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可经前鼻孔流出,也可后流入鼻咽部。流入后鼻孔,经鼻咽、口腔吐出者称后流鼻涕。正常鼻腔中只有少量黏液,呈湿润状态,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鼻腔有病变时可以引起鼻分泌物性质和量的改变。鼻腔分泌物外溢时,称为流鼻涕。
原因
流鼻涕最多见于
鼻炎,
鼻息肉,
鼻窦炎等。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
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
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
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
哮喘,尤其是小儿。
4、
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
鼻塞,
头昏,
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 ,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 ,可出现鼻塞,
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
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
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
X线片或者
CT。
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
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
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伤风感冒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感冒时流涕称
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
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
鼻内有涕时应叫孩子自行擤出。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按住一侧鼻孔,一侧一侧地擤。同时要在鼻腔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副鼻窦内鼻涕不易擤出,而鼻腔内脓涕可进入副鼻窦内,也可进入
咽鼓管造成
中耳炎。
鼻内滴入
麻黄素之类的
血管收缩药可使涕减少,但萎缩性鼻炎患者不可用此类药物。滴药时要防止药液流入口中,因孩子感觉到苦味,以后不会再让滴药。同时,为使药液均匀滴入鼻腔,而不至于迅速地流出来,也必须要有正确的滴药姿势。鼻涕过多的
副鼻窦炎,可到医院作换置疗法或穿刺灌洗法治疗。
中医原因
中医认为人身体外边有个保护层,叫
卫气,这个卫气是由脾胃消化的食物的精华所形成的,在人体外边保护人体。如果脾胃不好的话,就影响到这个保护层也不健康,人就容易受到外界风寒的侵犯。
外界的风寒一侵犯人体,就导致了毛孔的关闭。毛孔一关闭,本来从毛孔中散发出来的
水蒸气就不能正常散发,没有办法也要排放,就挤到
呼吸道这条道路上,太拥挤了就凝聚成液体。于是在肺里就形成痰,在鼻腔里就形成鼻涕。
这样的混乱也导致肺气不能正常下行,由肺所生的水不能传送到膀胱,反而都郁积到上焦变成痰和鼻涕了,小便反而不多。
这个时候的
治疗方式应该是打开毛孔,把水气散出去,痰和鼻涕就能好,这是治标。平常的时候要健脾,调理
中焦,脾胃好了,身体外的保护层就强大了,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是治疗根本。
临床诊断
性质、色泽、气味、混入物
1、水性
分泌物稀薄,透明似清水,为血管
渗出液与黏液混合物,内含脱落的
上皮细胞、
白细胞、少量
红细胞和
黏蛋白。见于血管舒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的早期。
2、黏液性
分泌物黏稠,透明似清水样,内含多量
粘蛋白。正常人鼻腔遇冷刺激或感情冲动时,经反射作用可分泌大量黏液。常见于
慢性单纯性鼻炎。
3、黏液脓性
系黏液和
脓液的混合物。见于急性鼻炎的
恢复期,慢性鼻窦炎。
4、脓性
多见于炎症侵及骨质,如
上颌骨骨髓炎、齿源性
上颌窦炎、
鼻腔异物及
恶性肿瘤部分坏死,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恶臭、粪臭等黄绿色的分泌物。干酪性鼻炎和鼻窦炎则经常排出
豆渣样物质,并有臭味。
5、血性
分泌物带血或血性分泌物可见于鼻腔异物、
鼻石、
霉菌性鼻窦炎,也是鼻部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
6、脑脊液鼻漏
检查项目
注意鼻腔黏膜色泽、
鼻甲、
鼻道、
嗅沟等情况。急性鼻炎时膜急性充血,伴水肿,鼻道有清水样、黏液性、脓性分泌物。慢性鼻炎,黏膜暗红、肿胀,鼻道有黏涕。
变态反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苍白略带
紫灰色。急、慢性鼻窦炎,
中鼻道及嗅沟有脓液。
鼻腔的前
鼻镜或后鼻镜的常规检查,对鼻腔的检查范围都很有限。鼻内许多重要部位,如各鼻窦的开口都是位于狭窄、隐蔽的沟或窝内无法直视,给病情判断和
临床诊断带来困难。鼻及鼻窦的内镜检查,除
筛窦以外,其他诸窦都可用这种方法直视窦内情况。可以明确脓性分泌物的来源,也可以对脑脊液鼻漏的瘘孔
定位诊断。
