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寺

甘肃省武威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藏寺,又称清华禅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沙镇李磨村,占地面积13460平方米,始建于东晋太兴四年(321年),被誉为“西北梵宫之冠”。

历史沿革
东晋太兴四年(321年),凉州刺史张茂始建海藏寺。
南宋淳佑九年(1247年),扩建海藏寺。
元定宗三年(1248年),扩建海藏寺。
元末,海藏寺毁于战火。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太监张睿监军凉州,募资重建海藏寺。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建有海藏寺山门。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振武将军孙思克在牌楼题立“海藏禅林”4个大字。
清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奉政大夫分守甘肃凉庄道、清代书法家郭朝祚为海藏寺藏经阁撰写匾额,并撰《海藏寺藏经阁碑记》。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海藏寺僧人重修海藏寺。
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5年),陕甘回民暴乱,海藏寺遭到破坏。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重修海藏寺,恢复旧观。
民国十六年(1927年),甘肃武威古浪县发生8级地震,海藏寺山门、三殿等倒塌,塔亦倒塌,只有大殿、石碑没有倒塌。
1952年,海藏寺藏经收交大云寺佛教会代管。
1956年,海藏寺藏经改由文化馆收藏,现存于武威市博物馆。
“文革”期间,海藏寺遭到人为破坏。
1973年—198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海藏寺进行了重点维修,并将境内大河庙大殿(即现在的地藏殿)、两配殿搬迁至此。
20世纪80年代,在海藏寺台下挖出一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立的《晋筑灵钧台》碑记,上书“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立古台”。
198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于寺外开辟海藏公园,一并由海藏公园管理处管理。
1984年,海藏公园筹建处捐资重修海藏寺。
1986年10月,经武威市人民政府批准,允许开放海藏寺为佛教活动场所。
1987年,海藏寺僧人聘请山西代县雕塑技师对各殿重新塑像,对大雄宝殿梁、檩进行彩绘,并绘制壁画。
1995年,海藏寺由公园管理改由海藏寺僧人管理。
1996年5月,海藏寺交由武威市佛教协会使用,并负责保护。
1997年,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各修建三间廊房,供寺院使用。
2008年,海藏寺在凉州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进行了复查。
2009年,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申报海藏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对海藏寺牌楼斗栱层进行了检修加固,将台明地面改为水泥硬化。
建筑格局
海藏寺占地面积13460平方米,现存院落以“中轴”为中心,由南向北,纵向排布多重院落空间。中轴线始于牌楼,依次布置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天王殿、藏经阁,两侧配置东西配殿、厢房等辅助建筑。与明代布局平面相比,中轴线上的“七堂建筑”大多存在,只有天王殿不存,寺前增加了牌楼。
一进院落两侧厢房的中线与院落整体中轴线相交,出现十字轴,轴心点基本位于中轴线偏下三分之一处,看作一进院落的结构中心。大雄宝殿因建筑等级高,室内空间较为开敞,常用以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可看作活动中心。
二进院落东西厢房中线与中轴线相交,其十字轴的中心点基本与院落几何中心点相重合,为二进院落的结构中心。西厢房作为图书展览室,室内长条形空间常用以寺内日常管理活动的开展,可看作二进院落的活动中心。
三进院落的结构中心为灵钧台的几何中心,即在藏经阁殿内,藏经阁殿内不仅供奉神像,且室内展放壁画及碑文,承担部分展览功能,一些室外法事活动也常在殿前空地处举行。
主要建筑
牌楼位于海藏寺最南端,寺院之外、山门之前,形制主要为四柱三间三楼庑殿式木构牌楼灰瓦歇山顶,屋面正脊两端施以吻兽,檐下斗栱出跳十一踩,明间檐下彩绘走马板书写“海藏禅林”,牌匾右侧提有小字“康熙壬申年春三月”;面阔三间约12.76米,明间面阔4.86米,次间面阔3.96米,共有圆柱四根,戗柱八根。
