上供,从宽降鉴江宁知府,停世杰养廉三年。”并罢两淮例进烟盒、爆竹。
复调四川总督。五十三年,巴勒布夷为乱,据西藏属聂拉木、济咙。上命世杰拨驻防绿营及明正、巴塘、里塘、德尔革尔诸土司兵赴西藏;而世杰得驻藏大臣庆林牒,已发驻防绿营兵及屯练降番合三千人,令提督成德等率以行。奏入,上命毋发明正、巴塘、里塘、德尔革尔诸土司兵。世杰奏:“奏谕已令诸土司发兵,诸土司近尚安静。既调复停,恐番性生疑,仍令备调。”上嘉世杰相机妥办,不拘泥遵旨,解御佩大小荷包赐之。世杰又奏发米万三千三百石运西藏,足敷兵食。上褒世杰尽心,命移驻打箭炉。迭疏报成都将军鄂辉率兵千二百入藏,副将那苏图率屯练五百驻打箭炉。寻以巴勒布夷远遁,谕世杰还成都。五十四年,秋审,四川原定缓决、刑部改情实者凡七案。上责世杰宽纵,以其老,且平日治事覈实,免议。世杰荐川北道明安,引见,上以其年衰,改主事,世杰下吏议。世杰以病请解任,上令侍卫庆成偕医诊视,赐人葠,并令自审病轻则来京,重则回籍。五十五年三月,入觐,授兵部尚书,赐紫禁城乘肩舆。江苏句容吏侵蚀钱粮漕米,上责世杰在两江未觉察,命以原品休致回籍。五十九年,卒,年七十九,赐祭葬,谥恭勤。
世杰仕而后学,摘发钩距,必得要领。上每言其不通文理,然屡褒其能事,礼遇优厚。世杰长子漳州知府华国早卒,上降诏慰勉。其孙举人再瀛,会试未中式,令一体殿试,授礼部主事。及世杰入为尚书,再瀛病卒,召其次子知州华封授员外郎,俾奉侍。华封官至两广盐运使。
人物轶事
重视教育
读书不多的李世杰在为政期间,深感文化知识的重要,尤其是他在查《沧浪乡志》中措词失当,乾隆帝批评他“文理不通”后,更加促使他在政务之余刻苦攻读,砥砺学问,大有长进,以致史家都不得不称赞他“仕而后学”、“兼资文武”。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每到一地作官,都很重视教育。在任镇江知府时,带头捐资创建“宝晋书院”;任安徽宁池太广道时,又创办了“中江书院”,鼓励百姓送子读书,为国家培养人才。
他二十多岁离开家乡,在外地为官数十年,却时时不忘家乡父老乡亲。乾隆44年(1779年)回乡服母丧期间,看到家乡文化落后,捐资在东门狮山麓下修建了一所书院——文峰书院,首开黔西创办书院的先河。同时还出资聘请先生教学,购置学田解决书院师生食宿。在他的大力倡导和影响下,黔西有识士绅纷纷解囊,筹资相继办起了几个书院、学堂,推动了黔西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就在他因病告老还乡之前,还念念不忘为家乡学子请命。他深知贵州偏远落后,人民贫穷,举子进京应试,常因路途遥远,程资匮乏而贻误考期。更为贫穷的举子因凑不足沿途盘费而望京兴叹,也因之埋没了许多人才。他面奏乾隆帝备说其原委,望皇上予以体恤。乾隆帝感其拳拳爱民之心和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至忠至诚,立降谕旨:“饬沿途府州县,凡贵州举子进京应试,均以火牌(乾廷紧急文书)资送。”这一特殊的待遇一直执行到清朝末年,对贵州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告老还乡后,不顾年高体弱,为家乡教育文化倾注了大量心血,把养老金的大部分都捐献在兴教助学,美化家园等方面。贵州学政洪亮吉专程到黔西看望他,他也不忘兴教办学之事,希望洪亮吉为贵州的教育事业竟心尽力,力争朝廷的关注和支持。
恭勤贤良
李世杰从一名“捐例”小官到封疆大吏,一品重臣,他非科举正途入仕,却能政绩卓著,受民众拥戴和朝廷重用,在乾隆年间的封疆大臣中实属少见。他仕而后学,兼资文武,政绩卓然,在清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郎潜纪闻》曰:“黔西李汉三世杰,以巡检至兵部尚书;广顺刘松齐清,以拔贡至总兵;松桃杨诚村芳,以吏员取通侯,并天挺异才,兼资文武,皆不由科目进身,时称黔中三奇男”。
他每到一地做官,都以民为本,重调查研究,实行一系列顺乎民意,深得民心的治理措施。他恪尽职守,为政清廉,惩腐治贪决不手软。当他在镇江离任时,沿途百姓洒泪相送,称他为“李青天”。在清代,有史学家把他比喻为汉朝名吏“仇览”、“朱邑”和西周贤相“召伯、甘棠”。
乾隆59(1794)年,李世杰因病在黔西逝世,前来吊唁者络绎不绝。乾隆帝谕表“殊堪轸惜”,赐谥“恭勤”并荣封三代,祖、父考妣皆享其殊荣。乾隆帝还书御祭文纪念他一生的功绩,称赞他为“精良综事之材”,“重清白爱民之选。苟勤俭以奉,克矢志于冰霜”,“才称敏练,性本公廉”……对他一生为官的政绩德操作了很高的评价。乾隆60年,经贵州巡抚冯光熊奏请,入祀贤良词。
李世杰留下的遗著有《世杰奏议》、《家山纪事诗》、《南征草》及几篇序记,可惜大都遗失。
人物纪念
雕塑
在黔西市水西公园内,有李世杰的雕塑及其介绍
学校
黔西县世杰中学校名即取自李世杰之名。
墓园
李世杰墓园位于黔西城内15公里的雨朵镇扯泥坝村,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天地人三台共五级,天台为李世杰和夫人高氏合葬墓;地台上原置有石马、石羊、石人、石虎、石狮等石雕塑;人台上有华表、御祭碑、祠堂等。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