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娜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李彩娜,女,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研究员。

社会职务
教育部督导局校园欺凌防治组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教师资格证国家考试考官
研究方向
人格与社会认知
学校心理健康
家庭德育
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1)2018-2023, 子课题一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
(4)2018-2019, 主持人,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自主课题“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特点与干预”.
(5) 201508-201806,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少年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动态监测与促进研究”
(6) 2014, 1-2014, 12, 主持人, 2014年度西安市社科规划课题“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希望素质为核心”
(7) 2013, 12-2014, 10, 主持人, 2013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学校转折期中学生压力与适应的干预研究”
(8) 2011, 9-2014,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特质与状态依恋背景下青少年感戴对心理健康促进机制的研究”,项目主持人
(9) 2011年1月-2014年,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重点课题“基于依恋理论的大学生感戴对心理健康促进机制的实验研究”, 项目主持人
(10) 201001-201010, 主持人, 2010年度西安市社科规划课题“社会转型期公务员希望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11) 201011-201110, 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投标课题,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研究子课题“陕西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建设研究”, 子课题主持人
(12) 2010-9-2012年1月, 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度重点教改项目“团体辅导模式下免费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途径”,项目主持人
(13) 2009,12-2011,12,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项目“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项目主持人
(14) 2009-2012,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群体认同对青少年网络博彩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 主持人
(15) 2009,10-2011,12,课题组第三人,陕西省2009年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
(16) 2008,9-2009,12,课题组第一人,陕西省2008年基础教育科研重大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中小学德育工作网络体系研究”
(17) 2007,9-2008,主持人,2007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参与课题
(2) 2014年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发展与促进,课题组成员
(3) 情绪、动机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及其干预对策(纵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出版图书
学术论文
(1)Li, C.(李彩娜), Zhao, Q., Dai, W., & Zhang, Y. (2021). Victims become covert aggressors: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rumination on anger and sadnes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55(4), 441-456.
(2)Li, C.(李彩娜), Zhao, Q., Zhang, L., & Zhang, Y. (2021). Tell me what you think about: Does parental solicitation weaken the links between pubertal timing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Current Psychology, 1-10.
(3)Saeed, M., Zhao, Q., Zhang, B., & Li, C(李彩娜, 通讯作者). (2021). Does teacher’s emotional support ampl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warm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via self-control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 longitudinal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Current Psychology, 1-9.
(4)Li, C.(李彩娜), Wang, Y., Liu, M., Sun, C., & Yang, Y. (2020). Shy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ese Adolescents: Self-efficacy Beliefs as Mediator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9(12), 3470-3480.
(5)Dang, J., Liu, L., Zhang, Q., & Li, C(李彩娜, 通讯作者). (2019). Leaving an attacked group: Authoritative criticism decreases ingroup favoritism.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13.
(6)Zhang, Q., Zhang, L., & Li, C. (2017). Attachment, perceived parental trust and grandiose narcissism: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4, 470-475.
(7)Zhang, L., Zhang, S., Yang, Y., & Li, C. (2017).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dispositional gratitud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4, 193-197.
(8)Li, C.(李彩娜), Sun, Y., Man Yee Ho Sh.,You, J., Shaver, P. R., State Narcissism and Aggression: The Mediational Roles of Anger and Hostile Attributions, Aggressive behavior(JCR Q1), 5 years IF= 3.077, 201510, Published online,(ISSN:1098-2337;2years IF=2.275;5years IF=3.077).
(9)黄垣成, 赵清玲, 李彩娜. (2021). 青少年早期抑郁和自伤的联合发展轨迹: 人际因素的作用. 心理学报, 53(5), 515-526.
(10)张豪, 马田雨, 王媛, 李彩娜. (2021). 初中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变化轨迹: 一项多元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2), 230-239.
(11)郭迪, 李彩娜.(2020).道德自我知觉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166-176.
(12)王振宏, 王笑笑, 李彩娜. (2020). 儿童发展的不同环境敏感性: 理论与实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36-47.
(13)李彩娜, 马田雨, 张豪. (2020). 社交网络中的社会比较: 研究现状及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6), 22-31.
(14)马蓓蓓, 代文杰, 李彩娜. (2019). 流动青少年学校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 学业倦怠与学业投入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12.
(15)尤瑾, 安蕾, 沈海坤, 朱颖, 李彩娜. (2018). 从毕生发展的视角看健康的贫富差距. 心理科学进展, 26(9), 1700-1710.
(16)李彩娜, 孙翠翠, 徐恩镇, 顾娇娇, 张庆垚. (2017). 初中生应对方式、压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纵向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033(002), 172-182.