山门为海藏寺的主入口,是中轴线上的第二座建筑,两侧为东西耳房,与东西厢房相连,界定了寺域;山门前左右置一对石狮,石狮下置双层须弥座,须弥座采用较为简单的花草样式装饰;山门正中挂有“海藏寺”牌匾一幅,为1984年整修寺时所记;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歇山顶,通高7.63米;山门明间面阔3.93米,次间面阔2.88米,通面阔约9.69米,通进深约5.78米,二者之比为1.68;柱网平面为长方形,共有圆柱十根,前后檐设檐柱四根,山墙设有山中柱。
大雄宝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三座建筑,也是海藏寺内重要的单体建筑之一,坐落于高0.61米的须弥座台基之上,殿内供奉三世佛及十八罗汉;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副阶周匝,重檐歇山顶,通高12.23米;上层前檐下,下层正后檐下、檐均挂有牌匾,上层当心间牌匾上书“大雄宝殿”;檐下斗栱上层三踩、下层五踩,明间、稍间安装槅扇门,次间安装格栅窗;两侧山墙以及后墙均砌墙封闭;明间面阔约4.8米,次间与稍间基本同尺寸约4.3米,尽间最窄2.1米,通面阔约26.3米,通进深约13.7米,通面阔与通进深之比接近于2:1。
三圣殿位于大雄宝殿之后,坐落于0.58米的须弥座台基之上,殿内塑华严三圣及十八罗汉;为组合式殿宇,平面沿纵深方向由三座殿宇联构而成,其中主殿为七架单檐歇山顶,前、后殿系四架卷棚歇山结构,靠主殿方向不出翼角,其中前殿为廊不施装修,主殿前檐及后殿后檐柱间安装隔扇门窗,两山砌墙封闭殿身;面阔五间,前殿进深三架椽,主殿进深六架椽,后殿进深三架椽;明间、次间、稍间檐下均置有牌匾,当心间檐下牌匾上书“三圣殿”,前后檐下均施五踩斗栱;整体通面阔约21.2米,通进深共约13.99米,面阔与进深之比为3:2。
东西配殿位于主院第三进院落两侧,院落南端为三圣殿,北端为地藏殿;20世纪80年代由境内大河庙搬迁至此;东配殿为方丈室,西配殿为图书阅览室;东西配殿位于高0.25米的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前檐出廊,单檐硬山顶。前廊檐下施三踩斗栱,明间、次间檐下施槅扇门,稍间施格栅窗;柱网平面呈长方形,柱础为覆盆型柱础,前廊檐柱横截面为八边形,其余为圆柱。明间面阔基本等于次间、稍间面阔,通面阔约20米,通进深约6.49米,通面阔与通进深之比约为3:1。
地藏殿位于三圣殿之后,灵钧台之前,坐落于1.45米的台基之上,20世纪80年代由境内大河庙搬迁至此,殿内主祀地藏菩萨及十殿阎王像;构成方式与三圣殿相似,三座殿宇组合而成,不同之处在于地藏殿的主殿与后殿为硬山顶建筑,后檐装修由檐柱轴线向殿内返回一个步架,形成后檐出廊的建筑风格;面阔三间,前殿进深三架椽,主殿进深六架椽,后殿进深三架椽;当心间檐下施牌匾,前后檐下均施五踩斗栱。台基由台明、栏杆、台阶组成。台明长14.9米,宽17.42米。台明采用砖石砌筑,其上部栏杆由地袱、栏板、望柱组成。石雕龙形螭首位于望柱下端,望柱柱头雕以莲花样式,栏板部分则饰以花草纹样。台阶中间部分置垂带踏跺,栏杆由台明部分延伸至踏跺后侧,踏跺前端采用花草纹样式的抱鼓。
垂花门位于晋筑灵钧古台石阶下脚,东西各一座,由20世纪80年代由境内大河庙搬迁至此;垂花门面宽、进深各一间,平面立柱四根承梁架,单檐悬山顶。其南向柱间安板门,西(东)、北两面砌影壁墙封闭,东(西)侧与登台踏跺相接。东西垂花门建筑形制接近,尺寸不一。
天王殿位于灵钧台之上,藏经阁之前,殿面宽三间9.34米、进深两间5.18米,单檐歇山顶,檐下不施斗栱,前后檐明间置装修,两山及次间砌墙封闭,门内两侧塑四大天王;明间面阔4.16米,次间面阔2.59米,通面阔与通进深之比为9:5;柱网平面由檐柱组成长方形,山墙面设有山中柱。室外台基采用截面积为0.0338平方米的长条砖铺砌,室内采用截面积为0.0841平方米的方砖铺砌;仅前后明间两侧檐柱下有覆盆型柱础,其余柱身被包在墙体内。
藏经阁位于天王殿之后,原名无量殿,是海藏寺内等级最高、时代最早的主体建筑,明成化年间由太监张睿扩建寺院时主持修建,因殿内曾藏有6820卷明版藏经(现存于武威博物馆),故又名藏经阁;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殿阁式重檐庑殿顶,金厢斗底槽正;立面明间、次间、稍间施槅扇门窗,两侧山墙面及后墙为实体墙面,上下檐下均施五踩斗栱;明间次间下层檐下装有牌匾,二层当心间檐下牌匾上书“藏经阁”;明间面阔5.3米,次间面阔4.26米,通面阔约18.14米,通进深约11.96米,面阔进深之比为3:2;台上立柱28根,柱网布局呈“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将殿身划分为两层空间;外围檐柱18根,柱脚施黄砂岩质覆盆础石,础石立面过一寸三錾,内围重檐金柱共10根,柱脚亦设圆形覆盆柱础;室内顺进深方向用长0.5米、宽0.5米、厚0.09米的方砖十字错缝铺墁;室内中间部分供奉佛像,靠近入口处的东西两侧角落分别置有石碑一座,为《乾隆五十四年重修碑刻》及《重修凉州海藏寺碑刻》。
文物遗存
