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山东演艺集团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实践中心音乐总监、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侨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中外舞蹈交流协会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中山艺术团艺术总监,齐鲁晚报艺术团艺术总监,山东消防艺术团常务副团长。曾历任山东省歌舞团琵琶首席,山东歌舞剧院作曲、指挥,齐鲁艺术团团长兼艺术总监。
人物经历
2024年12月,山东省政协艺术团演出组艺术总监。
人物简介
他曾经担任
山东歌舞剧院琵琶首席;他曾经师从当代杰出的著名教育家、指挥家,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夏云飞学习指挥;他曾经指挥过歌剧、舞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多套器乐作品及大型文艺晚会。他曾经作曲的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狗娃闹春》,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他曾经为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舞蹈《泰山童子迎全运》作曲;他曾经多次代表国家带队出访日本、荷兰、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就是山东省政协委员,
山东艺术学院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山东籍著名作曲指挥家,山东演艺集团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李百华教授。
人物故事
李百华:艺海无涯,梦想永远在路上
《联合日报》时间:2013年04月08日 作者:本报记者 许玲然
认识李百华,是缘于2013年省“两会”期间他所提的一个建议。作为省政协委员,李百华对于自己的建言建议精益求精、反复琢磨、仔细推敲,一如他对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
李百华的《我的音乐40年——李百华专辑》出版发行之际,记者采访了他。《我的音乐40年——李百华专辑》收录了李百华从17岁考入艺术学校至今作曲、指挥的一些影像音乐
作品,这是李百华40年艺术生涯的总结。回望40年艺术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李百华用“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九个字作总结。他谦和地对记者说:“从事艺术工作40年来,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艺海无涯,我将努力攀登永不停歇,梦想永远在路上。”
李百华的“音缘”
李百华似乎生来就与音乐有缘,他出生在青岛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酷爱京剧。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李百华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从小就喜欢摆弄笛子、二胡之类的民族乐器。父亲见他对民乐情有独钟,便请邻家正在学习琵琶演奏的大姐姐教他弹琵琶。1973年,李百华被山东五·七艺术学校(1978年底改为
山东艺术学院)琵琶专业录取,师从著名教育家、演奏家王俊生教授学习琵琶。在校三年,李百华“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每天早上第一个到琴房练琴,即使是节假日也是雷打不动。李百华说:“我要一直保持第一名的成绩,这就是我倔强的性格”。
1976年即将毕业的李百华,以优异的成绩被
山东歌舞剧院选中,担任民族乐团的琵琶首席。那时,李百华经常随团以琵琶独奏者身份出现在舞台上,一干就是8年。其中,1983年山东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鲁智深》中,琵琶领奏、独奏的配乐,都是李百华演奏的。“作为乐手,演奏的都是别人创作的作品,而且要接受指挥家的指挥;但是创作就不同了,把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加以改编,把创意采风、体验生活的素材挖掘创作出来,然后自己来演奏,感觉很有意思。”李百华说:“当时,我除了把业务练好之外,慢慢地就迷上了音乐创作。另外,生性倔强的我也自认为有能力站在指挥台上,让乐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演奏。”
于是,李百华开始拜山东歌舞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于仲德为师学习作曲和指挥。1984年,李百华考上了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当年全国只有5个人考入(两个作曲、两个作曲理论、一个指挥),李百华是其中惟一一个学习指挥专业的学生。在上海音乐学院,李百华师从著名的教育家、指挥家夏飞云教授。李百华在名师的指点下,不仅在作曲、指挥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对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李百华说:“当时的同学都把组织关系转到了上海,但是我没有,我的目标很明确,到上海就是跟著名师‘洗脑’,学成之后,还要回山东来。”
《狗娃闹春》,最艰辛的一次创作
1994年央视春节晚会,由李百华作曲的《狗娃闹春》首次把音乐舞蹈与中国武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先作曲、后编舞的一个新时代。顷刻间,狗娃们“红”了,郓城宋江武校“火”了,山东省的文艺节目首次挺进央视春晚“一炮打响”了。但是,《狗娃闹春》在全国各家媒体争相报道、在神州大地红红火火的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台武术舞蹈节目的创意人之一、作曲家李百华。
李百华说,《狗娃闹春》的创作是他40年音乐创作生涯中最为艰辛的一次。《狗娃闹春》创作的艰辛首先在于中国的武术从来没有配乐,为武术音乐舞蹈作曲,李百华还是第一次遇到。而且,当时最让创作团队及李百华烦恼的是,《狗娃闹春》的主题歌音乐《山上飘来个小妞妞》,主要演员小妞妞几经选择却一直没有着落。在李百华看来,好不容易请来名家编排节目,如果用了外地演员,编导走后,这个节目就又没有了,所以尽量还应该在本地找。最后,在一个武校选演员时,孩子们在编导、教练的指挥下来回做着武术动作,当时年仅九岁的女孩刘博也在其中。表演了一段武术之后,大家异口同声地指着刘博说:“小妞妞就是她了!”
