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术大学(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简称“深技大”(SZTU),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
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筹建深圳技术大学。
2016年3月,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的通知;7月19日,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揭牌,先期开设先进制造学院、互联网与大数据学院、交通学院、新能源与新材料学院、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意学院等六个学院;10月24日,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与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联合办学框架协议,共同组建“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
2017年2月18日,广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许勤签署同意深圳技术大学(一期)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2月25日,深圳技术大学(一期)建设项目开始施工;3月3日,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与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联合建设“互联网与大数据学院”;7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的通知;8月21日,深圳技术大学(筹)在坪山校区揭牌;9月,深圳技术大学(筹)依托深圳大学招收226人。
2018年9月,深圳技术大学(筹)依托深圳大学招收807人;11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深圳技术大学,学校独立招生,标识码为4144014655,学校定位于
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高标准建设的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研究型技术大学。
2019年1月-3月,深圳技术大学先后成立国际交流学院、工程物理学院、质量和标准学院;4月9日,深圳技术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成立;9月,学校首年独立招生,录取807人。同月,深圳技术大学启动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工作;11月27日,深圳技术大学成立大会在深圳召开。
2020年1月9日,深圳技术大学聚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揭牌成立;11月7日,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成立。
2021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向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报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5月25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下发《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8月24日,深圳技术大学和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2022年6月,深圳技术大学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光源与照明、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工业设计6个专业获批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202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深圳技术大学2022年度申请增设的机器人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生物制药、口腔医学技术、音乐表演、新媒体艺术6个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
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入选广东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高校。同月,学校2023年度申请增设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3个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置17个学院。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已开设39个专业,所开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有三个广东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专任教师648人,包括教授108人、副教授188人、助理教授及讲师324人。学院学科带头人均由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教师中有海外学习或研究工作经历的占比52%,专业教师中有企业技术研发经验的占比接近50%。
教学建设
深圳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获批广东省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汽车服务工程于2022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名单。
2017年至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国家级项目立项150项;其他省、市各级项目360项。截至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已建立29个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其中与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构建的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获批建设“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设立校企合作研究基金。
合作交流
2023年,深圳技术大学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与台湾大同大学设计学院分别签署合作协议书。
2023年12月,深圳技术大学与芬兰哈格哈里亚应用科学大学通过线上平台签约,两校正式建立合作关系。该校是深技大在北欧的首个合作伙伴。
截至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与81所中国境外高校、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251家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推进联合培养学生、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合作,近三年来横向项目立项327项。学校已与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80余所高校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并推动开展丰富合作交流。如与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学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EUNCET商学院、新加坡艺术大学等学校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4年4月,深圳技术大学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法国ESME工程学院、法国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师学院三所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9月25日,深圳技术大学附属福永人民医院揭牌成立。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深圳技术大学有省市级科研平台16个。
科研成果
2019年-2022年,学校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军工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34项)等项目。学校专利授权648项,发表SCI论文一千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协会奖等共计11项。
2023年,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6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数据库153个,电子图书166.45万册,电子期刊215.43万册,学位论文1545.99万册;另外还有丰富的音视频28.4万小时,另有40.46万套试题、264.12万幅艺术作品、上亿条元数据及各类型其他数据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深圳技术大学校徽整体图案呈盾形,主色调为蓝色,图案主要由“深圳技术大学”“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SZTU”和象征建校之初六大学院的立柱式图形构成。
“时钟兔”潮牌是以深圳技术大学“匠心筑梦,人文情怀”为设计理念的校园鬼马文化潮牌IP的原创品牌。其名称来源于深圳技术大学的英文缩写SZTU,品牌个性体现出深技大学子天马行空、
创意无限的特性,鼓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响应深圳经济特区在建设发展40年的过程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珍惜时间,不负韶华。
“时钟兔”以时间为创作灵感,通过情景、故事等艺术表现手法传递正能量,衍生出“机械时钟”“人体时钟”“生命时钟”“自然时钟/社会时钟”四个产品系列,陪伴深技大学子见证深技大腾飞与城市的发展。
“时钟兔”头上的校徽代表着时钟兔的“出生地”。披风上的电路纹样彰显了“匠心筑梦”的精神,同时体现了工科大学的特质。衣服上的时间18:11:30代表了深圳技术大学的成立日期(2018年11月30日),体现出深技大学子惜时惜效的特质。
精神文化
学校校训:唯实求精
深圳技术大学倡导“唯实求精”,积极探索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研究型技术大学。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2月,深圳技术大学有ACM爱好者协会、无人机协会、第五空间网络安全爱好者协会、书法协会、鸣镝辩论社、篮球协会等68个社团,分为文化体育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等。每年组织社团活动百余场,持续打造“一院一品牌,一社一特色”。
学校着力打造“15+N”社团培养模式,推动建立学院特色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社团组织体系;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类社团建设,以创新创业类竞赛为契机,培养一批创新骨干,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科技竞赛。2023年学生社团开展学术科技类活动50余场、创新创业类讲座10余场。学生社团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市的各类竞技比赛,2023年获个人、团体奖项50余项。
学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打造社团特色精品活动,每年开展文化体育类活动100余场,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书法协会的“技大杯”书画大赛、辩论社的“新生杯”辩论赛、篮球协会的“青篮杯”篮球赛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筹建领导
校园环境
截至2023年12月,深圳技术大学各大建筑以“字母+数字”的形式命名,分A、B、C、D、E五个区域,主要包括北区宿舍生活区(E区),公共教学区及学院楼区(A、B、C、D区)。
1034广场
“1034”是纪念深圳技术大学正式成立的装置艺术。装置外部记录深技大的创建过程,装置内部雕刻着学校前三届学生的姓名,他们见证了学校的成长与发展。
图书馆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图书馆面积7.5万平方米,座位5600余,是深圳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于2021年正式启用。图书馆的设计概念来源于古建筑文化中的“单斗只替”。深圳技术大学C-2图书馆共有6层楼。三至六楼的藏书区,涵盖理工、人文、社科等各领域的图书超50万册;此外还有丰富的电子图书、期刊、音视频等电子资源。
体育馆
深圳技术大学体育馆,于2021年竣工,建筑主体为砖红色的钢架结构。划分成四馆六室一场地,是座综合性体育场馆。体育馆内,有恒温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舞蹈教室,以及能容纳3000人的综合馆。
所获荣誉
校友情况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