(17)李彩娜, 顾娇娇, 王甲, 焦思. (2017). 初中生积极适应的发展轨迹: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心理科学, 040(005), 1098-1103.
(18)Li, C.,(李彩娜,通讯作者) ,Perceived support and relational conflict as mediators linking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 comparison of dating individuals from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 73, 50–55,(ISSN:0191-8869;2014 IF=1.951).
(19)Li, C.,(李彩娜) Shi X., Dang, J.,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Mediational Role of Shyness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4(2014),89-95; (ISSN: 0747-5632; 2012 IF=2.489; 5 years IF=3.047).
(20)Li, C.,(李彩娜), Dang, J., Zhang, X., Zhang, Q., Guo, J.,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Effect of Parental Behavior and Self-contr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41 ,1-7(ISSN: 0747-5632; 2012 IF=2.489; 5 years IF=3.047).
(21)Shanshan He, Sandra Tsang, Li, C.,(李彩娜), A Revision of the Sexual Coercio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Scale for Young Adults in China, Violence and Victims, Volume 28,Number 3, June 1, 2013(impact factor:1.28);(ISSN 0886-6708; OCLC 60617173).
(22)李彩娜,孙颖,拓瑞,安全依恋与人际信任:依恋焦虑的调节效应,心理学报,2015,12已录用.
(23)李彩娜,张倩倩,焦思,贾锐,中学生害羞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内隐害羞观的调节效应,中国特殊教育,201503,79-84.
(24)李彩娜,董竹,王瑶瑶,张礼娟,大学生抑郁与自我中心: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中介,中国特殊教育,201510,55-62.
(25)张书朋,张庆垚,李彩娜(通讯作者),领悟社会支持性别差异的元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
(26)李彩娜、董竹、焦思、邹泓,成人依恋与心理弹性——情绪调节与元情绪的多重中介,心理科学2015.
(27)李彩娜,石鑫欣,拓瑞,依恋与心理弹性—元情绪中介,中国心理卫生2014.
(28)李彩娜,党健宁,王彩云,大学生情绪适应及其与依恋、情绪调节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2014.
(29)李彩娜,王彩云,钟娇, 张晓玲,中学生依恋与消极情绪: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406,90-96.
(30)李彩娜,石鑫欣,拓瑞,大学生成人依恋、元情绪及心理复原力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2014.
(31)李彩娜,党健宁,王武,贾锐,依恋回避个体对依恋相关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2014.
(32)李彩娜,党健宁,何珊珊,李红梅,羞怯与孤独感--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效应,心理学报2013.
(33)李彩娜,石鑫欣,黄凤,马婧,安全依恋的概念、机制与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六期(总第240期),30-37.
(34)李彩娜,刘佳,黄凤,依恋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12.
(35)雷蓉,锁媛,李彩娜(通讯作者),家庭学校环境、人格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
(36)李彩娜,席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害羞的关系,当代青年研究2011(05),58-61.
(37)李彩娜,张曼,冯建新,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
(38)李彩娜,周伟,张曼,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依恋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
(39)李彩娜,班兰美,大学生害羞、孤独感及其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009,92-96.
(40)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41)李彩娜,王文霞,邱莎莎,大学生社会适应与自我调控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42)邹泓,李彩娜,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一期(总第211期),52-59.
(43)李彩娜,周伟,大学生社会适应与五因素人格间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
(44)李彩娜,邱莎莎,王文霞,大学生自主性与社会适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
(45)李彩娜,周俊,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当代青年研究,200904,49-54.
(46)曾芊,李彩娜,翟群,大学生体育博彩态度特征的调查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
(47)陶宇,李彩娜,自我控制对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48)张晨,班兰美,李彩娜,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49)李彩娜,邹泓,亲子间家庭功能的知觉差异及其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心理科学2007.
(50)李彩娜,邹泓,张春妹,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心理科学2006.
(51)李彩娜,邹泓,杨晓莉,青少年的人格、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
出版专著
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公共课教材: 教育心理学,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53432-0.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主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13-8598-2.
亲密关系与青少年发展, 独著,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0041-3
家庭治疗, 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5019-7288-3.
荣誉奖项
(1)主编教材《教育心理学》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陕西省二等奖;获“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为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为教师教育系列专用教材。
(2)专著“亲密关系与青少年发展”荣获2015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
(3)论文《依恋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作用》荣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2016年荣获陕西师范大学校级教学名师。
(5)2011年9月荣获陕西师范大学“2010-2011教学质量优秀奖”。
(6)2014年获得中学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
(7)2012、2013、2014连续3年获得心理学院年终考核优秀。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