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

俄罗斯诗人、编辑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Nikolai Alekseevich Nekrasov,1821年11月28日—1877年12月27日),俄罗斯诗人和编辑。19世纪中期俄罗斯激进文学运动中的中坚人物。

人物生平
1821年11月28日生于乌克兰波多尔斯克省维尼茨县涅米罗夫镇。父亲是军官,退伍后举家迁往雅罗斯拉夫尔县祖传领地格列什涅沃村。诗人就在这里度过童年。农民的无权地位,伏尔加河上纤夫的艰苦生活,以及经常从门前通过的解往西伯利亚的政治流放犯,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1838年,涅克拉索夫被送往彼得堡进武备学堂,他却违背父亲的意愿去投考大学,落取后径自到彼得堡大学去旁听。父亲一怒之下,对他断绝了全部接济。17岁的涅克拉索夫从此便长期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同年,《祖国之子》杂志第一次发表了他的短诗《思想》,其他杂志也相继发表他的诗篇。
184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幻想与声音》,大多模仿之作,受到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严厉的批评,他感到非常痛苦,一度中止写诗。为了摆脱生活困境,他为农民代写书信,拟呈文,为商人写广告,或为演员抄台词,同时坚持文学创作。1840~1841年间,他在《俄罗斯和全欧洲戏剧丛刊》、《文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书评、论文、杂感、小说和轻松喜剧。
40年代初,涅克拉索夫结识了别林斯基,在后者的帮助下,逐渐走上革命民主主义者和“真正的诗人”的道路。这一时期写的《在旅途中》(1845)、《摇篮歌》(1845)、《故园》(1846)、《秘密》、《夜里我奔驰在黑暗的大街上》(1847)等诗,描述俄国下层人民的痛苦及其悲惨的命运,并讽刺了伪善的权贵们,在文坛上受到普遍的赞扬。40年代末他已被称为有独创精神的民主主义诗人和讽刺诗人。
1847年起与帕纳耶夫合编《现代人》杂志。50年代,他先后邀请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参加编务。由于立场、观点的一致,三人结为共同为革命民主主义理想而斗争的亲密战友。这时期他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未收割的田地》(1854)、《被遗忘了的乡村》(1855)、《小学生》(1856)。特别是《诗人与公民》(1856)庄严地宣称“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大门前的沉思》(1858)抒写了在俄罗斯大地上泛滥的人民的悲哀,思索着他们未来的命运;《叶廖慕什卡之歌》则提出进行革命的口号,并呼吁为此而献身。
从60年代起,涅克拉索夫连续写了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长诗,如《货郎》(1861)、《严寒,通红的鼻子》(1864)、《铁路》(1864)等,这些诗篇着力表现破产中农民的悲伤和愤懑,洋溢着对俄国农民的真诚的爱。这个时期他在文学界,特别在进步青年和革命活动家之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俄国最优秀的诗人。
60年代前期,涅克拉索夫一再遭到挫折:昔日的朋友如屠格涅夫、亚历山大·德鲁日宁、鲍特金等因思想立场分歧,先后同他绝交;杜勃罗留波夫病逝;米哈伊洛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继被捕,并流放西伯利亚;《现代人》又于1862年一度停刊,1866年终于被封闭。在这之前,涅克拉索夫为了刊物能够维持出版,曾向两次参与镇压波兰人民起义的“绞刑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献诗,引起进步人士的责备。他曾写诗承认错误,说“当无情的命运威胁我的时候,我的手就在竖琴上弹出了不正确的声音”。列宁指出他的弱点,同时肯定他“整个的同情是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一边”。1877年12月27日涅克拉索夫在彼得堡病逝。
在生命的最后三年,尼古拉・涅克拉索夫饱受癌症折磨。1878年1月8日(旧历 1877 年 12 月 27 日),他在圣彼得堡与世长辞,享年 56 岁。他被安葬于彼得堡的新圣女公墓
人物作品
1868年,涅克拉索夫与谢德林、叶利谢耶夫合编《祖国纪事》杂志,并邀请优秀的民主主义作家和诗人撰稿,使它成为70年代进步阵营的喉舌。在《祖国纪事》刊行期间,涅克拉索夫写了歌颂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的崇高自我牺牲精神的长诗《祖父》(1870)和《俄罗斯妇女》(1871~1872),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的长诗《同时代的人们》(1875),还写了后来结集为《最后的歌》(1876~1877)的抒情诗和《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的最后三部。在革命的民粹派运动日益发展壮大的70年代,他的这些作品体现了时代的最主要特征。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1866~1876)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写了偶然相遇的7个农民为寻求“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这个问题的答案,乘一块“神奇的桌布”漫游全国的故事。以此为情节,生动再现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的俄罗斯现实,描写了农民、地主、僧侣、商贾和革命者等不同人物形象,暴露沙皇统治当局的残酷和欺骗行径,表明当时俄国是一个没有幸福的地方,而只有那些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献身的人才是幸福的。长诗采用民歌形式,融讽刺、叙事、抒情于一体,艺术上有较多创新。