李百华说,《狗娃闹春》创作的艰辛还在于当时的音乐合成技术有限,舞蹈编排每改动一次,音乐合成就需要重新剪辑一遍。武术讲究的是对打,舞蹈需要的是动感,《狗娃闹春》的编导、武术教练对设计的动作不停地进行修改,李百华的配乐也跟着不停地重新合成。李百华告诉记者,1993年底三进三出去郓城合成音乐,碰上了三次少见的恶劣天气,记忆犹新。第一次去的时候菏泽地区正在下百年不遇的大雨,郓城县城至宋江武校的路上,冬天的雨水淹没至膝盖;第二次去时碰上了大雾天,下午6点从济南出发,一直到凌晨1点才到郓城;第三次遇到了下大雪,从省城出发,车子一滑一擦好不容易蹭到了郓城……好在好事多磨,几经推敲、几经反复,《山上飘来个小妞妞》主题曲终于定稿。由于首次把中国武术与音乐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狗娃闹春》获得了1994年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金奖。
从《布衣孔子》到《韶乐·祭孔大典》,心血的见证
1999年,在一次省城文艺演出的后台,著名表演艺术家薛中锐老师见到李百华时,紧紧握住他的手说:“百华啊,十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你《布衣孔子》音乐创作的意境啊。”被称为
山东省话剧院扛鼎之作的大型历史话剧《布衣孔子》,倾注了山东省话剧院近20位国家一级演员的心血,1989年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鲜为人知的是,这部话剧的作曲者正是李百华。“当话剧《布衣孔子》去北京中南海调演时,专家一致认为此话剧的音乐创作,肯定是请的北京或上海的作曲家。导演再三强调,的确是我们山东的作曲家自己完成的。”李百华回忆说。
李百华说,当时为《布衣孔子》所作的音乐,很多人都不理解。所以,才有了10年后薛中锐见到李百华时,茅塞顿开的一番谈话。远古的音乐是抽象的,要复活远古的音乐全凭作曲者自己的理解。当时为《布衣孔子》作曲,李百华就是根据自己对远古音乐的想象,把现代的、远古的、传统及宫廷音乐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李百华谦虚地告诉记者:“不能说自己为《布衣孔子》作曲作的多么成功,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生每一个阶段对艺术的理解是不同的,但自己在当时创作这支曲子的时候,自认为已经无法做得更好。作品演出以后,至少打动了一部分人。”李百华还对记者说了一个细节,尚铁龙导演在演影视剧“哭”戏的时候,常常是放着《布衣孔子》一段管子演奏的音乐来催泪。
为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1994年,国家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电影记录片《孔子》,向世界宣传中国孔子、儒家文化。当时,省委宣传部外宣办的有关领导慕名找到了李百华,邀其担任《孔子》作曲、指挥。李百华接此重任后,多次赴长春现场无偿录制音乐。后来,电影记录片《孔子》被译七国语言,在世界各地轮流播映,广受世界各国人民好评,这不能说没有李百华的功劳。《孔子》在世界各地的播映,对于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百华说,当时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还没有成立,作为孔孟之乡的艺术家,能为宣传孔子、宣传中国文化贡献力量,义不容辞、深感荣幸。在向世界各地推广孔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条道路上,李百华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2009年,李百华作曲的大型乐舞《韶乐·祭孔大典》在曲阜市隆重上演,广受好评。
“艺术理想是我一生的追求”
李百华对艺术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曾经深深感动了彭丽媛和彭丽媛的老师——著名教育家、歌唱家王音璇教授。当时,王音璇教授准备给她的爱人金西策划出版《金西创作歌曲集》及唱片CD “名家演唱《金西创作歌曲集》”,书中需要附的“光盘歌曲配器及钢琴伴奏谱”部分,需要找到合适的音乐人帮助完成打谱、歌曲编配。王音璇教授在彭丽媛的帮助下在北京、上海等地寻觅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后来,她们在千挑万选之中找到了李百华。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对金西老师的尊重,李百华对于制作过程精益求精地近乎苛刻。作曲集出版以后,王音璇教授不胜感激地说:“金西老师一定会为有你这样一个知音而欣慰。”彭丽媛也专门多次为此发短信、打电话给李百华,表示感谢。
李百华说:“西班牙有一座教堂,至今已经连续建了200多年,但现在还在不停地加高建设完善。站到这个地方时,我就想,这像极了艺术的发展,艺术也需要这样不停地传承与创新、延续与发展。”
