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西镇,隶属于上海市崇明区,地处崇明区中部偏北,东临建设镇,南依城桥镇,西毗庙镇,北至新海、东平2镇。行政区域总面积为45.7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港西镇户籍人口27951人。
历史沿革
清宣统三年(1911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原港西镇境内设中央区、西安区、西平区3区10乡。
民国元年(1912年),港东乡区域属崇明区公署第一分区,辖4个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港东区域改属城桥区。
1950年3月,港西区域划分为4乡,其中3乡划属城桥区,1乡划属庙镇区。
1952年,港东区域改属城北区。
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社。
1956年,成立城北乡。
1957年,成立城北公社。
1957年4月,成立港西乡。
1958年秋,改称超美公社。
1958年11月,改属城桥公社。
1959年5月,成立港西公社。
1980年11月,城北公社更名港东公社。
1984年2月,政社分设,建立港西乡。
1987年2月,建立港东乡。
1987年4月,人民公社建制终止。
1995年11月,港西乡改港西镇。
2000年12月,港东乡并入港西镇,港西镇由原港西镇和港东乡合并而成。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静南、双津、团结、北双、富民、盘西、排衙、协西、协兴、北闸、协北、新港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9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5年,港西镇辖12个行政村,分别为:
静南村、
双津村、
北双村、富民村、团结村、盘西村、
协西村、协兴村、
协北村、新港村、
排衙村、北闸村。镇政府机关设在盘西村。
截至2021年10月,港西镇辖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南盘潋三双公路157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港西镇地处县境中部偏北,东临建设镇,南依城桥镇,西毗庙镇,北至新海、东平2镇,县人民政府7.6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为45.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港西镇辖区由长江泥沙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土质以沙土为主,间有少量盐土。
气候
港西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水文
港西镇境内河网密布,南横引河、北横引河贯穿镇域东西,老激河、小竖河、三沙洪贯穿镇域南北。河道纵横相连,引水、排涝顺畅。
自然资源
港西镇林地面积26225亩,其中占有耕地造林面积19910亩,占耕地面积55.3%;占有集体机动地、农村非耕地、鱼塘平复、农民自留地、竹园等造林面积6315亩。按区域划分,其中港东地区有林地15093亩,港西地区11472亩。按全镇总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达到30%。除林地外,尚有可耕地16075亩,主要集中在河西老港西地区。
人口
2010年末,港西镇辖区总人口23416人,外来常住人口2220人,城镇化率25.4%。总人口中,男性11209人,占47.87%;女性12207人,占52.13%;14岁以下1591人,占6.79%;15~64岁16381人,占69.96%;65岁以上5444人,占23.2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375人,占99.82%;另有布依、苗、仫佬、哈尼、回、黎、土家、彝、壮、满10个少数民族,共41人,占0.18%,其中土家族1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6.59%。2011年,人口出生率4.3‰,人口死亡率11.2‰,人口自然增长率-6.9‰。辖区总面积49.3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4人。
2015年,港西镇总户数12082户,户籍人口约2.7万,常住人口约2.5万人。
2017年底,港西镇常住人口27597人。
2018年末,港西镇户籍人口27768人。
截至2019年末,港西镇户籍人口2795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港西镇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62亿元,增值税0.18亿元,企业所得税0.57亿元,个人所得税0.0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30%、32%、8%。人均财政收入5326元。
2012年,港西镇全镇实现增加值4.0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镇级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9元,同比2011年增长11.3%。新增就业187人,自主创业8家。
2018年,港西镇有工业企业37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2019年,港西镇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第一产业
港西镇耕地面积3.2503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18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7.16%。
2011年,港西镇粮食生产1156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料作物、薄荷、蔬菜。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206亩,产量13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54亩,产量98.1吨;薄荷种植面积1765亩;蔬菜2700亩,产量55980吨。
港西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27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2.04万只,年末存栏0.71万只;家禽饲养量52.28万羽,上市44.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542.98吨,禽蛋411.6吨;畜牧业总产值0.36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57%。
截至2011年末,港西镇林地面积2.80万亩,林木覆盖率41%。2011年,港西镇水果种植面积0.27万亩,产量3536.9吨。
2011年,港西镇鱼塘养殖面积92.7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284吨,渔业总产值198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06%。农民人均纯收入7242元。