CT既能检查鼻窦,又能检查颅脑,因此对有致命危险的鼻窦疾病的诊断是一种重要方法。鉴别早期的良性与恶性病变,可通过
CT值的检查来区别血管性、脂肪、坏死、出血、囊性或钙化病变,有利于对病因的分析。
从鼻涕看疾病
清水样鼻涕
多见于伤风感冒初期和
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患者。但头颅外伤或鼻部手术后的患者,如突然流出水样液体,要谨防
脑脊液鼻漏,需及时诊治处理。
白色粘液鼻涕
常见于
慢性鼻炎,
生活环境中某些物理和化学性物质的刺激,也可出现白色粘液鼻涕。粘脓鼻涕常见于伤风
感冒后,随着感冒的好转,粘
脓性鼻涕内的脓性成分会逐渐减少,如果病程超过10天,仍流粘脓鼻涕,应考虑患
鼻窦炎的可能。
黄水鼻涕
多为
上颌窦内的浆液
囊肿破裂所致,表现为一侧鼻腔间歇性地流出黄水。
白渣样鼻涕
常由
干酪性鼻炎引起,并有恶臭,如呈绿色而有特殊臭味,则是
萎缩性鼻炎?臭鼻症 的特征。
黑色鼻涕
多由于吸入的大量黑色粉尘?如
煤尘、烟尘、金属尘等 混在鼻涕内所致。
应根据流鼻涕的性质、色泽、气味、混人物以及检查发现综合分析,进行判断。
鉴别诊断
鼻腔异物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也可见于成年人。依异物的大小、性质、
存留时间长短不同,临床表现不尽一样。常见症状为一侧鼻塞,分泌物多,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异物存留时间长,分泌物可呈血性,且有恶臭。
鼻石
鼻石是一种以异物为核心,周围由
无机盐包裹而形成的
结石。结石可分为
外源性和
内源性(
血块、脓痂等)。鼻石大小不一,形状也不规则,多为单个。多发生于成年人,表现为一侧
渐进性鼻塞,流清水样、脓性或脓血性鼻涕。
鼻腔牙
鼻腔内有异位牙、
额外牙或
逆生牙时,称为鼻腔牙。症状为一侧
鼻阻塞,流脓涕间有血性脓涕,有臭味。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实际多属血管运动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和鼻分泌物增多。鼻塞的特点为交替性和间歇性。鼻腔分泌物常为黏液脓性。当有
继发感染时呈黏液脓性。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数为急性鼻炎的
并发症,在急性鼻炎时,窦内黏膜亦有相似的病变。随着鼻腔炎症的消退,窦腔黏膜也恢复正常。如急性鼻炎发病2周后,鼻塞和黏液脓涕无缓解反而加重,伴有
头痛或
面痛,则可能并发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以上颌窦最多见,其次为筛窦和
额窦。常为一侧
前组鼻窦同时发炎,也可一个鼻窦单独发炎。流鼻涕
排出量的多少和发病的时间、体位有关;头痛症状也随之有所不同。上颌窦炎的头痛是上午轻、下午重;
额窦炎则相反上午重、下午轻。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之后。可以单一鼻窦发炎,但常为多个鼻窦或全鼻窦发炎。长期大量脓性流鼻涕是其特点。流鼻涕呈黏液脓性或脓性,如为黏液性或胶冻样,提示有
变态反应性质。
干酪性鼻炎
干酪性鼻炎又称鼻
胆脂瘤,其特点为鼻腔积聚有恶臭的干酪样物,日久可侵蚀
软组织和骨质,造成鼻内外畸形。病变也可发生于鼻窦,称
干酪性鼻窦炎。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鼻阻塞,奇臭的浆液性分泌物、伴少量鼻出血,
嗅觉减退。
血管运动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又称
神经反射鼻炎,即鼻黏膜对某些刺激因素
过度反应。流清涕、鼻塞等症状。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临床上根据其发病特点分为两类。一种常年发作无季节性,称为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另一种为季节性发作,称为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或
花粉症。在中国以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多见。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成人,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由于接触
变应原的久暂以及机体反应状态的不同,症状可轻可重,发作时间可长可短。可突然出现鼻内作痒,继之连续不断地打喷嚏、大量水样鼻涕伴有流泪。眼部发痒,两侧鼻阻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态反应性鼻炎
又名非变态反应性鼻炎伴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
常年性鼻炎的一种,其症状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相似。该病病因不明,与变态反应无关。临床症状与
变应性鼻炎相似。
坏死性肉芽肿
其特点为鼻部溃烂,可延及面部、口腔、咽喉,造成广泛的破坏。患者常因大出血、
脓毒血症或全身衰竭而死亡。早期症状为鼻塞、流清水样或利液性分泌物,有时带血。
鼻腔鼻窦肿瘤
1、鼻腔乳头状瘤
主要症状是一侧鼻阻塞、鼻出血或血脓性分泌物,也可有头痛、
嗅觉障碍等症状。
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早期一侧鼻阻塞。涕中带血或鼻出血。晚期
肿瘤侵人鼻窦、眼眶,表现
鼻窦恶性肿瘤的症状。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偶尔出现涕中带血。
