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越南语:Thành phố Hà Nội/汉喃字:城庯河内)别名:东京,升龙,罗城,交州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全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
名称衍变
河内古城龙渊、龙编,三面被红河及其支流急流江的大堤所包围,因而得名。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据越南古螺地下遗址考证,在两万年前,河内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生息的痕迹,越南历史上称为山韦文化(văn hóa Sơn Vi)。此后河内先后经历有和平文化(văn hóa Hòa Bình)、冯原文化(văn hóa Phùng Nguyên)、东山文化(văn hóa Đông Sơn)等史前文化。
约在公元前300年,河内城市化雏形出现。前257年,蜀王平定各地之后,自称安阳王,国号瓯骆,定都封溪(今属河内龙编郡东英县),前255年,安阳王筑螺城,古螺城的出现标志河内成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开端。
封建时期
丁亥年(前214年),秦始皇平百越之地,安阳王败,蜀氏亡国。秦遂分百越和瓯骆之地为三郡,称之为南海、桂林和象郡,河内隶属交趾郡,河内以宋平县之称被载入史书。
南朝刘宋孝武帝时(453年~464年),河内置宋平县,属
九德郡,后改为宋平郡。
南梁时,李贲起兵据有交州,于梁大同十年(544年)称帝,改年号为“天德”,为“前李朝”,河内为其辖地。后被南梁
陈霸先平定。
隋开皇十年(590年)于汉羸楼县地置交趾县,治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属交州。
唐朝时期,
唐高宗分交州之地为12州,59个县,并置安南都护府,河内成为安南都护府的中心。武德年(622年),交趾郡改交州,治交趾县(今河内市附近),后移治宋平县(今河内市),辖境仅限于今河内市及河山平、永富、河北、海兴等省的一部分。永隆二年(681年),直属安南都护府,为府治。至德二年(757年),直属镇南都护府,仍为府治。永泰二年(766年),直属安南都护府,并复置南定县。大历二年(767年),移治新城。大历五年(770年),省南定县来属。贞元七年(791年),析置南定县,治今河内市东北。咸通年间,
南诏两次攻破南定县,唐朝撤销安南都护府建制。咸通六年(865年),
高骈收复南定县,设静海军,以高骈为静海军节度使,驻守安南都护府辖地,高骈在安南地区修建城池,宋平改称大罗城,筑望敌楼55所,造屋40余万间。
968年,华闾峒豪族丁部领击败各地使君,建立国号大瞿越,定都华闾,宋太祖册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河内为其辖地。
李顺天元年(1010年),
李朝开国君主
李公蕴从
华闾迁都大罗城,并改名“昇龙”(Thăng Long)。昇龙作为李朝的京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规模慢慢发展起来。
1230年,升龙城划分为61个坊,城市人口增加,特别是新增外来居民如华人、印度人等。陈光泰十年(1397年),
陈朝权臣
胡季犛将都城迁至西都清化,以昇龙为“东都”(Đông Đô)。
明初,安南胡氏篡陈。永乐四年(1406年)
明朝进兵其地,置郡县,设交趾布政司。治交州府(今越南河内市)。
顺天元年(1428年),
黎利击退明军,建立
黎朝,定都昇龙城,三年后将东都改称为“东京”(Đông Kinh)。
西山王朝时,又被称为北城。
嘉隆元年(1802年),阮朝建立,定都于
顺化,在昇龙置北城总镇、协总镇各一名,统辖北城十一镇。嘉隆四年(1805年),改昇龙城为昇隆城,改奉天府为怀德府,广德县为永顺县。明命十二年(1831年)十月,
明命帝实行区划改革,设立河内省。
1873年11月,法国驻西贡的殖民当局以谋求由红河进入云南的航路为借口,命安邺出兵炮击河内城。河内总督阮知方战败被俘,城池陷落。随后法军乘势攻下海阳、宁平、南定三省。
黑旗军应越南政府之请,12月21日在河内西城门外与法军展开第一次纸桥之战,取得河内大捷。后越南与法国签订《
越法和平同盟条约》,越南开河内三处为通商口岸。
殖民时期
同庆三年(1888年)7月19日,法国总统
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签署建立河内市的法令。10月,
阮朝正式割让河内省给法国。法国人在原升龙城南部填塞水系湖泊,进行大规模的水系治理和市政建设,修建堤坝防洪抗灾,改善航路和农田浇灌系统,并建成龙边桥以联系红河两岸,跨印度支那铁路项目使河内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通过修建供水和排水系统,提升了河内的公共卫生水平。从1898年到1902年,河内人口从30000人增加到120000人,河内的资源和人口向四周蔓延,靠近河内的的几个车站,如丁田(Thuong Tin)和富里(Phu Ly),因铁路的修建人口增加,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和行政中心。
1902年,印度支那总督
保罗·杜美(aul Doumer)颁布法令,将河内省改为草岛省,法国国民议会确定河内为
印度支那联邦的首都。1904年,改称河东省。
1915年,法国政府将郊区归还河东省,并命名为还龙区。
1940年,河内被日本侵略者侵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河内及其越南北方、老挝大部及泰国北部由中国托管。9月28日,中国入越受降部队60军在越南总督府受降大厅举行仪式,接受侵越日军的投降。
越南独立后
1945年9月2日,
胡志明在
巴亭广场举行群众大会,并宣读《独立宣言》,宣布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河内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法国殖民者在1946年再次侵占了河内。