“艺术发展在传承与延续的基础上还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发展原则。”作为作曲家、指挥家,李百华有一个愿望,他希望能通过
西方交响乐的艺术形式,融合中国的乐器和音乐元素,向世界推广孔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李百华虽然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但是现在还没有最终完成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为此而求索。
“身为政协委员,现在感觉责任更重了。” 李百华说,作为一名艺术家,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在政协这个平台上为艺术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2010年,比照在英国听音乐会的感受,李百华提交了《文化山东 文明交响》的提案;为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大发展,李百华在2013年省政协两会上又提交《山东杂技应成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议,提出应丰富特色文化品牌、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国际文化市场需求应整合开发,走出国门创造国际影响力;为迎接即将在济南召开的十艺节,李百华和文艺界的朋友们自发到场馆去考察、提建议……即使事业再忙碌,李百华也没有忘记人民艺术家的责任。多年以来,李百华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他曾多次到一些希望小学义务对学生及当地音乐教师进行音乐培训;多次指导一些对社会有善举的晚会,分文不取。在国家的大灾大难面前,李百华及时奉献艺术家的大爱,汶川大地震期间,义务为抗震救灾的文艺创作献艺出力……
李百华正在为2013年11月份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美文化交流音乐会忙碌着。李百华对记者说:“虽然从事艺术工作40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无论是作为作曲家、指挥家还是艺术总监、导演,路都还很长。艺术的海洋浩瀚无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我只能在攀越一个又一个艺术巅峰后努力向前,因为艺术理想是我一生的追求。”
李百华:40年后还有梦想
《齐鲁晚报》时间:2013年03月27日 作者:本报记者 师文静
日前,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艺术学院教授、齐鲁晚报艺术团艺术总监、作曲指挥家李百华出版发行了《我的音乐40年——李百华专辑》。专辑收录了李百华从17岁考入艺术学校至今作曲、指挥的一些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获得过央视春晚作曲一等奖的《狗娃闹春》、首届
泰山文艺奖舞蹈作品《苦菜花》等。
李百华称,在40年的艺术从业经历中,创作出了一批好作品,可谓对得起自己的付出。由他作曲的《狗娃闹春》首次把中国武术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获得了1994年央视春晚舞蹈一等奖;由他作曲的舞蹈作品《苦菜花》获得首届
泰山文艺奖;为文化部拍摄的电影纪录片《孔子》担任作曲指挥。此外,李百华还为孔子诞辰2560年献礼巨作《韶乐·祭孔大典》作曲、为
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泰山童子迎全运》作曲。
李百华告诉记者,40年来,他从一个演奏员做起,逐渐走上作曲、指挥的道路,而后又把自己磨练成了大型艺术活动的艺术总监和导演。“艺术之路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我12岁开始练琵琶,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不过李百华称,回望这40年,除了自己创作的作品外,他还指导过歌唱家李海鸥、于联华及词作家李绍林将军等人的作品演唱会。尤其是一直参与由
齐鲁晚报主办的山东省青少年歌手大赛,为山东选拔和培养苗子歌手,一做就是13年。即便事业忙碌,李百华也不忘做公益事业,多年来他多次到一些希望小学义务对学生进行音乐培训,多次指导一些对社会有善举的晚会,分文不取。
不过李百华称,作为作曲、指挥家,他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西方交响乐的艺术形式,融合中国的乐器和音乐元素,向世界推广孔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但是还没有最终完成作品。“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艺术梦想,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来实现。”
