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镇,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地处安化县中部,东临资江与小淹镇隔江相望,南与娄底市新化县的大熊山林场相连,西与田庄乡接壤,北与龙塘镇毗邻。区域面积288.7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南镇常住人口为44633人。
历史沿革
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县,属安化县一都,历元、明、清、民国隶属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安化县五区,后属第三区。
1950年,建镇。
1958年,并入江南乡。
1961年,恢复江南镇。
1986年,江南乡与江南镇合并,仍为江南镇。
1995年,陈王乡并入江南镇。
2005年,洞市乡并入江南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8年,将4个居民委员会、85个村合并为1个居民委员会、33个村。
2011年,江南镇下设江南1个居民委员会,植荣、繁荣、黄石、联盟、边江、天门、红泥、思贤、庆阳、马路、陈王、昉二、新星、大众、阿丘、存粮、新民、茅坪、里坪、大屋、青田、金田、锡潭、洞市、纱帽、竹林、幸福、沙坪、友谊、梅山、高城、中洞、黄坪33个村。共4个居民小组、555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江南镇辖2个社区、2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江南社区日新路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南镇地处
安化县中部,东临资江与
小淹镇隔江相望,南与
娄底市
新化县的大熊山林场相连,西与
田庄乡接壤,北与
龙塘镇毗邻。区域面积288.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江南镇以
山地、
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一个典型的山多田少的山区乡镇,最高峰位于友谊村境内的磬子山海拔1354米,最低边江村海拔80米。
气候
江南镇属典型的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1月平均
气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5℃左右,年平均气温16.2℃,
无霜期长275天,年
降水量1700毫米。
水文
江南镇境内河道属
资江水系,资江自西向东于天门村入境,流经边江村、植荣村、繁荣村、江南社区、思贤村、红泥村、联盟村出境,全长18千米。境内资江一级支流有麻溪、思贤溪、渭溪等3条,总长108千米。其中最大的河流为麻溪,发源于新化大熊山林场,从南向流经境内洞市、陈王、江南等地,贯穿江南镇内全境,长46千米,河流流域总面积23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7.48立方米/秒。二级支流8条,三级支流38条。支流总长度169千米,河网密度0.58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江南镇主要是洪涝灾害,每年的4~9月份雨水最多。1996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镇区水深35厘米,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1998年6月12日至6月27日,降雨量达800毫米,造成原洞市乡山洪暴发,冲毁稻田300亩,冲毁纱帽农场160亩,冲走房屋8栋,损毁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达百万元。长溪、碧溪、龙溪三村损毁最严重,得到了“红十字”的救助。
自然资源
江南镇地质属寒武纪地层,金、硫、铁、铅、锌、重晶石等10余种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
人口
2011年末,江南镇辖区总人口6.1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825人,城镇化率16%。另流动人口6200人,总人口中,男性32342人,占52.7%;女性29051人,占47.3%;14岁以下9892人,16.1%;15~64岁45104人,占73.5%;65岁以上6397人,占10.4%。2011年人口出生率14.8‰,人口死亡率6.4‰,
人口自然增长率8.4‰。
2017年末,江南镇常住人口51877人。
根据安化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南镇
常住人口为44633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72%。
经济
综述
2011年,江南镇
财政总收入1273万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7万元。完成营业税220万元,增值税361万元,个人所得税4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07元,比上年增长10%。2011年财政支出12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2512元。
2019年,江南镇有工业企业57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农业
江南镇有农业
耕地面积3.6万亩,人均0.6亩;其中稻田1.8万亩,旱土1.8万亩;林地33.7万亩,人均5.8亩。2011年
农业总产值8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农业增加值260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2.3%。
粮食作物以
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1200吨,人均182公斤,其中水稻3540吨,玉米3000吨,大豆800吨,红薯3000吨,养麦37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水果等。2011年,油菜产量1370吨,花生490吨,蔬菜300吨,水果120吨。种植水果371亩,总产量2027吨;主要品种有柑桔,产量1727吨。
江南镇畜牧业以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8万头,年末存栏1.5万头;牛饲养量1.51万头,年末存栏1.05万头;羊饲养量4.2万只,年末存栏2.2万只;家禽饲养量63.32万羽,上市家禽32.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6668.3吨,其中猪肉5304吨、羊肉306吨、牛肉575吨。畜牧业总产值240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6%。2011年人工造林7.2万亩,其中用材林6万亩,经济林4000亩,竹林6000亩。林木覆盖率77.6%,活立木蓄积量79.26万立方米。
江南镇渔业以山塘养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面961公顷。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812吨,渔业总产值10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13%。2011年末拥有大型农业机械60台。
工业
2011年,江南镇
工业总产值30250万元:工业增加值710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18.2%。
商业
2011年,江南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00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6571万元。共有
商业网点273个,职工625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江南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744人,专任教师28人;小学14所,在校生2433人,专任教师108人,小学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33人,专任教师9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99.8%。