人物生活
家庭背景
涅克拉索夫是一个子女众多的贵族家庭中的第三个孩子。他有三个兄弟:安德烈(Андрей,1820 年生)、康斯坦丁(Константин,1824 年生)、费奥多尔(Федор,1827 年生),以及两个姐妹:伊丽莎白(Елизавета,1821 年生)和安娜(Анна,1823 年生)。
父亲阿列克谢・谢尔盖耶维奇・涅克拉索夫(Алекс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Некрасов,1788 - 1862)出身普通贵族家庭,文化程度不高,是一名军官,还热衷于打牌和打猎。他教儿子使用大口径短枪、滑膛枪射击,以及诱捕狼。父亲希望把儿子锻炼成体格强健之人,因此常让他在雨雪中一待就是 10 个小时。
母亲叶连娜・安德烈耶夫娜・扎克列夫斯卡娅(Еле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Закревская,1803 - 1841)以良好的教养、善良的品性、出色的声乐天赋和精通外语而闻名。叶连娜・安德烈耶夫娜教会儿子读书,努力培养他成为有学识的人。家中有一座大图书馆,家庭成员向来有大声朗读的优良传统。涅克拉索夫为母亲创作了诸多诗歌、长诗,如《母亲》(Мать)、《一小时的骑士》(Рыцарь на час)。在他作品的许多女性角色身上,都能看到母亲形象的元素,以及母亲坎坷命运的影子。
感情生活
早在前往彼得堡之前,年轻的涅克拉索夫就在父亲家中与女仆谈情说爱,后来还与廉价妓女往来。22 岁时,他结识了作家兼评论家伊万・帕纳耶夫(Иван Панаев)的妻子 —— 阿芙多季娅(Авдотья)。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同时也是作家和回忆录作者,在 19 世纪,众多知名或不太知名的文学家都为她倾心,比如赫尔岑(Герцен)、冈察洛夫(Гончаров)、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Достоевский)。阿芙多季娅拒绝了所有人,但最终选择了涅克拉索夫。这是当时俄国文学界轰动一时的恋情,持续了 20 年。他们以同居形式生活,经常争吵(涅克拉索夫非常善妒),闹出不少风波,却又很快和好。伊万・帕纳耶夫对妻子早已失去兴趣,所以并不干涉他们的关系。阿芙多季娅成为了诗人的缪斯,而诗歌《我们是无用之人》中的 12 行诗,完全可以看作是他们关系的简短写照。他们还共同创作了小说《死湖》(Мертвое озеро)和《世界的三个国度》(Три страны света)。
与阿芙多季娅・帕纳耶娃(Авдотья Панаева)分手后(争吵、背叛以及他们共同孩子的夭折导致了分手),涅克拉索夫有一段时间与法国女演员塞利娜・勒弗朗(Селиной Лефрен)交往。她俄语说得不好,长相也并非出众,但会弹钢琴、唱歌,还很会讲风趣的笑话。涅克拉索夫供养着她,她也深受涅克拉索夫所有熟人的喜爱。1867 年,他们一同前往巴黎,但涅克拉索夫独自返回 —— 勒弗朗抛弃了他。
涅克拉索夫唯一的合法妻子是平民女子费克拉・维克托娃(Фекла Викторова)。他们相遇时,诗人 48 岁,而她 23 岁。涅克拉索夫不喜欢 “费克拉” 这个名字,所以称呼她为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Зинаидой Николаевно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涅克拉索夫重病缠身,济娜伊达无私地照顾着他。在诗人去世前不久,他们举行了婚礼。丈夫去世后,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将自己继承的遗产份额分给了涅克拉索夫的亲属,余生在故乡萨拉托夫孤独度过。
创作生涯
在彼得堡生活期间,尼古拉・涅克拉索夫被父亲切断了经济来源。他只能通过一些零散工作维持生计,比如为农民撰写书信和请愿书,创作广告文案等。
1838 年 9 月,他的诗作《思绪》(Мысль)首次发表在《祖国之子》(Сын Отечества)杂志上。
1840 年,尼古拉・涅克拉索夫出版了首部诗集《幻想与声音》(Мечты и звуки),由彼得堡叶戈尔・阿利帕诺夫(Егор Алипанова)印刷厂刊印。同年,涅克拉索夫先是成为《俄国与欧洲所有剧院万神殿》(Пантеон русского и всех европейских театров)杂志的校对员,该杂志的出版商是剧作家兼评论家费奥多尔・科尼(Федор Кони),之后他又成为该杂志的评论员和撰稿人。
19 世纪 40 年代上半叶,他为亚历山大剧院(Александринского театра)创作顺口溜,如《袋子里藏不住棍子 —— 城堡里留不住姑娘》(Шила в мешке не утаишь - девушки под замком не удержишь)、《演员》(Актер)、《彼得堡的罗斯托夫人》(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ростовщик)等。同一时期,他还在《文学报》(Литературной газете,1840 - 1849 年在彼得堡发行)上发表评论和小品文,并与《祖国纪事》(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е записки)杂志、《俄国残废军人报》(Русский инвалид)等展开合作。