李百华:“不务正业”的音乐大师
《齐鲁周刊》时间:2011年11月28日 作者:本报记者 陆阳
《布衣孔子》幕后英雄
1999年,在一次文艺演出的后台,著名表演艺术家薛中锐见到李百华时,握住他的手说:“百华啊,十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你《布衣孔子》音乐创作的意境。”
被称为“
山东省话剧院招牌大戏”的大型历史话剧《布衣孔子》,倾注了山东省话剧院近20位国家一级演员的心血,1989年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其幕后英雄,也就是这部话剧的作足彩分析曲者却很少被人知晓,他就是李百华。
“当话剧《布衣孔子》去北京中南海调研时,专家一致认为此话剧的音乐创作,肯定是请的北京或是上海的作曲家。导演再三强调,的确是我们山东的作曲家完成的。”李百华回忆说。
1956年出生于青岛的李百华,自幼受家庭熏陶,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摆弄笛子、二胡之类的民族乐器,父亲见他对民乐情有独钟,便请邻家大姐姐教他琵琶。1973年,李百华被山东艺专琵琶专业录取。
在校三年,李百华“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每天早上第一个到琴房练琴,即使是节假日也是雷打不动,我要一直保持第一名的成绩,这就是我倔强的性格。”
1976年即将毕业的李百华,被山东歌舞剧院选中,担任民族乐团的琵琶首席。他经常随团以琵琶独奏者身份出现在舞台上,一干就是8年。
“当时,我除了把自己的业务练好之外,慢慢迷上了音乐创作和指挥,经常把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加以改编,然后自己来演奏,感觉特别有意思。”李百华说,“另外,作为乐队中的每一个乐手来说,必须要接足彩单场受指挥家的指指点点,而生性倔强的我,自认为有这个能力站在指挥台上,让乐手按自己的要求来演奏。”
“不务正业”的李百华开始拜师学习作曲和指挥,1984年他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当年全国只有5个人考进作曲指挥系,李百华就是其中的一个。“我自进校后,就一直跟随著名指挥家夏飞云教授学习指挥,不仅在作曲、指挥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对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家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被彻底洗脑了。”李百华感叹道。
“狗娃闹上了春晚”
“1994年的央视春晚,郓城宋江武校的《狗娃闹春》,开创了先作曲,后编舞的一个新时代,从此武术就开始有了配乐。”李百华说。
在主要演员妞妞的人选上,遇到了很大麻烦。在《狗娃闹春》唯一的作曲者李百华看来,好不容易请来名家给编排节目,如果用了外地演员,编导走后,这个节目就又没有了,尽量还是在本地找。在一个兄弟武校,孩子们在教练的指挥下,来回做着武术动作。突然,李百华指着一个小女孩说:“那个小孩,你过来。”当年仅九岁的刘博怯生生地来到李百华身边,表演了一段武术之后,李百华说:“就是她了!”
武术讲究的是对打,舞蹈需要的是动感。编导边兰星对设计的动作不停地进行修改。妞妞和狗娃们也拼命了,在简陋的地毯上,他们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所有的动作初步合成后,把最后的重任留给了李百华。但要为已经成型的武术舞蹈作曲,李百华还是首次遇到。几经修改,几经推敲,“山上飘来个小妞妞”主题曲终于定稿。
文化不是暴发户
《齐鲁周刊》:你如何看待古典音乐的流行文化,比如女子十二乐坊、陈美的小提琴?
李百华: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我感觉一定要做到雅俗共赏。记得我在济南搞的第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时,观众爆满,他的琴音不老,依然是那么年轻、美妙,那么流畅、典雅和明媚如春。他让钢琴不仅代表古典与严肃,也拥有着现代与浪漫。理查德·克莱德曼所演奏的作品就是古典音乐的流行化,使一些“难以理解”的古典音乐变得通俗易懂。
《齐鲁周刊》:您认为中国艺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百华:应该发扬中国文化,而不是在中国做林肯中心的文化。比如管理音乐厅,不是简单地把技术弄来就到位了,不是把他们的东西拿过来洋为中用,不是说到林肯中心拿个行政班子到这儿来往这边一套就行了的。文化不是股票,不是一笔赌注进去,第二天就要变成暴发户。
《齐鲁周刊》:您2012年将有哪些新的创作?