1954年10月9日,越南人民军河内市军政委员会各下属部队及308大团分成多个方向占领河内。
1961年4月20日,河东省丹凤县5社、怀德县3社2村、河东市社1村、青池县1市镇10社3村、
北宁省嘉林县15社、慈山县1市镇10社、仙游县2社、顺成县2社、永福省东英县16社、安朗县1社、金英县1村部分区域和兴安省文江县1社划归河内市管辖。5月31日,河内市调整行政区划,划分为4区庯4县,市区划分为还剑区庯、二征夫人区庯、巴亭区庯和栋多区庯4区庯,在郊区西部析置慈廉县,与北部东英县、东部嘉林县和南部青池县并为河内市郊区4县。
1976年7月2日,越南南北统一,河内成为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1978年12月29日,越南国会将河山平省山西市社、河东市社和巴位县、福寿县、石室县、丹凤县、怀德县5县,永富省朔山县和麊泠县2县划归河内市。
1981—1984年,河内在列宁格勒城市研究院的前苏联专家援助下编制的河内总体规划,在西部和南部各规划了5个特色工业区,城市总体向西北、西以及西南方向扩展。1986年。越南开始实施经济改革,河内总体规划确定城,向南和向西北延伸,发展周边卫星城。
1991年8月12日,越南国会拆分河山平省为
和平省和
河西省,将河内市山西市社以及巴位县、福寿县、石室县、丹凤县、怀德县5县划回
河西省,麊泠县划回永富省。1995年10月28日,增设西湖郡。1996年11月22日,增设青春郡和纸桥郡。1999年,河内成为亚太地区唯一获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和平城市”称号的城市。
2003年11月6日,增设龙编郡和黄梅郡。2008年5月29日,越南国会通过决议,自8月1日起,河西省全省、
永福省麊泠县,以及和平省良山县3社并入河内市。2009年5月8日,原河西省河东市和山西市改制为河内市河东郡和山西市社。
201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河内列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河内位于越南北部,北纬20°53'到21°23',东经105°44'到106°02'之间,处在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墩河的汇流处,四周分别与北江省、北宁省、兴安省、河南省、和平省、富寿省、太原省接壤。
地形地貌
河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位于红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原地形约占3/4,其中北部平均海拔8~12米,西北部平均海拔12~15米,中心平均海拔5~7米,南部和东南部平均海拔3~4米。山地主要分布在离市区较远的城郊,如朔山、巴位、国威、美德各县,主要的高山有巴位山(1281米)、嘉耶山(707米)、鸟脚山(462米)、青灵山(427米)等。河内主城区也有一些坡度较低的坡地,如栋多坡、弄山、看山等。
水文
河内市湖泊池塘众多,如还剑湖、西湖、七亩湖、竹帛湖、禅光湖等;红河流经河内市,其他河流有底河(sông Đáy)、墩河(sông Đuống)、桥河(sông Cầu),及流经主城区的金牛河(sông Kim Ngưu)、苏历河(sông Tô Lịch)。境内有2个第四纪含水层,含水砂层颗粒较大,多为细砂、中粗砂、砾石、卵石等。
行政区划
河内市下辖12个郡、17个县、1个市社,共计30个县级行政单位。
政治
市人民委员会主席:朱玉英
人口
河内有近18.9万天主教徒,占全市人口约3%,分为河内、兴化和北宁三个总教区。
经济
2023年,河内市地区生产总值(GRDP)约540亿美元,人均收入达6348美元。
河内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赴河内的外国游客约达2533万人次,同比上涨11.7%,其中国际游客约达567万人次,包括399万人次过夜国际游客,同比增长35.8%;国内游客人数约达1966万人次,同比增长6.3%。
社会
河内市定期举办河内国际电影节。越南军事历史博物馆位于河内市南慈廉郡西莫坊升龙大道,面积超过38.6万平方米,现收藏和展示超过15万件文物,其中包括4件国宝,包括编号为4324和5121的两架米格-21战斗机、编号为843的T54B坦克以及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的战斗决心图。
交通
河内公共交通由河内交通公司(Transerco)运营,运营83条招标公交线路和1条BRT(快速公交系统)公交线路,车辆共计近1100辆。
河内吉灵-河东线轻轨是越南河内首条轻轨线路。线路全长13.05公里,设12个车站,设计时速80公里/时,平均时速为35公里/小时,全段均为高架,每年客运量为1000万人次。2024年8月8日,8.5公里的呠-河内火车站高架地铁段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饮食
河内米粉(Phở Hà Nội)、西湖炸虾饼(bánh tôm Hồ Tây)、富都米线(bún Phú Đô,)、约礼肉团(giò chả Ước Lễ)、望村(cốm Làng Vòng)扁米、米池扁糯(cốm Mễ Trì)、富上糯米饭和甜品(xôi và chè Phú Thượng)等。
著名人物
阮富仲:东英县人,前任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任内逝世)、国家主席(2018-2021)。
裴青山:南慈廉郡西某坊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越南外交部部长。
阮清海:还剑郡行排坊人,越共中央委员、
太原省省委书记。
黎光辉:怀德县云更乡人,越南国会科学技术与环境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