自 1843 年起,尼古拉・涅克拉索夫投身出版事业。在评论家维萨里昂・别林斯基(Виссарион Белинского,1811 - 1848)的协助下,他出版了文集《彼得堡的生理》(Физиология Петербурга,1845 年)和《彼得堡文集》(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сборник,1846 年)。专家们将这些文集视作所谓 “自然派”(натуральной школы)作家的文学宣言。“自然派” 是 19 世纪 40 - 50 年代俄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主要与尼古拉・果戈理(Николая Гоголя)的创作相关,并对其艺术原则加以发展。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涅克拉索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其抒情诗的核心主题也得以确立,包括普通民众的苦难、农民的生活、对社会压迫的抗争等。“自然派” 传统中的反农奴制与民主思想,在他的诗作《途中》(В дороге,1845 年)、《三套车》(Тройка)、《祖国》(Родина)和《捕狗狩猎》(Псовая охота,均创作于 1846 年)中有所体现。
1847 - 1866 年,尼古拉・涅克拉索夫与作家伊万・帕纳耶夫(Иваном Панаевым,1812 - 1862)共同担任文学杂志《现代人》(Современник)的出版商。19 世纪 50 年代末,这份杂志成为俄罗斯社会思想中革命民主主义方向的重要思想阵地。1866 年,该杂志被当局下令封禁。
1856 年,涅克拉索夫出版了诗集《诗歌集》(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其诗歌创作首次以丰富多样的体裁和主题呈现在读者眼前,涵盖社会抒情诗、个人抒情诗、叙事歌谣等。诗集开篇之作《诗人与公民》(Поэт и гражданин)成为他的创作宣言,也是他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
19 世纪 50 年代后半期至 60 年代前半期,涅克拉索夫的诗作《在豪华宅邸的入口处沉思》(Размышления у парадного подъезда,1858 年)和《铁路》(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1864 年)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两首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1861 年,尼古拉・涅克拉索夫买下了此前属于戈利岑家族(Голицыным)位于雅罗斯拉夫尔省的卡拉比哈庄园(усадьбу Карабиха,现位于雅罗斯拉夫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区),此后他常在此度过夏季。
19 世纪 60 年代前半期,他创作了一系列 “农民题材” 长诗,文学评论家们认为这些作品代表了他的最高创作成就。其中包括以民间诗歌风格创作的《货郎》(Коробейники,1861 年)和悲剧史诗《严寒,通红的鼻子》(Мороз, Красный нос,1863 - 1864 年),与之主题相近的还有诗歌《农民的孩子》(Крестьянские дети,1861 年)。
从 1863 年直至生命终结,涅克拉索夫一直致力于创作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Кому на Руси жить хорошо),但这部作品最终未能完成。作者在世时,1869 - 1876 年间发表了序言、第一部分,以及《最后一个》(Последыш)、《农妇》(Крестьянка)和《普天同庆的宴会》(Пир на весь мир)等章节。这部作品成为诗人的集大成之作,展现了改革后俄罗斯的广阔图景,其中农民阶层作为民族精神与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在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1868 年起,涅克拉索夫与作家米哈伊尔・萨尔蒂科夫 - 谢德林(Михаилом Салтыковым - Щедриным,1826 - 1889)共同出版杂志《祖国纪事》(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е записки),该杂志是民粹主义思想的主要传播平台之一。19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尼古拉・涅克拉索夫创作了诗歌《托普奇金将军》(Генерал Топтыгин,1867 年)和《玛扎伊爷爷和兔子》(Дедушка Мазай и зайцы,1870 年),这两首诗被视为他最为著名的儿童作品。前者运用了寓言讽刺手法,后者则塑造了一位善良且热心救助陷入困境动物的人物形象。
1871 年,诗人购置了诺夫哥罗德省(Новгородской губернии)的丘多夫斯卡亚・卢卡庄园(усадьбу Чудовская Лука,现位于诺夫哥罗德州丘多沃市境内)。1874 年夏,他在这座庄园创作了由 11 首诗歌组成的 “丘多夫斯基组诗”(чудовский цикл)。其中一些作品,尤其是《忧郁》(Уныние)和《悲歌》(Элегия),表达了对 “美好未来” 的怀疑以及对诗歌语言影响力的质疑。
尼古拉・涅克拉索夫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关于十二月党人妻子的长诗《俄罗斯妇女》(Русские женщины,1871 - 1872 年)。1877 年春,诗人出版了诗集《最后的歌》(Последние песни)。诗集中大部分作品基调忧虑,涉及历史哲学问题。
社会评价
涅克拉索夫的诗歌紧密结合俄国的解放运动,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忠实描绘了贫苦下层人民和俄罗斯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时以平易口语化的语言开创了“平民百姓”的诗风,他被称为“人民诗人”,他的创作对俄罗斯诗歌以及苏联诗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