李百华:运用一些现代作曲技法及西方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创作是当务之急。我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合奏《齐鲁乐风10首》。其中现已有作品《春》、《乐》、《春蚕》、《孔子随想》组曲、《苦菜花》、《徐福·祭》组曲、《欢乐的校园》7首,正酝酿合奏《谁不说俺家乡好》创作。
这部民族管弦乐合奏专辑及总谱的出版,将会补充中小学生乐团合奏曲贫乏的现象,同时向全国高校传播山东音乐文化,填补空白。
其他信息
应邀“和谐之韵”李绍林将军演唱会
该校李百华教授应邀担任“和谐之韵”李绍林将军作品演唱会艺术总监
2012年4月21日晚,由
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和淄博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送欢乐·淄博行“和谐之韵”李绍林将军作品演唱会在淄博广电大剧院举行。济南军区空军原副政委李绍林将军,济南军区空军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冯世平将军,省
武警总队原政委杨家杰将军,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陈洪根将军,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高挺先、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张桂林等部队、地方领导与来自淄博驻军部队官兵及社会各界千余名观众共同欣赏了这场高水平的演唱会。淄博市领导刘慧晏、周清利等陪同观看。该校李百华教授应邀担任演唱会艺术总监。
据悉,本场演出是李绍林将军作品演唱会在全省巡演的第六场,此前已在济南、烟台、青岛、菏泽、邹平举办了五场演出。
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该校李百华教授参加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并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3年12月2日至4日,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委员、省知联会常务理事、该校李百华教授作为代表参加了会议,李百华教授作为一名侨眷,多年来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热心公益事业,为我省侨工作贡献自身力量,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鲁川一家·情系雅安”赈灾义演
“鲁川一家·情系雅安”大型赈灾义演公益活动
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四川芦山7.0级地震灾害的消息牵动着山东人民的心。为了向灾区同胞传递爱心,尽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鲁川一家·情系雅安》大型赈灾义演”,于2013年5月5日19时30分在济南市珍珠泉人民会堂(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院前街1号)举行。
义演由
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段晓羚、全国优秀志愿者常诚、联合雷岩、于联华、段雨强、高静、陈媛、李百华、姜雷、张雷等爱心人士发起筹办。演员阵容强大,汇集了山东省京剧院、
山东省歌舞剧院、
山东省吕剧院、
山东省柳子剧团、山东艺术学院、
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等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届时将有省内十余位国家一级演员参与其中,共谱爱心。段雨强、雷岩、方宏建、于联华、高静、郑少华、宋昌林、李百华、刘金华、鞠晓苏、陈媛、刘子林、段晓羚、吴沁、王俐、曹军、焦黎、侯巨强、黄雅萍、申海英、张欣、孙呈、孙晓娜、郭承禹等十几位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其中,更有“
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金话筒奖”得主现场倾情义演。2008山东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2012全国优秀志愿者、第十七届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常诚、志愿者姜雷也将亲临现场,为大家讲述他们在2008年北川救灾援建中的感人事迹。
据悉,此次义演基本是“零成本”运作。音响、灯光、舞台工程以及所有演员都是义务参加,不拿一分酬劳,其他工作人员亦不拿报酬,只希望通过义演向灾区贡献一份爱心。发起人段晓羚表示,希望借助本次声势浩大的赈灾义演,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赈灾募捐,汇聚爱心、凝聚力量,迅速筹集善款并第一时间汇往雅安芦山灾区,用于救助受灾群众和支持相关救灾工作的开展。
记者了解,赈灾义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济南军区空军原副政委李绍林将军满怀豪情,特为义演晚会创作朗诵词一首。段晓羚的好友们也积极响应,提供演出平台和节目资源;更是有不少演员为此放下手上的工作,星夜兼程地赶来参加排练。山东省演艺集团段雨强董事长接到电话邀请后立刻行动起来,积极帮助落实演出设备外,还坚决表示将不遗余力地全程支持此次赈灾义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