海藏寺曾发现大量的陶器、石器和部分骨器。陶器多为红色,有泥质和夹砂两种,纹饰以篮纹、绳纹居多,杂有刻划纹、篦纹,并有少量的彩陶。器形有单耳、双耳和三耳罐以及豆、鬲、盆等。石器有斧、刀、凿、璧、珠以及少量的细石器。骨器多为锥、针。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主词条:张茂
张茂(277年—325年),东晋凉州豪强。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子。初为平西将军、秦州刺史。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兄蹇被部下谋杀后,摄凉州事,自称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牧。诛杀阎沙等数百人。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刘曜进犯凉州,遣使称藩,受封太师、凉王。
东晋元帝太兴四年(321年),凉州国泰民安,经济繁盛,人文荟萃。前凉太守张茂大兴土木,筑台建寺,台名灵钓台,寺为海藏寺。
相关诗词
清·张澍《游海藏寺》
虢虢清泉向北流,招提切汉惯来游。不询僧腊嫌饶舌,久读碑文觉渴喉。
曲沼嘉鱼跳拔刺,高松怪鸟叫钩舟。此间消夏真佳境,况有溪边卖酒楼。
清·段永恩《登灵钧台》
依旧灵钧结构工,溪边流水绕台东。双峰宝塔孤城里,一角危楼夕照中。拱翠梯山高入座,参天松柏秀凌空。登临最是春秋日,才有风光便不同。
寺名来源
第一种说法十分笼统,也见诸于许多有关海藏寺的书文中,对寺名之来历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海藏寺四周树林茂密,泉水遍布,寺院坐落在其中,犹如“海”中藏寺,故而得名。有人甚至撰写了一副“海里藏寺寺藏海,林间涵湖湖涵林”的回文对联,以和寺名印证。如此一来,海藏寺的读音便成为海藏(cáng)寺了。
第二种说法和第一种异曲同工,来源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立的《重修古刹海藏寺劝缘信官檀越记》碑,石碑上有这样的记载:“相传,灵钧台原为水中小岛,寺建于台上,故名海藏寺。”前凉时期修筑的灵钧台,因四周泉水环绕,已成为一座小岛,而寺院正建在灵钧台之上,看上去就像海中藏寺,故名海藏寺。海藏寺藏语称为香嘉措岱,汉语意思就是北部大海寺,正是采用此说。
第三种说法来之于武威籍学者李鼎文先生的《武威历史考辨三题》一文中。李鼎文先生经过多方考证,认为“海藏”是佛教用语,相传佛教大乘经典藏在大海的龙宫中,故称“海藏”。唐代文学家张说在《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中写道:“海藏安静,风识牵乐。不入度门,孰探玄要?”唐朝李德裕在《赠园明上人》诗中也写道:“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唐朝另一位诗人皮日休也有“取经海底开龙藏,诵咒空中散蜃楼”的诗句,都是用的这个典故。而“海藏”在汉语词典中的基本解释,就是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
传说轶事
传说,蒙古阔端王子因经常行军打战,得了一种龙毒湿疹之病,就医服药无济于事。萨班大师从西藏到达凉州之后,就在药泉井旁边不停诵经,终于降服了妖龙,并用井水治愈了阔端缠身多年的龙毒湿疹病。从此之后,这口水井名气不胫而走,甘肃、青海等地的藏族同胞不辞辛苦,千里跋涉,专程来此取水敬献神灵或医疗疾病,被视为“神水”。久而久之,四方游客、当地民众游览海藏寺时亦进行品尝。
康熙年间,海藏寺经过重修,焕然一新。寺僧明彻、实印欲赴京请回全部藏经,但中途遭凶变,第一次请经没有成功。雍正年间,际善法师成了寺院的主持。他看着修葺一新的寺院,百感交集,欲继承前人遗愿,亲自赴京请经。际善法师以唐代高僧玄奘、鉴真为楷模,拄杖托钵,沿路乞斋,艰难东行,正所谓“玄奘光大,际善步尘。”而这一路,竟然走了整整8年。经过8年的长途跋涉,际善法师终于到达北京。际善法师的行为,使许多朝廷大臣深受感动,经过一番努力,朝廷赐给海藏寺明版藏经6820卷,并施银920两作为资助。际善法师携经回来后供奉在灵钧台上的无量殿里,并将此殿取名为“藏经阁”。
文物价值
海藏寺内单体建筑的特征清晰的反映出河西建筑特色风格,关于建筑技艺的研究,是对地方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可为武威地区传统建筑的保护性修缮提供指导及借鉴意义。
文物保护
1963年,海藏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海藏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海藏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沙镇李磨村。
门票价格
10元/人。
开放时间
08:00—18:00
交通线路
凉州区内乘5路公交至海藏公园下站,再顺公园围墙向西走100米,然后向北走100米,即可到达海藏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