上颌窦癌原发于上壁时,早期可出现面颊部麻木和疼痛。位于上颌窦底部时,可出现
牙痛和松动,常误诊为牙病。
鼻霉菌病
在机体
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感染
霉菌一般并无临床表现,只有在全身抵抗力低下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侵人体内的霉菌始有
致病作用。
曲霉菌可侵及黏膜动脉,导致
血栓形成和组织
缺血性坏死。
临床表现类似慢性细菌性鼻窦炎,有鼻塞、流鼻涕、涕中带血。
一般先感染鼻部,以后再扩散至其他器官。该病是一种急性、迅速致死性疾病,典型的鼻部所见为
下鼻甲坏死,呈黑色,类似干燥的凝血块。
在鼻腔内可表现为慢性
肉芽肿,形如
息肉、质脆,有时误诊为
鼻乳头状瘤。
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鼻漏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
1、非创性伤
(1)有
颅内高压者,常为
颅内肿瘤所致,特别是
垂体瘤。
2、创伤性
常发生在
头部外伤,
颅底骨折伴
硬脑膜和
蛛网膜撕裂的损伤。也有因鼻内手术损伤筛板所致。
脑脊液鼻漏常表现为
一侧性、清水样、间歇性或
连续性。溢液中无黏液,不沉淀,含有
葡萄糖。
预防
预防流鼻涕必须先预防感冒。感冒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通过合理的措施,感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2、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
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
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4、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
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5、呼吸蒸汽
初发感冒时,在杯中倒入开水,对着热气做深呼吸,
热风吹面。
感冒初起时,可用
电吹风对着
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让宝宝不流鼻涕的7方法
1.热敷
原理
鼻黏膜遇
热收缩后,鼻腔会比较通畅,黏稠的鼻涕也较容易水化而流出来。
使用建议 妈妈在热敷时要保持动作轻柔哦!如果发现宝宝的鼻孔里有
鼻屎,可以先用
棉花棒蘸水清洁;也可以慢慢地按摩宝宝的鼻子或
鼻翼两边。
做法 取精油滴在热毛巾或小手帕上,敷在宝宝的鼻子上;或用精油喷雾,喷在空气当中。
原理 有些精油用来热敷,可改善鼻黏膜的肿胀问题,有助于通畅鼻塞;精油喷雾则可以在空气干的时候,改善空气的湿度。
使用建议 精油一次的使用量不要太多,一滴就够了,因为精油浓度太高,反而会造成化学刺激;另外,在室内使用精油喷雾的时间不要太长,注意维持适当的
空气湿度。
做法 哺乳妈妈将挤出的母乳,滴进宝宝的鼻孔里。
原理 可能会产生物理性的功效,因为母乳的温热度,可以让宝宝的鼻腔暂时通畅一些,但是否与母乳的成分有关,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医学实证。
使用建议 此方法属于偏方,尚无科学佐证。
4.开空调
做法 温度降低、寒流来袭时,可以开暖炉,改变室温。
原理 婴幼儿对外在环境、空气的刺激特别敏感,因此在气温骤降的时节里,很容易有流鼻水的症状;当家长发觉室温较低时,可以开暖炉提高室温,缓解宝宝的鼻塞、流鼻水症状。
使用建议 使用暖炉的时间要适度,避免室温太高,且热气也会使空气变得干燥,建议妈妈可以放一条打湿的毛巾,维持室内的湿度。
做法 蒸脸器喷在宝宝的脸上,接触湿气和热气。
原理 蒸气可以湿润宝宝的鼻腔,将大量的鼻涕快速、自然地排除。
使用建议 蒸脸器不要太靠近宝宝,以免伤害到他娇嫩的皮肤;而且一次使用的时间不宜太长,约3分钟即可。
察言观色
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外在表现,判断生病的严重度,并提高警觉。
活动力 宝宝
精神萎靡,看起来病恹恹的,总是躺着不动,家长可能要注意了!
食欲 宝宝吃不下,气色也不好,也可能是严重病症所致。
6.垫高头部
做法 在宝宝头部的床垫下方,平均铺上几个小枕头,让床垫看起来像一个平顺、30度的溜滑梯。
原理 暂时辅助的方法之一,但治标不治本。
使用建议 鼻塞或流鼻水有时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此法只能稍微缓解宝宝的症状,但效果不长。
7.吸鼻器
做法 电动式—当宝宝鼻子的分泌物很多、
鼻音重时,妈妈可以使用吸鼻器,使用时要注意,吸一边鼻孔时,要同时按压住另一个鼻孔,效果会比较好。
如何判断流鼻涕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
看症状发作的间隔时间:感冒症状往往是暴露、接触到
病毒数天后才出现;过敏性鼻炎是接触到
过敏原后立即发作。譬如每次打扫房间,灰尘一扬起来就打喷嚏、流鼻涕,这表示可能患了过敏性鼻炎。
看症状出现顺序:感冒症状通常是逐一出现,常以
喉咙痛开始,接着打喷嚏,后来才流鼻涕,且较不易引起眼睛及喉咙发痒。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是清晨一起床就打喷嚏、流清鼻涕、
鼻痒、鼻塞等等,避免过敏原后即可缓解,且病人常有病史可循。
看症状持续时间:若症状持续时间超过7~10天,就可能不是感冒。注意:这里仅指
病毒性感冒,不可与细菌性的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