文体事业
1991年3月,江南镇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12月增至42频道的42套节目,现有有线电视用户268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农村电影队2个,共放映电影500场次,观众5.2万人次。
2011年末,江南镇有镇
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5个,总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共藏书1.3万册。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人。
2011年末,江南镇有7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江南镇有
医院1所,个体诊所6所,
村卫生室34所。病床99张,每千人拥有医疗病床1.6张。专业卫生人员86名,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2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1.37人、执业(助理)医师0.56人、注册护士0.35人。2011年诊疗5.5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320台次,出院病人3500人次,病床使用率95%。
2011年,江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零,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5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7万人,参合率96.7%;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实际住院补偿率100%,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零,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免费婚检率96%,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江南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47户,人数547人,支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长3%;城市医疗救助2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58人次,共支出12.6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01户,人数2467人,支出177.6万元,比上年增长40.5%,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5人,支出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6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37人,支出87万元,比上年增长36.36%;农村医疗救助2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58人次,支出3.8万元,比上年增长67%。城乡临时救助240人次,支出4.8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1年,江南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5000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80公顷,倒塌房屋62间,直接经济损失760万元。本级财政救灾支出28.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9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1.2万元,比上年增长37.6%;社会福利费开支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7%,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55张。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江南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100千米,投递点50个,乡村通邮率90%;征订报纸610份、杂志455册。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比上年增加120户,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3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41752户,比上年增加3483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68.1%,比上年提高9.1%。
2011年末,江南镇城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215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7条,总长150千米,用电负荷1.2万千瓦,是安化县电力局确定的5个重点农村改造升级电网之一。
江南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6千米,生产能力1650吨/日,年供水6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8吨;排水管道1.5千米。
交通
江南镇已形成由水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境内有省道S308线,境内长12千米;县道柘湘线自西向东贯通镇境;乡村公路总长150千米。有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24班次,日均客量480人次。2011年末,城区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已建城区面积1.5平方千米,城区共有街道9条,道路总长度2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17米,道路铺张面积3.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4平方米,城区桥梁3座,总长度200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江南镇因处资江南岸,地势平坦,昔称江南坪,以此得名。
文物古迹
江南镇始建于明
永乐年间,是安化八大古镇之一,至今有600余年历史。著名文物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化风雨桥群永锡桥、思贤桥等,
茶马古道重要史迹
洞市老街古建筑群、永兴茶亭、良佐茶栈等。
永锡桥,位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上,南北向横跨麻溪。永锡桥是湖南安化县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锡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渠架,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六层鹊木;全长83米,通高12.8米,宽3.7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34空,每空2.1米;南、北端桥亭顶上加建楼阁式顶;北端桥头建有碑亭。现存石碑五十八块,南端桥亭楼阁式顶下有“永锡桥”桥名匾额,桥头有石级阶梯。
思贤桥,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思贤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咸丰四年(1854)重建,南北向横跨思贤溪。思贤桥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湖南风雨桥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