截至2012年,港西镇完成13808亩在田水稻的杂草清除、水浆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指导工作,安排水稻机插秧面积3100亩,创建百亩丰产方9个;完成9329亩绿肥及4326亩二麦播种工作。完成2700亩常年绿叶菜技术指导工作和“保淡”绿叶菜规模种植工作,规划落实绿叶蔬菜规模种植基地3家,种植面积约900亩;建成特色
蔬菜种植基地8家,种植面积390亩;推进猕猴桃、樱桃、黄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种植,种植规模达2000余亩。
第二产业
2011年,港西镇实现工业增加值0.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8%;工业总产值达到4.07亿元,比上年增长0.039%。
2012年,港西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1亿元,与2011年基本持平。与3家
规模以上企业签订节能降耗责任书,节能降耗指标同比2011年下降8%。
第三产业
2011年末,港西镇有连锁超市1家,商业网点223个,其中双港建材市场是县级建材专业交易市场,占地23744平方米。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8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3亿元。
2011年,港西镇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62亿元,增值税0.18亿元,企业所得税0.57亿元,个人所得税0.0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30%、32%、8%。人均财政收入5326元。
2011年末,港西镇有2家银行开设分行,各类存款余额4.3亿元,人均储蓄15926元。
2011年,港西镇接待游客8.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万元。
2011年,港西镇共引进注册企业242家,实现招商引税额57.86亿元,镇实得收入1.65亿元,其中2010年的招商引税额达到1.5亿元,镇实得收入达到5426万元。
2012年,港西镇实现招商户数90户,同比增加60户;入库税收总额1.42亿元,同比2011年增加13.1%。
交通运输
港西镇辖区内有陈海、北沿、三双、港东4条市县级公路;另有建港、港庙2条联乡公路。2011年末,港西镇镇区公交线路有9条,分别为南海、南红、南跃、南风、南新、南建、南牛、南江、南隆。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港西镇有文艺团体31个,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个(其中包括公共图书室、棋牌室、体育健身房、少年宫、多功能演播厅、社区信息苑等功能用房)。镇老年活动中心1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港西镇辖区内有港西幼儿园、港西小学、港西中学等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港西镇有港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469人,参合率99.8%。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港西镇有公共运动场2个,体育健身团队51个,农民健身工程13个,健身苑点16个,12个村都安装了健身器材。
广播电视
1968年6月,港西镇开通有线广播站、广播电台,2004年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港西镇有广播喇叭8800只,入户率91%,通响率99%,广播综合覆盖率91%;有线电视用户7873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2.5%。
社会保障
2011年,港西镇新增就业人员19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5人,1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2004年10月建居家养老服务社。有敬老院2家。2007年,港西镇设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2个;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13个;福利企业3家,安置残疾职工293人。
截至2011年,港西镇五年中共发放各类救助扶助资金3007万元,其中镇级配套资金492万元。五年中用于困难群众的慰问金达75万元。投保率从2006年的53%提高到2011年的98%。全镇村民的医药费报销总额从2006年的225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0万元。先后投入170多万元改造了镇敬老院,为356名60周岁以上的低保低收入老年人提供了
居家养老服务。改造了镇阳光之家,建立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多种途径为180多名残疾人安排了就业岗位。五年中共为216户困难家庭改造危旧房12103平方米。
截至2012年,港西镇全年发放农村、城镇低保金108.64万元;发放农村、城镇重残无业补助金104.55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110.54万元,各类救助对象一次性补助金74万元。全年共救助困难对象162户次,救助资金8.27万元。组织52位老人参加县老龄委举办的“万名老人看发展”活动;全镇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9.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港西镇境内有邮政支局、电信分局各1家。
基础建设
截至2010年,港西镇完成了408户农户的厕所改造任务。实施了2.5米宽40公里公路以及4米宽10公里道路的调查摸底和招投标工作。开展了县接管的57公里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完成了中心泯沟沿道路的改扩建工程、河道保塌工程和部分水网的改造工程。全年共处理违章建筑19起,拆除违法违章建筑面积3460平方米。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港西镇因地处三沙洪港以西而得名。
地方文化
港西镇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阳刚民间音乐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瀛洲派琵琶培训点和收藏协会活动基地。
风景名胜
港西镇主要发展农村
观光旅游。主要项目有:集农业生态、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仕南度假村、在建中的高家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上海鸿华小筑度假村、富民村农家乐等。此外,北双村1000亩蔬菜设施基地、10亩兰花基地、阳刚电子等均按生产制造与观光旅游为一体进行规划建设。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港西镇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