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坡镇,隶属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地处尉氏县东北部,尉氏、祥符、通许3县交界处,东靠通许县竖岗镇,南接十八里镇,西过贾鲁河与邢庄乡、庄头镇相接,北邻祥符区朱仙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尉氏县城11.5千米。总面积84.01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年6月,置水坡乡,属开封县第六区。
1955年,撤区建水坡中心乡。
1958年,建火箭公社。
1961年,改称水坡公社,属朱仙镇区。
1962年,撤区存社。
1965年2月,由开封县划归尉氏县。
1983年,改乡。
2008年5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2年末,水坡镇辖西水坡、彭庄、西杨、东家河、李砦、坡徐、苏桥、杨店、朱岗、双河府、老李、齐岗、北闹店、冉庄、耿庙、马庄、牛集、贾砦、霍砦、盆刘、南闹店、横堤、东水坡、海清郭、李岗、北纬坞、南纬坞、仝家、瓦岗、南水坡、肖庄、张砦、李牧庄、西夹河3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47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水坡镇辖3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西水坡村1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水坡镇地处尉氏县东北部,尉氏、开封、通许3县交界处,东靠通许县竖岗镇,南接十八里镇,西过贾鲁河与邢庄乡、庄头镇相接,北邻祥符区朱仙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尉氏县城11.5千米。总面积84.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水坡镇地处黄淮流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属平原。境内最高点位于肖庄村,海拔71米,最低点位于仝家村,海拔67米。
水文
水坡镇境内河道分属黄河、淮河流域,其中黄河流域面积44.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贾鲁河、三干河、涡河和百抵沟。其中贾鲁河纵穿镇西部边缘,境内长10千米,流域面积13.4平方千米。涡河自开封县入境斜插镇东北部,境内长12千米,后人通许县境。百抵沟在境内发源,为涡河支流,境内长9千米,过通许县注入涡河,流域面积71.1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水坡镇辖区总人口6.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000人,城镇化率18.2%,另有流动人口15000人。总人口中,男性35000人,占53%;女性30805人,占47%;14岁以下9871人,占15%;15~64岁36193人,占55%;65岁以上19741人,占30%。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有回、傣、满、藏4个少数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0.6‰,人口自然增长率0.5‰。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5千米,总面积84.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9人。
2017年末,水坡镇常住人口为55103人。
截至2018年末,水坡镇户籍人口为66223人。
截至2019年末,水坡镇户籍人口为6599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水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505元。
2011年,水坡镇财政总收入92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0万元,增值税110万元,企业所得税250万元,个人所得税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12.4%、13.3%、14.2%。人均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2.9%。
2011年,水坡镇畜牧业总产值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
2011年,水坡镇渔业总产值92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
2018年,水坡镇有工业企业3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9个。
2019年,水坡镇有工业企业3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7个。
第一产业
水坡镇有耕地面积84093亩,人均1.3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8%。
水坡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9万吨,其中小麦19681吨,玉米879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油料作物等。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3360亩,产量69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340亩,产量521吨,其中花生180吨;蔬菜种植面积13815亩,产量47986吨,主要品种有辣椒,产量478吨;胡萝卜,产量86吨;白菜,产量100吨。
水坡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5万头,年末存栏9.7万头;羊饲养量4.1万只,年末存栏3.9万只;牛饲养量0.6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家禽饲养量32万羽,上市家禽28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8580吨,其中猪肉7080吨,羊肉0.8吨,禽蛋648吨。
截至2011年末,水坡镇累计造林2.3万亩,其中防护林8400亩,经济林300亩,林木覆盖率10%,农田林网、四旁植树为主要营林方式。
2011年,水坡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10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西瓜、辣椒。绿色环保农产品有无籽西瓜。
第二产业
工业初步形成以木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职工25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商业网点40个,职工3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水坡镇境内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2011年末,水坡镇各类存款余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各项贷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011年,水坡镇电信业务收入12万元。
交通运输
永登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3千米,双向4车道。219省道过境,境内长6千米,向南通往庄头乡,向北通往开封县朱仙镇。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17千米。镇客运站1座,2011年,客运总量9.10万人次。
2011年末,水坡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15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30辆,年客运量20万人次;出租车20辆,年客运量10万人次。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水坡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6个,会员398个,其中团体会员156个,个人会员242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5个,演职人员350人;镇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34个,建筑面积544平方米,藏书1900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0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水坡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60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17所,在校生3753人,专任教师2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5%;初中2所,在校生1709人,专任教师1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4%,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水坡镇第二初级,中学。
2011年,水坡镇教育经费达32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56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水坡镇有疾病控制中心1个,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34个;病床40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有床位15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6张。专业卫生人员60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生10人,注册护士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50000人次,住院手术320台次,出院病人460人次。
2011年,水坡镇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水坡镇有体育场地28处,3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社会保障
2011年,水坡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户,人数167人,支出2.7万元,比上年增长6%;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8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28人次,共支出19.9万元,比上年增长8%。
水坡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01户,人数2905人,支出240.5万元,比上年增长19%;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9人,支出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8人,支出15.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658人次,共支出2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160人次,支出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水坡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8千米,投递点106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函件5.6万件。
水坡镇有电信服务网点14个;固定电话用户16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9%;移动电话用户2.2万户,比上年增加16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5%,比上年提高19%;光缆线路总长达5.5千米,主干电缆达4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4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比上年增加45户。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水坡镇有广播喇叭4000只,入户率96%,通响率达9%,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9%。
给排水
2011年末,水坡镇镇区自来水厂4座,铺设干线水管3千米,生产能力200吨/日。
供电
2011年末,水坡镇镇区拥有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80台,高压输电线路12条,总长度200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8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8%。
风景名胜
境内西杨村有宋代杨衮墓、战国名士段干木墓、李牧墓;北韦坞村有清代祖师爷庙慈善碑;肖庄村有汉代墓群;北闹店村有宋代密松林、九龙口、古路沟;瓦岗村有隋唐瓦岗寨遗址;仝家村有程咬金洞遗址;肖庄村有兴国寺遗址;北韦坞村有白马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